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秘消失的古国——南越国2


  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万平方米,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华路,被专家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而宫署的核心区域为4.8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这范围已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为了保护宫署遗址,市政府已拨出专款5亿多元补偿外商的地皮价值和搬迁市儿童公园。目前,广州市正按申报要求,包括南越王宫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发现的西汉南越国“水关”(水闸)三处遗址,以“南越国”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0多年前的南越国宫署御花苑,建筑时间比颐和园和避暑山庄要早1000多年,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宫苑遗址,是中国的园林之最。

  1984年,在广州的一座大楼施工工地上,发现了南越国御花苑的一个大型地下石构蓄水池。水池距地面约8米,为冰裂纹密缝石板铺砌,池壁呈斜坡形,池底平整,用碎石和卵石平铺,向南埋有木质输水暗槽。石池中散落有八棱石柱、石栏杆、石门楣、大型铁石柱、铁门枢轴、“万岁”瓦当、绳纹板瓦、筒瓦和铺地印花大砖,还有一段木船桨。据分析,水池可荡舟,池边应有石构廊榭或凉亭建筑。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铺地大方砖,堪称全国之最。这样大型、平整、古老的方砖,烧制时没有变形;确实令人叹为观止,说明当时的烧砖技术已经很高。还有石刻“蕃”字、“赀”字和“阅”字,是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

  1997年,在一处工地地下3~5米处,人们发现了宫署御花苑的全石构曲流石渠,长150米,是一处人工园林水景。石渠迂回曲折,由西向东,渠底密铺黑色卵石。东头有弯月形石池,池底发现几百个龟鳖残骸,说明这是养龟鳖的水池。西头有石板平桥和步石,外连曲廊。弯曲石渠当中有两个用以限水和阻水的渠陂,以形成碧波和粼粼水景。在石渠中有果核和树叶,可见御花苑有种植水果和花卉。可以想象御花苑处处小桥流水,水果飘香,花草繁茂,龟鳖爬行,鱼翔浅底,十分闲情雅致,一派岭南山水园林风光。石渠连接大型蓄水池引水,并有木质暗槽出口排水入珠江,保持水流长年不断。御花苑曲渠设计科学,建筑精巧,充满情趣,是一处古代山水园林建筑精品,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御花苑遗址共有7个时代的重叠文化层,发现有秦、南越国、东汉、晋、南朝、唐、宋时期的遗迹遗物。还发现了83口各个时期的水井,年代由南越国至民国时期,有土井、砖井、瓦井、木井、篾圈井和陶圈井,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色。特别有趣的是那八卦砖井,八行竖砖间砌横砖,成八卦之状,可见古人已懂得这种刚性力学结构之原理,其筑井技术水平确实很高。

  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而这里恰似罗马古城的石构建筑,在我国秦汉时期的遗址中是独一无二的。当然地面还是会有木结构建筑的,不过在西汉灭南越时已被放火烧掉。而曲渠弯流,隔景借景,小巧玲珑,把大自然山水缩微于庭院之间,是典型的东方园林特色;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几何方块对称排列、一览无遗的人造园林风格(如法国的凡尔赛宫)。我们相信,这种恰似罗马的石构建筑技术,又结合东方的造园风格,就是南越国宫署御花苑这个全国首个宫苑实例最突出的特色。

  王宫的中心可以清楚看到2000年前两条南越王宫殿的卵石“散水”,1300年前的唐代铺砖廊道,1000年前的四列南汉宫殿的“磉墩”基槽,以及各种建筑结构的遗址。汉代建筑结构中,以卵石作“散水”是有阶级限制的,如果在宫殿屋檐四周地面全部铺上这种“散水”,是皇宫的标准,只铺两边是王的标准。很明显,这座宫殿是南越国依照汉朝皇宫建造的。

  出土的只是南越王宫殿的一角,还不到整个宫殿群的百分之一,还未露出宫殿的主体部分。可见,南越王宫大部分还埋藏在地下。

  考古队在宫署遗址的一口南越井内清理出一百多枚南越国木简。这批木简的发现改写了广东无简牍出土的历史。现整简和残简共一百多枚,均为木质,文字最多的有23个字,最少的只有3个字,以12个字居多。简文字体多为隶书,也有篆书。在王宫御苑的原址上出土木简,这在国内外极为罕见。这批简文的书写者应是直接服务于南越王室的书吏,甚至是南越国的书家高手。这批木简应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是“王宫档案”,它们从多个方面反映出南越国宫廷生活中的各种制度。如宫室管理,多枚木简上有“出入”二字,可能是人或物品出入王宫的凭证;职官制度,简文中有的“陛下”“公主”“舍人”“左北郎”等官职名称,其中一些属首见,为传世文献所不载;而“陛下”证实了史书中关于南越国割据一方、居国称帝的记载。

  这些南越木简从多方面反映出南越国的多种制度,直接印证了发现的南越国宫殿与宫苑遗迹,还有明确的纪年,彰显出南越国遗址的历史真实性和对该遗迹定性定位的正确,也为南越国史提供了重要补充。

4、南越国未解之谜

  就目前所知,南越王宫署由南越王宫殿和御花苑两大部分组成,这其中隐藏着“五大谜团”。

  第一大谜团:“番禺城”存在之谜。

  南越王宫殿目前只挖掘出一号殿的一部分和二号殿的一角,350多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只占遗址所在的广州儿童公园东南一个角,整个宫殿最精华的部分还在2万多平方米的儿童公园下面。宫殿找到了,但是在宫署之外还有没有一个城?据史料记载,秦末汉初时期全国有十多个商都,而岭南就只有“番禺”这一个重要的商都,来这里经商的人不少都财运亨通。专家推测,南越王宫署之外应该还有贸易区(市)、老百姓生活区(坊、里)以及城墙等等,然而这些东西目前却一点出土的迹象都没有。南城王宫署只是番禺的一部分,当时的城在哪里?城墙修建在什么地方?关于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答案。所以说,古番禺城的存在与否仍然是一个谜。

  第二大谜团:印章上的外国人头像之谜。

  在南越王宫殿遗址里,人们可以看到多个朝代的珍贵遗迹错落交叠:2000多年前的南越王宫、1600多年前的东晋古井、1000多年前的唐末铺砖廊道等等。在堆积成山的出土物件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是一枚大约5厘米高、质地坚硬、未完成的象牙印章。这枚象牙印章只有一只核桃大小,上面还有一道裂痕,来头却不简单。首先,这枚象牙印章刚好出土在唐代的铺砖廊道上,在它的周围还有一些象牙材料、水晶、外国玻璃珠等文物,广州出土的的唐代文物向来非常有限,直令广州的考古学家有“盛唐不盛”之叹,它的出土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同时,南越王墓曾出土过五根象牙,这枚唐代象牙印章也使广州的象牙工艺制造史中间的空白得以填补。                 其次,该印章虽然没有打磨完成,也没有挑字署名,其上却大有乾坤——上面的头像无论从脸形还是发式上来看,都是一个明显的外国人头像。从形状上看,这枚印章不是中国传统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而是椭圆形,而西方印章的形式正是以椭圆形为主。种种迹象表明,这是枚给外国人刻的印章,说明当时南越国就有外国人的存在。据文献记载,唐代的广州聚集了数万外国人,尤以西亚阿拉伯人为多。那么,这枚印章上面雕刻的外国人到底是哪一国人?当时这一带外国人的数量有多少?他们为什么要聚集在这里?他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这些谜底仍有待揭开。

  第三大谜团:南越王宫“石头城”之谜。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西方古代建筑则是以石结构为主,一木一石,这是中国与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差异。过去一般认为,中国建筑在唐宋以后才大量使用石质材料,但是在南越王宫殿和南越王御花苑,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石质材料,诸如石柱、石梁、石墙、石门、石砖、石池、石渠等等,不一而足。整个南越王宫署简直就是一个“石头城”,部分结构与西方古罗马式建筑有相通之处,这是非常罕见的。南越王宫署独树一帜的石建筑,是否意味着当时这里已经引进了西方的建筑技术和人才?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史就得重新谱写了。但这个猜测至今没有被证实。

  第四大谜团:石渠流向图形之谜。

  南越王御花苑的曲流石渠尽显“皇家霸气”。这条曲流石渠约180米长,由北向南,再向东,注入一弯月形石池后又继续西流,蜿蜒贯穿整个御花园。这条以观赏潺潺溪流为主要功用的渠道,从示意图上看,上部分是黄河“几”字形走向图,下部分也是“几”字形走向,总体的形状与黄河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可能并不是巧合,而是南越王赵佗当年有“觊觎中原”的野心的证明。那么,实情到底如何?恐怕只有赵佗自己知道了。

  第五大谜团:“龟鳖石池”上的建筑之谜。

  御花苑中的龟鳖石池,池壁西边顶上有三条呈放射式的石梁,端部各有一口拳头大的榫眼,形如牛鼻。这些遗迹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启示——在这些石板、石柱和牛鼻石之上,会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建筑覆盖整个石池,很可能是整个南越王宫署中最具亮点的一个建筑造型。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建筑呢?有人认为是一个供帝王及后宫歇息、赏水、赏龟的凉亭;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池上舞台;还有人认为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曲桥……但种种设想,还必须与原有的建筑设施和榫眼等相吻合。2000多年前的石池上盖建筑的结构到底是怎样建造的,又成了一个历史之谜。随着进一步挖掘,南越王宫署独有的历史之谜还会有更多,历史遗迹的越不完整,留给后人的想象空间越大。

5、南越王墓

  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山上,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眜在位期间称南越文帝,死后谥号“南越文王”。这一时期,南越国名为汉朝藩属,实则保持独立王国的地位。

  赵眜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古墓位于象岗山腹心深处。墓室埋藏在岗顶之下20米深的地方,用500多块红砂岩大石筑成,分前后两部分,中设2道石门,前部3室,后部4室。墓主赵眜遗骸置于墓室后部正中,以一棺一椁入殓,均已朽坏。墓主身着玉衣,两侧共置有10把铁剑,并有“文帝行玺”金印等印鉴9枚和大批精美的玉雕饰品随葬。室内外还发现15具殉人残骸,当为赵的姬妾隶役等。墓中出土文物品类繁多,共1000多件,其中以雕镂精美的各种玉器和具有汉、楚、越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最为珍贵。

  南越王墓中共发现了两件印花铜板模,一大一小,是世界最早的彩色套印织物的工具。大的为主纹板,形如火焰;小的为定位板,呈“人”字形。印花的方法是完全用手工套印,即印花工人手拿凸版,像盖印章一样在展开的织物上一行行盖印。板模印花纹样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件印花纱相似。它的发现在纺织工业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南越王墓出土的实用屏风器形硕大,结构奇巧,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最早、最大的漆木屏风。中间的屏门可以向外开启,两侧可以展开呈90°。屏风上部装饰有青铜鎏金朱雀和双面兽顶饰,上插羽毛;下部有鎏金人操蛇托座,独具岭南特色。屏风上绘有红、黑两色的卷云纹图案,绚丽多彩。在当时制作如此精美的屏风非常不易,由此可见南越王生前生活之奢华。

  “文帝行玺”金印是迄今全国考古发现的最大、最早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为南越王墓墓主身份的重要物证。金印的印钮为盘曲成“S”形的一条游龙,印面刻有篆书的“文帝行玺”四字。印面尺寸略大于当时的帝玺规格,是南越王僭越称帝的反映。

  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由2291块玉片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又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新品种。它比世人熟知的河北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还要早10年左右,是南越国统治者崇玉观念和厚葬习俗的反映。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银盒和金花泡在造型、文饰和制造工艺上具有西亚金银器的特点;5支原支象牙为非洲象牙;铜熏炉和乳香来自东南亚。这是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一批舶来品,是两千多年前广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物证。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蓝色透明平板玻璃,镶嵌在长方形铜框牌饰中,成分以氧化铅和氧化钡为主,铅、钡含量分别高达33%和12%,属于中国铅钡玻璃系统。这是迄今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平板玻璃,对研究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平板玻璃作为一种装饰品使用,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而同一时期,西罗马帝国已掌握了用吹制法制造各种实用玻璃器皿。

  在出土的船纹提筒上有四组船纹,船上有扬起的风帆、戴羽冠的武士、裸体的俘虏、满载的战利品,以及古代越族部落象征权力的铜鼓等,船的周围以及船底还绘有海龟、海鱼和海鸟,反映的是一只大型古越人船队在战争结束后凯旋归来的场景。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海船图形,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南越王墓是迄今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完好、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汉墓,也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彩绘石室墓,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深埋在离山顶20余米的山腹深处,墓室座北朝南,按“前朝后寝”的格局建造,内有7室,15个殉葬人,陪葬品达1000多件(套),对了解和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汉、越民族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墓主身体两侧发现了10把铁剑,其中一把长1.46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一把西汉铁剑。铁剑上镶嵌有玉剑饰。出土时已严重锈蚀,剑身与剑鞘不能分离。根据墓主的身高判断,这把铁剑应该不是实用器而是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装饰品,是南越国尚武精神的体现。

  南越王墓中发现了一面直径为41厘米的绘画铜镜,画面为四个贵妇人看两人斗剑的图案,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面西汉绘画铜镜,其绘画风格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画相似,可见南越文化中有着楚文化的深刻烙印。

6、南越国大事记

  公元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公元前196年,在汉使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汉朝与南越交恶。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得闽越、西瓯和骆越都纷纷归属南越。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

  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王位由孙子赵眜继承。公元前135年,闽越向南越国发动战争。赵眜请求汉武帝处理。

  公元前122年,赵眜病重,其在汉朝当宿卫的儿子赵婴齐回到南越国继承王位。

  公元前115年,赵婴齐病死,太子赵兴继承王位。

  公元前112年,吕嘉等人终于发动叛乱,杀死赵兴、樛太后和汉朝的使者。

  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调遣10万人进攻南越。直到公元前111年的冬天,南越战败,吕嘉和赵建德出逃被擒获,而吕嘉被原南越国郎官孙都擒获。南越被平定,南越国灭亡。

7、南越国世系

 

姓名 在位时间 谥号
赵佗前207年—前137年南越武王
赵胡前137年—前122年南越文王
赵婴齐前122年—前115年南越明王
赵兴前115年—前112年南越哀王
赵建德前112年—前111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上)
穿越南越王宫
揭秘:历史上神秘的南越王国暗藏哪些玄机?
揭秘“王宫”&“王墓”的那些事儿(上)
南越王宫博物馆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南越王宫博物馆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