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人哲理
许多人不明白,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阔佬们究竟拥有什么特殊技

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到底理财致富的条件

何在?

说实话,和诸位一样,这些问题长期来也令我不得“要领”。直到前不久我听说这

样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在此与大家分享。

这个“神奇公式”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起每年定期存款1.4万元,享受平均5%

的利率,如此持续40年,他可以积累的财富为1.4万元×(1+5%)×40=169万元。但

是,如果这位年轻人将每年应存的钱全部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市场,并假定能获得

年均20%的投资报酬率,则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猜测是在200万元至

800万元。然而,“神奇公式”给出的答案是1.0281亿元!而这个数据,乃依照财务

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到:1.4万×(1+20%)×40=1.0281亿。试试将这个天文数字与

前述平均投资报酬率仅为5%的定期存款相比,你会发现两者收益的差距达70余倍之

巨,多么令人惊讶!

尽管这个“神奇公式”听来很是悬乎———一个25岁的上班族,若依此方式投资到

65岁退休,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如此,全世界阔佬将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相信

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不高,因为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将之进行到底。毕竟漫

长的40年里,会发生多少不可预料之事。

显然,“神奇公式”真正的目的,是告诉人们投资理财并无什么复杂技巧,最重要

的乃是观念。每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

惯而已,即投资理财的能力。如此,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基本标准”

的答案: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赚了多少,也非一味开源节流,而

是取决于如何理财。这便是致富的关键。

由此,我想起另一桩趣闻:20世纪40年代,纽约某银行来了一位妇人要求贷款1美元

。经理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不过需要她提供担保。只见妇人从皮包里拿出一大堆票

据说:“这些是担保,一共50万美元。”经理看着票据说:“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妇人说:“是的,但我希望允许提前还贷。”经理说:“没问题。这是1美元,

年息6%,为期1年,可以提前归还。到时,我们将票据还给你。”虽心存疑惑,但由

于妇人的贷款没有违反任何规定,经理只能按规定办手续。当妇人在贷款合同上签

字,接过1美元转身要走时,经理忍不住问:“您担保的票据值那么多钱,为何只借

一美元?即使您要借三四十万美元,我们也很乐意。”妇人说:“是这样,我必须

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而租个保险箱得花不少费用,放在您这儿既安全又

能随时取出,一年只要6美分,划算得很。”一番话让经理恍然大悟。

可见,在我们身边总有人抱怨现实条件不佳,使他们与财富无缘,但为何总有些看

似平凡者,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其实,关键在于他们勇于创新,能从多角度思考

问题。正所谓因循守旧者,往往与财富无缘;善于创新者,却能收获更多。想来,

这也是理财致富的条件之一。 

掌握穷变富的哲理 迈向富人行列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

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A、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

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

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

一笔生活费用。

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

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财智哲学: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

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

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B、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

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

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

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

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财智哲学: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

和技巧。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C、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

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

拍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

你的价值。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办证的人吵得不可开交,可以

肯定,你开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

日常理财都难做好。

很多投资说到底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将来的收益大于现在的投入。投资是件风险

极大的事,钱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贫穷者是个弱势群体,从来没把握过局势,很多时候连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说

影响别人。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

动机。

贫穷者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

脑。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

财富,还可以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

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财智哲学: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

与资本思想的大脑。

D、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

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

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

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财智哲学:说到资本家,贫穷者就联想到那些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人,心中自

然有种抵触。实际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

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E、教育是最大投资

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

需要重新学习。有一篇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学历(本科及以上)者人均年收入超过

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

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

个高学历。

财智哲学:教育是最大的投资,对很多贫穷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是和受教育程度密

切相关的。因为贫困不是一种罪过,但贫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恶果。

F、勿以运气为贫穷开脱

关于资本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100股可口可乐股票

,压了几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某位中国老太太,捂了10年深发展原始股,也成了

超级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头笨脑,居然一弯腰就捡了一个金娃娃。

从理论上讲,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投资都是成功的,但对更多的人而言,却很难

有什么推广价值。两个老太凭什么能够坚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坚定的

信心,而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压在箱底忘在脑后了,要么是运气的因素。贫穷者

把很多事情都归于运气。因为只有运气是最好的借口,可以为自己的贫穷开脱。"运

气不好"是所有失败者的疗伤良药。

财智哲学: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人都会有运气,不劳而获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不

可能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权获得收入,是因为他为社会生产出了产品,社会才给了

他的回报。

G、知本向资本靠拢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

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

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

,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

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

,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

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的。

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就那么几粒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一件

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

,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没有第一粒米,就没有后面的小车大

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

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

财智哲学: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

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辉煌的梦想。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

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

成为富翁的八个步骤

有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要先有足够的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

财。事实上,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

是资金的多寡。美国人查理斯·卡尔森在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的发家史后写了

一本名叫《成为百万富翁的八条真理》的书。卡尔森所总结的、成为百万富翁的八

个行动步骤是:

第一步,现在就开始投资。他在书中说,在美国,六成以上的人连百万富翁的第一

步都还未迈出。每个人在迈出第一步时都有一堆理由,但其实这些理由都只是自己

在找无关紧要的借口。有人也许会说:“没时间投资。”卡尔森说:“那你为什么

不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把精力花在学习投资理财上?”

第二步,制定目标。这个目标不论是准备好小孩子的学费、买新房子或50岁以前舒

服地退休。不论任何目标,一定要定个计划,并且为了这个计划全心全意地去努力


第三步,把钱花在买股票或基金上。“买股票能致富,买政府公债只能保住财富。

”百万富翁的共同经验是:别相信那些黄金、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儿,把心放在股票

上,这是建立财富的开始。

第四步,百万富翁并不是因为投资高风险的股票而致富的,他们大多数只投资一般

的绩优股,慢,但是低风险地敛财。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资。使投资成为自己的习惯。不论投资金额多少,只要做到每

月固定投资,就足以使你超越2/3以上的人。

第六步,坚持就是胜利。调查显示,3/4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5年以上,

将近四成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8年以上。股票买进卖出资本频繁,不仅冒

险,还得付高额资本税、交易费、券商佣金等,“交易次数多,不会使你致富,只

会使代理商致富。”

第七步,把税务局当投资伙伴,善用之。厌恶税务局并不是建设性的思维,而应该

把税务局当成自己的投资伙伴,注意新税务规定,善于利用免税的投资理财工具,

使税务局成为你致富的助手。

第八步,限制财务风险。百万富翁大多过着很乏味的生活,他们不爱换工作、只结

一次婚、不生一堆孩子、通常不搬家、生活没有太多意外或新鲜,稳定性是他们的

共同特色。
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对于短

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报酬率之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

再投资。

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他

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

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落在2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顶

多猜到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却是:1.0281亿,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这个

数据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之,计算公式如下:1.4万(1+20%)40=1.0281

亿。

这个神奇的公式说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

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

就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

已。

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

人的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理财。致富关键在

如何理财,并非开源节流。

目前,储蓄仍是大部分人传统的理财方式。但是,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但长

期却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银行存款何错之有?其错在于利率(投资报酬率)太低,

不适于作为长期投资工具。同样假设一个人每年存1.4万元;而他将这些钱全部存入

银行,享受平均5%(更何况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低利率时期,利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计,

一年期的才1.98 %)的利率,40年后他可以积累1.4万元(1+5%)40=169万元。与投资

报酬率为20%的项目相比,两者收益竟相差70多倍。

更何况,货币价值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5%之下,将钱存在

名义利率约为5%的银行,那么实质报酬等于零。因此,一个家庭存在银行的金额,

保持在两个月的生活所需就足够了。不少理财专家建议将财产3等份,一份存银行,

一份投资房地产,一份投资于较投机的工具上。不妨在投资组合时分为“两大一小

”,即大部分的资产以股票和房地产的形式投资,小部分的钱存在金融机构,以备

日常生活所需。

学会像富人那样生活

虽然自己是个穷人,不过对富人的印象一直还不错。这大概因为我曾经在本市最底

层的贫民窟住过,也在一个相对高档的小区租住过两年。两地比较,感受格外深刻


贫民窟居住着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小厂下岗职工,还有一些流动摊贩,邻里间人际

交往倒是很密切。可是软、硬环境实在不敢恭维,彼此一交谈无不出口成脏,白天

去上班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担心房门被撬了。而那个相对高档的小区一切都很和谐

,且不说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花园环境,大家平日都不会轻易去打扰邻居,充分

尊重他人隐私。有距离却并不意味着冷漠,在楼道相遇,并不认识的邻居,彼此都

会笑笑,打个招呼。晚上散步,因为喜欢遛狗或者跳舞,你会认识一些兴趣相投的

朋友,大家可以热闹地谈论相同的爱好,却不会去打听对方的职业、婚姻等等……

富人其实没什么不好的,为什么穷人往往会仇富?我一度不太理解。前不久,我住

所对面的经济房小区热闹起来,房主们完成了装修陆续都住了进去。我曾经参加过

该小区的摇号,没有摇中,于是便想去看看这座完工后的小区。

想像中的经济房应该比较简陋,不曾想居然不比一般商品房小区差。更让人吃惊的

是,各幢楼房前都停满了小汽车,还都是牌子不错的,没有QQ、奔奔之类的经济型

小车。在小区里逛了一圈,凭我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这里大多数居民的经济条件

不错,他们言谈、表情都很随和、散淡,没有大嗓门和大幅度的肢体语言;而花坛

边活蹦乱跳的小狗大多是价值不菲的纯种犬,雪纳瑞、哈士奇、松狮……一个人牵

两三条名犬的情况很常见。那一刻,我忽然也产生了强烈的仇富感,不是仇他们的

财富,是仇他们抢走了穷人手里可怜的一小块“奶酪”。

《像男人那样去战斗》,这是黄健翔的一本书。当然他不是让女人也像男人一样去

战斗,而是让男人要像真正的男人那样。我想也应该有人出一本书叫《像富人那样

去生活》,教育富人怎样去当一个合格的富人。相比于西方社会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的富人阶层,我们周围的富人阶层还非常“年轻”,他们的富大多只是体现在物质

上,许多人的心态依然很贫穷,于是在表面和谐中常常流露出种种矛盾。不少中国

富人是“低调”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开着“宝马”去领“低保”,牵着几万元

的藏獒住进经济房。中国的富人又是高调的,有海外报纸说,假如中国的富人不那

么喜欢抖富,他们应该不会成为犯罪分子最喜欢的猎物……到琳琅满目的图书市场

看看,指导穷人怎样致富的书比比皆是,却鲜有教富人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的书,

这实在是一种文化缺失。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领低保。在欧美,你去领救济金,就意味着你从此告别了上流

社会……”我认识的一位破产富翁曾经这样说,那时他已经比我们还穷了,可依然

把自己当作富人。他相信哪怕从小摊贩做起,他还会重新成为一个富人。对于这样

的“富人”,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去仇视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野心只能一辈子当穷人 寻找捷径成为富翁
如何让财富成几何级增长
盖茨vs巴菲特?聚焦超级富豪的理财观
发现富人默默在做的35件事
【恭喜发财】只需具备三条件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穷人成为百万富翁的捷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