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射速并非MG42机枪优点 鬼子不止万岁冲锋:那些成为谬误的常识

文/夏塔君

射速高算得上MG42的长处吗?

一提起MG42机枪,许多军迷会想起这一经典武器惊人的射速与撕扯布帛一样的绵密枪声。作为公认二战中最优秀的机枪,1500发/分的高射速最为军迷所津津乐道,关于MG42利用恐怖的射速打得敌人心惊胆寒举手投降或四散而逃的传说也尘嚣至上,还诞生了“奥马哈之兽”之类的地摊神话。渐渐地,对MG42的正面评价都集中到了射速方面,似乎这挺机枪最大的特长便是高射速。在MG42的射速加成下,主要装备栓动步枪的德军步兵班火力输出并不次于全副自动武器的美军步兵班。

二战中,MG42利用高射速屡屡给予敌军重大杀伤,尤以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反映最为直观,海岸上的德军操着MG42疯狂屠杀岸滩上无处可藏的美军

然而射速高真的是MG42的主要优点?根据德军记载,MG42平均每发射500发就要更换枪管,在寒冷的东线可以打700发再更换,在炎热的季节就经常打300就必须换下滚烫的枪管。尽管MG42设计精良更换枪管方便,然而这个火力间歇十分不利。除此之外,MG42还需要频繁装填弹鼓或弹链来维持火力。当然德军同时配置的多挺MG42可以相互照应彼此掩护,但并不意味着每次战斗都能如此理想。如此一来,过高射速的MG42火力持续性反倒不如射速较慢的其他机枪。在这种情况下,MG42打上几下就要因更换枪管或装弹而歇火片刻,敌军低射速的机枪反而能长时间持续射击压制,MG42处境不免尴尬。

MG42的猛烈火力压制敌军效果奇佳,但关键时刻频频换枪管是个致命伤,过快的射速太容易导致枪管过热,同时副射手要不停地提供大量弹药来伺候这头“吞弹神兽”

此外高射速意味着惊人的弹药消耗,即使老练的射手用点射将射速控制在500-650发区间,一条百发弹链也打不多久,射速之长在点射中难以发挥,为MG42接济弹药反倒为了大问题。如果是掘壕据守或依托永备工事作战,大量储备的弹药供应起来还算方便,如果MG42跟随步兵班投入进攻,弹药供给便不是小事,射速快的战术优势因弹药不足而大打折扣。别国军队的班用机枪手通常只需要一名副射手携带弹药或干脆不用副射手,MG42用于突击时却常常有至少2名弹药手伴随作战。

MG42利用射速优势屠戮敌军的人海冲锋再合适不过,然而用于对付装甲掩护下分散进攻的小股敌人,作战效能并不比射速更低的MG34强多少

MG42的高射速并非设计之初的指标要求,而是由于枪管短后座+滚柱闭锁的结构,加上为了节省物料减轻枪机重量时诞生的副产品。

配属步兵的通用机枪的射速并非越快越好,既不应当太慢,选择适中的射速才是王道。射速慢杀伤效果打折扣,射速快又消耗过多弹药同时枪管易过热。二战结束后各国的新型机枪基本都将射速维持在每分钟800发上下,可见这被视为适中的“经济射速”。MG42的后继型号MG3,也通过有意增重枪机,将平均射速压到1000发以下,可见高射速的性价比并不高。如此说来,射速高作为MG42的优点勉为其难,乃至说是缺点也并不为过。

德军步兵班高度依赖于MG42提供的火力输出,如果MG42不幸被毁或长时间歇火,德军步兵仅凭手中的步枪与少量冲锋枪在交战中十分被动。应该说MG42填补了步兵班的火力不足,但前辈MG34的900发/分的射速已经够用,比对手同级别机枪的射速快得多,并未听说德军步兵抱怨MG34射速不够

MG42最大的优点绝非射速恐怖。这挺机枪继承了前辈MG34气冷模式、轻重两用、快速更换枪管、供弹方式多样、携行方便、可靠耐用、配备到班组等先进理念,同时大胆地采用冲压技术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与工时,创造了出众的生产效率,是一挺真正为大规模战争而生的机枪。据说一挺MG34造价为215美元,MG42只需要117美元,同时代同类的美军M1919A4机枪也要127美元之多,MG42冲压制造促进的成本控制水平可见一斑。因此战时MG42的产量达到百万挺,成为纳粹的锋利屠刀。

战争中后期,可以说哪里有德军,哪里就能听到MG42撕扯亚麻布一样的枪声。MG42当之无愧是二战最优秀的通用机枪,过快的射速反而算是个缺点

.二战日军遇到强敌只懂得自杀式冲锋?

一提起二战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交战方式,许多对军事涉猎不深的网友先想到的便是鬼子的“万岁冲锋”,头脑中浮现出大批日军嚎叫着举着武器扑向敌军的密集火力,像割稻草一样被屠杀殆尽的场景。在艺术作品与历史资料断章取义解读的作用下,二战日本鬼子的基本战术就定格在这个“自杀式冲锋”,字里行间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愚蠢。每次提到二战日军,不少人都会提起这个“万岁冲锋”轻蔑嘲讽一番,仿佛那就代表着鬼子的真实战斗力。

许多人的印象中,二战日军是这样作战的——只擅长给强敌的猛烈火力送肉

二战各主要参战国作战时主要依靠火力决胜,而工业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的日本无法效仿,因此对步兵战斗力的依赖远超其他各国,提倡步兵白刃战决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日军致力于打造出一支世界最强的步兵。

翻看日军的作战训练科目,会发现到二战前期为止,日军的训练项目繁多而实用。前五个月的新兵集训包括刺杀、打靶、投弹、战术动作、拉练等项目,其中严寒与夜间作战是重点内容,之后是大量协同作战训练,从小队到中队、大队乃至于联队级别的协同作战演练,反复强化单兵战斗技能与小队战术配合,总共11个月的严格训练使日军具备了极高的作战素养。到了战场上,这些训练成果会转化为强大战斗力。横向比对,可以说二战日军的单兵战斗力当时在世界各国中数一数二。

实际上日军战斗力相当强悍

诺门坎之战,关东军被苏军机械化兵团击败,却也令对手付出了相当的伤亡;马来亚作战开始后,日军以较小代价仅用三个月便攻克英印军重兵把守的马来半岛;入侵菲律宾时,鬼子比预期中多花了几个月,彻底击溃美菲守军夺下了整个菲律宾;攻打缅甸的作战中,英印军被入侵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到印度;这都是日军真实战斗力的写照。固然对手的失败或惨胜与自身准备不足脱不了干系,但日军高超的战斗技能与基层部队的出色指挥才是主因。从菲律宾的日军手中侥幸逃生的美军士兵曾经回忆“日本士兵差不多每一个都是超人”,固然有些夸张,却也是鬼子兵战斗力的生动写照。

日军以其凶悍本色迅速征服了东南亚,一度将美英军队打得丢盔弃甲

当战局逆转,齐装满员的美英军开始在亚太战场反攻,日军的胜利便一去不复返。日军火力上的劣势暴露无遗,只依靠步兵对抗机械化敌军相当吃亏。即便如此,日军依然不愿放弃,发起一次次殊死反扑。

日军善于利用地形地物隐蔽,快速接敌,尽可能减少暴露在对方火力下的时间

在瓜岛、塞班岛等多场战斗中,日军没条件动用大量重武器,便特地选在夜暗、阴雨一类能见度不高美军难以发挥火力优势的时机进行突袭,最大限度规避自身缺陷。同时日军精于构筑工事,防守太平洋岛屿时修建了大量明碉暗堡,大大削弱了盟军重武器的打击效果,迫使美军出动步兵与日军直面对抗。而视死如归的鬼子兵通常会在工事内外和敌军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将自身单兵素质强,悍不畏死,能承受巨大伤亡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太平洋战争中,鬼子更愿意依托工事和盟军交战,而非一味冲出去送死

历史上日军确实进行过多次自杀式冲锋,塞班岛战役末期万岁冲锋的规模甚至超过2000人。但都是在战局彻底绝望且基本上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才爆发的最后疯狂。日军《战阵训》中“军人生不受被俘之辱”的教条对日军官兵毒害颇深,因此自知末日将近的鬼子兵会组织起来向敌军发起决死冲锋,只求一死,如果能收敌人几个人头当然更好。在极端的情况下,日军会选择直接自裁,用刺刀、枪械或手榴弹自尽。

话说回来,日本终归在国力上与美英相差太远,与胜利之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根本不可能依靠意志与战术填平。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策划了多场进攻与反击,有明确的目标与组织分工,有战术安排与配合协同,然而精心的计划却被盟军恐怖的火力所粉碎,进攻开始后渐渐变为敌军的空地联合打靶,败退之后日军损兵折将尸横遍野,其结果与自杀式冲锋基本无异。因此在许多人看来,日军这样的作战方式就是“万岁冲锋”,如此说来,倒也并非全无道理。

英帕尔战役中冲击的日军在英印军自动火力下伤亡惨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天入地,横扫德日的“收割机”——M1919机枪
二战初德军入侵法国时,德法两军步兵班的火力对比
二战中,如果德军一个班与美军一个班遭遇,如何进行战斗?
德军坦克坚持使用MG34作为车载机枪,为何不用更先进的MG42?
MG34通用机枪如何改变战争方式?成班组作战核心 影响持续至今
射速每分钟1200发的MG42放到现在仍不落后?这个说法是真的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