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4
 

(五)力挽狂澜   

 地皇三年十二月,甄阜、梁丘赐自从在小长安一战打败了汉军,把缴获来的大量粮食、辎重安顿在蓝乡,只留下少数士兵看管。然后二人亲自带领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乘胜急速前进,很快就抵达沘水岸边,在两水之间扎营布防,准备进攻棘阳。他们还下令拆除黄淳水上的桥梁,示以破釜沉舟之意,意欲尽灭汉军。他们下了决心:不灭反贼,绝不回师!

  甄阜、梁丘赐此举,显然是模仿当年的项羽。当年,项羽率楚军去救巨鹿,初战失利。项羽率大军在渡过漳河之后,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最终以少胜多,大破秦军章邯部于巨鹿之野,斩杀秦将苏角,俘虏王离,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战例之一。

  然而,此时甄阜、梁丘赐的行为多少有些奇怪。他们如果按照普通的方法去作战,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新莽军队获胜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在首战获胜,军队人数、素质又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既不准备足够的粮食,居然又自断后路,这不是很奇怪吗?难道仅仅是为了鼓舞士气?

  显然,除了鼓舞士气而外,甄阜、梁丘赐还有别的用意。也就是说,他们不仅想赢,而且要赢得漂亮。如果能够用古法取胜,将来把战况经过上奏给皇上,岂不是能够获得更大的荣耀?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加官进爵,受到更大的荣宠,还能成为千古名将。以后,后人们会津津乐道:“前有项羽,后有甄阜、梁丘赐”。

  但是,任何一种策略都不能滥用,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适当的方法。“破釜沉舟”是特殊情况之下的无奈之举,而不是正常情形之下的作战常规。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书呆子皇帝王莽,培养出的将领也是充满学究呆气。他们的刻意模仿古人,给全军带来了巨大的作战风险。

  再说棘阳城里的刘縯。此时的他正焦躁不安。大敌当前,他不仅那不出任何办法,而且起义军内部也出了大问题。当时,王凤﹑陈牧部下的新市﹑平林士兵,本来就是土匪,只爱金银美女,当土匪就是为了抢掠、奸淫。自从小长安一战大败之后,又屡次受到新莽军队的重创。此时,甄阜、梁丘赐的大军已经逼近棘阳,即将兵临城下。而王凤﹑陈牧等绿林军首领却打起了小算盘。他们看势头不对,就想一轰而散,逃回山中继续做强盗。对此,刘縯很焦急,他知道一旦这些人都跑了。自己手下这点人根本不是甄阜、梁丘赐的对手,被消灭是迟早的事情。自己建功立业的梦想破灭事小,刘家一门几百口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想到这些,他不禁有些毛骨悚然。

  刘縯虽然是名义上的全军统帅,但是他的话,却对王凤﹑陈牧等人毫无约束力。为此,他急得团团转,一筹莫展。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这天,刘縯正在忧心如焚之际,突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下江兵首领王常率领五千人马,已经进了宜秋聚了!刘縯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大喜过望,立即有了主意。  王常率领的下江兵,与新市兵﹑平林兵一样,其实也是土匪。这个王常,到底是什么人呢?  王常字颜卿,是颍川郡舞阳县人。王莽未年,他为了给弟弟报仇,杀人之后亡命江夏,成了一名江洋大盗。此后,王凤、王匡等人聚集了数万人,在云杜县的绿林山中起义,这就是最早的“绿林军”。由于王常为人剽悍勇猛,经常作为先锋,四处攻略郡、县。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常也有了自己的人马,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首领。

  此后,由于瘟疫的爆发,又缺少粮食,“绿林军”开始溃散。王常带着自己的队伍,与成丹、张卬(音áng)进入南郡蓝口掠食,自称“下江兵”。王莽派严尤、陈茂前来围剿,下江兵。王常与成丹、张卬逃走,收拾残兵败将奔入蒌谿,暂且安身。此后,他又率众在钟县、龙县之间劫略,招兵买马,人数发展到了数千人之多。此时,他刚刚在上唐打了一个大胜仗,他击败了新莽朝廷的荆州牧,缴获了很多兵器、钱粮。随后,他率军北上,进驻宜秋。

  刘縯得知这个消息,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刘縯连夜出发,带着刘秀、李通赶到宜秋。他此行的唯一,就是亲自到宜秋聚登门做说客,试图与王常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甄阜、梁丘赐。刘縯入城之后,对把门的士兵说:“我等想求见见贵军的一位贤明将领,以商议大事。”士兵就带着他们去见王常。见面之后,刘縯对王常说:“王莽残酷暴虐,百姓思念汉朝。而今如果刘氏复兴,就是当然的天下共主。我刘伯升愿此刻奋举义兵,破家起义挺身而出,就是为了复兴汉室效力,促使兴汉大业能够早日成功。”刘縯还说:“如果将来有一天,大功告成的话,我刘某人岂敢独自享受?我等愿与将军共富贵!”王常看到刘縯相貌不凡,言辞慷慨,又满怀忠义之心,大为感动,当场表示愿意与刘縯携手,共同对付官军。刘縯大喜,与之握手言欢,连胜道谢。不过,王常说这事他一个人说了不算,不能完全做主,他还要做其他两位首领成丹、张卬的工作。王常说,等他与成丹、张卬商量了之后,就派人给刘縯送信。刘縯看到王常答应帮忙,满心欢喜,带着刘秀、李通二人告辞而去。

  送走客人之后,王常回来就找成丹、张卬二人商议,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跟二人都说了,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不料,成丹、张卬却是两个自命不凡的家伙,他们觉得自己的人马多,不愿意当别人的马前卒。他们当即表示反对:“大丈夫既然起事,应该自己当主子,为什么要跑去受别人控制呢?”王常神色平静,从容地给他们工作,他说:“王莽为政,苛刻残酷,百姓流离失所,人心日丧,其灭亡指日可待。百姓歌咏刘氏、思念汉朝,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趁机迅速崛起。民心怨恨的,上天一定会将其铲除。民心盼望的,上天一定会赐予福气。要做大事,就必须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然后才能够大功告成。如果总是觉得自己的势力大而感情用事、为所欲为的话,将来即便是能够得到天下,必然会再次失掉它。昔日的大秦王朝如何?西楚霸王项羽又如何?他们比我们的势力如何?他们那么勇猛强大,尚且灰飞烟灭,更何况是我们?而今我们这些流民,在山林水泽聚集成群,如果为非作歹,肆意乱来,那是自取灭亡啊!而今,南阳郡的刘縯将军,已经举家全族起兵了,我看,他和这次来其他几位商谈代表,都是人中英杰,都有王者之气。与他们合作,将来必然能够成就大功,这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的人啊!” 

  成丹、张卬都是大老粗,平时没什么主见。而王常却有勇有谋,在下江兵中威信很高,虽然诸将之间不相互隶属,平时却都乐意听王常的话。这次,听王常说的有理有据,都动了心思,纷纷表示:“若非王将军提醒,我等几乎陷于不义!”计议已定,王常派人给刘縯送信,让他准备接待。随即,王常、成丹、张卬等三人立即率军启程,星夜奔赴棘阳。刘縯得报,不禁大喜。立即让人杀牛摆酒,准备迎接。

  十二月二十六日,舂陵起义军与新市兵、平林兵会师。在刘縯、王常的主持之下,组成了联军,歃血为盟,立誓共扶汉室。仪式结束之后,刘縯摆酒设宴,犒劳全军将士,下令让士兵休息三天。然后下令:三日之后,与甄阜、梁丘赐展开决战!

  为了便于指挥,刘縯、王常二人把全军分为六路,又将作战任务分配给各部。在刘縯、王常二人的协调布置之下,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团结一心,摩拳擦掌,准备上阵杀敌。

  十二月三十日,起义军一部乘着夜色,从棘阳潜出,前去袭击蓝乡,夺取敌人的粮草。由于蓝乡的新莽守军不多,而且又没有提防。汉军奇袭告捷,缴获了甄阜、梁丘赐的粮草、给养等大批辎重物资。

  第二天,也就是地皇四年正月一日,刘縯命令部队从西南方向总攻甄阜,王常带领下江兵从东南方向攻梁丘赐。双方激战了半天,到中午时分,梁丘赐的部队顶不住了,溃败了下来。甄阜一看梁丘赐军已败,顿时阵脚大乱,自己也跟着溃败。刘縯派兵乘胜追杀,汉军追到黄淳水,由于没有了桥梁,无法逃走。新莽军队被杀以及掉到河里淹死的接近两万人。甄阜、梁丘赐也被杀死。

  黄淳水一战,刘縯率部歼灭王莽精兵二万人,收降近八万人。砍下了甄阜、梁丘赐的首级,为死去的兄弟姐妹们报了仇。同时,经过此役,刘縯的名字传遍海内,闻名归附者络绎不绝。

  自从刘縯率汉军擒杀甄阜、梁丘赐之后,声威大震。天下被王莽暴政荼毒、残害者,纷纷从各地赶到南阳来投奔、归附。一时之间,前来跟从的人达到了十余万,起义军声威大振。

  (六)更始建政

    起兵四个月之后,也就是地皇四年二月,义军首领们意识到应该建立一个新政权来统一领导了。也就是说,需要建立一个新政权,拥立一个新皇帝---即推举一个最高领导人来带领义军继续前进。

  在会议上,绿林系的王匡、王凤﹑陈牧、张卬等人建议立宗室刘玄为新天子。

  那么,这个刘玄到底是何许人也?王匡、王凤﹑陈牧、张卬等人为什么不立刘縯,而要立一个默默无闻的刘玄为新天子呢?

  其实,这个刘玄也是有来头的。刘玄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刘玄字圣公,也是刘秀的族兄。刘玄和刘秀,同出于汉景帝的儿子长沙王刘发,死后的谥号为长沙定王。刘发的长沙王王位由嫡子刘庸继承。刘玄和刘秀的拥有一个共同的第五世祖,也就是长沙定王的庶子舂陵节侯刘买。按照汉制,只有嫡子(诸侯的太子,也叫世子)才能够父亲的爵位。比如,刘发的长沙王王位由嫡子刘庸继承,其他的儿子最多只能封侯。由此推理,刘玄的曾祖刘熊渠应该是刘买的嫡子,刘秀的曾祖刘外应该是刘买的庶子

  综上所述,汉成帝与刘玄、刘秀的世系图对照表如下:

  汉景帝――刘发――刘买――刘熊渠――刘利――刘子张――刘玄  汉景帝――刘发――刘买――刘外-――刘回――刘钦-――刘秀  这样一来,刘玄的世系就很清楚了:

  刘玄的曾祖是舂陵戴侯刘熊渠,祖父是苍梧太守刘利,刘玄的叫父亲做刘子张,刘子张做过什么官职,史书上没有记载,可能成了一个具有皇家血统的平民。史书上只说他娶了平林县何家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刘玄。

  刘玄在起义前后的大致情况如下:刘玄的弟弟被人所杀,他想报仇,于是结交了一些江湖豪客,准备对仇人下手。这一天,刘玄在家中设宴,与招待一帮子宾客饮酒。酒至半酣,突然之间,家人禀报,说外面来了一个游徼(音jiǎo)。游徼是秦汉时期的乡官,其职责是负责巡查盗贼。按照汉法,三人以上无故聚饮是违法行为,将被罚款黄金四两。刘玄慌了,担心被处罚,连忙请游徼进来,一起入座喝两杯。此时,由于时局不宁,盗贼遍地,朝廷官府对于各地的豪强私自结交、畜养宾客已经有了戒心,游徼此次到刘玄府中来,就是前来看看他的家里有没有不三不四的人。刚一进门,就看到刘玄家大摆筵席、杯盘狼藉,就有些不高兴。不过,游徼与刘玄认识,也就不便发作。谁知,刘玄府中的宾客们此时却闯了祸,给他带来了大麻烦。游徼入座之后,刘玄的宾客喝醉了,看到来了这么一个乡官,看着有些不顺眼。有几个宾客在座位上高歌一曲向挑衅游徼:

  “早上刚刚煮了两个都尉,

  游徼大人是后来的客啊,

  想不想品尝一下人肉的滋味?”

   这个游徼也不是省油的灯,心想:你们这些狗才,胆子也太大了!敢拿老子寻开心!本官今天让你们好看!他勃然大怒,一脚踢翻了桌子,喝令:“来人!给我把这几个狗才拿下!”门外的士兵则一拥而入,把几个宾客绳捆索绑,当场拿下。游徼喝道:“给老子狠狠地揍!”游徼甚至亲自上去,操起竹板,劈头盖脸对着那几个倒霉鬼就是一顿猛煽。如狼似虎的士兵们操起随身的家伙,对着这几个宾客就是一顿毒打。打完了,游徼还不解气,对着在一边直打哆嗦的刘玄说:“你府中的这几个人,本官今天带走了!关到牢里去!”说完,带着手下的人,压着犯人扬长而去。此刻,刘玄顿时傻了眼,心想:完了,完了,这次漏子捅大了。

  原来,按照汉法,侮辱官员,是严重犯罪行为。宾客犯法,刘玄也要连坐,也要与之同罪。随后,乡里官吏也来搜捕,刘玄就逃走了,躲藏在平林。游徼派来的狱吏找不见刘玄,就把刘玄的父亲刘子张铐了去去抵罪。刘玄不忍心连累父亲,于是把心一横,买了一口棺材,找了个死人装进去,让家人送回舂陵对外宣称:刘玄已经死在外头了。官府得到刘玄死了的消息,觉得再把刘子张扣住也没啥意义,只好把这老头放了。

  就这样,刘玄不但没有给自己弟弟报成仇,反倒凭空惹了一身官司,真是够倒霉的。从此,他在人间销了户,再也没有宗室子弟的名分。有家不能回,只好在外面流浪。为了活命,他只好到处东奔西藏,生活得很艰辛。地皇三年七月,也就是刘縯、刘秀兄弟起兵的那一年,绿林军首领王匡、王凤等人率军进攻随州,没能拿下。平林人陈牧、廖湛,又聚集了上千流民,也号称“平林兵”,以响应王匡、王凤。这个时候,刘玄因为实在活不下去,就加入了陈牧的队伍。因为刘玄读过书,有点文化,因此被任命为安集掾(音yuàn,安集掾就是负责征兵的小官)。起义之后,刘玄一直跟着部队行动。

  为什么要立刘玄呢?这个时候,义军人数虽然多,鱼龙混杂,有刘縯、刘秀为代表的旧宗室,有王匡、王凤﹑陈牧、张卬为代表的新市、平林绿林军。还有各地思慕汉室前来投奔的有才能的志士仁人,还有一些王莽军队投降过来的降将。王匡、王凤﹑陈牧、张卬这些人,实质就是土匪。这些人等胸无大志,一心只想为自己谋富贵,私心极重。本来,刘縯是皇族出身,又率先起兵,接连打了胜仗,声望最高,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如果以刘縯为首脑,则是最合适的人选,是当时的最佳选择。但是以张卬为首的一批将领,抢掠成性,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加入起义军以来,虽然稍有收敛,一旦有机会,则大肆烧掠。而刘縯一向治军严明,秋毫无犯。张卬等非常忌惮刘縯。他们认为,一旦刘縯被拥立为皇帝,必然对其进行严格约束。如果是这样,自己怎么继续能够继续胡作非为呢?当然,绿林系一方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是因为:刘玄的曾祖刘熊渠是舂陵节侯刘买的嫡子,刘縯的曾祖刘外是舂陵节侯刘买的庶子。论以血统,刘玄的身份最尊贵。相对而言,当然是刘玄比刘縯占优势。但是根本原因在于,刘玄给绿林诸将的印象是懦弱无能,贪酒好色,如果立此人,绿林系就好控制大权。

  因此,绿林系将领达成一致意见,决策拥立刘玄为新天子。等一切都安顿妥当了,然后王匡、王凤等派人叫刘縯去开会。

  刘縯赶到,立即嗅出了气味。当王匡、王凤他们提出拥立刘玄为新天子的提议时,刘縯委婉地表示了反对。他说:“诸位将军想尊立宗室,其德甚厚。然而按照我之拙见,不敢与诸位苟同。现在青州、徐州一带兴起了赤眉军,人数达到十余万。如果他们听说南阳立宗室为新天子,只恐赤眉也要立新君。这样一来,必然将会内争。如今王莽还没有被消灭,宗室之间彼此攻伐,会使天下人疑惑而自相残杀,这不是一条消灭王莽、复兴汉室的正确道路。”诸将听了频频点头。刘縯又说:“历代首先起兵的人,很少有人最终得到江山的。陈胜、项羽,就是失败的例子。我们现在还在舂陵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距离宛城还有三百里,这里不是建功立业的地方。突然之间我们擅自尊立天子,我们就会成为天下人的众矢之的。我们失败了,却让后人拣了便宜,这不是一个妥善的计划。”诸将问:“您以为应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没有一个领头的吧?”刘縯又说:“我的意见是:我们可以推选一个有才德的人,尊之为诸侯王,一样可以号令四方。如果赤眉所立的天子贤明,我们就一起去投奔他。如果赤眉没有立新君,等到打败了王莽,再立新天子也不迟。” 

  刘縯这番话,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其实不然。他说此话的主要目的在于阻止诸将立刘玄,自己的力量太弱小。只要能够阻止诸将立刘玄或者别人,等自己的势力慢慢壮大了,就会有机会。从谋略上说,这是缓兵之计。如果大家立的是他自己,他肯定不会说出上面这番话。  我们可以琢磨一下:凭什么赤眉可以立天子而舂陵诸将就不能立?赤眉军几乎都是由流民组成,难道流民立的天子比宗室立的还具有权威性?如果刘縯真的认为率先起兵就跟陈胜、项羽一样为他人做嫁衣,那刘縯为什么自己先要起兵?刘縯的一席话看似天衣无缝,实则自相矛盾、破绽百出。

  可是,在座的诸将都是一些老粗,没读过几天书。被刘縯这一套冠冕堂皇的话忽悠得团团转,竟然放弃了事先约定的通谋,齐声说:“善”。眼看刘縯的谋略就要成功,正当刘縯也在为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妙语奏效暗中欣喜之时,“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这就是绿林系将军张卬。张卬这个人,虽然本身也是个老粗,听刘縯说了半天,总觉得味道不对,但是自己也没多少文化,说不上个一二三来。他知道自己辩论不过刘縯,内心恼怒。愤然拔剑击地,大声喝道:“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诸将被他吓了一跳,这才明白过味来,纷纷表示赞同张卬的意见。刘縯知道绿林势大,自己跟他们斗,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只好苦笑着借坡下驴,最终也同意了立刘玄的决策。于是,大家拥立刘玄为新天子,改元为更始元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

  刘玄即位后,马上分封诸将,以德高望重的同族叔父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音wěi)为大司马,陈牧为大司空,刘縯为大司徒,加封汉信侯。刘祉为太常将军,袭封舂陵侯。

  大司徒是个什么官呢?其实,汉朝的大司徒就是丞相,主管行政事务,是全国的最高行政首长。通俗点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刘縯得到这个职位,看上去好像不错,其实不然。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刘縯的这个大司徒,只是一个虚名。实权掌握在大司马朱鲔、大司空陈牧等人的手里。军事、财政统统都是绿林系的核心人物在把持。为什么这样说呢?

  按汉朝制度,大司马一职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长,大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兼民政部、建设部部长。按照汉武帝之后的汉朝官制,朝廷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而大司马(即太尉)为三公之首,位在大司徒之上。在朝廷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在太平盛世之时,大司徒的地位都在大司马之下,何况在战争时期呢?打仗期间,兵荒马乱,又有什么行政权力可言呢?

  至于刘秀,他的地位卑微,几乎不值一提。  刘秀因为也是首义功臣,又是宗室子弟。因为刘縯的关系,被刘玄封为太常、偏将军。太常是掌管礼仪祭祀的官员。至于偏将军一职,是一个地位相对比较低的中级军官。依照汉法,将军一职,是不常设的。将军的名号很多,相当于“公”这一级的有四个:最尊贵的叫做大将军,第二等的叫做骠骑将军,第三等的叫车骑将军,最次一等的叫卫将军。西汉中期,也有前、后、左、右将军等名号,一般是因人设职,也叫做“杂号将军”。一般来说,刚刚建立的政权,取得高官相对容易。刘秀连个最末等的“杂号将军”都没当上,只被封了个“偏将军”。

  从这个官员任命名单可以清楚地看出,作为绿林系统代表的刘玄等人对刘縯的忌惮之深。也可以说,更始政权内部对于刘氏兄弟是极力打压、排挤的。

  拥立刘玄,是起义以来第一次政治势力大洗牌。刘玄做了天子,刘縯成为三公之一的大司徒。这是以实力对比瓜分政治蛋糕的真实体现。盛世之中,谁的官大,谁就有权有势。乱世之间,谁的兵多,粮多谁就有要啥有啥。刘縯没有被拥立,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声望不够,而是因为自己的嫡系部队人数太少,不能和绿林系抗衡。但是,慕名前来投奔他的人因此很是失望。已经投奔的人,难免也发点牢骚。刘縯听了,心里也不平衡。对于这一点,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为了兴汉大计,他也只能认命了。

  由于刘縯的声望太高,刘玄以及身边的近臣对其戒心很重。对刘縯处处下绊子,想要陷害他。刘縯处处小心,也加强了戒备。至此,更始政权的内部矛盾暂时告一段落。

  五月,刘玄派刘縯率部攻宛城,刘秀也率本部人马攻昆阳、定陵、郾县等地。毕竟,刘玄和刘氏兄弟他们还是穿在一根线上的蚂蚱。他们之间虽然有着深刻的矛盾。但是,紧迫的军情、极度严峻的形势已经不允许他们再进行内斗。  这是因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大战即将打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吗?西汉和东汉之间还有一个过渡朝代,叫“玄汉”
刘家人都是戏精毕业,但连刘邦、刘备都比不过这位更始帝刘玄
【汉朝】玄汉时期那些人和事儿
昆阳之战,2万汉军对战王莽42万大军,刘秀一战成名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一)
六位天子并存的东汉建武元年,刘秀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