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脑 鸣

90.脑 鸣
脑鸣是自觉头脑中有音声鸣响的症状。
  <名医类案)称“头响”,<杂病源流犀烛)称“头脑鸣响。”
  古人认为,脑鸣是“雷头风”的主症,如(证治准绳杂病)云:“雷头风,头痛起
核块者是也。或云头如雷之鸣也。为风邪所客,风动则作声也。”此言头起核块脑有雷
鸣之声,临床少见。近代有报道,系脑中生肿物而作鸣,‘为脑鸣之重证。
古代鲜有单论脑鸣者,常将耳鸣脑鸣并论,如<名医类案。首风)云:“头响耳鸣,
项疼目眩,……气挟肝火。”二者可同时并见,但又有区别。本条专论脑鸣。
 
  常见证候      
  髓亏脑鸣:脑鸣,头脑空痛,腰酸腿软,遗精头晕,耳鸣目眩,舌淡少苔,脉沉细弱。
  心脾两虚脑鸣:脑鸣眩晕,少寐多梦,气短乏力,心悸健忘.纳呆食少,或便溏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
  湿热蕴蒸脑鸣:脑鸣头痛,头重如裹,肢痠困倦,眩晕,呕恶纳呆,或头生肿物。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肝气郁滞脑鸣;脑鸣每遇恼怒为甚,两胁胀痛,心烦急躁,胸闷不舒,时作太息,口苦咽干,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1.髓亏脑鸣:体质素虚,年老肾衰,或纵欲伤精,久病肾亏,皆令肾精亏损,不能生髓,则脑髓空虚而作鸣。:肾虚阴精不能上输于脑,

则头晕目眩耳鸣;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虚则腰酸腿软;肾主藏精,肾虚则精关不固而遗泄;舌红少苔乃肾精不足之象,脉沉细弱乃肾气虚

衰之征。治宜滋补肾精,方用左归丸、河车大造丸。

左归丸
大怀熟地12克 炒山药6克 枸杞子6克 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盐菟丝子6克 鹿角胶6克(焗) 龟胶6克(焗)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无火象者,去龟胶;
3.真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门冬以养阴清热;
4.火?烁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润肺止咳;
5.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渗湿;
7.大便燥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
8.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
左  归  丸
    (《景岳全书》卷51)
    [组成]  大怀熟地八两(240g)  山药炒四两(120g)  枸杞四两(120g)  山茱萸肉四
两(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120g)  菟丝子制四两(120g)  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120g)  龟胶切碎,炒珠四两(12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
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  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
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病机分析]  肾藏精,主骨生髓充脑。若肾阴亏损,精髓不充,封藏失职,则头目
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阴虚阳失所制,清窍失濡,故自汗盗汗,口燥舌干,并见舌红少苔,脉细等阴虚之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是治疗真阴不足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头目眩晕,腰酸腿软,舌
红少苔,脉细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滑精者,去川牛膝;无火象者,去龟甲胶;真阴不足,虚火上炎者,
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门冬以养阴清热;火烁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
润肺止咳;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渗
湿;大便燥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
老年性痴呆等)、腰肌劳损、不孕症等辨证属真阴亏损者。
    [使用注意]  本方组成药物以阴柔滋润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故脾虚泄泻者慎用。
 [验案举例]
    1.疟疾  《扫叶庄医案》:脉左数搏,是先天真阴难充,则生内热,疟热再伤其阴,
与滋养甘药填阴。左归丸去杞子、牛膝,加天冬、女贞。
    2.腰痛  《江苏中医杂志》(1982,l:35):某男,42岁。患腰肌劳损,腰痛已两载,
经用封闭、推拿、针灸等治疗效果不显,患者腰脊酸痛,并伴见头晕、失眠、咽于、遗
精等证,诊脉弦细,两尺尤弱,苔薄中裂,舌质较红,良由肾水不足,精髓内亏,治宜
育阴补肾为主,拟予左归丸加味:鹿角片12g,熟地12g,炙龟甲12g,杞子12g,净萸
肉12g,菟丝子12g,淮山药.12g,淮牛膝9g,川石斛9g,川杜仲9g,桑寄生9g。服药
13剂,腰痛大减,睡眠转佳,眩晕、咽干等症相继消失。后以青娥丸调治善后。
    3。萎缩性外阴炎  《中医药研究》(1994,3:29):某女,46岁。外阴干涩灼热,阴
道分泌物减少,房事疼痛3月。妇产科检查:外阴皮肤干燥,较肥厚,色白,皮肤光泽
消失,大阴唇、会阴以及肛门周围可见花斑样皮色,触及疼痛,无法作肛内诊。活体病
理检查:外阴鳞状上皮,未发现角化及增生。诊断为萎缩性外阴炎。经局部用药以及口
服西药效果不佳。诊见形体消瘦,面容憔悴,两侧面颊可见黑色蝶斑,头晕眼花,耳
鸣,心烦失眠,大便秘结,五心烦热,月经先期,量少,色鲜红。舌质红,苔少而干,
脉细数。证属肾阴亏损,精血内夺,治宜滋肾育精,方以左归丸加减:熟地24g,山萸
肉、天冬、淮山药、枸杞子、龟甲胶各12g,制首乌、丹参各15g,北沙参30g,酸枣
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15剂后,症状略减,续服1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
拟原方服20剂,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案1疟疾,由素体真阴亏损,阴不制阳,复因疟热再耗其阴,遂成真阴不
足,阴虚内热之证,治以滋补真阴,兼清虚热为法,故予左归丸去养肝明目,强壮筋骨
之杞子、牛膝,加药性寒凉滋阴退热之天冬、女贞子。“腰为肾之府”,故案2腰痛日
久,且伴头晕失眠,咽干遗精等从育阴补肾进治,方用左归丸加杜仲、桑寄生、石斛等
以补肾强腰,益胃生津,药进十余剂,经年之疾几愈,再予青娥丸补肾强筋以善后。案
3之证亦由肝肾阴虚而致:厥阴之脉络阴器,前后二阴为肾之窍,阴器失养以致外阴枯
干,萎缩变色;精血亏少,冲任空虚所以经量少;阴虚内热,则舌红,苔少,脉来细
数。故以左归丸加减,补肝肾、填精血而愈。
    [临床报道]  萎缩性外阴炎  以左归丸作汤剂为基本方,萎缩性外阴炎15例。处
方:熟地24g,山茱萸、淮山药、枸杞子、怀牛膝、龟甲胶、菟丝子各12g,何首乌、
丹参各15g。若外阴皮肤干燥严重、阴道分泌物极少者,加玄参15g,知母10g,天冬
12g;外阴瘙痒者,加白鲜皮15g;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0g,柏子仁12g。每日l剂,
水煎3次。第1、2煎混合于早晨空腹服,第3煎于晚临睡前服。结噪:治愈8例,显
效4例。疗程最短者45天,最长者103天,平均74天uj。
    [实验研究]  对MSG-大鼠胸腺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新生期大鼠给予左旋
谷氨酸单钠(MSG)损害下丘脑弓状核(ARC),成年后大鼠除表现生长发育迟缓外,
还可见到胸腺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减弱。左
归丸能明显改善MSG-大鼠的胸腺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异常。提示:下丘及脑弓状核
参与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左归丸能明显改善MSG-大鼠的胸腺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
异常[2I。 

 河车大造丸
    方剂来源  明。《本草纲目》引《诸证辨疑》。原名大造丸。
    组成与用法  紫河车工具  龟板60克  黄柏45克  杜仲45克
牛膝36克  麦冬36克  天冬36克  生地(入砂仁末18克,茯苓60
克,同酒煮7次,去茯苓不用)75克  人参36克
    将地黄杵为膏,余药为末,和膏加酒为丸,如小豆大;每服6—9
克,曰服2次,开水或淡盐汤送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养阴填精,补肺益肾。主治肺痨虚损,咳嗽潮
热,形体消瘦,神疲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现代临床  常闲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肺结核;又用
于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男子不育等病症。例如;
    (1)哮喘  用于小儿哮喘缓解期。一般服药2—3个月后,健康
状况有显著改善,偶有感冒或气候变化时,哮喘亦不再复发,或发作时
症状显著减轻(《江苏中医}1963年第工期)。
    (2)眩晕  本方加减,治疗数十例。疗效较为满意。其中眩晕甚,
加钩藤;呕吐,加半夏、竹茹,心神不安,加枣仁;口不渴,去麦冬。无紫河
车,用胎盘组织液肌内注射以代之(《湖南医药杂志》1984年第4期)。
    (3)男子不育  本方加减,治疗106例。  1个月为1个疗程。结
果。经4个疗程后,无精子者5例,治疗后,妻子受孕2例,精子活动率
低者24例,治疗后活动率增加的有2土例,妻子受孕16例,精于活动
力差者31例,经治好转24例,妻子受孕20例;精于少者5例,治疗后,
精子增多的有2例;精液少者10例,治疗后增加者6例,妻子受孕2
例,前列腺炎18例,治疗后炎症消失者10例,妻子受孕7例,精液不液
化4例,转正常2例,妻子受孕2例;不射精者4例,药后均射精,妻子
受孕;外阴发育不良3例及精子畸形4例,均无效(《辽宁中医杂志》1990年第10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肺肾阴虚,虚损劳伤。方用血肉有情之
品紫河车、龟板滋阴填精,黄柏、茯苓、麦冬泻火除蒸,为其配伍特点。临
床应用以久病虚损、形体消瘦、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食少便溏或中焦有湿浊、痰阻者慎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杂病源流犀烛}大造丸,由紫河车、生地、龟板、天冬、麦冬、黄
柏、牛膝、当归、人参、五味子组成;功能滋阴泻火,固肾益气,主治阴虚遗精。
    (2)《症因脉治》大造丸,方由熟地、枸杞、菟丝子、杜仲、山药、茯
苓、紫河车组成,功能补益肝肾,主治肝肾虚损.腰酸腰痛。

 2.心脾两虚脑鸣与髓亏脑鸣:二者皆为虚证。后者肾亏髓海不足,故脑鸣兼见腰酸、腿软、遗精。心脾两虚脑鸣起于劳倦过度或久病亏损,

气血亏虚,不能上荣清窍,故脑鸣眩晕。血不养心故少寐多梦,心悸健忘;中气不足则气短乏力、食少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濡细皆气

血不足之征。治当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

归脾汤 
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炒酸枣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黄芪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当归3克
龙眼肉3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归  脾  汤
    ,  (《正体类要》卷下)    .
    [异名]  归脾散(《古今医鉴》卷8)、加味归脾汤(《古今医鉴》卷u)、归脾饮(《痘
学真传》卷7)、归脾养营汤(《疡科心得集》卷上)。
    [组成]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炒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炒各一钱(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参一钱(3g)
    [用法]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0
    2.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临床运用]    .
    1.证治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心悸失眠,体
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
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3.本方现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证者。

    [验案举例]
    1.心悸怔忡  《南雅堂医案》:用心过度,阴血必受损耗,怔忡健忘,皆心血不足
之故,生血者心,统血者脾,当握要以图之。归脾汤。
    《续名医类案》卷27:马元仪治一人患心悸症,肢体倦怠,或以阴虚治之不效。诊
其脉浮虚无力,盖得之焦劳思虑伤心也。心之下脾位,脾受心病,郁而生涎,精液不
生,清阳不布,故四肢无气以动而倦怠也。法宜大补心脾,乃与归脾汤二十剂,即以此
方作丸,服之痊愈。
    2。心痛  《南雅堂医案》:诊得脉细小,右寸涩,心下悸,痛甚喜按,得食少愈,
大小便俱见清利,系虚痛之候,用归脾汤加石菖蒲治之。
    《脉诀汇辨》:邑宰章生公,南都应试,时八月初五日,心脾痛甚,食饮皆废。诊其
两寸,涩而无力,与大剂归脾汤加人参三钱、官桂二钱,煎服之。不逾时痛减,续进一剂,痛竟止。
    3.失眠  《中医杂志》(1955,2:30):某男,41岁。曾患肺结核及肋膜炎。现因工
作繁重,思虑过度以致夜间只能睡一二小时,身体疲倦,记忆力减退,食欲不佳,经常
头痛眩晕。查体格中等,稍赢瘦,颜色苍白,脉搏稍弱。投与归脾汤,重用酸枣仁四
钱,连服三剂,诸症好转。
    《内蒙古中医药》(1984,1:44):刘某,女,51岁。平素多忧多虑,起初入睡困
难,多梦易醒,反复发作,遂致彻夜不能入睡,随之月经失调,淋漓不断已二年。近日
面浮,午后潮热,双下肢浮肿,面色白黄无华,舌体胖,苔白中厚,脉象双寸关大而无
力,尺脉沉弱。此证系劳伤心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脾虚血失统摄,治当健脾益气,
养心宁神,归脾汤去当归,加真珠母15g,白芍12g,水煎,服6剂。服药后自觉症状
稍有减轻,继用上方加味,后服归脾丸调养而愈。
    4.痿证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4:62):某男,17岁。因下肢肌肉活动无力,
双手指不能伸握20天就诊。症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给予归脾汤加伸筋草30g、活血藤30g治疗。服6剂后,双手指已恢复正常,又给归脾
丸1盒以巩固疗效。
    5.便血  《清代名医医案大全.曹仁伯医案》:便血之前,先见盗汗,盗汗之来,由
于寒热,寒热虽已,而盗汗便血之证不除,脉小而数,气阴两虚之病也。归脾汤去桂
圆,加丹皮、山栀、地榆、桑叶。
    6。紫癜  《北京中医》(1953,5:13):某女,23岁。素无其他疾患,惟月经有时不
调。1950年秋即觉心动悸,胃纳不佳,关节酸痛,精神疲倦,下肢皮肤时常出血,有
紫斑点,乃住院,以西药治疗4个月病况无甚转变。现面色苍白,委靡倦怠,月经不
调,食欲不佳,声低微,心动悸,四肢无力,睡眠不佳、关节酸痛,下肢有紫斑点如环
状,大小不一,躯干及上肢较少。乃处以归脾汤作煎剂,每日一服,诸症减轻,继续进
剂至3星期,诸症若失,已照常工作。
    7.项疽  《得心集医案》:黄荣青,项外结喉之间,忽生硬疽。延医调治,与疏风
化痰之剂,疽形渐长,按之坚而不痛,不寒不热,不痒不疼。由于思虑郁结,营卫留
滞,以致气结不行,当进益气和营之药,不治而治也。连服归脾数十余剂,其核疽白化  而消。       
    8.崩漏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产后百脉空虚,气血俱伤,冲任不振,半丹血来
甚涌,所谓冲伤血崩是也。寒热,乳房作胀,五心烦热,诸虚迭见,日以益甚,脉来弦
数无神,先从太阴阳明主治,冀其胃开进食,诸虚可复,归脾汤去木香,加枸杞子。
    9.带下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4:60):马某,女,33岁。近一年来白带多,
蹲下时白带滴流而下,质清稀,无臭味。就诊时面色无华,全身无力,背寒肢麻,舌质
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脾气虚弱,寒湿带下,方用归脾汤治疗,3剂后,白带即止。
    按语:案1、3为心脾气血两虚,心失所养而见心悸、失眠、怔忡,用本方益气补
血,养心安神而效。案5、6、8之血证均由脾虚血失统摄而致,亦以本方为主,或兼内
热而加清热凉血之品,或虑动血而去木香,皆获良效。案2心痛缘于气血虚损,心失所
养,故以归脾汤化裁,其一加石菖蒲以开通心窍,其二重用人参再加肉桂大补气血之
虚,药证相合,收效甚捷。案4因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而致肢体痿软不用;案7因气血
不足,营卫涩滞,气结不行而成项疽;案9由脾气虚弱,湿浊下注而发为带下,虽然见
症不一,但均属气血两虚之证,故以归脾汤补益气血,健脾助运,扶正培本而取效。
    [临床报道]
    1.消化性溃疡  用本方重用木香,治疗消化性溃疡10例,3例1天痛止;6例均
在3天内痛止;1例10天痛减。一般服药2—3天精神开始好转,面色逐渐红润,脉渐
有力,血便渐止。观察2年以上均未见复发。    .
    2.神经衰弱  用归脾丸治疗神经衰弱100例。结果:显效工9例,改善72例,无效
9例。临床实践表明,归脾丸对病程短、病情轻者疗效好。对各种抑郁、倦怠、催眠状
态及工作能力低下的病例疗效好;对机体处于兴奋状态,如好急躁、易怒的病例,则效
果不满意。用药时间一般需2—4月,用药总量1000—2000g,但对病程短、病情轻者,剂量可酌减。
    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以本方为主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
例,其中病程1—3年者29例,4—6年者6例。结果:完全缓解(血小板计数大于10
万/M3,出血已止,临床症状消失)15例;基本缓解(血小板计数8—10万/mm3,
出血已止,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0例;进步(血小板计数比原来上升2万以上,出血部
分停止,临床症状部分消失)9例;无效(血小板计数未增高,出血未止,临床症状未消失)1例;总有效率97.2%。
    4.血吸虫病兼心脏杂音  对于血吸虫病兼有心脏杂音者,以西药锑剂为主,同时
以归脾丸辅助治疗。结果84例中,一级杂音55例,用药后杂音消失20例,不变者35
例;二级杂音24例,用药后杂音消失1例,改善8例,不变15例;三级杂音5例,用
药后改善3例,不变2例。当心脏杂音改善或消失后,可进行锑剂治疗血吸虫病L43。
    5.更年期综合征  应用本方去龙眼肉,加白芍lOg,煅龙牡各15g为基本方,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18例,面赤者加地骨皮或粉丹皮lOg;情绪不稳,易激动者加浮小麦
30g;水肿者加茯苓皮6g。结果治愈13例,好转5例L5j。
    6.崩漏  用本方加减治疗中年崩漏46例,结果:痊愈(流血停止,1年内未复发)
31例;显效(流血停止,半年内未复发)6例;好转(流血减少,或短期停止,不久又
复发)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本组病例最少服药5剂,最多35剂,大
多为10--20剂L6,。另治疗崩漏20例,其中u例属脾虚型,用本方治疗皆获痊愈。一
般服药3—9剂出血全部停止,兼症逐步消失。有1例出血已3个月之久,用本方3剂
后症状减轻,出血减少,服至12剂获愈l”。
    7.视疲劳  用归脾汤并结合全身及眼部的不同证候加减,治疗视疲劳39例。疗效
评定标准:持续用视力半小时以上,无视疲劳出现,停药后观察半年以上无复发者为治
愈;持续用视力半小时以上,出现较前减轻的视疲劳者为显效;视疲劳不同程度减轻者
为有效。结果治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7例,服药9—53剂。多数20剂左右(8)。
    8.脑外伤后综合征  用本方加减治脑外伤后遗综合征88例,均为脑震荡、脑挫伤
等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后仍有头痛、头晕、昏胀、健忘、失眠、耳鸣、注意力不集
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苔白脉细等症状者。以本方治疗后,痊愈41例(45。5%),
显效30例(34%),好转17例(20.5%)。多数病例服药在30剂以下L9)。
    9.慢性苯中毒  用本方治疗慢性苯中毒27例,气虚发热,月经不调者重用黄芪
30g;月经淋漓者加阿胶、女贞子、旱莲草;舌有瘀点加丹参、泽兰。结果痊愈6例好转21例[10j

  3.肝气郁滞脑鸣与湿热蕴蒸脑鸣:二者皆为实证。
   后者起于过食厚味醇酒, 日久湿热蕴积,上壅头部,瘀滞经络,酿成肿物,出现脑鸣。
   肝气郁滞脑鸣起于盛怒之后,肝气郁滞,升降失调,清窍不利,故作脑鸣。
   辨证时湿热蕴蒸脑鸣常有头痛逐渐加剧,固定不移,眩晕、呕恶,或头生肿物,舌苔黄腻等症;肝气郁滞脑鸣,多随恼怒而加剧,且伴胁

胀、胸闷等肝郁之症,两证不难鉴别。
   湿热蕴蒸者治疗上可用清热化湿,解毒行瘀通络法,方用内疏黄连汤佐以活血行瘀之品,如怀疑脑生肿物时,要注意随访检查。

内疏黄连汤
别名黄连内疏汤(《外科心法》卷七)。
处方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芩 山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30克 连翘60克
制法上药除槟榔、木香为细末外,余并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疮疡热毒炽盛,肿硬木闷,根盘深大,皮色不变,呕哕烦热,大便秽结,脉象沉实者。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先服一二服。以后每服加大黄3~6克,以利为度。
备注方中黄连、黄芩、栀子清里热以解毒;连翘、薄荷、桔梗解表热而消肿;当归、白芍活血和营;槟榔、木香行气散结;大黄通便泻火;甘

草调和诸药配合同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肝气郁滞治宜疏肝解郁,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并注意情绪变化。

加味逍遥散
(《内科摘要》卷下)  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炒  柴胡各一钱(各
3g)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水煎服。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
脾,清热凉血。主治:肝脾血虚,内有郁热。潮热晡热,自汗盗汗,腹胁作痛,头昏目
暗,怔忡不宁,颊赤口干;妇人月经不调,发热咳嗽;或阴中作痛,或阴门肿胀;小儿
El舌生疮,胸乳膨胀;外证遍身瘙痒,或虚热生疮。
    该方系逍遥散加丹皮、栀子组成,后世又称之为丹栀逍遥散。丹、栀两味皆能清热
凉血,其中栀子尚可泻火除烦,丹皮亦能活血散瘀。主治虽似逍遥散证,但对兼有郁火
者尤为适宜。    。
 逍  遥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9)
  [异名]  逍遥汤(《圣济总录》卷163)。
  [组成]  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
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
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许
共煎汤温服,日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亦有丸剂,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
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质淡红,脉弦而虚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调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时应
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
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3.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
者,均可加减应用。
    [使用注意]  肝郁多因情志不遂所致,治疗时须嘱患者心情达观,方能获效。否
则,药“逍遥”而人不逍遥,终无济也。
   [验案举例]
    1。呕吐  《南雅堂医案》卷3:呕吐时作时止,每吐必尽倾而出,症系肝郁,治法
宜开郁平肝,庶木气条达,则其患自平。仿逍遥散法:柴胡一钱,白芍药三钱,白术三
钱,当归身二钱,白茯苓三钱,陈皮八分,甘草五分,生姜两片。
    2.月经不调  《南雅堂医案》卷8:经水不调,咳嗽,潮热往来,骨蒸劳热,口干,

大小便不爽,血虚干燥使然,拟用逍遥散。
  3.血风疮,《外科发挥》卷8:一妇人患此作痒,五心烦热,以逍遥散数剂而止。
  4。牙痛  《校注妇人良方》卷24:一妇人发热齿痛,日晡益甚,月水不调,此脾经
血虚,用逍遥散加升麻寻愈。后因怒复痛,仍以前药加川芎而痊。
  按语:以上4例,系前贤所治,叙述虽简,但寓意了然。案1为肝气犯胃,气逆作
呕,以本方加陈皮理气健脾,既助柴胡疏肝,又增生姜和中,致使肝气调达,胃气自
降,症遂缓解。案2之月经不调,乃血虚有热引发,原属逍遥散主治范围。案3、案4
系本方的引伸应用,皆为妇人所患。而妇女疾病多与肝郁有关,特别是案4,伴有月经
不调,愈后又因怒再发,故均以逍遥散化裁获效。
  5.郁证  《历代名方精编》:某女,60岁,农民。1977年6月25日初诊:上月因
丧侄而悲恸成病,右胁及中脘胀满,纳谷少思,左关脉弦,余部皆缓,舌苔糙腻。此属
郁证,治宜逍遥散法。方用:柴胡4。5g,炒当归9g,炒白芍9g,炒白术9g,茯苓12g,
甘草3g丹皮6g,黑山栀9g,香附9g,郁金9g,青陈皮各6g,生大麦芽30g。4剂。
6月30日复诊:脘胁胀满明显好转,纳食增多,脉缓,苔薄白,再用前法善后调理。
前方去丹皮、黑山栀,加佛手4.5g。再服5剂而安。
  按语:高年丧侄悲恸,肝木不能条达,肝体失于柔和,致肝气郁滞,又肝病传脾,
而成肝脾不和之证,故见右胁及中脘胀满,纳谷少思;左关脉弦,余部皆缓,舌苔糙
腻,亦肝脾不和之征。治当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方用逍遥散化裁,加丹皮、山栀以杜
其化热之潜;加香附、郁金、青陈皮、生大麦芽以增疏肝理气化滞之效。方证的对,自能调理而安。    ’
  6。黑变病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某女,36岁。初诊:1979年10月13
日。主诉:两年前颜面变黑,逐渐加重,颜面、口唇、齿龈现均呈黑色,肢体疲倦,食
欲不振,两肋及两侧太阳穴时痛,某医院内科诊断为阿狄森病,治疗无效而转中医就
诊。诊查:近查尿17.羟3.5mg/24小时。面部颜色发黑而干燥,口唇、齿龈均呈黑色,
尤以额部及眼周围为甚,耳廓亦现黑色,形体消瘦,神情疲惫,舌苔白薄,舌有诸多黑
斑。语言清利,气息不足。腹部柔软,无压痛,肝脾末扪及。脉沉缓无力。辨证:黑变
病。证属肝郁脾虚,水反侮土。治法:疏肝健脾,实土制水,消退色素。以逍遥散合保
元汤加味。处方:当归lOg,白芍lOg,茯苓lOg,白术9g,甘草9gL柴胡9g,黄芪
lOg,党参lOg,白芷lOg,川芎12g,白僵蚕9g,白鲜皮lOg。水煎服。每日1剂。上
方药进3剂,头痛止,出现手足心热。原方加胡黄连9g。又进药3剂,两胁痛及手足
心热消失,但出现胃中嘈杂,午后疲倦甚,头痛,脉沉细。10月20日以原方去僵蚕、
胡黄连、白芍,加苍术lOg、升麻6g(补中益气汤)。连服药15剂。儿月3日复诊时,
肢体疲倦明显好转,头疼消失,颜面、口唇、齿龈色黑均明显变浅,舌上黑斑消退,脉
象由沉细转缓而有力,但又觉项部发紧,查尿17.羟4.9mg/24小时。效不更方,上方
加葛根15g。进3剂后,项部发紧感消失,却又腹胀,原方加大腹皮9g。又进9剂,腹
胀消失,颜面、口唇、齿龈黑色基本消退,继进原方药16剂。1979年12月11曰复诊
时,精神疲倦消失,食欲胃纳转佳,形体丰腴,脉沉缓转有力,颜面、口唇、齿龈色黑
完全消退,面色转红润。至此痊愈,原方药再进6剂,以巩固疗效。随访5年,未复
发。  
  近代有人将脑鸣在临床上区分为:真性脑鸣(他人亦可听到)及假性脑鸣(仅为病人主观感觉)。显然真性脑鸣预后不佳。
  [文献别录]
  <证治要诀.眩晕):“头上有鸟雀啾啾之声,……此头脑挟风所为也。”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心悸荡漾,头中鸣,七八年中频发不止,起居饮食如常。此肝胆内风自动,宜镇静之品。
  <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有头脑鸣响,状如虫蛀,名曰天蚁,宜茶末吹鼻,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卅法》诠解合编
胡希恕四逆散合四物汤医案
【以案说医】刘茂才:木盛乘土心神失养郁证医案
中医讲的肝阳上亢,到底是什么病?
名老中医之路之(27 )张伯臾
和解剂-调和肝脾 柴胡疏肝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