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K12教研论文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探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而又普遍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不强,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差,仍旧是“师云亦云”,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够质疑问难的学生如凤毛麟角。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教学观现代化——树立参与意识
    一定的教育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影响和支配的。要真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数学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学生发展观:
    1.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有自己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
    2.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差,他们需要的是关心和指导。
    3.要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教学过程是一种活动,学生在其中是真正的主人。
    依据上述的教育观来设计的数学教学全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富有创见的多边活动的过程,真正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用数学中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明确化——指引参与方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师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它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和调控的功能。
    目标激励是在教学开始或教学某一阶段的开始,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以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首先出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圆面积的推导过程。(2)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3)会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这样让学生有一个主攻的方向。有资料显示,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完成同样的任务。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地、有层次地确定准确、具体、全面、适度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层参与,共同提高。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创设参与条件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都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练习。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学中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避免所有内容都当新知识讲,并在他们独立探求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讲评,使同学之间的议论、交流达到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规律,学懂弄通的目的。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参与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例如,教学“小数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上“5、50、5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500总比50和5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陷入沉思。通过议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 50角=500分。”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5米=50分米=500厘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此时教师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和同座的同学议论开了,争先恐后地说:“5 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5分米=5.0分米=5.00 分米。”我接着说:“像5、5.0、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经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从而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提高学生的数学情感素质。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参与
    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起初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即数学知识来自实践,是非常有用的。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如能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并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更使学生兴趣横生。例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其他形状的轮子行不行?屋顶架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平行四边形的行吗?罐头盒为什么大都是圆柱形的?其他形状的为什么少见?我还常把生活中用到的各种数学知识,如按比例分配电、水费,计算储蓄利率,日常买粮买菜等这些天天遇到的问题,编成例题或习题。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都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了生活情趣,学生很爱参与。
    3.了解学生基础,让学生能参与
    要使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必备的知识基础,对应具有的能力训练要到位,否则即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与培养。如教学“分解质因数”这部分知识,学生必须对因数、质数、合数等概念十分清楚,最基本的乘除法口算要过关,不然学生就不能主动参与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来。
    此外,教师的要求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如在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结论,如果完全由学生独立地归纳概括,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于是,就在师生共同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的实例之后,先让学生集中观察比较黑板上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概括出“能”的一面,有了这个基础,再抽象概括“不能”的一面,就省力多了。
    4.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参与
    教学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引导学生学会提纲挈领,抓重点,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培养探究能力。通过操作等实践活动,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如有序、对应、变换、转化等,并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5.激发成就动机,让学生善参与
    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要承认学生有巨大的智力发展潜在力;要相信他们是能学好的。在课堂教学这种群体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如做这样一道选择题:
    形状如下图的一块菜地,面积是( )平方米。
    附图{图}
    (1)49 (2)18 (3)21
    学生很快发现可以用四种算法算出正确答案(计算过程略)
    正当同学们均认为不会再有别的解法时,一位学生把手高高举起,他说:“以上解法是正确的,但计算起来比较麻烦。我认为用估算的方法便能快捷地选择,其理由是:这块菜地的面积一定小于边长为6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36平方米;一定大于长为6米、 宽为3 米的长方形的面积18平方米。而被选答案中小于36大于18的数只有21。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21平方米。这一创造性的思维,震撼了全班同学。我当场对他进行了表扬。
    四、课堂教学民主化——营造参与氛围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利于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不妨对学生的座位编排形式来一次“变革”:让学生围成几圈,分组学习,分层指导,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我在班上曾做过这个试验,试验表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得非常主动、积极,都感到无比高兴,好像获得了一次解放似的,使求知的课堂变成了奏响智慧音符的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和氛围,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生,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参与效率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通过运用录音、投影、幻灯、录像等电化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将教学中难懂的文字表达转化为生动的形像,变静为动、变远为近,使单一的“教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为:教师、学生←→电教媒体”和“教师←→电教媒体←→学生”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实践证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变“苦学”为“乐学”。因为它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示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参与效果。如求图1 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这题静止地看,比较抽象,学生难以解答。教学时,我借助幻灯投影将原图动态变换两次(如图2), 让学生在兴趣中观察和思考。
    附图{图}
    同学们对这种“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十分感兴趣,思维高度活跃,很快得出简便的算理:
    (1)4×2÷2 (2)2×2
    六、课堂训练多样化——维系参与热情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维系参与学习的热情。为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根据实际变精讲多练为巧练精讲,变先讲后练,边讲边练为先练后讲、边练边讲。教学过程中讲求实效,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补救,帮助、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设计练习可用观察性练习、讨论性练习、一题多解、多变、多串、多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练习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上“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时,出示一道多解的练习:某工程队修一条长1800米的公路,前3天修了全长的1/5,照这样计算, 修完这条公路共要几天?
    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如下8种解法:
    1
    ①1800÷(1800×─÷3)
    5
    1 1
    ②1800×(1-─)÷(1800×─÷3)+3
    5 5
    1
    ③3×[1800÷(1800×─)]
    5
    1
    ④1800÷[1800×(─÷3)]
    5
    1
    ⑤1÷(─÷3)
    5
    1 1
    ⑥(1-─)÷(─ ÷3)+3
    5 5
    1 1
    ⑦3×(1÷─) ⑧3÷─
    5 5
    经过教师进一步归纳,学生得出最佳答案。设计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积极参与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满足了一些同学的心理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特级教师陈华忠:预设教案时应做好“六个自问”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12种方法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研究(转载)
小学数学新授课导入十法
最理想的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