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小学生作文──小学作文教学调研报告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从1978年至今二十余年间,小学语文已“四易其纲”(78年版、87年版、93年版、2000年版)。在这些《大纲》中,“作文教学要求”方面(含总要求,各阶段的具体要求以及教学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尤其是刚刚出炉的《大纲》(修订版)中,“作文教学要求”与前面三个《大纲》比较,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语文教师对此必须有清楚的认识,才能为小学作文教学找到正确的理论导向。
  笔者在学习《大纲》(修订版)时,曾有意识地将其与前面三个《大纲》作一比较研究,认为修订后的《大纲》“作文教学要求”与前相比,主要有如下五个特点(即变化):

  一、改变旧有提法,突出“练笔”性质
  修订版《大纲》之前的各个《大纲》均将小学生的写作称之为“作文”。严格地说,这是模糊了“作文”与“学作文”两个不同的概念。小学生的“作文”既不同于作家的文艺性创作,也不同于科技人员学术性论文或经验性总结。它是一种习作,是以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为写作内容,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基本功,初步掌握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练笔。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关于作文,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因此修订后《大纲》隐去“作文”提法,将低年级写作训练直称“写话”,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定名“习作”,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明确并强调小学生写作训练的性质──习作练笔、学作文。这对作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唯其是“习作”,所以新大纲才会在写作内容要求上更贴近学生实际。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唯其是“练笔”,新大纲才会在淡化文体意识上做文章,才会在“篇”的写作上适度降低要求,力图减轻学生写作压力;也唯其是“学作文”,新大纲才会在习作的命题、指导、批改、讲评上对教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凡此种种,无不在充分地证明着小学作文的性质,决定着小学作文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因此,研究小学作文教学,首要的是明确其性质,这对于端正我们的思想,正确地把握新大纲中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好地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淡化文体意识,拓宽训练层面
  从前三个大纲来看,在作文训练的体裁上,无一例外地提出“以学会写记叙文为主,也要学会常用的应用文”。从理论上说,“以学会写记叙文为主”并无失当之处,因为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接触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从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分析,“以学会写记叙文为主”是完全正确的。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分析,小学生学写记叙文的过程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形象思维的辩证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写记叙文可以有力地促进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和谐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已经将“以学会写记叙文为主”异化为“学会写记叙文”,而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中随处可见且至今流毒未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一文体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制约着小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部分学生习作中说假话、空话、废话、套话的一个重要原因。
  鉴于此,修订后的大纲在小学生习作文体上没有像以往那样十分强调写记叙文、应用文,在高年级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书信等”。其目的在于通过淡化文体意识,减少学生写作心理压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他们“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提供更为广阔的训练空间。
  淡化文体意识,激发写作兴趣,要求语文老师在作文指导上,能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日常交际需要出发,注意拓宽体裁训练层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因此要求学生要学好作文。”叶老的这句话是针对中学作文教学而谈的,但对小学作文教学同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用书面语言进行日常交际,就必须进行实用文体写作的初步训练。这既包括简单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也应包括一些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初步训练。
  在小学高年级进行多种实用文体写作的初步训练,无论是从学生日常交际的需求还是从学生思维特点分析,都是必要也是可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开始步入抽象思维的最佳发展期)。试想,某生的科技小制作(如风筝)引起了同学浓厚的兴趣,要求他作一介绍。该生向同学讲述了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准备,制作的一般程序和应注意的事项。将该生的介绍加以整理,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不就是一篇简单的诠释性说明文《──的制作》吗?又如针对学生一些常见错误言论或行为,如抛弃吃剩的食物、浪费粮食的现象,教师必须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学生讨论:这种做法(说法)对不对?学生能肯定判断这种行为是错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篇简单议论文的观点。能用《小学生守则》上的相关条项来分析为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论论据;能引用学过的古诗《锄禾》诗句证明粮食来之不易不该浪费,这也是理论论据;能用算账的方法,在数字叠加中阐明不该浪费粮食,这是数字论据;能联想到正在开展的“扶贫工程”,联想到部分贫困地区人民尚未解决温饱的现实来说明不该浪费粮食,这是事实论据。将上述讨论内容组织起来,不就成为一篇《XX做法(说法)对不对?》简单议论文的初步训练了吗?可见,拓宽体裁训练层面,既是学生交际的需要,也是激发写作兴趣,真正使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的必要途径,还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适当降低要求,减轻习作压力
  修订版大纲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着眼于小学生作文是“习作”、“练笔”的性质,继93年版《大纲》之后,又一次适当降低习作训练要求。应该看到,前三次大纲中过高的作文教学要求,客观上已造成欲速则不达的事实,造成了学生对习作因畏难而生厌的事实。调低要求,意在改变这种现状,减少学生习作压力。在“度”的把握上,更贴近了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修订版大纲降低习作要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对于今后的作文教学改革有何启示?试比较分析如下:
  1、“篇”的要求──适当下调。
     87年版  93年版  2000年版
  中心:中心明确  有中心   隐去不提
  思想: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隐去不提
  条理:条理清楚  有条理   有一定条理
  篇幅:400字左右
  从上面可以看出,修订后大纲从内容到形式都适度下调了“篇”的要求。它应该成为语文老师在习作指导、批改、讲评中掌握的新标准、新尺度。“条理”与“篇幅”要求降低是基于练笔的性质、学生习作的实际能力提出的,这好理解。而在内容上为何回隐去“有中心”、“思想健康”,这些看似十分重要的字眼呢?笔者认为,没有明确地提“中心”的要求,决不等于一流习作不要求“有中心”,也并不等于习作指导就不要训练小学生初步确定中心的能力。实际上在“内容具体”中就已隐含了对“中心”的要求。因为内容的具体必然反映一定的中心,反之,一定的中心必然要通过一定具体的内容来体现。从习作前指导的实际过程看,我们往往会在“写具体”的指导中融入“有中心”的要求。以记事性记叙文指导为例,指导审题后,教师提问:你准备写什么事?从这件事的全过程看,你准备具体(重点)写这件事的哪个环节内容?你为什么要具体写这部分的内容?由中可以看出,修订后大纲隐去“有中心”只是不再强调,意在减轻学生习作压力。
  同样的道理,隐去“思想健康”也决不意味着排斥“思想健康”,而为了使学生习作“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我们必须看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并非真空,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封建社会遗留下的种种陋习,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产生着负面影响。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思想幼稚,识别是非能力不强,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小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消极错误的思想必然会在其习作中反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分地强调学生习作要“思想健康”,无形中就是在增加学生习作心理压力,就是在鼓励学生将其消极错误的思想隐匿起来,就是在鼓励学生说假话空话,是一种讳疾忌医的做法。以往几个大纲过分地强调习作“思想健康”所造成的教训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那种将“思想健康与否”视为“国策”,采取一票否决,对习作定性定等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许多优秀教师如于永正、贾志敏、张平南、丁有宽、李吉林等人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在进行各类作文训练时,必须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他们在习作中才可能更多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教师了解、帮助和教育学生的机会也就更多,这或许就是修订版大纲隐去“思想健康”字眼的用意所在。
  2、“体裁”要求──有所放宽。
  在本文前面的论述中,笔者曾指出“淡化文体”意味着要求拓宽体裁训练层面,适当加强一些实用文的习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淡化文体”也意味着不应过份强调、苛求学生习作非得用某种体裁形式表现。修订后大纲在中年级习作要求中,提到“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就是放宽学生习作体裁要求的明证。
  修订后的大纲放宽学生习作体裁要求的依据是什么?这可以从最基本的写作能力结构分析中得到答案。作文教学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般地说,写作能力结构可分为:
  ⑴审题拟题能力;
  ⑵搜集材料能力;
  ⑶表现中心能力;
  ⑷组织材料能力;
  ⑸语文表达能力;
  ⑹修改文章能力;
  ⑺选择体裁能力。
  根据当代“写作能力型”代表人物──俄罗斯教学法专家拉德任斯卡雅的观点,认为前六种能力为“一般写作能力”,而第七种能力则是“特殊写作能力”。拉德任斯卡雅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认为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根据“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则,可分为两个阶段,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应重点培养一般写作能力;中学阶段再重点培养运用各种体裁写作的能力。可以看出,修订后的大纲放宽习作体裁要求,既有利于减轻学生习作心理压力,也是符合写作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的。
  修订版大纲放宽习作体裁要求启示我们:一是要加强自主拟题作文(即自由文)的练习。二是在命题作文训练中,要特别重视命题与指导的开放性,要让学生在考虑运用什么体裁去表现其既定的内容上有更大的选择权(如《我们的学校》,可写成一篇记叙文,记事、写人或绘景均可;也可写成一篇说明文;还可写成一篇想象文)。三是在习作评价上对体裁要求应有所放宽。当然,对某一体裁习作的专项训练应不在“放宽”之列。
  3、阶段训练──弹性处理。
  在与前几个大纲比较中,我们还应注意到一个现象,即修订版大纲由“各年级教学要求”改为“各年段教学要求”。这种变更,是充分考虑到学生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差异性,以较长的时段为老师创造调整作文教学要求的空间。对某些学生习作中普遍视为难点的专项训练,可先降低要求,适当分解,分项训练。如11册第五组课文着重训练用静态、动态写景,可分解为三步:一练静态片断描写;二练动态片断描写;三练动静态描写结合写篇。通过放缓训练坡度,多次反复,综合达标。

  四、培养写作兴趣,体现由放到收
  从各年段作文具体要求的纵向联系上看,修订版大纲十分注重培养写作兴趣,遵循习作规律。
  修订版大纲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只字不提具体要求,只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这种从写作心理入手,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提出,是以往大纲所未见的,它启示我们:应在学生写作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上狠下一番功夫,努力激活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学生“爱写”。
  修订版大纲还注意吸取传统作文教学中符合写作规律的成功经验。在习作训练上体现了由放到收。在中年级将重点放在“自由表达”上,提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这种重内容轻形式的表述,体现了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的原则,有利于中年级学生打消顾虑,放开手脚,放胆习作,做到“敢写”。高年级则加以收束,要求学生能全面达到习作要求,实现“会写”。这种由“爱写(低年段)──敢写(中年段)──会写(高年段)”的科学训练序列,既符合学生写作心理和写作本身的规律,也符合现代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创造了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可能性。

  五、鼓励学生幻想,强调激发想象
  修订版大纲十分重视在习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总要求”到“各年段要求”再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在相关习作教学方面,四次提到想象力的培养问题。在习作形式上,提到要写“想象文”;在习作内容上,指出要“写想象”;在习作指导上,强调要“鼓励学生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这与以往大纲一笔带过、轻描淡写式的提法截然不同。它启示我们:应该把训练想象,指导学生写好想象文放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要把培养学生创造力当作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教育赋予作文教学的重任。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占鳌头,张扬个性——如何把学生的习作引向个性化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语文大纲介绍
生态作文教学构想与尝试
运用小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应实现“五变
国内外写作教学改革的新走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