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贾家刀面临失传,老匠人苦苦寻找继承人

山西省长治市荫城镇“贾家刀”铁匠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贾忠平是第四代传人,他经营的“贾家刀”铁匠铺是现今长治地区留传下来最后的手工铁匠铺。他的子女在城里都有自己的事业,村里的年轻人也不屑这样的手艺。如今,他的手艺很难传承下去,古老的荫城铁业正在渐渐消亡。贾忠平现在最急切的想法就是能够有人继承这项传统技艺。

今年61岁的贾忠平16岁就跟随父亲学打铁,是贾家的第四代打铁人。他头脑灵活、手脚利落,40多年的铁匠生涯磨炼出他执著、严谨的性格,他打制的铁器在方圆几十里颇有口碑,尤其是打制的铁包钢菜刀,要经过称重决定所打刀具的大小、用小块钢炭烧炉烧铁、电气锤打、手工捶打、反复淬炼等30多道工序,做工讲究,地道耐用,是他的招牌铁器。

据《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荫城已经开始了铁货制作。汉代,荫城的采煤、冶炼已初具规模。当时,上党设有官府,荫城驻有铁商,铁制手工业十分兴旺,荫城周围的132个大小村庄,村村有铁炉,人人会打铁,打造的锅、镦、刀、匙、勺等远销各地。

“贾家刀”铁匠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一直以来,贾忠平最看重的是刀的品质。他说:“我打的‘贾字刀能用一辈子。”

“贾家刀”铁匠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贾”字刀初期只有一个型号,后来发展到六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同时也把荫城的铁器文化传遍全国。

这间坐落在琚寨村村西的铁匠铺子,离贾忠平家不足50米,铺子有5间房,破旧而昏暗,还有一个小院。在门边的墙上,写着“贾字厨刀农具厂”几个毛笔字。说是工厂,其实只有贾忠平一个人,烧铁、打铁,贾忠平一个人操持。

父辈传下的打铁手艺,贾忠平固执地坚守到了现在。他的子女在城里有各自的事业,村里的年轻人也不屑这样的手艺。

父辈传下的打铁手艺,贾忠平固执地坚守到了现在。他的子女在城里有各自的事业,村里的年轻人也不屑这样的手艺。

荫城铁业,历史悠久,其冶铁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时就有“天然铁府”之称。是古代山西铁货重要产地和集散地,有“万里荫城,日进斗金。”之说。

清朝至民国十年前后,是铁业最盛时期,荫城成为北方最大的铁货交易中心,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长治县荫城镇的铁货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品也有着很高的声誉。

“我打的刀,中间是钢,两边是软铁,两片软铁包着好钢打出来的刀耐用,这恐怕也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来历吧。”贾忠平一天能够打出两把高品质的刀具,一把能卖将近100元钱。

“贾家刀”铁匠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贾”字刀初期只有一个型号,后来发展到六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同时也把荫城的铁器文化传遍全国。 “铁器生意好的时候家里曾经开了三个炉,顾了10来名铁匠,当时供不应求。而如今,那样的场面再也见不到了。“

吃过早饭的贾忠平像往常一样默默地走到自己的铁匠铺子。

“我打的刀,中间是钢,两边是软铁,两片软铁包着好钢打出来的刀耐用,这恐怕也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来历吧。”说完,贾忠平憨憨地一笑。

如今,随着工业生产的进步,手工逐渐被机器代替,大多数铁匠开始转向其他行业,打铁业日渐萧条。尽管质量过硬,但城里人不喜欢这样外形的刀具,靠着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贾忠平成了为数不多的“守业者”。显然,他的手艺很难传承下去,古老的荫城铁业正在消亡。

靠这门手艺,收入并不高,他担心最担心的是这项手艺在自己手里断掉,他每天都苦苦地寻找办法。(如果您有办法并且希望帮助贾师傅守住这项传统手工艺请与我们取得联系微信:sxwbyf,贾师傅将毫不保留的与您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四代铁匠100多年手工捶打,排队也要买的这把传世菜刀即将绝迹!
纪实摄影 ▏身边的传统手艺人:打铁匠老戴
打铁的
铁匠
古镇铁匠尹爹爹
传统工艺守望者的无奈:以前客商拿现金预定,现在只能集市摆地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