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金庸#——啼笑皆非:南明的拥唐拥桂内讧

 

玄贞道人明白韦小宝的底细,知他肚中的料子有限,插口道:“韦香主,当年李闯攻入北京,逼死了崇祯天子。吴三桂带领清兵入关,占我花花江山。各地的忠臣义士,纷纷推戴太祖皇帝的子孙为王。先是福王在南京做天子。后来福王给鞑子害了,咱们唐王在福建做天子,那是国姓爷郑家一伙人拥戴的,自然是真命天子。哪知道另一批人在广西、云南推戴桂王做天子,又有一批人在浙江推戴鲁王做天子,那都是假的真命天子。”

---------------------------《鹿鼎记》第9

 


《鹿鼎记》这部小说里,天地会与沐王府虽然同为反清复明的民间武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正统”理念----双方拥护的领导人虽然都姓朱,但天地会拥戴的是隆武帝朱聿键(唐王),而沐王府拥立的却是永历帝朱由榔(桂王),双方各奉其主,互不服气。

 

为了所谓的“皇室正朔”,天地会的徐天川与沐王府的白氏兄弟不惜大打出手,造成一死一伤的双输格局。陈近南作为为数不多的、具有清醒头脑和远见目光的政治家,不想自己人窝里斗、却让共同的敌人渔翁得利,遂顾全大局,与沐剑声制订了“诛吴定位”计划----哪一方杀了吴三桂,哪一方供奉的流亡皇帝就是唯一的合法领导人。

 

而历史上,所有的这些南明流亡皇帝,结局都相当悲惨,除了鲁王朱以海善终外,余者先后被清廷逐个剿灭。

 

蛤蟆天子

 

甲申之变后,由于李闯败逃迅速、清军追击迟缓,长江以南出现权力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明神宗朱翊钧之孙、受封洛阳的老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被江北四镇军阀(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和凤阳总督马士英扶植为帝,1644年五月十五,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称帝,改元弘光,南明简史就此开篇。

 

如果朱由崧和赵构一样,虽然猥琐窝囊,但好歹有驭人之术和生存技巧,南明也能和南宋一样存世百年。然而朱由崧只是个昏庸颟顸、荒淫好色的主儿,人称“蛤蟆天子”(采集蟾酥配置春药),朝政大权尽为奸臣马士英、阮大铖之流把持,唯一的忠臣史可法被他外派扬州守城,却又不给兵马粮秣,直接导致了史可法以身殉国,造成“扬州十日”惨案。

 

扬州城破后,朱由崧带领马士英及少数亲信,半夜出了南京城逃至芜湖,投奔军阀黄得功。1645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南京被清兵大举围城,守城大臣赵之龙、钱谦益等献城投降,弘光政权历时整整一年后宣告终结。

 

而那位蛤蟆天子朱由崧,很快被黄得功部将田雄献俘,次年被凌迟处死于北京,真是死不足惜。

 

南京城破、弘光政权覆灭,为之尽忠守节、以身相殉的大臣寥寥无几,大多数文武臣工非降即逃。而那些南逃大臣中,马士英、郑鸿逵等人继续投机革命,他们利用真正的热血抗敌义士,共同扶植其他太祖子孙成立小朝廷,来实现他们一贯的政治投机本意。

 

乱世之中,杭州、应天、抚州、桂林、重庆、建昌、巴东等地先后涌现了几个昙花一现、执政数天的临时政权,因为迅速被清廷平灭,在此不予多述。

 

只有浙江的鲁王政权、福建的唐王政权和西南的桂王政权,相对比较知名,在小说中,这三家流亡政权和他们的领导人,也有少量的篇幅介绍。

 

寓公鲁王

 

鲁王政权和唐王政权是差不多同时成立的,都早于桂王政权。1645年闰621日,陈函辉、钱肃乐、张煌言等人在台州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8月初3朱以海以绍兴为都,正式称帝;16457月,郑芝龙、郑鸿逵、苏观生等人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监国,720日,朱聿键即皇帝位,改元隆武。

 

鲁王监国早于唐王,而唐王称帝早于鲁王,双方起事时间相近、统治疆域相邻,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一山不容二虎”,很快,唐鲁之争提上了日程。

 

鲁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其父朱寿镛封地在山东兖州,甲申之变后,朱以海南逃浙江,被推为帝。鲁王政权仰仗钱塘江天险与清兵对抗,也曾经在1645年的1215日,召集重兵围攻杭州城,虽然给予了清廷迎头痛击,但可惜的是并未夺下杭州城,反而自身兵员损失严重,从此失去了和清廷对抗的资本。

 

鲁王起事以后,黄宗羲、査继佐二人曾投军效力:黄宗羲指挥三千“火攻营”将士攻打海宁、海盐二城,而査继佐当时是其副手。不过随着鲁王最终渡海西逃,黄查二人也随即归隐故乡。

 

1646年开春,随着清兵大量增援杭州,鲁王政权日渐窘迫。61日,清兵趁着钱塘江天旱水浅,顺利渡江攻陷绍兴,鲁王朱以海驾船逃到舟山群岛苟延残喘。这种飘泊海上、居无定所的日子过了几年,随着清兵的进一步追剿,朱以海不得已纡尊降贵,取消监国头衔,以故明宗室身份投奔郑成功寻求庇佑,郑成功将其安置在台湾,直到1662年鲁王老死。

 

与庸碌无为的鲁王相比,唐王朱聿键倒颇得史家好评,他也是小说中天地会尊奉的流亡皇帝。

 

唐王兄弟

 

朱聿键是朱元璋九世孙,按辈分,是鲁王的远支族叔。朱聿键先祖唐定王朱桱是朱元璋第23子,受封南阳。朱聿键之父朱义虽为唐端王朱硕熿的世子,但向来不为老父所喜,最终被其弟毒死。这些遭遇导致了少年朱聿键生活于磨难之中,虽为凤子龙孙,其实与平民子女无异。

 

崇祯5年,朱硕熿死,朱聿键得袭王位。由于从小就饱尝民间疾苦,青年朱聿键和那些浑浑噩噩的昏聩王爷不同,难能可贵地有着一颗忠君爱国、励精图治的雄心:1636年,清军兵临北京城下,朱聿键激于义愤,召集了三千兵士北上勤王,结果却被御史杨绳武弹劾,说他无诏进京、图谋不轨,崇祯皇帝趁机将其贬为庶人,安置在凤阳守陵(其实是监禁)。

 

福王南京继位后,将朱聿键释放高墙,移居广西平乐。就在朱聿键奉旨南迁途中,南京失陷,福建军阀郑芝龙觉得朱聿键奇货可居,遂联合黄道周等人,将朱聿键捧上帝位。隆武建国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四方,江苏、浙江、江西、两湖、两广各地义军纷纷加盟,隆武政权的辖地一时十分可观。

 

饱经忧患的隆武帝上任之初先安定民生,随后预备出师北伐,并且准备御驾亲征!不得不说,仅从这点,就看出朱聿键的敢作敢为有所担当!然而隆武王朝的军政大权,掌握在郑芝龙、郑鸿逵等武将手里,没有兵员的朱聿键最终只能徒呼奈何。

 

虽然朱聿键有黄道周、张肯堂等忠臣辅佐,但随着郑芝龙暗中降清、撤去守兵,16468月,清兵在平定浙江鲁王势力后,随即讨伐福建。828日,朱聿键与皇后曾氏在汀州被俘,曾皇后跳水自尽,朱聿键死于福州,隆武政权也就此终结。

 

朱聿键殉国后,大臣苏观生、何吾驺、顾元镜等人本着“兄终弟及”的思想,又在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鐭为帝,即南明绍武帝。从1646年11月初2朱聿鐭监国、11月初5登基,到12月15降将李成栋破城,绍武政权只维系了区区一个多月就告灭亡,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唐鲁二王同为宗室子孙,份属叔侄,本该唇齿相依共同抗清:两者若合作,则闽得北方屏障,浙获南方后盾,二王合兵一处,便可声势大振。但可惜的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窝里斗是民族改不掉的劣根性!

 

唐鲁矛盾

 

唐王称帝后不久,派出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为使节,向鲁王宣诏,要求去位,给出的理由很可笑,竟然是拉扯亲戚关系!唐王说:“朕无子,(鲁)王为皇太侄,同心戮力,共拜孝陵。朕有天下,终致于王。”毫无诚意的空头支票显然毫无说服力,朱以海严词拒绝。

 

鲁王心中不服,也派出了自己的都督陈谦出使福建。陈谦是郑芝龙的朋友,鲁王此举,不难看出是攻心反间计。朱聿键看到鲁王来信对其称呼是“叔父”而不是“陛下”,勃然大怒,不顾郑芝龙的苦苦求情,还是决然将陈谦斩首。此事直接导致了郑芝龙对其渐生二心,也为唐王政权的覆亡埋下了祸根。

 

或许是心中有愧,次年,朱聿键为了改善关系,委派佥都御使陆清源解饷十万犒师浙江,结果粮食被鲁王大将方国安夺走,陆清源被杀。由此双方结下化解不开的死仇。

 

监国江苏的福王、监国浙江的鲁王、监国福建的唐王,因为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文武臣工的良莠不齐,很快被清廷逐个击破,沦为三个短命政权,清政府也由此完成了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此时的南明血脉,只能继续无奈地向西南大后方转移,桂王朱由榔顺应时势,接过了这一份浸染着辛酸和苦涩的衣钵。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朱由榔的运气极好,逃跑的本事极高(和韦小宝一样),他的永历政权,竟然顽强生存了一十六年之久!

 

唐桂之战

 

朱由榔,明神宗之孙、桂端王朱常瀛第四子,算是宗室近亲了,他也是弘光帝朱由崧的叔伯兄弟。天启7年(公元1627年),朱常瀛受封衡州,后因为张献忠攻城,朱常瀛朱由榔父子狼狈逃至广东。1644年朱常瀛死,1646年,朱由榔被隆武帝朱聿键晋封为桂王。隆武帝殉国后,广西巡抚瞿式耜认为朱由榔“贤明仁孝、神宗嫡孙、以贤以亲、宜正大位”(事实上朱由榔是个胆小如鼠、目不识丁的文盲),遂与容藩、方以智、周鼎瀚、丁魁楚等人商议,拥戴朱由榔监国。1014,监国大典在肇庆隆重召开,南明最后一个残余政权登上历史舞台。

 

还记得都城广州的朱聿键之弟朱聿鐭吗?他在11月初2监国,随即迫不及待地在三天后的初5称帝。朱聿鐭匆忙称帝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的:第一,广东一省,不能有两个“监国”;第二,由于朱由榔曾被朱聿键封赐,故而朱聿鐭称帝后,即可以上对下,勒令朱由榔去掉“监国”头衔,臣服绍武政权。

 

朱由榔的智囊团们也不笨,见招拆招,他们随即在11月18为朱由榔举办登基大典,也正式称帝,即永历皇帝。

 

小小一个广东省,竟然出现了两位“大明天子”,更可气的是广州和肇庆之间,只夹着一个小小的佛山!是可忍孰不可忍!绍武帝朱聿鐭率先委派主事陈邦彦西去肇庆,好言相劝朱由榔主动退位、不失富贵----自然是办不到的;而永历帝朱由榔也没闲着,派出给事中彭耀,去广州宣诏,标明己方的正统身份,其结果也可想而知----倒霉的彭耀被斩首。

 

自古以来,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朱由榔看到自己的下书使节竟然被杀,不禁勃然大怒,派兵部右侍郎林佳鼎兴兵问罪,永历大军打着“讨伐”的名义杀气腾腾向东而去。

 

绍武帝自然不愿意束手待毙,也派出了自己的精兵强将,由番禺人陈际泰领军出征。和永历帝一样,绍武帝打出的旗号也是“讨伐”----双方都把自己放在正统地位,而把对方放在叛逆地位,浑然忘记同宗同族的血缘关系。

 

11月29,唐桂二军终于在佛山三水县城西郊相遇,一场南明内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三水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故而占据地利的桂王大军很快就击溃了唐王的先头部队,陈际泰丢下八百多具将士尸体狼狈逃回广州。林佳鼎首战告捷,得意洋洋,指挥大军气势汹汹杀向广州。

 

朱聿鐭闻讯大惊失色,好在苏观生颇有智谋,派出广东总兵林察领兵御敌。林察与林佳鼎是旧相识,遂施展诈降计引君入瓮。林佳鼎首胜之余,不免骄傲轻敌,不假思索贸然赴约会见林察,结果被林察新招安的数万海盗围在垓心一顿穷追猛打,永历大军一败涂地,林佳鼎本人也被炮火轰死,一万多桂军最后只剩下三十余骑力战得脱。

 

消息传到两边,自然是一悲一喜。朱聿鐭在广州张灯结彩庆祝胜利,朱由榔在肇庆垂头丧气如丧考妣。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朱聿鐭兴高采烈之际,清兵在李成栋、佟养甲的率领下,不声不响逼近了广州城。12月15,由于绍武政权精兵都在西路防备永历大军,故而清兵轻而易举攻破广州,朱聿鐭、苏观生等君臣表现出了不屈的气节,以身殉国,也算是给唐王政权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声。

 

清兵帮朱由榔除掉了朱聿鐭,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朱由榔。

 

跑路天子

 

永历帝得知清兵剿灭绍武政权,心中百味陈杂,大敌当前,祭起拿手绝招:逃。李成栋毫不客气,1647年正月16,清军攻破永历“都城”肇庆,正月29,攻陷梧州,随即大军剑指桂林,要活捉朱由榔。

 

在这危急时刻,兵部尚书瞿式耜、副总兵焦琏做出了惊人的决定,率领全城军民死守桂林城,保护朱由榔在北方的全州安全。瞿式耜做出这个决定是有底气的:他已经从澳门借得葡萄牙雇佣兵三百人,佛郎机重炮数门,凭借这些,1647年的3月,李成栋仓皇丢下千余清兵尸体,退回广东,第一次桂林保卫战也由此被誉为“南渡以来武功第一”。

 

5月下旬,不甘失败的李成栋再次犯境,瞿式耜城头督兵,亲操西洋大铳;焦琏出城御敌,斩杀无数清兵,再次打赢了桂林保卫战。由此可见,先进武器在明清之交,确实能左右最后的战况。

 

两次桂林保卫战打出了永历政权的威名,广西全境光复。同时,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等三人领导的“游击队”,也在广东骚扰李成栋大军。不仅如此,原大顺军悍将郝永忠也率众来降,一时间,永历政权颇显“中兴”气象。

 

但朱由榔的好运还没有结束,时间来到1648年正月,因为对清廷封赏的不满,金声桓、王得仁二人在南昌宣布“反正”,江西归顺永历政权;三个月后,同样因为“功高赏薄”而心怀不满的大刽子手李成栋,宣布广东“反正”,叛清投明。

 

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永历君臣起初还不敢相信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直到讯息确认,这才满朝欢腾。1648年6月初10,在李成栋的盛邀下,朱由榔喜气洋洋“还都”肇庆,重拾旧山河。南明,破天荒地拥有了大半个长江以南的故土。

 

短短一年时间里,永历政权军力大增。但在小朝廷内部,各方势力拉帮结派、错综复杂,缠斗在一起难以理清;而在小朝廷外部,拥兵各地的将领各行其是、恣睢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朱由榔面对这种政局,也十分头疼。

 

16492月,清军收复南昌,金声桓蹈水自杀、王得仁被俘凌迟;3月攻破信丰,李成栋落水丧生。永历政权侥幸得来的大好局面一去不返。

 

1650年以后,永历政权一直对清廷采取守势,艰难度日。但好运依然没有抛弃朱由榔,已故大西军首领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李定国二人下书“扶明灭清”,朱由榔再得强援。

 

孙可望、李定国虽然是异姓兄弟,人品却有天壤之别:孙可望骄横跋扈、野心勃勃,不甘久于人下;李定国却是骁勇善战、忠心耿耿,一心侍奉永历。

 

1656年,随着清廷的逐步收紧包围圈,永历政权被压缩在云南一隅。1657年,孙可望因为与李定国的个人私怨,无耻降清,充当攻打永历政权的领头羊。在这种不利情况下,1659年,朱由榔撤出昆明,跑到了中缅边境上,当年5月,朱由榔厚着脸皮投奔昔日的藩属国缅甸,打算常驻缅甸不走了。

 

1661年缅甸发生政变,老国王被其弟猛白所弑,猛白窃位后,向清廷献媚,先诱杀了沐天波等42名永历随臣,而后在16621月,将永历君臣、眷属送回云南昆明,交给吴三桂处理。吴三桂在篦子坡用弓弦绞杀了朱由榔,结束了南明最后一个流亡王朝。

 

永历帝殉国的消息传到了正在孟艮督军的李定国耳里,李定国悲痛万分,于当年6月含恨病逝。而他的那位义兄孙可望,已经早他两年去世,野史相传,失去利用价值的孙可望是被清兵围猎时“误射”而死的,到了乾隆36年,孙可望后裔的爵禄全部被剥夺,孙可望家族从此在政治舞台消失。

 

掩卷长叹

 

纵观南明弘光、鲁王、隆武、绍武、永历几个政权,长者16年,短者40天,无一不是在各种担惊受怕、东躲西藏中度过的,他们想效仿南宋,与北方强敌划江而治,但由于种种原因综合,希望如肥皂泡一般破碎。凭心而论,相对比昏庸颟顸的朱由崧,暗弱不振的朱以海、胆小如鼠的朱由榔,朱聿键、朱聿鐭兄弟还算有所担当,但可惜的是,这两兄弟又缺乏朱由榔那般的好运气,最终南明政权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路溃败至云南、贵州,甚至需要托庇于邻邦缅甸才能侥幸生存,真是令人唏嘘不止。

 

南明各小朝廷面对共同的敌人,不去携手抗敌,却热衷于“名分”,自己人窝里斗,鲁王和唐王不和,小唐王和桂王又不和,将有生力量放在无端内讧和自相残杀上,间接帮助了清廷一臂之力,今天想来,依然郁闷气结不已!对明朝末年充满了很多叹息的《狩缅纪事》一书,曾发出尖锐、客观、公正的“明之亡,亡于谋虑之不臧,非时势之不然也……明之败,人也,非天也”见解,堪称真知灼见、一针见血。

 

小说中郑成功旗下的天地会,忠诚于唐王隆武、绍武政权,算是目光不错。现实世界里,支持唐王政权的郑成功不仅收留了避难的鲁王朱以海,而且绍武政权覆灭后,明郑家族一直以“永历”纪元,直到永历37年郑克塽降清。从这个角度说,天地会和沐王府的这场争夺名分之架,应该是打不起来的。

 -----------------------节选自《金庸笔下的真实大历史(增订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史【南明帝王】简介
省愚说明帝(二十)-明绍武帝朱聿粤
在不断内斗中灭亡(含音频)
朱聿锷
南明最有骨气的皇帝,为报父仇杀叔叔,一心抗清,被俘绝食自尽
《红楼梦》中迎春设置为悼念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