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躺式自行车
 

 躺车,作为一种文化生态,在国外,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一切源于它的环保、健康、舒适等特性,而其中最为受人青睐的,当属它本身结构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崇尚个性、喜爱骑行的朋友大都有机会选择它,并因此滋生出相应的各种活动形式、旅行、竞速、休闲等等,围绕它的各种组织也应运而生,躺车协会、俱乐部、骑行会等等;
 
目前在国内,躺车爱好者队伍也在日益壮大,已经躺下的、还没有躺下的都在积极的为躺车这个对很多人来讲是新鲜事物的“玩意儿”进着自己的一份力,基于此,我们成立了中国人自己的躺车俱乐部,虽然现在会员还是寥寥无几,但我相信未来,相信躺车的吸引力,我们总有一天会走到一起来,会壮大......
 
 
无意间看到这张图,深有同感,骑行是一种不错的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文化,我们希望在骑行中时时都能够感受到舒适、愉悦和轻松,而不是痛苦!不是骑行服的软垫、当然也不是为了骑行而练就的“铁屁股”!
 
曾经有个自己开车店并骑车多年的老车友,教训别人的言理论竟然是选择骑行就是选择受苦,怕苦就别出来!对此我深表遗憾,多年的骑行活动仍然没有让他认识到其中的快乐和应该得到的享受!反而让他感到痛苦!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为什么要选择受苦呢?也许他很喜欢骑行,但却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快乐,吸引他的也许并非来自骑行本身的诱惑吧!
斜躺车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  速度快
  常规自行车骑行时无反作作支撑点,最多利用身体重量摇摆骑行。躺车仰卧骑行,有肩背部做支撑点,便于脚部发力;躺车重心低,迎风面小,故风阻系数低,节省体力。自行车的最高速度纪录均为躺车创造并保持。
2.  舒适性好
  常规自行车骑时间长了,肩、背、腰、手臂、手掌易疲劳,同时骑行者的PP和蛋蛋血液不流畅,会受疲劳损伤,从而诱发腰椎劳损和前列腺等疾病。 三轮躺车骑行仅腿部做功,腰、背、肩、手臂、手掌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故躺车长时间骑行也不易疲劳,不会对前列腺有压力,男人的福音。

3.  安全性好
  躺车临时停车,两脚自然落地躺车仍可站立。躺车重心低,即使摔倒其势能也低,不会像骑常规自行车那样,一个跟斗栽下去(倒栽葱式),往往伤势比较严重,,而骑最多只是车倒侧滑,四肢擦伤。
4.  前卫时尚
  物以稀为贵,一辆斜躺车就是一道风景,不会淹没入车流。且回头率200%!永远是大家目光的焦点,低调的人还需谨慎。
小结:
熟话说站着不如坐着滴、坐着不如躺着滴,躺着不如睡着滴, 哈哈。。。
 
 
 
 
 
躺车的缺点有以下几点:
1。 躺车爬坡跟立式车相比较有些吃力, 下坡那就是享受了。
2。.车身太低不易被大货车司机发现。离汽车排气管比较近,容易吃废气。
3.   碰到狗狗后,容易被追逐(乡下狗狗),比较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4。 容易被误解成残疾人。那么,对于一个喜欢骑行的朋友而言,如果感觉到痛苦,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要么解决它!人类总要进步,就如同这张图一样!我们没有理由虐待自己,也不必要!
            
 
最常见的三轮躺车, 用传统的概念来套就是,倒三轮,后驱动,但是前转向,这是目前为止,三轮躺车里比较流行的款式!舒适性和操控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使用者并不要求会骑普通自行车,但一定会骑它,用句第一次骑躺车的朋友说的话来形容:这东西看着比自行车难骑,感觉也费劲,可一坐上去,不用蹬,你的感觉就会180度大转弯,太舒服了!再试着蹬踏,并尝试把力量的支点交给你的座椅靠背,完全全身放松下来,那种舒适和惬意的感觉瞬时间遍及你的身心!
 
 
短轴距两轮低躺,这是竞速型车,一个正常的熟练骑行者,在平路无风的情况下,极限速度上到每小时50公里并非难事,匀速保持在30公里左右也很正常!历史上有躺车参加的自行车赛事中,名列前位的从来就不是传统三脚架自行车,而是躺车!
此车采用前小后大的轮组搭配,在不影响车速的同时,车子本身的设计更有了一种向前俯冲的竞速概念! 
 
标准的短轴距旅行款两轮躺车,两极传动,可调座椅,强悍的行李架一看就知道,长途旅行绝对有保障了,再加上舒适的下把位方向,使得它更趋灵活。这里对下把位做个注解,很多朋友提议用传统的上把位,事实上是习惯在作怪,下把位是最舒适的把位,它完全符合躺车的设计理念,双手自然下垂,通常情况下,双臂肌肉是处于完全的放松状态!
 
 
这是与楼上相对应的长轴距旅行版两轮躺车,相比而言,使骑行更趋稳定性,前链轮回收,安全性更有保障;但和其他长轴距车子一样,灵活性比短轴距车差一些,轴距和转向灵活性是成反比的,所以这款车的转向半径会比常规自行车略大一些,当然,肯定不会到影响骑行的程度。

 

这应该说是比较难上手的一款车了,低躺、前驱动,关键是它的转向,非前、非后,而是中间转向,是依靠骑车人的腰力和腿力实现转向的,尽管也有车把,但参与转向的功能很小,仅仅是变速指拨、刹车系统的附着物。虽然难上手,可一旦学会,骑行熟练后,这款车是非常惬意的,优哉游哉,腾出你的双手,拿个相机,随走随拍,或者在空旷处翻翻地图,查查短信......

 

并排双人正三轮,后驱前转向,适合情侣或家庭出行,一人控制方向。或者齐头并进,大家一起蹬踏,或者稍事休息,把动力交给你的伙伴,轮流蹬踏都可以,非常的休闲,只是车身较宽,城市中骑行需要一定得熟练程度和较宽阔的路况环境!

 

三轮前后双人车,特点同上,但宽度和单人车没什么区别,而且很多款式可以快拆成两部分,实现双人变单人,并且方便携带,这是很大的优势。同样,长轴距影响了它的转向效率和灵活性,转向半径较大,所以定位在远郊旅行休闲,或者在宽阔的路况下使用。

 

简简单单的两轮双人车,除了操控习惯之外,高度也比三轮躺车高一些,骑行相对灵活,而这张图片上的车车更具备了一个优势,那就是双轮双驱,每个人一套驱动系统,互不干涉。
折叠车改躺车——可以使你以最廉价的方式“躺下”! 
 
 

这就是准备用来DIY的折叠车车



 
 

这是简单改动,上把位休闲小躺,采用两级传动,驱动后轮前行。


 
 

 

这是大更改,充分考虑美观性的基础上,发挥更好的DIY躺车质量和看头,呵呵!

 
 
 

 

 
 

问:躺车有没有公路快?

答:这是一个关于速度的概念,决定速度的有几个因素:体能、性能、路况、风向...,没有一定的结果,但要说的是,躺车也是个大类,它也有竞速型车,山地型车,旅行车,甚至表演车,如果不考虑上面的几大因素,用躺车的竞速型车与常规的公路车相比,答案是肯定的,躺车一定快过公路车,这是在历史上就经过验证的,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下,躺车最终被禁止参与自行车竞速比赛就是因为有它的存在,公路车几乎就没有获胜的机会。甚至躺车的竞速型车获得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形容词“贴地飞行”!

当然,躺车通常使用定位是休闲和旅行,而不是竞速。

 

问:躺车为什么比公路快?

答:当然这里指的是竞速型躺车,除去上面影响车速的几大因素不谈,躺车快有快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其一,躺车的发力方式比公路占优势,公路主要是依靠骑行者的体重来发力,再加上蹬踏惯性,经常听到“摇车”这个词,即通过将体重尽可能轮流压在一只脚踏上,对脚踏施加最大的力量,从而获取最大的动力,约等于骑行者的体重;而躺车的发力是依靠后背的支撑,是靠后坐力来发力的,就如同我们靠着墙壁向前蹬踏发力一样,这个力道要远远大于人的体重,就好比用手扔出去的石块和靠膨胀气体发射的炮弹相比较一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其二,当速度提高到某个级别的时候,风阻就成了提速的最大阻力,经过测算,如果把常规直立骑行自行车的风阻计为100%,公路车的风阻大约为70%,而躺车的流线型结构使得它的风阻还不足40%,所以非常占优势,这也是躺车速度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历史的记载,现在也不时有这种挑战竞技,但结果是相同的。

 

问:躺车的安全性是不是不太好?

答:恰恰相反,躺车的安全性比常规自行车要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其一、稳定性,车子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重心的高低,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显而易见,躺车的重心是所有自行车中最低的。

其二、灵活性,也可以称作反应速度,躺车舒适的骑行姿势决定了骑行者骑行状态更轻松,可以更冷静的判断路况,在复杂路况就具备更好的反应速度和能力。

其三、紧急状态的处理,紧急状态下,双手刹车,双脚立刻就放到地上了(重心低),两侧都有了支撑,想摔都摔不倒,而躺式骑行的姿势可以确保即使紧急刹车也不会前翻,即使侧翻时,因为其离地面近,再加上躺车独特的结构——人是在车子的上方,所以摔车也会轻很多很多,而且不会和车子纠缠在一起,也根本不会摔伤头部,头盔的重要性远不如常规自行车重要。

其四、交通事故,来自正面的冲撞首先会有脚踏和牙盘做第一道防线,其次前车架和车轮为第二道防线,然后才是人的躯干部分,最后才是最重要的头部,根本就不会让身体的重要部分受伤。

综上所述,躺车的安全性其实更好一些。

其五、视野,开过车的朋友体验躺车都知道,躺车的视野其实更宽、更远,而不是想常规自行车一样视野有限。

 

问:躺车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从上往下说

头部:有舒适的头枕支撑,倾斜的躺姿使得即使长途骑行也不会使头部的重量成为负担。

颈部:非常自然的姿势,不会像公路或者山地一样,因为弯腰抬头而造成颈部的酸、痛。

肩背部: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曲线可以紧紧托住你的肩背部,即使长途骑行,也不会有那一个部分酸、麻、痛,对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疾病,又喜欢骑车的朋友而言,就是福音。

臀部:宽大的座椅可以完全包住你的臀部,改骑为坐,使人体最重要部位——前列腺(女性的会阴部位)不再受到压迫,完全回避了相关部位疾患的发生,你不必担心没有“铁屁屁”无法走长途了。

双臂:尤其是采用下把位的躺车,双臂自然下垂,不像常规自行车一样需要前伸,放松了某些肌肉群,长时间骑行不会感觉手臂酸麻。

双手:手腕不再负担体重,而且是自然的伸直状态,不再弯曲,完全改变了常规自行车的手腕因为承担体重而造成的酸痛感甚至疾病,同时,双手对车把的掌控也不再用力,骑行手套也远不如在常规自行车上的重要了。

双腿:在很多没骑过躺车的人看来,躺车完全是依靠腿部发力的,所以会觉得腿部很累,事实上并非如此,腿部还会继承肩背部的后坐力,因此并不会感觉累,相反,因为等他发力方式的改变,腿部会相应的轻松。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躺车蹬踏发力使用的腿部肌肉群和常规自行车有些不同,因此,刚接触躺车,骑行一段时间后,腿部肌肉会出现酸痛现象,这很正常,因为某些肌肉群长期未经过锻炼,所以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自然会好,而且越蹬越轻松。

双脚:基本没什么区别,只是由于躺车的骑行姿势,腿部、双脚缩短了和身体(心脏)的垂直距离,所以,血液更容易抵抗重力,心脏负担更小一些。

除了上述躺车给身体部位带来的舒适感之外,更重要的是躺车的骑行姿势,尤其是针对三轮躺车,简直就是一款最舒适的躺椅,可以随便选择个合适的地点就地休息,打个小盹儿(不必下车),即使在骑行过程中,也可以一边休息一边骑行,调整好身体和踏频,你甚至可以在躺车上“躺行”很长时间,而不会觉得累。

 

问:躺车这么舒适,是否疏于锻炼身体呢?

答:首先,常规躺车定位在休闲和旅行,而不是专业的健身设备,其次,即使如此,它的锻炼身体的功能并不比常规自行车少一点,骑车是个身体整体协调的项目,需要各个“零部件”的配合,尤其对心肺功能、内脏各个器官的锻炼都是很重要的。

 

问:躺车是很舒服,会不会骑着骑着睡着了啊?

答:开车的司机相对运动更少,是否会睡着呢?骑行者需要集中精力面对各种交通状况,如何睡的着?如果在极端疲惫的情况下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但是“疲劳驾驶”不要说躺车,任何交通工具的驾驭者都应该予以坚决抵制的,真要有这种情形发生,那你该做的不是在骑行中睡觉,而是停车休息,三轮躺车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问:骑自行车旅行就是要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要想舒适,就不必出来了!

答:很遗憾,我只能讲,完全不能同意抱这种想法的车友。这个世界上没人想要受苦,除非自虐!旅行的目的是深切体会“行”的快乐,享受大自然的一切美景,感受骑行途中发生的每个细节,升华人对自然、人对生存和人生的领悟,并从中吸取养料,重塑或者修正个人的生命感悟,而不是受苦!如果你觉得骑自行车旅行是受苦的话,那只能说你没有领悟它的精髓或者目的不纯,又或者这样的行动并不适合你。那么,要么放弃,要么就要深度挖掘自己的思想,顿悟并用身心去拥抱自然,体味路上的感觉,感受快乐。

我来结合躺车骑行体验和某些车友的答案做个表述:
骑行过程中经常遇到车友,无论认识不认识,总是习惯性的主动伸手张口打个招呼,偶尔也聊起我的车,也愿意车友试试自己的劳动成果,呵呵,并因此见识了很多躺友对其型的不同理解,但有些确实让人费解:
 
“踩这东西,别人一看,我就跟四肢不齐全一样,呵呵!”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车友里面很少有比较内向、斯文甚至羞于与人打交道的朋友,其实很简单,骑行本身就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多彩的骑行服、比常规自行车配置高得多的坐骑、异形的头盔、独特的风镜、半指骑行手套......这一切都彰显出你的不同!敢这样出门的朋友,一定不是个内向的人!一定不是个因别人关注而轻易使自己的行为受到影响的人!
 
“不用试了,一看这东西就不好骑,怎么会有风感?”
——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你没试过,很多东西是要亲自体验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共鸣——你希望骑“好骑”的车,这也算一个基本要求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自从躺车诞生以来,在有机会和公路、山地进行的各种比赛中,躺车几乎就没有被超越的案例,而躺车之所以现在被排除在常规自行车比赛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其优越性!详细原因么,看我的另一篇“躺车问答”吧!
 
“你别说了,除非我老的动不了了,年纪轻轻怎么会选择这种车?”
——这说明你对躺车完全不了解,但又不肯打开心门接纳新事物——其实并非新事物,躺车的历史比自行车晚不了几年。
最重要的是“系统默认为”这是老年车,殊不知躺车一样分竞速、山地、旅行、表演...。
还有就是潜意识里认同躺车的舒适特性,但认为年纪轻轻不能求舒适!这一点是很多车友会有的想法,但我无法认同。北方人有句话叫“好吃不如饺子、好事不如倒着(睡觉、休息之意)”,能坐着一定不站着、能躺着一定不坐着,呵呵!追求舒适和年龄无关,是人的本能!人生来是受苦来的吗?但这里千万别混淆了概念差别:追求舒适绝对不等于忽视锻炼,这完全是两回事!
 
“这么舒服,那躺家里算了,还出来干什么啊,对锻炼身体有好处吗?”
——首先得明确,躺车出行的重点关键字是“行”,不是躺,呵呵!就如同我们做项目一样,有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说的没错!周围环境瞬息万变!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一定要顺应变化,才有机会发展,甚至生存!但千变万化变的是过程、是办法、是思路!不能变的是目的、是结果、是蓝图!“躺”就是办法,“行”虽然也是手段,但在这两个词里,却是目的,躺,是为了行的更好!是我们为了更好的结果而主动改变实现办法(并非被动改变——回避前列腺问题不止一个办法,虽然目前我认为躺车是最佳解决方案!)。
再说锻炼身体!有哪位车友能告诉我骑车希望得到的锻炼结果是脖颈、肩膀、手腕、前列腺(包括大家说的“铁屁股”)等部位出问题呢?
不管哪个部位,我们都希望它健健康康的!我们希望锻炼的是身上的肌肉群、灵活反应能力、耐力、心肺功能、内脏机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骑行很快乐,也很健康,但凭什么一定要忍受诸如上面所说的那些痛苦呢,该锻炼的地方我们不会落下,不该受苦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回避,自行车厂还在不断的想办法推出新产品来降低车友的痛苦呢,难道我们自己就不懂得珍惜自己吗?
躺车独特的骑行方式,对于腿部、肩背部肌肉群、心肺功能、内脏机能都有着很好的锻炼,去除了那些对我们有害的“功能”,躺车宽大的座椅和完全基于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曲线靠背,可以使你的耐力发挥到极致,边休息边踩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甚至可以在躺车上躺几天,但绝对不等同于常规意义上的休息,他无时无刻在锤炼着你的体魄!
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做长途旅行的车友,躺车绝对是最佳的工具了!
 
“这东西好是好,但少见,坏了都不知上哪去修啊?”
正规的躺车,除了其特有的车架、躺椅、车把等等非标件以外,其他配件几乎全部都和自行车通用,更换、升级、维修和自行车没什么不同,自己会修车的自己动手,自己不会修的,任何一家车店都修得了。而车架、座椅和车把又是最不容易损坏的。
躺车是在自行车诞生不久之后就出现了,一直以来都沿用了自行车的通用配置,包括配件的标准,因此,大可不必担心坏了没地方修的问题。
 
“骑车旅行本就是受苦,怕苦就别出来!又想少吃苦,又想到处走,还搞什么躺车来丢人!”
上面的回答中已经有所涉及。
在车友群里,这样的观念非常普遍,甚至大家熟知的某些顶级驴友、领队中,也不乏这样的想法。
但说实话,这是我最不能认同的!正如上面讲的,追求快乐、舒适的骑行体验是每个车友的权利,也是作为人的惯性。没人会追求痛苦、追求劳累和伤痛,否则,性格一定是扭曲的!
很遗憾很多多年坚持骑车的车友也会这么想,如果骑车就是受苦的话,那么真的很不幸,这些车友痛苦了十几年,还在坚持!
骑行尽管是一种手段,目的是环保、健康、绿色出行、饱览祖国河山!真正喜欢的朋友,路上是开心的、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亮点都会给他留下快乐的感悟,即使某些路况、体质或者其他外部条件造成辛苦的行程,他们也一定会在其中发现快乐,而不是受苦。正是因为如此,才有更多真正喜欢骑行的朋友不断出现。
躺车,改变了出行的方式,回避了常规自行车骑行中必然会遇到的苦恼和伤痛,使得骑行活动本身更充满了惬意和享受,使骑行过程更加趋于完美,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机会回避痛苦,为什么不采用呢?
再说“丢人”说,合理的回避伤害,永远不会和丢人联系在一起!反之,用无谓的受苦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其实只能得到一个能吃苦的名头)却不是真正骑行者需要得到的东西。自己的感受就是受苦,尽管得到别人的承认,你觉得有意思吗?退一步讲,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付出的代价岂不是太大了!
那么骑行到底苦不苦呢?确切的讲,身体状态是劳累的,而心却是愉悦的!尤其针对长途骑行的车友(我也算作体验过吧),有时候真的会到心力交瘁的地步,但支持你继续下去的,是你眼睛里看到、梦里见到、心里常常憧憬的大自然的伟力,是自然与身心交融后发自内心的愉悦,甚至是震撼!是自我征服后的快感和自豪!每个人定位不同、体验各异,但这些应该是相通的。即使没有经历过长途骑行的朋友,看着车友图文并茂、充满激情的游记,也多多少少能体会到这样的感觉!进而一步步带领你并入远行的队伍,去真正体验那种作为一个纯粹自然意义上的人的自由和愉悦!
 
“什么环保、健康、绿色出行,没那么多大道理,喜欢就是喜欢!”
这应该是比较朴素的观点了。其实无所谓层次的问题,尽管有时候五楼和五十楼看到的风景不同,但大家的方向是一样的。
很多车友的确很实在,不讲什么大道理,没什么观念上的问题。环保、健康、绿色出行...离他似乎很遥远
,就是喜欢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体验征服自我的快感...
的确如此,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从最朴素、最简单的行动中总结并升华后得出来的,最后逐渐成了后人的指南和理论。所以,你可以不用关心大道理、你可以不管环保是个什么东西,但你实实在在正在做的,最终都会被归结到这些观念中来,为人类总结出的这些观念和理想做着贡献,付出着努力,尽管你开始行动的目的却并非如此!
打个比方,我们出门在外旅行,离开某个景点时一般都会把生成的垃圾和废物归类,或带走、或抛弃在专门处理的地点,以避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往往在行动之前并没有关于这一点的约定或者限制,但到后来有人总结出“只留下脚印”几个字的时候,它就成了后来者的指导和规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躺车与普通单车的对比
[信息]一款三轮躺车X3图片 | 科技论坛
来自骑行老手的建议:如何选购自行车?
在南海骑行,不只是自由
CX公路车vs碎石公路车:咱们都是弯把齿胎走烂路,为啥还有这么多不同呢?
“五一”以来,太原自行车市场销售火爆,顾客购买还得预订,咋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