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家绥中】(二)久远的记忆----神秘而灿烂的孤竹国

商朝时期,绥中地区属孤竹国,这是关于绥中地区最早的历史记录。

孤竹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神秘而生疏,零散见于古籍。

据《史记·索引》载:“商汤三月丙寅(约前1600年)封孤竹”,那么算起来“孤竹国”建国有3600余年的历史了。齐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64年)应燕国之邀,“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见《国语·齐语》),至此孤竹国被齐桓公所灭,前后共经历经约900余年。这应该是一段非常漫长的历史,在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什么:

孤竹,也写作“觚竹”,其觚指酒器。现代学者考证初认定其国都在河北省卢龙县蔡家坟村的北岭。其疆域西至今唐山市、迁西兴城镇,北达凌源、朝阳、老哈河,东抵锦西等地。当然,对此也有争议,1973年3月在喀左县平房子乡北洞村南孤山西笔架山出土的“兽耳衔环罍(lei)”也称“父丁孤竹”罍或“亚微”罍(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又对朝阳说提供了证据。但总的来说绥中属于孤竹国是确切的。

《尔雅·释地》载:“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可见孤竹国地处商朝边地,列四荒之首。

孤竹国是一个不太被关注的边疆古国,西至今唐山市、迁西兴城镇,北达凌源、朝阳、老哈河,东抵锦西,西南迄乐亭、滦南、唐海等地。东临渤海,西边和燕国接壤,南边是齐国。孤竹国农牧业发达:《逸 周 书 · 王 会 第 五 十 九》记 载: 正北“ ……孤竹距虚,不令支玄獏,不屠何青熊” , 孤竹国向周王朝进贡的方物是“距虚” , 距虚是马和驴的后代;《管子·戒》 记载: 齐桓公“北伐山戎, 出冬葱与戎菽, 布之天下”菽者, 众豆之总名。

我们的祖先除了农牧业外在遥远的春秋战国之交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壮举,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繁衍提供了最原始的养料。

一、   孤竹先贤:伯夷、叔齐

孤竹国君姓墨胎,是炎帝的后代,与商王同宗。

孤竹国对后世更大的文化贡献是两个王子伯夷、叔齐:第八代孤竹君墨胎初( 字子朝,商代金文作“亚微”) ,年老将终,欲立季子叔齐。商纣王六十一年子朝死,叔齐让兄长伯夷,二子皆不肯立而逃到西周。国人立次子为君。时值周文王卒,武王欲伐纣,伯夷、叔齐以为不仁不孝,叩马而谏。及武王平殷纣, 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 一) 夷齐让国———求仁、重义思想

伯夷坚守的是孝,叔齐坚守的是悌,二人共同坚守着仁与义;?

(二)叩马而谏———崇礼、 尚德思想

在伯夷、叔齐看来,武王伐纣是公开背弃传统的伦理关系和君臣之道的不义之举。

( 三) 首阳采薇———守廉、?反暴思想

主张克制物欲之贪,弘扬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的高蹈。

伯夷、叔齐的故事在后世流传久远,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养料:

孔子中在《论语》充分肯定了伯夷叔齐: 人格方面,“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政治态度方面,“求仁得仁”、“不念旧恶”,体现对礼的坚定维护;对后世影响方面,虽然失去了生命,却为后世所称颂。孔子深刻解读了夷齐精神的价值,同时对夷齐的践行方式表达了不选择的态度,从而丰富了儒家学说的精神内涵。

《孟子》有十三处提到伯夷:认为伯夷是在行为上能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在政治态度上能“治则进, 乱则退”?的“圣之清者”,高度称赞了伯夷的清高之风;?“故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 懦夫有立志”, 肯定了伯夷的道德行为和人格力量是有积极教化作用的。

《庄子》之《让王》篇肯定了他们面对富贵的廉洁心态, 具有高尚的气节和不同流俗的行为,衍生了对他们人生情怀与生活态度的肯定,即自适其乐的生活态度和不追逐于世事的节操。

屈原在《九章·橘颂》中把夷齐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榜样,“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文天祥《和夷齐西山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

南宋著名画家李唐以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首阳山为题材,画了一幅《采薇图》。此画系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书写过《伯夷颂》长卷,后为秦桧所藏,辗转多人后,清代入宫。1949国民党逃往台湾,将其带到台湾。

伯夷、叔齐故事的广泛传播,在周边国家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光国爱读《史记》,尤其敬慕伯夷的气节。明朝末年,德川家先祖建“得仁堂”,将伯夷、叔齐的木雕像安置在堂内,并据孔子评论伯夷、叔齐所说的“求仁得仁”而将其命名为“得仁堂”。

绥中历史曾归属孤竹国,先贤的大仁大义在这片土地定会不断流传和积淀。

二、   箕子

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商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箕子是商周之际淇河流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被称为'中华文化第一子','儒家前驱'。

箕子曾嫁女与孤竹君二子,因纣王无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箕子带着中原文化、孤竹文明和5000孤竹人“走之朝鲜”,成为朝鲜的开国之君?,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地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以致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之朝鲜喜爱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

5000孤竹人是朝鲜人的初民,绥中所属孤竹国和朝鲜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箕子东迁之地在辽西朝阳,西周末年改国号箕为朝鲜
百家姓各姓始祖,何 ,宋,朱,马,郭,林,孙,高,梁......
各姓氏得姓始祖一览图(三)
都是一代名相,诸葛亮和百里奚在南阳的待遇为何天上地下?
百家争鸣
商纣王亡国之后,探究商朝后裔的去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