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治肝10法

肝主疏泄、主升发、主动摇、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荣在爪。疏泄作用发生异常时(多为肝气郁而不舒), 则可在气血运行、消化吸收方面, 出现多种病变(郁而不舒则可导致气血运行障碍,气血运行不通则出现疼痛等症状。), 如情绪抑郁、精神困乏、脘腹胀闷、呃逆(顽固性呃逆常常提示为重型肝炎)、胃痛等。升发作用发生异常时,则可出现眩晕、头胀痛。肝属木, 木生风, 风性主动摇发生异常时则可在筋脉形体方面出现抽搐拘挛震颤等(俗称抽风)。肝主风,“风气通于肝”,风为百病之长, 易于侵犯人体, 又常兼挟诸邪为患, 如风挟寒、挟热、挟湿等称外风, 风性“善行而数变”, 不仅外风如此, 内风更是如此; 如风挟痰为患, 风火为患, 均称内风, 与肝密切相关, 肝风上扰清窍, 则病见眩晕昏仆, 肝风流窜经络, 则症见肢体麻木, 口眼歪斜, 舌强, 语言蹇涩(似与中风相关)。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部位,“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贯膈、布胁肋……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若本经脉为病、其所络属的脏腑形骸表现出头痛、胁痛、少腹痛、前阴疾患等。

肝脏“体阴用阳”,体阴是指藏有阴血, 用阳是指其具有升发、疏泄、动摇功能, 在志主怒而为刚脏, 肝气易旺, 肝阳易亢。体阴和用阳是矛盾而又统一的, 肝脏在正常生态时, 肝气、肝阳不致亢旺,全赖阴血的涵养柔润, 如果阴血亏虚, 不能濡润肝木、则不免热生阳升风动, 出现内风病症, 头晕目眩, 摇头, 震颤, 口眼歪斜, 甚则痉厥昏仆, 语言蹇涩等症状。

本文试就在文献学习和本人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对肝病治疗初步归纳为十法, 现将分为疏肝解郁、抑肝扶脾、清肝滋水、泻肝清火、镇肝潜阳、柔肝补肾、养肝补血、缓肝滋阴、平肝熄风、温肝散寒, 兹分别介绍如下:

1 疏肝解郁 又称舒肝或散肝,即《内经》谓 “辛以散之”的意思。肝脏性主条达舒畅,如树木之喜欢升发,不能抑郁,若因情绪剌激形成肝气不舒, 症见胸胁苦满疼痛、闷闷不乐喜叹息、食欲不振、便为肝气郁结之症,有治以辛散、疏肝解郁理气,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为代表方剂, 可加郁金、青皮。

2 抑肝扶脾 肝木克脾土, 出现脾胃病, 症见腹痛, 泄泻, 便时腹痛急迫, 泻后则痛减。《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即用培土抑木法,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3 清肝滋水 亦称为凉肝。肝气郁结不解,久则郁而化热, 症见心中烦闷, 潮热失眠, 口苦溺黄, 舌苔薄黄, 方用滋水清肝饮(高鼓峰) 方。另有化肝一法, 为清肝经郁火、与清肝泻肝的含义相近, 如《景岳全书》有化肝煎一方, 主治肝经火郁热郁之症。

4 泻肝清火 肝热久则化火, 便为肝火, 火是在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热为火之渐, 火为热之极, 火性炎上, 肝火症状多见于上部, 常见头痛, 头胀, 面红目赤, 烦躁易怒, 舌红苔黄, 脉弦数有力,处方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本方不仅可泻肝火, 还可清利肝经湿热, 凡肝经湿热下注, 引起阴囊湿疹、睾丸肿、遗精、阴痒、黄带等, 用该方治疗, 均有满意的疗效。

5 滋肝补肾 适用于肝阴不足, 具有滋补阴液的作用,“肝肾同源”, 补肾水以滋肝阴, 肝阴足则化风燥为柔和, 故又称柔肝。肝阴不足常见头晕, 两目干涩, 口干便结, 舌红苔少而干, 方用杞菊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肝阴不足, 常先是肾阴亏虚所致, 所谓“水不涵木”是也, 故滋补肝肾需同时进行(滋水以涵木)。

6 养肝补血 肝主藏血, 肝血不足临床常见头晕、面白、唇淡、眼脸淡黄、眼花、指甲及舌质色淡少华, 妇女更有月经量少, 或停经等, 方用圣愈汤《和剂局方》, 即四物汤加党参、黄芪。以上柔肝和养肝二法, 一补肝, 二补血, 都是补肝的方法。前人说“肝无补法”这并不完全符合临床实际的, 只能说肝病实证多、虚症少, 故用泻法的机会多, 而用补法的机会少。

7 缓肝滋阴 即《内经》说:“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的方法。肝性急迫的原因多和阴虚不能柔润有关, 甘能滋阴柔肝,阴液足则肝风不生, 此即叶天士说:“缓肝之急以熄风”的意思; 另一方面,肝性急迫多克犯脾胃, 出现胃痛, 食少, 腹痛, 脉弦等症, 甘味药能补中土而御肝风, 故《难经》指出: “损其肝者缓其中”常用方如小建中汤《伤寒论》、一贯煎《柳州医话》。

8 镇肝潜阳 用介类重镇药使亢盛的肝阳得以潜降的方法。肝为刚脏主升发, 阴液不足, 阴不潜阳, 易致肝阳上亢, 故叶天士说:“阳动莫制、皆脏阴少藏”, 这称为阴虚阳亢; 另外亦有因肝火内盛, 而引动肝阳上亢的情况出现, 这称为热盛阳亢。此时可出现头痛、头胀、头晕、耳鸣、面红等阳气浮动于上部的证状。治以镇肝熄风汤《衷中参西录》。三甲复汤《温病条辨》。属于阴虚阳亢的, 又当配以柔肝药, 达到滋阴潜阳的目的; 属于热盛阳亢的, 又当配以清肝药, 以达到清热镇肝的作用。

9 平肝熄风 肝风产生的原因有三, 一为肝阳化风, 叶天士所谓“阳化内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都是指肝阳化风; 二为热极生风如王旭高说“内风多从火出”; 三为阴血不足而生风, 是由于阴血极虚, 不能濡养空窍和肢体, 因而出现震动不定等现象, 即叶天士“血液伤极, 内风掀沸”之意。肝风的症状有头目眩晕, 抽掣作痛, 抽搐震颤,头摇弄舌, 口眼歪斜, 甚则痉厥昏仆不省人事。治宜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天麻钩藤饮《杂病症治新义》, 属于肝阳化风行者, 治以镇肝潜阳, 当兼以滋阴养血。

10 温肝散寒 肝寒的原因多由外寒从经脉侵袭于内, 足厥阴经脉受寒, 其症见面色青白、手足发冷或麻木、脘腹疼痛、男子阴萎缩或寒疝, 代表方当归四逆汤《伤寒论》。若症见手脚不温, 干呕吐涎沫、头顶痛、方用吴茱萸汤《金匮要略》。邪在厥阴。则邪从阴化而多寒, 邪从阳化而多热, 邪正相争, 阴阳胜复, 故多厥热进退, 寒热错杂之症, 参差出现四肢厥冷与发热交替发作, 渴不欲饮, 饥不欲食, 脘腹时发阵阵疼痛, 心烦泛酸, 呕出蛔虫, 其治以寒热并用, 乌梅丸《伤寒论》, 此方有酸泻辛散、甘缓的治肝三法。

以上是治疗肝病十法的简单归纳和讨论, 还不能说是治肝病的全部方法, 例如脏腑相关, 他脏有影响到肝, 肝脏有病可影响到他脏, 从整体观念出发, 还有“滋水涵木”、“清金制木”、“泄肝和胃”、 “泻子补母”等治法, 未在本文叙述。本文对治肝病十法所作的归纳, 若有不妥之处, 请同道们批评斧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旭高治肝三十法浅析
高血压怎么治?清脑熄风法听说过吗?适用于早中期高血压
《西溪书屋夜话录》漫谈
王旭高治肝三十法
《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调肝法”概要
疑难杂症从“肝”治,在这 4 方面,要详辨用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