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玉芳: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文/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摘选自第八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边玉芳老师演讲文字实录


我若慢悠悠,孩子会落后吗?


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接到一封来信,是一位80后的妈妈写来的,她说,女儿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读小学三年级,她感觉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困境,不知道教育孩子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个妈妈的内心,一直觉得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应该还是以玩为主,或者说以学科以外的发展为主。但她发现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报了各种学习班、作业班。如果女儿不报,会不会落后于同学呢?妈妈的内心实在不安。


她也加入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群,群里家长都在晒自己的教育思想,晒孩子成长的点滴。很多孩子都各有所长,比如有的小小年纪就获了各种奖项和荣誉称号,有的甚至出书了。这个妈妈开始感觉到压力:现在女儿还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以后会不会这么优秀呢?如果女儿成了一群大树中间的一棵小草,如何能够吸收到阳光雨露呢?有时候她也想退出这种群,但又觉得不能够退出,在这样的进退两难之中,不知如何取舍。


在这样一个快时代,人人都在抢跑,我若慢悠悠,孩子会落后吗?我想这样的困惑很多家长都有过。还有人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就计算距离高考有6414天,这是一个多么焦虑的事情。


针对这样一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论或思潮。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和《中国教育报》发起了一项调查。用了四大版面的篇幅,专门来讨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话题。


调查的结果中,大概有19%的家长说我是认同的,也有29.2%的家长是比较认同的,当然还有一半的家长是不认同的。




我们还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哪里是孩子的起跑线?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还是幼儿园入学的那一天?还是小学入学的那一天?还是中学之后?或者就根本没有起跑线?对这个问题,家长们其实意见也并不是完全统一。虽然大家的想法各异,但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很多家长育儿焦虑的一个起点。家长们都很爱孩子,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很多孩子并不为家长这样的一种爱,或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来买单。


父母不恰当的爱其实是一种“祸害”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一个豆瓣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我想光听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觉得非常吃惊了吧?这个小组几年的时间里就迅速聚集了数万人参与讨论。我觉得家长们都需要去看看这个群,会让你对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思考。家庭本来是我们人生的港湾,是我们最温暖的所在,但是在这个群里面,家庭却变成了世界上最没办法原谅的地方。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热门话题,比如,“父母毁掉你心中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受到高等教育的父母更丧心病狂。”“中国父母是如何把你们孩子变成剩女的。”还有“从小到大,父母爱的根本不是我,而是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我们家长并不是那样去想的,但是很多的行为可能会在其中。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曾经这样说过,他们害了你,你的爸爸和妈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们的确害了你。这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家长爱孩子,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或者他们的感受和你的初衷有非常大的差距,甚至适得其反,我想给大家分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我们一直在讨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为什么这么说?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各方面的证据都可以证明,父母自身,包括父母的言行和教养方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父母的婚姻质量等等,都会对孩子心理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比如有一个研究,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权威型、放纵型、专制型、和忽视型四种,去考察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自尊水平,以及抑郁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这三个指标的情况差异非常显着。权威型的教养方法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都更高,抑郁程度更低。反之另外三种教养方法,都会导致孩子情绪和自尊方面的一些问题。


再比如,一个发表在美国科学院的院报上的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生活的经历,会对大脑产生永久的影响,会改变孩子的大脑体积和结构。研究把孩子分成四组,一组是正常组,一组是生活条件差的,比如吃不上饭、营养不良。还有两组是教育缺失的,分为被父母打骂的,和被父母忽视的组。


研究结果表明,另外三个组对比正常组,孩子的大脑都有明显的改变。大脑左侧的杏仁核、左侧和右侧的海马,体积都变小了。这意味着早期经历,对孩子的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根源,而我们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互动模式产生的是永久性的影响。


我想起刚刚提到的“父母皆祸害”的小组里面,有一篇文章,让我非常触动。一个男孩说他的妈妈非常喜欢养植物,但总是在抱怨,别人家的植物长得很好,为什么她的就叶子上有黄斑,缺损而难看。但其实,他妈妈只有记得的时候,才会给植物天天浇水,忙起来就忘记浇水,所以总是养不好。他说自己的命运和植物简直就是一样的,妈妈忙起来,就放置他,忽视他,然后还抱怨他没有别人家孩子好。有一天,在搬家的时候,他妈妈摔碎了一盆植物,发现植物的根部长满了不知名的虫子,就说恶心死了。这个男生就说,我在想,是不是等我根部都烂掉之后,妈妈她也有相同的感觉?所以,父母抱怨孩子长得好不好时,更多应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5+2=0的困惑


还有很多家长会说,孩子成长的前几年,跟我相处得多。那上学了之后是不是就是学校负主要责任了呢?实际上,我们有大量的研究发现,父母教育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学校里接受一样的教育,但是结果会不一样,因为父母自身的状况,家庭教育的状况,会中介或者调节学校教育对孩子发生的影响。



如果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学校教育不一致,那么在学校5天教育的成果,一回到家里,就荡然无存了。比如,学校说要减负,尽量去减少布置作业,但是我们家长说不行,学校作业太少了,所以我们要加负,要布置家庭作业。比如,在学校里我们培养孩子独立,鼓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在家,父母说:你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我们帮你做。再别如,学校里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展示不要怕犯错,父母的做法却是打击孩子,你怎么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呢?这些矛盾都会导致学校教育的很多措施无法彻底落实,反过来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最可怜的是我们的孩子会无所适从。


另外,中国这几年来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很多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活动不理解,改革遇到很大阻力。比如,很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的活动,家长认为会占用孩子的时间,因为孩子在外面报各种各样的班。但这些班一方面会让孩子们对学习厌倦,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觉得没关系,学校里的东西不听,还有其他渠道去听,这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


所以,无论是从父母自身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还是父母的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调节作用,都说明,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资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之间真正的差距来自于父母的观念
孩子不是你的“成绩单”,不要因为你的焦虑“绑架”了孩子的童年!
教养比文凭更重要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谁告诉过孩子终点在哪儿
【教育读书】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学”!
东胜德育办推荐文章---父母 才是孩子的起跑线201511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