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谈“患得患失”——《论语》乱谈之二十一
也谈“患得患失”

  ——《论语》乱谈之二十一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17、15)

  “患得之”三字疑为有脱文,当作“患不得之”,即在没有得到之前,担心得不到。“鄙夫”在没得到时要“患”,得到后还是“患”,那么,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患得患失”是想针对什么对象而言的呢?是泛指吗?我觉得不是,从前边的“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几个字可以看出,孔子应该是有所特指的,而那些能够“事君”的人物,似乎都拥有权势的,所以,孔子“患得患失”所指的事物可能就是指“官位”:“鄙夫”在没有得到官位之前,担心得不到,而得到之后,又害怕失去它,而且一害怕,就“无所不至”了。孔子真有先见之明,一部中国官吏史就是一部争权夺势以及夺权后为守住自己的地位而什么坏事都做尽的历史。但是,我们今天所运用的成语“患得患失”是泛指任何想得到或已经得到的东西,它不仅仅是官位了,只要是你渴望得到而又很珍惜的事物都可以——由此扩展开去,这样的事物似乎太多了。欲望无穷,说实话,我们绝大部分的尘世中人是属于孔子笔下患得患失的“鄙夫”。患得患失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在没有得到之前,只要是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没有谁会很大方地表示得到和没得到都不在乎;而得到后害怕失去,也是人之常情,这与你是否是一个“鄙夫”没有必然联系。对名利的追逐让尘世中人疲惫不堪,患得患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做到既不患得又不患失似乎只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可这样的圣人又有几个呢?不可否认,患得患失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几乎每个人都难以避免,聪明人无非是做得更隐蔽一些而已。虽然我们都懂得“患得患失”是凡人很难避免的道理,好像接受它也无可厚非,但是不管怎么说,患得患失都应该是一个贬义词,人一旦为了追求私利或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就会让自己心狠起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于是患得患失心理会让人心变得丑陋。那么,最好是怎样做呢?人生苦短,我觉得没必要对事事执拗,只要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活出真我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要学得大方豁达一点,不要在一些小事情上面固执,潇洒处世才是人生应该有的态度。同时,得与失是一个辩证的话题,得到的同时意味着失去,失去之后也意味着得到,就看你如何选择看问题的角度了。比如位高权重者,天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算计着别人也被别人算计着,虽然有了权势,但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腰缠万贯的生意人,虽得到了财富,却可能失去了健康和幸福。更何况,得失会随时相互转化,你一旦什么都较真起来,就会“患得患失”得没有尽头。总之,对于你所拥有的,要珍惜,因为你所得到的不一定是你永远能够占有的,有一天早上醒来,你可能就失去了;尤其是,在拥有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绝不可张狂待人——可惜世上俗人往往一得志便猖狂。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不要耿耿于怀,老是放不下,应该豁达一些,淡泊一些,别太介意太看重,要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420期】音频学《论语·阳货篇第15章》孔子因何说不能与鄙夫共事?
道听而涂说|《论语》没有那么难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反对色厉内荏和道听途说
论语17.15
论语现场 | 鄙夫问我 空空如也 没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难以转变的态度
“鄙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