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汤方及其煎煮服用方法

原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现用: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桂枝汤是解肌去风,调和营卫的一张方子,其中桂枝、生姜是辛温解表药,有祛风散寒的效果。除此之外,5味药配伍为两组,一组是辛甘化阳的药,一组是酸甘化阴的药,辛味的桂枝、生姜,配合甜味的甘草、大枣辛甘化阳,增强卫阳;酸甘化阴的药中,芍药是酸味的,甘草、大枣是甜味的,它们合起来有酸甘化阴的作用,可以增加津液。因此桂枝汤可以养营阴,来补充太阳中风证因自汗出而导致的营阴外泄;辛甘化阳则可提高表阳的卫外能力。

另外,白芍和炙甘草的组合也有特殊的意义。把白芍和炙甘草增加到4钱,就是芍药甘草汤,也称为去杖汤,可以增加血液流通,加强腿部力量;还可以治疗静脉曲张的毛病。

整张方子可以解表使邪从微汗出而散风寒,同时协助、增强体表的阳气,养津液补充流失的营阴,收敛毛孔防止汗液继续流失。发汗祛邪而不伤正,敛汗养营而不留邪,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桂枝汤是仲景先师最著名的代表方,在《伤寒杂病论》许多药方里,经常可以见到桂枝汤的影子。

“㕮咀”原意是将中药饮片用嘴嚼小,就是把饮片处理得小些以便煎煮;古时候的“升”很小,大约就是现在的杯子或小碗 ;“微火”指的是柴火的微火,按现在的煤气炉也相当于大火了,一般情况下,感冒等发表药煎煮是需要大火,而滋补类则用小火;

中风证是寒邪侵入体内,也是要用“汗法”驱邪,但发表的力量不大,所以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而且还要“温覆令一时许”,盖被躺一个时辰,即两小时,现在一般就多穿些衣物,让体表出汗,而且一点不能受风,也不能烤火;出汗最讲究,“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遍身”是身体上下都要出汗,且不能大汗淋漓,否则“病必不除”,万一淋漓不止,用地瓜粉搞碎涂身可止汗;“瘥”是病愈、见效之意,好了就停药不吃了,关键是要出现“遍身微似有汗”,还没好就继续吃,而且“小促其间”,间隔短一点,半天就把三次药都吃掉;如果病重而未愈,24小时都按“小促其间”日夜继续煎服,直至“遍身微似有汗”,中风证未解可吃到“二、三剂”,按胡希恕老教授说,一剂药是三副药,就是可以吃到6~9副。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是吃中药的基本禁忌,尤其是感冒更是如此,饮食一定要清淡为主,否则很容易引邪入里,加重病情。要等感冒完全好了再补身子。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表剂
经方: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白话版伤寒论,简直太赞了
白话版伤寒论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译文(三)
桂枝汤 银翘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