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女人眼里的水浒英雄们(系列77--85)
七十七、晁盖是被吴用逼上梁山的

  ‘智取生辰冈’是吴用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第一件显示他的智谋的事,但这件事后来是怎么败露的呢?很多人都以为是白胜泄露的,因为电视剧里是那么演的,说白胜赌博时大肆挥金被人发现的。但小说文本里不是这么写的。虽然案件是从白胜那里告破的,但最早并不是白胜露的马脚,马脚恰恰是吴用露的。

  生辰纲被劫以后,梁中书、蔡太师先后给济州府尹下了缉捕公文,府尹迫于压力又给当差的施压。当时就有个缉捕使臣叫何涛的何观察,脸上被刺上‘迭配……州’字样,若限期不能拿贼人归案只等着被发配了。

  何涛自然心急如焚,偏巧他有个弟弟叫何清的却透露了些线索。何清曾帮人在客店里抄过文簿,碰巧见过晁盖一行人。何清自说曾与人投奔过晁盖,他当时就认出了晁盖,晁盖却不认得他,可见投奔过晁盖的人很多,晁盖不能都记得。

  当时何清一边抄文簿一边问晁盖:客人高姓?晁盖未来得及回答,吴用抢着替晁盖回答了: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正是因为吴用的这一句答话,欲盖弥彰,反而引起了怀疑。

  第一,他不该说姓李,认识晁盖的人很多,即便何清不认得,还可能被其他人认得,很容易穿帮露馅。第二,人家没问他做什么的,他倒自觉的回答了,偏偏这一句说的老实,他为什么不说贩桃贩李或者贩苹果呢?一旦事发,贩枣子的,太容易被人家发现了。他该说的谎没说,不该说的谎又说了。他甚至连去向都告诉了人家,‘贩枣子的,去东京卖。’这和生辰纲刚好是一条路嘛,哪里去不得?他偏说去东京,不见得住在那个酒店里就只能去东京。

  店主人问白胜时,白胜说:有担醋,将到村里财主家卖。连白胜都知道把‘酒’说成‘醋’,吴用的脑子连白胜都不如吗?那还叫什么智多星啊!我有理由怀疑吴用是故意留线索给人家的。

  依我看,吴用就是存心留着小尾巴让人家抓的,他就是要让官府缉捕,因为如果不这样,就不能逼着晁盖上梁山,也就是说上梁山是吴用早就计划好了的,他只是需要一个契机。现在,机会来了,可是要让晁盖上梁山,晁盖未必愿意,晁盖本来就是当地富户,又不是活不下去,一般的人若不是生活所迫,谁好端端的要去做强盗,晁盖本来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有才华的人,总想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谁也不想满腹诗书付之东流。吴用是有野心的,他想干大事,但需要一个能领头的人,在当时看来也只有晁盖能挑起这个大梁。但他又不能直接跟晁盖说他的想法,万一晁盖不答应岂不是泡了汤,尤其是他还担着一个拉人下水的罪名。吴用是最会推卸自己责任的,他往往总是要达到目的却尽可能少的承担责任。

 七十八、九天玄女天书的秘密

  经过了江州法场大劫以后,宋江已经没有了退路,只好跟着晁盖上了梁山。刚上梁山,他就要回家接父亲,但很快被赵能、赵得两个都头发现并追捕,他逃到一个破庙里,不但躲过了追捕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这便是九天玄女梦授天书的过程。

  有经验的人也许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宋江在使诈。从古至今每逢要干大事的人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刘备自称皇叔,以匡扶汉室为名,所以才有人拥戴跟随。我们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令诸候的事,但实际上,曹操初起事时打的是锄奸护主的旗号,他刺杀过董卓,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为其效命。刘邦斩蛇起义,陈胜从地里挖出一块石头上写着‘陈胜王’,赵匡胤据说母亲生他时梦见太阳等等,不管怎样他们无非是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或者代表正义或者代表天意。宋江梦见玄女娘娘显然是要借助天意。也就是说他刚一上梁山就已经开始为自己打算了。

  在梦中,玄女娘娘说:此三卷之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天机星即是吴用,宋江借此把吴用拉到他身边来,因此梁山后来的命运就全在这两个的掌握之中。宋江使的诈固然能骗得过别人,但肯定骗不过吴用,所以他要把吴用拉过来为他所用。吴用也看出来宋江比晁盖更有心机更有远见也更有号召力,最终跟随了宋江。

  但在书中,作者不会告诉你宋江在使诈,反过来一切都象是真实存在,这是明暗相映、虚实相生的写法,也是传统的春秋笔法,明写A暗写B,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施耐庵的写作技巧太高明,真够后辈们好好学习了,《红楼梦》就借鉴了《水浒传》的许多方法。
  三卷天书真的有,宋江和吴用还经常一起观看研究,在战争中甚至还用到过天书中的兵法。但是这天书到底写了些什么?除过一些兵法还有什么秘密呢?

  一百一十三回有一段宋江和吴用的对话非常蹊跷,很值得怀疑。因为一连死了几个弟兄,宋江啼哭不止,对吴用等说:我们今番必收服不得方腊了!自从渡江以来,如此不利,连连损折了我八个弟兄。吴用劝道:主帅休说此言,恐懈军心。当初破大辽之时,大小完全回京,皆是天数。今番折了兄弟们,此是各人寿数。眼见得渡江以来,连得三个大郡:润州、常州、宣州。此乃皆是天子洪福齐天,主将之虎威,如何不利!先锋何故自丧志气?宋江道:虽然天数将尽,我想一百八人,上应列宿,又合天文所载,兄弟们如手足之亲。今日听了这般凶信,不由我不伤心。吴用再劝道:主将请休烦恼,勿伤贵体。且请理会调兵接应,攻打无锡县……

  他为什么说‘天数将尽’呢?难道他已经预知了结局?凭什么呢?他有预见能力?唯一的解释就是天书中已告知了好汉们的结局。宋江和吴用只不过是引领着梁山好汉们向结局推进而已。我猜想,天书中唯一没有说明的是宋江和吴用的结局,他们一定以为他们可以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安享荣华,所以他们这一路走来没有过疑虑和犹豫。宋江还知道假惺惺哭两声,吴用的表现真有点急不可耐,他着急的想看到结果,着急的想回去领赏,至于弟兄们的性命,只不过是‘各人寿数’罢了,他当然不要承担任何责任。

  只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他们想不到他们的结局是那样的。这两位用兄弟们的性命换取他们的前途和富贵,还堂而皇之冠以‘去邪归正’之名,试问他们自己是正是邪?凭什么他们两个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活着?如果说108将是邪魔,他们才是邪恶之首,怎么可能不受到惩戒?

    七十九、作者如何表现武松的神勇?

  武松斗杀西门庆时是带刀的,只所以带刀有三个原因:一、他不是炫技,也不是去比赛,就是报仇杀人,当然要带刀,他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二、不要小看一把刀,带上它就有绝对的优势,可令对方心怯,可长自己信心。三、他要的是万无一失。其实还有第四个原因是作者写技的需要。我发现,武松虽然带了刀却在第一时间失掉了刀,事实上的结果是:他并没有用刀一样杀死了西门庆。

  武松带刀失刀的过程,正是给读者制造悬念的过程,失去刀的一刹那,作者写道:西门庆见踢去了刀,心里便不怕他……。壮了西门庆的胆,却提起了读者的心,但最终他会让西门庆丧命,让读者再把心放回肚里,杀死区区一个西门庆哪里用得着刀?只有这样你才知道武二郎的厉害。

  武松打虎的过程用了相似的方法,他本来带着哨棒,但在第一时间就折损了哨棒,事实上他是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唯有如此方能显出武松之神力。

  作者常常用相似的手法炮制出不同的故事,但却不会让你读出重复感。诺大一部书,人物众多,又各不相同,作者不可能自己经历那么多事情,而要编纂出那么多不同的故事难度非常大,所以他必须得用一些巧办法,这就是为什么《水浒传》里有些故事看起来很相似又绝不相同。

  武松打虎是因为有性命之危产生了极大的暴发力。斗杀西门庆其实并没有性命之危只有仇恨,因为西门庆对武松来讲其实是小菜一碟。

  醉打蒋门神既没有仇恨也没有性命之忧,所以也没有暴发力,但打蒋门神却貌似最轻松不过,简直象是玩了一场游戏,而蒋门神的体力远超过西门庆许多。这更反衬出了武松的神勇,打败一个凶神恶煞的汉子对他来说象玩耍一样。

  武松的故事中只有醉打蒋门神这一段用到了招数,美其名曰‘鸳鸯腿,玉环脚。’为什么呢?因为他在炫技。而真正仇恨来临时,他从来不用招数。武侠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因为招数本来就是做给人看的。

  大闹飞云浦才是武松暴发力最强的时候,因为当时的他既有深仇大恨又有性命之危,所以即便身戴重枷,面对四个手持利器的杀手也毫无惧色,因为他的仇恨他的力量已经冲出了躯壳,象猛兽出笼,谁能挡得住?只是眼神就足以杀死几个人了。

  原以为这一场打斗应该更费力更惨烈一些,因为毕竟武松戴着枷,没有自由。事实上在各个版本的电视剧中,大闹飞云浦无疑都是最惨烈的一场打戏,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最容易的。所谓重枷只被一扭就成了两半,至于那四个带刀的人简直没有招架之功,也许是他冲天的怒气已经吓的他们屁滚尿流。这是文学艺术与电影艺术的不同。

  联想到同样是被刺配途中,林冲和卢俊义被公差欺侮了一路,而武松就没有人敢欺侮,即便要谋杀他,至少不敢明面上欺侮,也许是因为他内心里的刚硬之气使得他格外的有威慑力。

 八十、鲁智深性格分析

  也陆续写了几篇关于鲁智深的文章,印象中他是一个自信强大、勇敢无畏、疾恶如仇的好汉。也许他不是太完美,外表不够英俊、气质不够儒雅,他看起来相当粗鲁,甚至也有误伤人命的时候。但不管怎么说他一直都在努力向善,他没有欺侮过女人和弱者,反过来她一直在帮助她们。他有无私向善的心,所以哪怕外形粗糙也不能遮掩他的高贵。所以,有些人例如宋江石秀等以为自己不得人喜欢是因为貌不惊人,这种归因本身并不合理。

  鲁智深身上的每一个故事都展示出了他性格的某一方面,看完了他的所有故事,你才能了解到他的全貌。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毫无疑问给我们展示的是他侠义的一面,他仗义疏财、嫉恶如仇、怜惜弱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计较得失也不考虑后果,但也显出了他鲁莽的一面,以至于打死人命,不得不逃亡。

  大闹五台山让我们看到了他不为人知的孤独的一面。他行为怪异、与众不同,不能被别人接受和理解,人们视他为异类,排斥他,令他很是不爽。这一章也让我领悟到他纯洁高贵的一面。读宋江在屎尿里打滚会觉得污秽,而鲁智深在佛殿后撒屎撒尿,在佛堂里呕吐,却没有觉得污秽,或许是他本色纯真,他有自带的天然的纯洁和高贵。他好象一直保持着孩童的纯真,却又不象李逵那样傻,他有孩童的心又有着成人的思维。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同样让我们看到了他正直豪侠的一面,也显示出了他的自信和强大。在桃花山上有一个情节描写是这样的:李忠和周通请他上山住,但他不喜欢那两个人小气悭吝的性格,决定要走,那两个人说要下山去打劫一笔财物送他。他想:现有的财物舍不得送,偏要去打劫人。鲁智深把几个小喽啰绑了起来,然后将桌上的金银器皿踏扁了装进包裹里,从后山滚了下去。这只是一点小事,但很能突显鲁智深的个性。他有稳定的自我评价系统,他相信自己是好人,所以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他有强大的自信心。事后,打家劫舍、强抢民女的小霸王周通就说他是个坏人。这些对他都构不成任何影响,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他。

  相比而言,武松就十分在乎别人的评价,因而他做任何事情都有道理可讲。他杀潘金莲要左邻右舍做证,血溅鸳鸯楼他不惜留下大名,醉打蒋门神,炫技的成份太多,他就是要人看。因为他心里有脆弱的一面,他太需要别人的认同。

  火烧瓦罐寺让我们看到鲁智深单纯简单的一面。他看起来不是太聪明,比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更简单,或者你也可以认为是笨,因为我们普通人很容易判断的事物,他都要多费些周折,但无论如何他都会得出正确结论,然后才决定怎么去做,所以他很少滥杀无辜。

  大闹野猪林更进一步展示了他强大自信的英雄气概,他好打不平的侠义精神,他锄强扶弱的好汉本色。

  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写道,鲁智深得知史进被抓,着急要去救史进,他立即就要和武松去华州,武松劝道:哥哥不得造次。我和你星夜回梁山泊报知,请宋公明领大队人马来打华州,方可救得史大官人。但武松和众人都没能劝得住,第二天一大早,提了禅杖,直奔华州去了,果然被人家抓住了。

  这一章让我们看到他的确鲁莽。相比而言,武松则显得格外理性和精细。作者写武松时,前面放了烟幕弹,以至于一开始误以为武松也是莽汉子,但越往后看你会发现,武松其实又理智又精细,他从来没有真的冒过险。在这一章这两个人的性格更形成了一个对比。鲁智深是真鲁莽。

  鲁智深做事情善始善终。

  有句歇后语叫: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其实鲁智深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救金翠莲父女时,他担心店小二给郑屠报信,掇条凳子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等到金氏父女两走远才去找郑屠。在桃花山上他担心小霸王周通在他走后又反悔,硬是逼着他折箭为誓才放心。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后,他担心林冲再被加害,一直护送到人烟密集的地方,才放心的回去。可见他做事情总能善始善终。

  他勇敢自信强大,他锄强扶弱,抱打不平,他纯洁高贵,他鲁莽直率,他简单直接,但大智若愚,他以他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一个圆满的人生。

 八十一、《水浒传》里的心理暗示

  看了一篇心理学文章,其中讲到,当一个人说“不要怎样时”,心理接受到的信息却是‘要怎样’。比如,一个人开会前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紧张,可是偏偏就紧张到语无伦次。再比如一个女孩约会时告诫自己不要脸红,可是偏偏就脸红了。

  这让我想起《水浒传》里也有许多心理暗示的情节和故事,最明显的,林冲火并王伦之前,吴用扯住林冲道:头领不可造次!看来吴用早就熟知这种心理暗示的妙用,当他说‘不要造次’时,其实是在提醒林冲‘赶紧火并啊!’,因为有些事必须得趁热打铁,一旦冷了场,也许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再比如,阎婆惜死前喊的那一句‘黑三郎杀人啦’,几乎也是在提醒宋江杀了她,宋江本来没想杀她。

  也有自己对自己造成的心理暗示。武松出差前曾给嫂嫂潘金莲一番告诫,潘金莲当时大为光火,说出了一段硬梆梆的话来,她说: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个也要着地。她的意思是说,武松前面说过的话句句都要落到实处。武松说了什么话呢?武松说的顶要紧的一句是‘篱牢犬不入。’再后来,武松走后不过几天功夫,潘金莲就打开篱笆,放犬入门了,也不知道她是忘了武松的告诫,还是在落实他的话。才不过几天功夫,哪能那么快就忘了呢?我想她是有报复的心理,你既然能那么说,我不妨就这样做给你看。瞧,你说的真对。

  宋江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宋江喜欢自谦,他常常自称‘鄙猥小吏’。中国古人喜欢自谦,自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品质。但是谦虚也应该有度,我始终认为谦虚过头也不是好事。因为过度自谦也会给自己造成心理暗示。如果你每天说自己的孩子是笨蛋,那么天长日久,你的孩子就真的会变成笨蛋,因为他自己也接受了‘我是笨蛋’的心理暗示。一个人总是自称‘鄙猥’,难免会真的有些‘鄙猥’。

  那么宋江是个鄙猥之人吗?鄙猥是什么意思呢?鄙,可鄙、粗鄙、卑鄙。猥,猥琐。猥琐就已经够糟糕了,《红楼梦》里贾环被描述为:形容猥琐。贾环就是最不讨人喜欢的一个人。宋江既卑鄙又猥琐,不知道作者有多么讨厌宋江,用了这么一个词来形容他,反正我没有在其他小说中见到过这个词,仿佛是为宋江特造的。

  要说卑鄙,他是挺卑鄙的,他干的卑鄙的事是真不少,比如为了拉秦明上山,不惜对大片村民烧杀掳掠,为了让卢俊义上山也用了极卑劣的手段,为了让朱仝上山,指使李逵杀死小衙内等等。

  要说猥琐,猥琐虽然指的是人的外观,但准确的说是内在品质给外观造成的影响。古语讲‘相由心生’,品质低劣外观难免猥琐。‘猥琐’到底是什么样子,并没有任何注解,你只能自己想象了。《红楼梦》也没有写到贾环的具体相貌,只说‘形容猥琐’。《水浒传》里对宋江的样貌略有描述,只说黑矮。黑矮虽然是天生的,但作者这么写或许是有什么隐喻也难说。除此以外,其他的,也只能靠读者自己想象了。

  宋江爱哭,我原来以为中国古代小说里的男人最会哭的是刘备,及至看了《水浒传》才知道,最会哭的是宋江。一开始他以为他父亲死了,哭的昏晕过去。后来,晁盖死了,他也哭昏过去。再后来,征方腊的时候,兄弟们一个接一个的死,他就一次又一次的哭昏过去。不是说男人不能哭,男人当然也有哭的权利,可是宋江的这种哭法,连林妹妹都要望尘莫及。一个男人哭到那样的程度,天知道他的眼泪哪一滴是真的哪一滴是假的。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过的一句话挺好,大致是这样的,他说:有了那些死谏的忠臣,才有昏君,才有乱世。同样的道理,有了宋江这样会哭的大哥,才有了那108条好汉的悲剧命运。

   八十二、王婆为什么为样恶?

  王婆与西门庆共谋引诱潘金莲的段子,作者写的详尽之极,好看之极,该是《水浒传》最精彩的段落,活化了一个八面玲珑、奸诈、贪婪、狠毒的市井婆子的形象。

  金圣叹说:水浒108人,各是各的声口。其实,何止这108人呢,随便一个小人物,都能被作者的一支妙笔点化的活灵活现,例如这个王婆,也算是‘名垂千古’了。《水浒传》这本书,且不说别的,仅仅人物的塑造上太成功了。

  话说,当潘金莲的插竿打到西门庆头上时,恰巧被隔壁的王婆看见了,她还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专一留心左邻右舍的事非、街面上的新闻,止不定哪一桩哪一件就是她的衣食。她嗅觉灵敏,知道机会难得。王婆笑道:兀谁教大官人打这屋檐边过?打的正好。这句话说的还真及时,否则,西门庆还未必会找上她的门。她是在下饵。

  之前,王婆与西门庆之间也许连认识都算不上,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他们最多只是互相知道,西门庆知道有个开茶坊的王婆子,王婆知道有个西门大官人而已。但是心思活络的人只要是利益需要,生人随时可以变成熟人甚至亲人。所以,我们看到的王婆与西门庆仿佛老熟人一般。

  西门庆果然上了勾,来到了王婆的茶坊,先后足足转了四五趟。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打着机锋,迟迟不入正题,原因正是因为他们互相不了解。西门庆不知道王婆能不能帮忙,王婆也不知道西门庆对潘金莲到底有多上心,愿意付出多大代价,他们看似说着闲话,却是互相试探的过程。

  西门庆也抛出了他的勾。他问:“王干娘,我少你多少茶钱?”是在问,需要花多少钱,付出多大代价。他又说:“你儿子跟谁出去?”随后又说:“却不叫他跟我?”王婆道:“若得大官人抬举他,十分之好。”这也许就是答应为西门庆分忧了。两个勾终于搭到了一起,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勾搭成奸’。

  直到第二天,西门庆摸了一两来银子给王婆当茶钱,王婆暗暗喜欢到:来了,这刷子当败。只不过一两银子,王婆喜不自胜,开始切入了正题。她真是个贪小利的,自以为聪明。当然她也不是只为了一两银子,才不过刚刚开始。

  后边,便是王婆为潘金莲设出的一套计谋,竟然分出了十个步骤,也真是煞费心思。接下来,便是水到渠成,好事成双。再接下来,便发生了武大捉奸被踢。然后,武大为了让潘金莲回心转意,又用武松来吓唬威胁。潘金莲转到王婆家里一五一十的相告。一提到武松,西门庆尚惶惶然不知如何应对,没想到王婆毫不犹豫的就给出了一个杀人销尸的方案。杀人害命的事情,她连考虑都不要考虑。

  她亲自教潘金莲杀夫。

  “大娘子,我教你下药的法度:如今武大不对你说道教你看活他?你便把些小意儿贴恋他。他若问你讨药吃时,便把这砒霜调在心疼药里。待他一觉身动,你便把药灌将下去,却便走了起身。他若毒药转时,必然肠胃迸裂,大叫一声,你却把被只一盖,都不要人听得。预先烧下一锅汤,煮着一条抹布。他若毒药发时,必然七窍内流血,口唇上有牙齿咬的痕迹。他若放了命,便揭起被来,却将煮的抹布一揩,都没了血迹;便入在棺材里,扛出去烧了,有甚么鸟事?”

  这整个过程看来,她倒是熟门熟路,仿佛干过了不止一次似的,看起来武大不是她第一个谋杀的人,她是个恶贯满盈的女人。若不是遇到武松,她也许要永远逍遥法外了。

  平日里友好的邻居,满脸堆笑的干娘,一转脸就要谋人性命。这种人往常总是八面玲珑、笑脸迎人,难怪庄子说:人心险于山川。果然是有些道理的。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她为什么这样恶?那种年纪,本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千年,慈眉善目,宽容祥和的,她却为了一点利益诱拐人家妻子,谋害人家性命,全不当回事。

  问题就在于她不能安心养老。她要考虑她的棺材钱,寿衣钱,还要考虑她儿子的生计问题,她是个老无所养的人。说到底是基本的生存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社会不能给多数人提供生存保障,导致老百姓的生存竞争太激烈太恶劣,严重到互相撕杀的程度,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人吃人’的社会。

  一个良好的社会,至少能保证大多数人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人与人之间才能友爱和谐。一但百姓之间出现互相伤害、互相撕杀的现象,那这个社会一定坏透了。底层老百姓之间是否友爱,这是判断一个社会够不够好的基本法则。如果只是几个官员不好,好比胳膊上长了疮,人整体还是好的。但如果底层百姓之间互相争斗互相残杀,就好比一个人浑身上下都溃烂了一般是无药可救的。

  所以王婆这个人物也很有代表性,她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很恶劣的生存竞争,人们为了活下去互相撕杀、互相伤害,所以处处有黑店,到处是劫匪。《水浒传》这本书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体无完肤、不可救药的社会。

    八十三、林冲和他的领导们

  林冲火并王伦以后,吴用晁盖等立即要推林冲为寨主,林冲执意不肯,反推晁盖为寨主。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据林冲虽系禁军遭配到此,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好么?

  听起来象是自谦,其实都是实话,他知道他不能胜任寨主之位。后来晁盖死后,他又力推宋江为寨主,他从未考虑过自己做寨主。晁盖死时留下遗言:拿住史文恭者为寨主。而当时梁山上除了林冲,谁也没有实力拿住史文恭。有人认为晁盖有意于林冲。但林冲似乎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也不是他不考虑,而是他知道自己不能胜任,寨主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

  林冲出身好,从小是一番风顺长大的,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他的上司高俅对他的陷害算得上第一次重大的挫折,这个挫折给他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让他家破人亡,失去了一切。这个重大打击不但毁了他的生活,也毁了他的自信。

  林冲出身教头世家,家境良好,工作、生活一切顺利,又有美妻相伴,他从前的心境是自信又从容的。自从被高俅陷害以来,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软弱无能。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七尺男儿,空有一身武艺,连自己的娘子都保护不了,林冲的自信遭遇到空前的打击。

  所以,当晁盖吴用推他做寨主时,他才会说: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这显然不是假意谦虚,他说的是真实的心里话。做一个山寨之主,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心系整个山寨的安危,担负更多人的前途和命运。他知道自己在胆识和勇气方面都有欠缺,他知道自己难当重任。从这一点来讲林冲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但意识到自己的软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没有哪个男人愿意承认自己软弱。所以,林冲非常痛苦,在梁山上他非常卖力,格外喜欢立功,他是想用这种方式平衡心里的自卑,他想证明自己的强大。

  林冲的几任领导中,高俅无疑是最卑鄙最歹毒的,若不是因为高俅,他也不会沦落到去做强盗。

  王伦是林冲的第二个领导,此人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给林冲穿足了小鞋。林冲在王伦手下过的很憋屈。但林冲既然能火并王伦,说明王伦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窃以为,王伦其实罪不致死,心眼小的人多了去了,都该死吗?至少人家还没有动杀心。王伦没有多大本事,他其实根本压不住林冲。没有本事的人要想降伏比自己本事大的人至少得有两个优点,一是德性胸怀,二是心理的力量。心理的力量有时候比身体的力量更重要,心理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如果这两样都不具备,迟早会被人灭掉的。象王伦这样的,即便林冲不杀他,晁盖吴用一伙也肯定会灭了他。

  后来,晁盖做了山寨寨主,林冲倒是过了几天舒坦日子。晁盖是个心胸宽阔、思想简单的人,而曾经在京师做过教头的林冲是懂得官场规则的,他并不喜欢做僭越的事情。当初在京师他与高太尉本来处的也挺好,他知道怎么跟领导相处,若不是高衙内垂涎林娘子,他就可以在京师很好的生活下去。

  晁盖是个没有多大心思的人。吴用和后来的宋江都很了解林冲,他们知道林冲是遵守规则的,只要你不难为他,他就会安分守己。王伦因为不了解林冲,才容不下他,以至于被林冲杀掉,也是他的宿命,他若不死,梁山怎么兴旺?

  林冲在宋江的手底下过得好吗?书上没有明说。也许好,因为宋江给他封了个五虎上将的头衔,看起来没有委屈他。也许不好,高俅被抓上山时,他不敢杀,只是怒目而视。为什么呢?他与高俅有血海深仇,高俅比王伦不知要可恨多少倍?仇人就在眼前,他为什么不报仇?那还用说吗?宋江不让杀。为什么他不敢违抗宋江?

  当初,他杀王伦时说了一大堆理由,挑了王伦不少毛病。但是他肯定挑不出宋江的毛病来,挑不出毛病的人才真真可怕,有些‘好人’就象棉套索,捆住你让你动弹不得。再打个比方不知恰当不恰当,好比温水煮青蛙,那只青蛙永远都不知道它是怎么死的,它以为它一直活在温暖中,这样也好,它心里没有痛苦。

  林冲的结局是怎样的?征方腊刚刚结束,正要班师回朝,他就病倒了,得了中风,不能自理。武松照顾了他几个月,后来就死了。我怎么觉得他就是忧郁死的。古人写到生病往往也是有隐喻的,中风这种病就是说不出来的痛苦。

 八十四、吴用与晁盖的关系

  晁盖的性格比较简单直接,没有复杂的东西。他的绰号叫托塔天王,有一个来历是这样的:

  原来郓城县管下东门外有两个村坊,一个东溪村,一个西溪村,只隔着一条大溪。当初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人下水在溪里,无可奈何。忽一日,有个僧人经过,闻知此事,指个去处,教用青石凿个宝塔,放于所在,镇住溪边。其时西溪村的鬼都赶过了东溪村来。那时晁盖知了,大怒。走将过去,把青石宝塔夺了过来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皆称他托塔天王。

  这个简单的故事至少说明晁盖有胆识也有主见,这也是能做山寨寨主的基本条件。

  吴用与晁盖是从小的朋友。能做成朋友,彼此之间必然能达到某种默契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朋友就没的做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穿了就是互相掌控与被掌控的关系,你愿不愿意承认,这都是事实。只不过大多数关系能彼此平衡,因而觉得是融洽的、适意的。一旦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那种掌控与被掌控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常常是很狰狞的。被掌控者陷于被动,掌控者肆意妄为,最后难免反目成仇。

  再说吴用与晁盖的关系。晁盖对吴用基本上是言听计从,是很信任的。吴用对晁盖用的是暗中操控,利用智谋和心机暗中掌控晁盖,他可以逼着晁盖上梁山却让晁盖自己毫不知情。

  这种暗中操控比明面上的掌控更可怕,可怕就可怕在本人毫不知情,因而没有任何防范的可能。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些人被别人卖了还要替人家数钱。这种事是真有的,而且还不少。最可叹的是:若不是特别亲近的关系还不至于如此。往往是母子之间、夫妻之间还有朋友之间,常常会有这样的关系。你想掌控一陌生人基本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你完全被别人掌控了,那是挺危险的一件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至于严重到危及性命,但至少也要遭受些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在《水浒传》里,晁盖的死是要引以为戒的。

  晁盖是怎么死的呢?书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有许多暗示,他应该是与宋江有关,吴用即便没有参与,也肯定是知情的。

  如果宋江不上山,也不会有什么事,吴用也不会把晁盖怎么样,因为山上需要一个寨主,而吴用自己是做不了寨主的,他虽然聪明也只有做军师的本事。他可以掌控晁盖但并不需要晁盖死,实际上他就是需要一个晁盖这样的,易于操控的寨主。

  宋江上了山,便有了选择的可能,实际上吴用根本不是宋江的对手,他知道他斗不过宋江,只好放弃了晁盖,倒向了宋江。结果是,晁盖不但被吴用掌控还被宋江掌控。被这两个人裹挟着,他是连手脚都伸不开的,完全没有办法,无所作为了。

  晁盖之死,是避免不了的,因为有人要取代他,不让他死,再怎么办呢?

  《水浒传》这本书对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写到出神入化,对我们普通人也有极大的警醒的作用,注意一下你身边的人和事,掌握好平衡,这很重要。

 八十五、吴用与宋江的关系

  宋江的掌控能力极强,梁山好汉几乎每一个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吴用也不例外,他不是宋江的对手,但这两位基本上能达到一种平衡,否则便没有办法合作下去。

  前面说过,吴用与晁盖的关系是:吴用一直暗中掌控着晁盖,吴用十分了解晁盖,晁盖并不了解吴用,不过在宋江上山之前,他们的关系基本上能达到某种平衡,吴用对晁盖的操控至少没有暴露出来。

  宋江上山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宋江带上山的人马显然比晁盖的原班人马要多。再次,梁山屡次对外征战,都是宋江带领的,这意味着他掌握了军权,军权才是真正的权利,晁盖的山寨之主形同虚设。就象傀儡皇帝一样,甚至他还不如傀儡皇帝,皇帝再不济还有可能退位做个太上皇,至少可以保命养老,晁盖其实没有任何退路。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战友的情谊往往比其它的情谊更加牢固一些,尤其是曾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战友,其情谊更是牢不可破。在屡次带兵征战的过程中,宋江与这些好汉们很自然的就建立起了关系,这种关系不是靠着空谈就可以得来的。军中的赏罚、奖励更会刺激着好汉们争先恐后地聚拢在宋江周围,他们渐渐的都会意识到,只有跟定了宋江,才能立功受赏,才能有前途,才不会落单。简单地总结一下,就是:打仗的过程其实是建立关系的过程。你经常用着的人才有可能忠于你。

  最后的结果是:梁山上的天平已发生了严重的倾斜。

  形势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吴用看在眼里,他必须得做出选择,否则有站错队的危险。绝不是说梁山少不了他这个军师,不是还有个公孙胜和神机军师朱武呢吗?随时都可以取代他。

  实际上,梁山招安以后,在征辽及征方腊的过程中,吴用好象没有派上多大用场,倒是神机军师朱武有过一些上佳的表现。吴用的智谋只在梁山时期有些表现,其中还有一些非常恶劣的坏点子,比如赚卢俊义上山,让李逵杀死小衙内等等,都恶劣之极,他出的好主意其实不多。

  所以为了他自己的前途着想,也必须得作出选择,他并不是愿意选择宋江,只是他斗不过宋江而已。他最终放弃了晁盖追随了宋江。

  现在,就说说他和宋江的关系。

  宋江可没有晁盖那样易于掌握,吴用与宋江之间奸猾程度不相上下,他们彼此是了解的,各自心知肚明,各取所需,各有所图,所以才能达成一致。

  吴用处处在显聪明,宋江处处在显愚笨。自古以来,所有的军师都喜欢显示自己的聪明,否则,何以服人呢?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所以,军师们各个聪明外露,吴用也不例外。如果连这点聪明都没有,人家还要他做什么?宋江反之,总是表现的忠厚愚笨,但他不是真的笨,他利用吴用的聪明来替他背一些黑锅,吴用干出来的很多聪明的坏事,本来也是宋江的意思,例如赚卢俊义上山,指使李逵杀死小衙内,表面上看是吴用的主意,其实也是宋江的意思,只是宋江很会装憨卖傻,让吴用替他背了黑锅。吴用不是不明白,只是他也没有选择,因为他必须得表现他的聪明,否则愧对了他的智多星之名,也不能让宋江满意。

  他们各有所图,各取所需。吴用心想:你喜欢装傻就装吧,我正好施展我的聪明智慧。宋江心想:你就好好耍你的聪明吧,我正好装傻。所以,他永远是个忠厚大哥的形象。

  吴用曾有几次越权行事,也就是说未经宋江同意私自做了决定。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写李逵等元夜大闹东京,杀出城后,不见了宋江、柴进和戴宗,原来是军师吴用差五员虎将引领带甲马军一千骑,接到了宋江等。书中写道:原来军师吴用已知此事,定教大闹东京。因为只有大闹东京,才能引起皇帝的关注。也就是说吴用派来一千人马是要大闹东京的,只是他来晚了一步,东京已经被李逵等闹过了。吴用做这个事,是不是违了宋江的本意呢?当然不是,宋江也要大闹东京,只是他不明说。如果他不想闹东京,就真的不必带李逵了,更不该带李逵到李师师家里,还把李逵介绍给李师师,他带上李逵就是要闹东京的。吴用和宋江的意思是一致的,只是一个明着做,一个暗着做。

  另外,阮小七偷换御酒那一回,应该也是有吴用的授意,否则,阮小七哪来的胆子,梁山上就没有法度和纪律吗?想必梁山上纪律也是严明的,否则宋江怎么管理这108个魔君。再说,梁山上天天吃肉喝酒,他哪里欠那么一点酒喝。

  吴用总是越权行事,宋江却没有表示出半点不高兴,他是真忠厚真软弱真不争吗?那他怎么能统御梁山上108条硬汉子呢?他为什么允许吴用挑战他的权威,吴用又为什么敢于挑战宋江的权威呢?事实上吴用做的事情本来就是宋江的意思而已。他太了解宋江了。

  在征方腊的过程中,兄弟们一个接一个战死,每死一个兄弟宋江就哭晕过去一回,连吴用也看不下去他那假模假式,明显的有些不耐烦。

  吴用和宋江都很奸猾,但吴用奸诈的真,宋江奸诈的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漫话《水浒传》人物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后,宋江为何“一喜一恼”?你看林冲做了件啥事
真正成功拥立宋江当上寨主的,不是吴用林冲李逵武松,而是他
晁盖:孤独的天王
宋江死后,为啥吴用也随之自尽?因为他发现了朝廷的一个秘密
王伦是个好寨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