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钓鱼窝难找?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忽略的细节!详解如何找鱼窝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钓鱼这个休闲活动。小编就是一个钓鱼爱好者。经常有钓友问,野钓是全凭运气吗?个人觉得,并不是这样的。野钓渔获不佳,一般是由于天气、饵料等诸多因素造成。还很多人在垂钓之前,往往会忽略了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没有找到鱼窝。本文就和大家聊聊如何找鱼窝。

本文重点内容如下:

  1. 根据食物找鱼窝。

  2. 根据水温找鱼窝。

  3. 根据氧气找鱼窝。

  4. 根据水质找鱼窝。

  5. 根据安全庇护找鱼窝。

以上五点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想要收获好,找到鱼窝非常关键,不然再好的技术、再好的饵料也是白搭。其实,找鱼窝的方法非常多,首先我们可根据食物这方面入手。

根据食物找鱼窝

民以食为天,鱼同样也是离不开食物的,食物充足的地方,往往就能吸引鱼群来聚集。所以我们日常垂钓找鱼窝,首先是看哪个位置食物充足。

  1. 老钓位:老钓位长期会有钓友投放窝料,给鱼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进食环境,这种地方往往存在着大量的食物,鱼儿每次觅食都不落空,久而久之,使鱼儿形成一个觅食习惯。

  2. 回水湾:回水湾通常水流比较缓慢,水中会存积着大量的饵食,对鱼儿来说回水湾既有丰富的食物又安全可靠。

  3. 进出水口:由于水流会将大量的食物聚集在此处,形成一个天然的食物天堂,通常这种地方会聚集大量的鱼类,在此处觅食或者栖息。

  4. 渔民生活区:生活的渔民区经常会有人洗刷,长期会有剩饭剩菜、骨头碎肉等落入水中,荤素搭配,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常年如此,大量的食物残渣就会把附近的鱼儿都吸引过来觅食。

小结:上面是叮当猫钓鱼时经常碰到的鱼窝。其实食物丰富的地方,远远不止这些,找鱼窝也绝对不能死记硬背。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找出最优质的鱼窝。

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断,水温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除了可以根据食物来寻找鱼窝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判断最适宜鱼生存温度的水域进行选择。

根据水温找鱼窝

鱼是趋温性鱼类,对水温变化非常敏感,它会随着水温的变化,找到适合栖息和觅食的地方。我们垂钓的时候,也需要根据每个季节变化不同,来找鱼。比如春冬两季,天气晴朗的时候,太阳升起后,水面通过太阳的照射,会逐渐升温,而往往浅水区的水温会比深水区升温快,此时鱼儿自然会游向更舒服的浅水区进行觅食和栖息。这种行为是鱼儿生理需求产生的现象。到了夏秋两季时,由于本身天气较为炎热,当太阳升起后,水温逐渐升高,此时浅水区的水温相对会比较高,鱼群便会游到深水区,躲避高温。

我们夏天野外垂钓的时候,最为直观的就是,本来鱼口不错,当临近中午前后,突然停口,这很可能就是,由于当前水温过高,鱼儿对水温已经开始抵触,它需要重新找到一个水温适合自己的水层,等到天气凉爽的时候,再出来觅食。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同样是因为鱼儿的生理反应所导致的。

小结:水温是非常影响鱼觅食,水温低活性就较低,鱼儿的进食欲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天之中,鱼也会随着温度变换而转移水层,早晚时段,大多数鱼会在浅水区活动,午间则会躲到中央深水区,到了半夜后又会靠边休息和觅食。

根据氧气找鱼窝

人离不开氧气,同样,大部分的鱼儿也都喜欢在含氧量高的水域活动,特别是在夏季,连续高温闷热的天气,除了水温不断升高,水中的含氧量也会有所下降,在这种环境下,鱼儿会选择前往含氧量高的水域觅食或者栖息。下面笔者给大家列出几个含氧量高的水域,通常这种地方都会有鱼扎堆。

  1. 深浅交界处:水中的氧气,一般是受气压的影响下,通过水的表面向水中融合。一般来说水越浅,含氧量会越高,反之,水越深,含氧量会越低,因此深浅交界处是往往是鱼儿扎堆的地方。

  2. 水草茂盛处:氧气的形成,主要靠植物的光合作用下产生的,因此,一般水草茂盛处的水域,水中含氧量都会比其他地方高。这种地方往往就会有大量的鱼儿存在。

  3. 水流影响:小时候大人把鱼塘里捕回的鱼,放进鱼缸再打开水龙头,能使鱼儿存活的时间更长,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水中含氧量。同理,我们找鱼窝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这样的位置,如:进出水口处、上窄下宽缓流区处等位置,均是鱼儿喜欢扎堆的地方。

温馨提示:水的含氧量和水的温度成反比关系,水温逐渐升高,含氧量也会逐渐减少,反之,水温低时,水中含氧量也相对会比较高。就像夜晚,水面没有了太阳的照射,温度就会低于白天,含氧量自然就会高点,鱼儿也会感觉比较舒服,当然了,晚上也比较安静,鱼儿的警惕性也相对较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伙伴喜欢夜钓的原因之一。

小结: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水里的含氧量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各种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我们找鱼窝的时候,也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从而达到找鱼窝的目的。

根据水质找鱼窝

我们日常垂钓过程中,往往遇到的环境不同,水质也相对会有所不同。通常,较常遇到的一般为肥水和瘦水。瘦水一般是指水质较高,清澈见底,而肥水通常是较为浑浊,水中浮游动物较为丰富,一般靠近水边会闻到一股腥臭味,遇到这两种水质的时候,我们应该这样找鱼窝。

  1. 瘦水水质:上面说了,瘦水区能见度一般比较高,这样的水质,阳光能轻松穿过水层,那么,这样的水质,在水底没有障碍物或者其他庇佑的结构层,是很难藏鱼的,这时候我们应该找水底有水草或者结构层复杂,能藏鱼的地方或者在清水区周边看,哪里水较浑,说明此处鱼在觅食或者栖息。

  2. 肥水水质:肥水水质中的浮游生物较多,这种水质里的食物一般较为丰富,鱼儿不用担心饿肚子。但肥水区的水温变化非常快,导致水中溶氧量迅速减少,这一点在炎热的夏天和初秋尤为明显。这样的水质下,鱼儿比较向往水中含氧量高的水域。因此,我们选择有水流动的区域找鱼,比较合适,水流区含氧量一般较为充足,很多鱼儿喜欢在此处扎堆。

温馨提示:肥水水质中大多酱层较厚,如果我们调钓不当,非常容易造成钓饵进入酱层区,导致鱼儿发现不了食物,也就是化老师说的“过底”。

小结: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瘦水和肥水之间找鱼窝的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需要根据当前的天气、水温、环境。综合起来,这样才能准确找出鱼窝所在。

野生环境下的鱼儿,除了需要根据上面的几点因素找鱼之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安全,因此,我们找鱼窝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细节进行找鱼。

根据安全庇护找鱼窝

在弱肉强食的野生环境下,鱼儿经常遭受天敌的威胁,这造就了它安全大过天的警惕心。因此,不管在觅食和栖息的时候,它都会考虑到,当遇到危险的时候,能不能借助当前的环境逃脱,因此一些天然保护屏障成为了它觅食和栖息的首选。

  1. 水草处:岸边水草处,是鱼儿天然的保护屏障,当鱼儿遭受天敌威胁的时候,水草处能起到躲避危险的作用。通常这种地方能给鱼儿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是所有鱼的天性使然。这种地方属于天然鱼窝。

  2. 水底结构复杂处:一般水底树枝、沉船、乱石旁等结构层复杂的地方,均是鱼儿喜欢扎堆觅食或栖息的地方,这种复杂的结构层,能帮助鱼儿阻挡大多数的威胁,同样也是一种天然的鱼窝。

  3. 深浅交界处:这种地方也是我们常说的鱼道,当遭受天敌的时候,它能迅速逃往深水区,这种地方同样能使鱼儿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大量的鱼儿愿意在此扎堆。

小结:鱼其实和人类一样,生存条件基本满足的同时,安全感也同样非常重要。因此找水草、乱石、杂物或者深浅交界处等,能够为鱼类提供庇护的场所,一般会有大量的鱼类在此觅食和休息。在这里找鱼并垂钓一般准没错。

写到最后:

上面的几种方法,是我们找鱼窝较常用到的几种方法。同时也可以看出,想要准确找到鱼窝,并不会太难,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水温、氧气、安全感和水质不同等方面来入手。当然,这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灵活多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速无误的找到鱼窝。从中也可以看出,钓鱼其实是一项很系统的工程,许多技巧都是需要我们不断观察、学习、交流以及总结经验。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钓技。

最后借此呼吁广大钓友:请把钓鱼垃圾带走,留一汪清泉,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片爱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钓鱼时遇“水瘦”时饵料好开,那么肥水又该如何调整?
掌握这些技巧后, 肥水钓鱼同样轻松愉快
新手想要学好钓鱼,必需了解在哪些情况下难钓到鱼
掌握这4点,到哪都能找到鱼窝
【钓鱼技巧】掌握这4点,到哪都能找到鱼窝
夏季野钓不变的规律,谨记这4条钓鱼口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