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族世界史】《中南非源流史》(22)

马夸人


马夸人(Makuas),非洲东南部莫桑比克民族。主要分布在莫桑比克,另有部分分布在马拉维、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南非和科摩罗群岛。体质特征属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使用马夸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沿海地区受斯瓦希里文化影响,不少人兼用斯瓦希里语。马夸人有自己的文字,多保持万物有灵信仰,部分人信奉天主教或伊斯兰教。族源与北部的尧人、恩金多人、马孔德人等相近。其支系包括:马夸人本支、隆韦人、楚瓦博人、米哈瓦尼人、洛洛人、马托人等。另外,部分人在中世纪被作为奴隶贩卖到马达加斯加岛,其后裔仍称马夸人。

马夸人主要从事锄耕农业,种植木薯、玉米、高粱、花生,以及阿卡朱果、茶叶、剑麻、甘蔗、椰子和棉花等;渔业发达;畜牧业比重不大。制陶手工艺发达。婚姻行一夫多妻制,各妻室独居。按母系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多住圆锥形茅屋。男子披一块单色布,自腰至膝;妇女着两块多色布,一块缠身,自腋下至膝,一块斜披肩上。沿海地区受斯瓦希里文化影响,不少人兼用斯瓦希里语,着阿拉伯服饰。


聪加人


聪加人(Tsonga),非洲南部莫桑比克民族之一。又称巴聪加人。南非、津巴布韦、斯威士兰也有分布。属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族源与西部绍纳人相近。其支系有比拉人、琼加人、龙加人、赫伦圭人、乔皮人、茨瓦人和赫瓜隆古人等。使用聪加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有文字。多保持万物有灵信仰,约有1/3的人信基督教。从事农牧混合经济,种植玉米、高粱、薯类和豆类;畜牧占重要地位,饲养牛、羊。成年男子多在南非或津巴布韦南部工矿做工谋生。婚姻实行一夫多妻制,各妻室独居,普遍存在姐妹共夫现象。按父系续谱、继承财产。住宅、服饰、音乐、舞蹈多受欧洲文化影响。

聪加人是文化上彼此相似、操班图语的民族。居住在莫桑比克南部沿海平原、津巴布韦和斯威士兰的部分地区以及南非的特兰斯瓦。20世纪晚期人口约为460万。经济属于农、牧混合型。主要农作物为木薯,同时还种植玉蜀黍、黍类、高粱等。现在多数聪加人依靠做工赚取工资生活,很多人移居津巴布韦或南非谋生。一夫多妻较普遍,流行聘礼和兄弟转房婚。虽然很多人已是基督徒,但仍经常献祭祖灵。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Popular de Moçambique),旧译作莫三鼻给,是莫桑比克于1975年6月25日脱离葡萄牙独立后,至1990年12月1日间的国号,是一共产主义国家。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南部,临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人口约有1920多万人,1975年脱离葡萄牙殖民地身分而独立。

1964年9月25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领导开展游击战争,经过10年英勇战斗,武装力量由200人发展到2万人,解放了北部3省以及中部两省的部分地区。1974年葡萄牙政变,葡萄牙新政府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谈判,9月签署了《卢萨卡协议》。根据协议,1974年 9月20日成立了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为主体的过渡政府,1975年 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萨莫拉·莫伊塞斯·马谢尔任总统。1977年2月,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召开第3次代表大会,宣布在莫桑比克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将主要经济命脉及土地收归国有,发展公社村与合作社。1983年 4月,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第 4次代表大会确定今后三大任务为:保卫祖国,战胜不发达和建设社会主义。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莫桑比克,1994年举行大选,希萨诺成为总统。1990年11月改国名为莫桑比克共和国,实行多党制。


莫桑比克共和国

莫桑比克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曾译作莫三鼻给,是非洲南部国家,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1975年脱离葡萄牙殖民地而独立。作为与英国并无宪制关系的国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联邦。莫桑比克的前身,就是葡属东非洲,它是在1498年3月,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所率领的船队发现,当时就有阿拉伯的贸易站在沿海一带设立。
莫桑比克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开发矿产、能源、农林渔业等资源,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2013年,莫桑比克国民生产总值约合146.7亿美元,增长率达7%。
一、历史沿革
1、初期历史
莫桑比克最早的居民是科伊桑人,班图人10世纪左右迁到这里。15世纪中叶,莫桑比克成为姆韦尼·马塔帕王国的一部分。从公元9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就到莫桑比克北部和中部沿海进行贸易。公元11世纪,波斯人一度取代阿拉伯人,但他们都未能在内陆建立统治。
2、殖民者入侵
15世纪末,葡萄牙为打开西欧通往东印度的航路,来到莫桑比克。1489年科维良侦察了索法拉沿海据点。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到达莫桑比克沿岸。1505年葡萄牙人用武力驱逐了在索法拉的阿拉伯人,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两年后占领莫桑比克岛。16世纪20年代,葡萄牙人控制了莫桑比克沿海的几个主要港口。此后,葡萄牙人相继占领莫桑比克一些内陆地区和赞比西河流域的塞纳与太特。1569、1571和1574年葡萄牙人 3次入侵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均告失败。1629年,葡乘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内讧之机取得了对莫桑比克内陆地区的支配权。17世纪初是葡萄牙在东非势力极盛的时代,他们从莫桑比克输出大量黄金。每年光是从克利马内输出的黄金就有 6万盎司。1700年,葡萄牙宣布莫桑比克为“保护地”,1752年改为殖民地,由里斯本任命总督统治。17世纪中叶,葡萄牙在莫桑比克实行“巴拉佐”制,由王室特许土地给一些大地产所有者,代替地方酋长统治。这些大地产所有者对非洲人行使绝对权力,甚至可将他们出卖为奴,成为莫桑比克的国中之国。同时,葡萄牙开始从莫桑比克输出奴隶。到18世纪,奴隶已取代黄金和象牙,成为赞比西河流域的主要出口商品,莫桑比克的奴隶买卖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19世纪末叶,葡萄牙在莫桑比克实行强迫劳动制度,并开始向邻国大量输出契约劳工。在平定了赞比西河地区大地产主的叛乱之后,葡萄牙殖民当局于1888~1893年成立了莫桑比克公司、尼亚萨公司和赞比西亚公司。这些特许公司控制了莫桑比克2/3的领土。
葡萄牙对莫桑比克的占领不断遇到西欧列强的挑战。17世纪荷兰船曾多次包围莫桑比克岛,但未能占领。19世纪60年代,邻近莫桑比克的开普殖民地发现黄金和钻石,西欧列强对莫桑比克的争夺更趋激烈。1869年,英国试图占有德拉瓜河湾未遂。在1884~1885年召开的柏林会议上,葡萄牙在东非的势力范围得到法国、德国的承认。1891年英国、葡萄牙签订协议承认整个莫桑比克划归葡萄牙。1891年莫桑比克正式定界,称为葡属东非。1898年将首都从莫桑比克岛迁到洛伦索-马贵斯。20世纪初,葡萄牙实行改革,给莫桑比克以相对的自治权。1930年,葡萄牙军事独裁者萨拉查颁布殖民条例,重新将莫桑比克定为殖民地,取消莫桑比克人民有限的自治权和特许公司的开发权。1951年,莫桑比克成为葡萄牙的海外省。60年代以后,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葡萄牙被迫修改它的殖民政策。1964年初葡萄牙颁布“海外省组织法”,名义上给非洲人以葡萄牙公民权,并扩大了莫桑比克地方政府的权利,但实际上仍对非洲人进行军事镇压和加强政治控制。
3、反侵略斗争
葡萄牙的入侵遭到莫桑比克人民的英勇反抗。1571年,1000名葡萄牙军从塞纳出发攻打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在当地人民的回击下,几乎全军覆没。1574年莫桑比克人歼灭了驻赞比西河的200名葡萄牙军。17世纪居住在巴卢埃地区的人民以及赞比西河地区的通加人反抗葡萄牙的统治最为激烈。18世纪,当地非洲人经常袭击葡萄牙人的贸易据点及占领军驻地。19世纪,莫桑比克各族人民几乎都参加了反抗葡萄牙入侵和统治的斗争,恩戈尼人反对葡萄牙人的斗争持续了70年。他们占领洛伦索-马贵斯,攻陷索法拉,没收赞比西河以南的大地产。1885年恩戈尼酋长根根哈纳团结周围各族组成加扎联邦进行斗争,直到1895年才被镇压下去。居住在中部马尼卡高原的绍纳人,在酋长乌姆塔萨和马庞德拉的领导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反抗葡萄牙统治30多年,一度将葡萄牙人逐出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交界地区。莫桑比克北部尧族人民的斗争直到1912年才被镇压。
为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的压迫,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莫桑比克人大量逃亡邻国。1917年3月,巴卢埃地区人民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同年年底被镇压,起义军残部坚持游击战斗直到19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莫桑比克人民日益觉醒。1948年莫桑比克首都发生罢工斗争,1956年码头工人举行大罢工。60年代莫桑比克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明确提出要求独立的口号。1960年莫桑比克民族民主联盟在南罗得西亚的索尔兹伯里成立;翌年,莫桑比克非洲民族联盟在肯尼亚成立;独立莫桑比克非洲人联盟在尼亚萨兰成立。上述3个政党1962年6月在达累斯萨拉姆合并为莫桑比克解放阵线。E.C.蒙德拉纳任主席。
4、共和国建立
1964年9月25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领导开展游击战争,经过10年英勇战斗,武装力量由200人发展到2万人,解放了北部3省以及中部两省的部分地区。1974年葡萄牙政变,葡萄牙新政府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谈判,9月签署了《卢萨卡协议》。根据协议,1974年 9月20日成立了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为主体的过渡政府,1975年 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萨莫拉·莫伊塞斯·马谢尔任总统。1977年2月,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召开第3次代表大会,宣布在莫桑比克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将主要经济命脉及土地收归国有,发展公社村与合作社。1983年 4月,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第 4次代表大会确定今后三大任务为:保卫祖国,战胜不发达和建设社会主义。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莫桑比克,1994年举行大选,希萨诺成为总统。1990年11月改国名为莫桑比克共和国,实行多党制。
二、政体
莫桑比克实行多党制。1992年恢复和平以来,莫政局长期稳定,政府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内外政策较为稳妥务实。在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09年4次多党议会和总统选举中,解阵党均获胜。在2009年10月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中,解阵党赢得250个议席中的191个,该党主席格布扎以75.46%的得票率成功连任总统。格布扎总统执政以来,继续执行稳妥务实的政策,将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作为施政的首要任务,惩治腐败并撤换工作不力的官员,保持了政局稳定。2010年4月,议会通过新一届政府2010~2014五年计划,将巩固民族团结、和平与民主、同贫困作斗争、推行良政、反腐败、维护主权、加强国际合作作为施政主要目标。2012年9月,解阵党召开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格布扎连任党主席。2012年10月,格布扎对政府进行改组,任命原太特省省长阿尔贝托·瓦基纳(Alberto Vaquina)为总理,并撤换了部分部长和省长。
现行宪法于2004年12月生效。宪法规定:以多党制取代一党制,实行党政分开和司法独立;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议员均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两届;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扩大公民自由与权利,废除死刑等。
莫桑比克总统为莫桑比克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
A、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1975–1990)
1、萨莫拉·莫伊塞斯·马谢尔(Samora Moises Machel)1975年6月25日—1986年10月19日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政治局 1986年10月19日—1986年11月6日
2、若阿金·阿尔贝托·希萨诺(Joaquim Chissano)1986年11月6日—1990年12月1日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
B、莫桑比克共和国(1990—今)
1、若阿金·阿尔贝托·希萨诺(Joaquim Chissano)1990年12月1日—2005年2月2日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
2、阿曼多·埃米利奥·格布扎(Armando EmílioGuebuza)2005年2月2日—2015年1月15日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
3、菲利佩·纽西(Filipe Nyusi)2015年1月15日—今莫桑比克解放阵线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畅游世界--非洲】莫桑比克共和国(1)
1
莫桑比克国旗上有一支突击步枪,这是为何?
葡萄牙殖民地竟加入了英联邦?揭秘一穷二白的莫桑比克
世界流通货币-非洲-莫桑比克(134莫桑比克梅蒂卡尔)
大英博物馆展品介绍——菲耶尔·多斯·桑托斯《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