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方法 | 没有“抽象概括”能力,孩子如何应对这碎片化的世界?
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说过:“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最基本特征是概括。”从这句话你就能推演出:高智力的人,其概括能力都强。

领导讲话:我讲“三点”——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协力奋进;

专家诊断: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主持人圆场:不论有什么分歧,我们都有共同的初心­——
……

凡此种种,我们都感叹:这些人都是高智商。


“一分钟描述清楚问题本质的,自然人生和别人大不相同”,这就是对零散信息进行快速抽象概括表达的能力。

什么是“抽象概括”能力?


那么,什么是抽象概括能力呢?

我们先回看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类时期。

人类在不断解决“吃穿住用行”的过程中,发明出越来越有力的工具来解放我们的四肢,与此同时,人类还不断发明出越来越丰富的知识,形成了一个新的世界——知识世界

1

事实性知识(factual knowledge)

事实性知识是学习者在掌握某一学科或解决问题时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具体包括:术语知识、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

2

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

概念性知识是指一个整体结构中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类别与分类的知识、原理与概括的知识、理论,模式与结构的知识。

3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程序性知识是指“如何做事的知识”。具体包括: 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识、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

4

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

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一般的认知知识和自我认知的知识。具体包括:一般性学习思考和问题解决策略的知识、认知任务的情境性和条件性知识、关于自我的知识。


对知识的分类,从不同维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我们采用教育界比较通行的分类方法——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分类。

看完关于“知识分类”的简介,你就可以豁然开朗:

抽象概括能力,是与知识世界的多种知识相关的。因为如果你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个“术语”(概念、原理、策略),要抽象概括出来是非常难的。而这种从无到有地“抽象概括”出这些属性、概念、原理、策略、理论、模式等,这就是高级的“创造新知识”的过程。

所以,你看出来了:人类知识世界的构建过程,就是历史上无数杰出大脑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创造过程。

什么是“概括方法”和“抽象方法”


概括方法与抽象方法是不同的。
 
概括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概括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联结起来,或把个别事物的某些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方法。

概括通常分为经验概括理论概两种。

经验概括是从事实出发,以对个别事物所做的观察陈述作为基础,由对个体特性的认识上升为对个体所属的种的特性的认识。理论概括则是指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由对种的特性的认识上升为对种所属的属的特性的认识,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规律的认识。概括过程包括比较、分析和扩张等几个主要环节。

抽象是与具体相对应的概念,是对同类事物抽取其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舍去其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抽象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知出发,通过分析和比较,综合得出简单的、基本的、本质的规定。

抽象的具体过程也千差万别,但都包括如下基本过程:分离(与具体的感性分离)、提纯(在纯粹状态下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简略(简化对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

例如,平行线概念的形成是从学生都看见过的“黑板相对的两边”、“笔直的两条铁轨”、“林立的旗杆”等,通过大量观察,撇开这些具体的不同用途、不同质地、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长短等属性,通过分离把两边的关系抽取出来,提纯得到:在同一平面、直线、永不相交等性质,再简略表达为: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1

抽象和概括的区别


抽象得到的新概念与表述原来对象的概念之间不一定有种属关系。例如我们从现实存在的事物中抽象出“重量”的概念,它与原来的“物体”并无种属关系。

概括得出的新概念是表述原来对象概念的一个属概念。例如在数学中可由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图形概念概括出“四边形”概念,这是前几个概念的属概念。

2

抽象和概括的联系


概括和抽象虽有差别,但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抽象是概括的基础,没有抽象就不能认识任何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无法概括。概括本身可能也是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必须的一个环节。一般说来,概括的范围越广泛(如:物质和意识的共同点,都是“存在”),其抽象程度也就越高;反之,较具体的概念,由于它反映着事物的较多的规定性,因而反映的事物就越少,其概括的范围也就越小。

由于抽象和概括是密切联系的两种方法。因此,人们常将抽象的方法和概括的方法统称为抽象概括方法。

“抽象概括”在学科中的运用


科学家运用物理的抽象概括思维将物理知识形成体系,用最简单的规律和理论来描述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如宇宙中的各种作用力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四种。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使所研究的问题简化:

有的将研究对象理想化,如:质点、刚体等;

有的将研究过程理想化,如:匀速运动、简谐振动等;

还有的将研究条件理想化,如忽略空气存在的真空状态、绝对光滑的无摩擦面、不与外界进行热传递的绝热容器等。


然而,如质点、匀速运动等在实际中都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又何必研究呢?

这就要求学生理解,这正是科学研究问题时常用的简化方法,它的实质是,忽略次要方面,突出主要方面,这就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概括思维。学生一旦掌握这个思维方法,其认识水平就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北京师范大学冯忠良教授说:“概括是一切科学知识的领会所不可缺少的。这不仅对于领会数、理、化的教材是必需的,而且对于领会史、地、语文等知识同样是必需的。

你能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吗?

2014年开始,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就曾掀起过一股网上买菜O2O浪潮,第一批试水的有爱鲜蜂、青年菜君等线上卖菜平台。

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则是第二批玩家的代表,他们采取的是前置仓模式。……后来,线上线下社区门店一体模式诞生,代表是阿里的盒马鲜生、美团的小象生鲜等。……

现在,菜篮子的互联网生意已经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小型战役,演变成了美团、腾讯、阿里、京东等巨头的争锋。

阿里方面,“饿了么”3月份与叮咚买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饿了么”口碑正在孵化“饿鲜达”的新项目,探索与菜场联营合作,帮助菜场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

美团则是1月份在上海启动美团买菜业务的测试,随后在北京、深圳、苏州、南京等城市试水,并于11月攻入深圳。此外,双十一期间,苏宁小店下属的互联网买菜业务“苏宁菜场”也正式在上海上线。腾讯在这场竞争中并没有亲自下场,而是通过投资每日优鲜、谊品生鲜进行布局。京东则是旗下京东到家联手众包物流平台达达,目前已覆盖133个城市,合作的连锁商超200多家。

在充斥着碎片化信息的世界,抽象概括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应该如何训练呢?
在提取关键信息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用可视化图形进行逻辑分析是有效的训练路径。

经过这样图示的概括(形成习惯后,可以在大脑中进行),很快就能将400多字的文章用十多个字进行准确概括,更为重要的是,能看出概念是如何层层抽象概括的。

针对不同内容的概括,可以抽象归纳出不同的方法。如:语文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还有,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强调的中心句、关键词等,而这一提炼总结的过程,都是“抽象概括”的应用。

抽象概括这一思维方法,虽然划分在“抽象思维”的范畴,却是涉及到左右脑,艺术领域同样需要“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从抽象派的艺术表现形式,你就能感觉到:画面要表达的,一定不是对“具体实物”的写真,而是剥离了具体,要表达某种概念、思想、感觉。

说到感觉,这也是有“抽象概括”的成分的。

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眼就发现混迹在人群中的小偷。但是,你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位有经验的警察却说不清楚,总之,就是一种感觉。这就是在长期具体情境中,提炼出的“经验概括”。

经验概括是从事实出发,以对个别事物所做的观察陈述为基础,由对个体特性的认识上升为对个体所属的种的特性的认识。

如何训练“抽象概括”的能力


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专家都擅长用抽象概括,从本质上去看问题,他们大脑中有许多框架和模式,在面临问题时基于问题的特征快速从记忆中提出框架,而普通人可能面临问题时想不到用什么知识,即便想到了也只是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主动地练习并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思维”活动课程》十分重视“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的专项训练课程如下:

如:三年级《各式各样的门》这个课例中,就是让学生们去发现生活中各种具体的 “门”——房屋的门、柜子的门、盒子的门、天安门,甚至虚拟的“脑门”等,从而抽象出“门”的共同属性:通道、可开闭,经常和一个空间相联系。

继而,再和另外的空间通道(如窗户)相区别,从而给出“门”的合理化定义。在上这样的“抽象概括”的课时,是不允许查词典和百度的,就是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头脑风暴”产生更多的想法,给出一个自认为准确的概括。这才能真正提高“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对于大多数家长朋友来说,如何提高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有三点建议:

1

积累


和孩子一起积累关于社会各方面生活的术语。抽象概括需要运用到各种关于概念的词语。如果根本不知道这个“术语”,就不能进行准确快速地概括。

2

描述


你能用“三句话”“几个词”来描述吗?在生活场景中,孩子滔滔不绝地讲,固然感觉其乐融融,但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比如9岁左右,就可以提出这样“简化精炼”的要求,并分享家长自己的关键句和词语。

3

形成图式


你可以从“某方面”来说一说。当我们从具体事物中进行抽象时,是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抽象概括的,如一件事的基本状态、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对周围事物的影响、历史脉络、人性表现等,长期以往,孩子进行抽象概括的方向就形成了灵活的图式。

经常,我们听到这句话:读书先把厚书读薄,然后再把薄书读厚。

这第一个境界就是指“抽象概括”能力。但更关键的是,“读薄”的这个“薄”需要是“一针见血”的本质性理解。比如:

什么是“好的朋友”?

什么是“理想的职业”?

什么是“美好的生活”?

古往今来,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也或有不少鸡汤美文,如是这般地说道。而只是记住这些“知识”是没有用的,只会在这些碎片化信息中越发失去方向,我们需要的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进行抽象概括,建立出自己的标准。

 张蕾 

《“学思维”活动课程》副主编,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思维型教学基地教学总监、学优双创教育研究院STEAM+教学专家。2017年被授予全国第二届“课改优秀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抽象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的概括
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掌握高效教学的密码?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胡卫平: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应用迁移能力?
教育硕士考试资料《心理学》——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