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以古渝水而得名,是明长城的东北端起点,位于秦皇岛市以东北15公里处,有“天下第一关”之美誉。山海关地处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北倚群峦叠翠的燕山,南襟烟波浩淼的渤海。山海关区是河北省秦皇岛市三个城市区之一,现辖 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全区人口15.2万。山海关区已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胜地40佳”、“首批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全国大樱桃之乡”等称号。

  简介

  山海关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自古就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名播遐迩。如今它地处东北、华北、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处,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山海间距8公里。西距北京290公里,东距沈阳370公里,西南距天津220公里,东南隔海与大连直距200公里,是连接东北华北的交通枢纽。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

  山海关城平面呈四方形,周长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宽五丈,深两丈五尺的护城河围绕其外。城墙外部以青砖包砌,内填夯土,高约十四米,宽七米。有城门四个,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四门俱存,东门即为“天下第一关”,保存最为完整。城门台上座有天下第一关城楼,实测城台高十二米,城楼高十三点七米,楼东西宽十米零一,南北长十九米零七,楼分两层,上覆灰瓦单檐歇山顶,楼上、下两层,北、东、南三面开箭窗六十八个,平时关闭,用时开启。西面屋檐的正中悬挂黑字白底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迹苍劲、雄浑,为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肖显所书,现真迹藏于楼下,楼外所悬为一九二零年摹制品。

  关城西门原亦有楼,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规模相同。亦有匾额题字“祥霭榑桑”,系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御书。因年久失修,早已残破不堪,于一九五三年拆毁。关城南门楼的规模和东、西两门楼相同。匾额题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损严重。于一九五五年拆毁。北门上有门楼,明天启六年(公元1627年)建,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员外郎邵可立、副将刘孔尹重建。建后城楼多次遭受火灾,故废弃未修。

  山海关城四座城门的外部均有瓮城,现仅存东门瓮城,周长三百十八米,瓮城门向南开,与第一关券门成直角形。瓮城西面墙长八十五米,北墙长八十三米,东墙长七十二米,南墙长七十七米,城高十三米。瓮城墙上宽度,西为十五米,东为九点七米。

  山海关城还有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

  东罗城:据《临榆县志》载:“东罗城傅大城之东关外,高二丈三尺,厚丈有四寸,周五百四十七丈四尺,门一,在城东,即关门,为东西孔道。建楼于上曰‘服远’。水门二,角楼二,附敌楼七。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备副使成逊建。初设三门,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移关时,通判陈天植、都司孙枝茂、守备王御春重修。因塞南北二门,即以东门为关门。旧设敌楼,今废。环城为池,周四百有二丈九尺。”据实测,东罗城周长约四华里。今东罗城关门门额上嵌有石匾一块,刻“山海关”三个大字,但因风蚀雨剥,字迹已模糊不清。另外在东罗城的城墙上有不少青砖砖脊上烧制有当年参加筑城的单位和时间的文字。发现这种带有文字的砖就达九种,分别为:“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万历十二年燕河路造”,“万历十二年乐亭县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万历十二年卢龙县造”,“万历十二年迁安县造”,“万历十二年滦州造”。这些烧制着文字的砖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修筑东罗城的既有营、路,又有州、县,动用了大批军队将士和地方民夫。

  西罗城:据《临榆县志》载:“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通改革中止。门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时,即有拱宸楼,不知何年始建。因土筑易圮,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副将杨元改用砖石。”今“拱宸门”及西罗城均毁。

  南北翼城,分别距关城南、北二里,建筑形制相同。据《临榆县志》载:南北翼城城墙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门。为“明巡抚杨嗣昌建”。两座翼城皆毁,仅存残址。

  另外,在关城东南角旧有奎光楼,东北角旧有威远堂,东罗城南北两隅,筑有牧营楼,临闾楼。以上四楼早已毁掉。关城中心,还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钟鼓楼,此楼解放前就已破烂不堪,解放后因阻塞交通,于一九五三年拆除。

  在关城东二里欢喜岭上,还筑有一座威远城,相传为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筑。实测其遗址,周长六百一十四米。此城地处要害,遥控四野,与关城成犄角之势。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这里属幽州碣石,是中原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交往的交通要道。到了中古时期,又成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两汉时期,设置临榆县。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始称山海关。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地势险要,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五千年前,秦始皇东巡曾驻跸在此,派方士由这里出海寻仙;也曾演绎出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的千古传奇;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往返都经过此地,并住兵扼守;明朝大将徐达兵发数万,在这里建关设卫;袁崇焕在此抗阻清军炮轰努尔哈赤;吴三桂在威远城下跪拜多尔衮,引清军从这里入关击退李自成,血染大石河,造成明清两代王朝的更迭; 1900年,八国联军火烧老龙头,那至今还保存完整的一座座营盘时刻昭示着后人勿忘国耻;1933年日寇入侵山海关,中国军民在榆关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修筑长城,在此设立关城,因位于山海之间,故名“山海关”,归隶永平府管辖。嘉靖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重修了山海关及附近的长城段——角山长城。在关城以北修筑了北翼城,以东的欢喜岭(又名凄惶岭)上修筑了威远城。崇祯年间,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关城以南及海边修筑了南翼城和宁海城。宁海城背接长城,高3丈,周长1里,从陆地直插海中,状似龙首,故又称“老龙头”。此外还有城堡、水关、墩台等多处,星罗棋布,相互呼应。以上共同组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严密坚固的山海关防御体系,历来是中国最紧要的军事重镇之一。 明人概括山海关的战略,“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最契紧处”。枢辅大学士孙承宗指出:“关门系天下安危”。天启二年(1622年)有兵力七万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马一万二千七百六十匹,次年,马步兵员已达十万。御史汪裕疏言:山海关“现存之兵,御侮有余,定额之饷解给无难”。目前山海关及周边的古建筑,已大多修复原貌,形成独具特色长城历史文化游,明清社会民俗游以及古代孟姜女等传说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文化名城。其城墙尚完整,是中国现今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座明长城关城。当今,其旅游文化价值显著,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凤凰古城”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城”。明末镇守山海关的将领吴三桂与清摄政王多尔衮合作,在山海关前击溃了前来征讨的李自成军,并带领清军大举入关,由此导致了李自成大顺政权和南明政权的覆亡。

  清朝时,山海关为临榆县城,因位于北京与盛京(沈阳)之间,而有“两京锁钥”之称。清末和民国时期,关城周围又成为战场,八国联军战争和九一八事变后的长城抗战都在这里率先爆发。

  山海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关内”、“关外”、“闯关东”、“关东军”等称谓,均指山海关而言。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明末女将军秦良玉镇守过山海关。

  旅游资源

  山海关是中外驰名的旅游区。明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与大海交汇,蔚为壮观;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气势雄伟;角山长城,烽台险峻;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石洞—悬阳洞,隐身在奇峰异石的长寿山中;塞北明珠—燕塞湖,美不胜收。以长城为主线开辟的“老龙头”、“第一关”、“姜女庙”、“角山”、“长寿山”、“长城博物馆”等六大景区已全部对中外游客开放,同时拥有欢乐海洋公园、森林公园、海洋水族馆、鸟语林、松鼠乐园等多家私营景点,并且区内尚有90余处历史古迹、自然景观有待开发。山海关已形成了景观相互交映、道路畅通、服务完善的旅游城,1999年山海关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是中国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山海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一山海关”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34个,有开发价值的文化遗存90多处。

  山海关景区内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区内有开发和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达90多处,形成了“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长寿山”、“燕塞湖”六大风景区。

  其中山海关长城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万里长城的东起点老龙头,长城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

  角山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这里“榆关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民间传说——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石洞——悬阳洞,奇窟异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胜收。

  著名景点

  山海关古城

  主要指山海关关城和东罗城,总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其中关城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东罗城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

  东罗城系山海关关城的前卫城,是关城城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翌年竣工。城周长2040米,设东、南、北三门,东门之上建有两层城楼,南北门之上建有单层城楼。东南、东北转角之处建有角楼。建城用砖多模印“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滦州造”等11种铭文,被专家评定为价值非常高的文物城。城外东南北三面设有护城河。明代建有关帝庙、天齐庙等庙宇及“辽海咽喉坊”,“华夷坊”等牌坊;清早期建有放关公厅。罗城城墙除局部破损外,大部较完整。

  山海关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建成的历史丰碑,而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入海处。现属山海关境内的长城全长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

  山海关长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山海关建关设卫以来,商贾往来频繁,经济贸易活跃,对于发展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保卫首都、巩固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从规模上、布局上、结构上山海关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所罕见的,它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建设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部杰作。山海关是中国古代建筑珍品,是祖国宝贵的历史遗存。

  明清时代山海关地区的庙宇发展很快。最著名的庙宇建筑有:显功庙、孔庙、清真寺、三清观、贞女祠、城隍庙、北海神庙、龙神庙、天后宫、二郎庙等。山海关关城的街巷是典型的棋盘式布局。关城的一条条街巷连结着一座座地方色彩浓郁的民宅。

  天下第一关

  天下第一关包括山海关城、东罗城以及“天下第一关”城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等。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山海关历史悠久,文化繁衍。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是人民劳动生息之地了。山海关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四海咸通,“风帆易达”。东西道口“扼其咽喉”位居要津。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起来的碣石港,为我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

  山海关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关”,一是从地理位置上,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再就从地理形势上,依山邻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长城东部起点的山海关,成为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史上“关”的代表称号了。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里之间,长城纵贯南北,山海关城紧扼隘口。并且东有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在当地盛产的核桃上雕刻《天下第一关》,属于民间工艺的镂空雕刻技艺,该技艺充分利用核桃的皮薄和中空的特点,将《天下第一关》雕刻得玲珑剔透,圆润可爱。

  老龙头长城

  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华之魂”的盛誉。位于山海关以南4公里处,北连长城, 南入渤海, 是明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老龙头长城由入海石城、靖虏一号敌台、王爱二号敌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楼、宁海城及滨海城墙等部分组成,始建于1381年。当时, 筑有入海23米、周遭半公里的宁海石城, 城垣上修有澄海楼。后毁于兵燹, 仅存翘首海滨的一段颓墙残壁。1985年重新修复了宁海城和澄海楼等景点。

  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在600余年的变迁中,老龙头书写了一部历尽沧桑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教材。明朝时的长城东起老龙头,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里,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如一条巨龙入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头"。老龙头所称的额地势高耸,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龙头”。老龙头景区由入海石城、海神庙、靖卤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城七部分组成。

  澄海楼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的主要景点,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上第一座城楼,距山海关城南十里的入海处老龙头上,湮没多年的观海名胜澄海楼最近重新修复,向游人开放。

  登上老龙头的澄海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气吞海岳,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更为奇特的是,有时海面上风号雷吼,浊浪排空,岸上风声阵阵,木摇草伏,而登上澄海楼观海的人却静寂不觉,这便是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传说夜间登楼还有可能欣赏到“沧海明珠”的奇观。夜深风静之时,澄海楼面对的大海上,会忽然间群星璀璨,光芒四射,犹如出现了一个闪烁的灯市,五彩纷呈,令人陶醉。据说这是因为老龙头一带海里盛产大蚌,众多大一张嘴时露出腹中的珍珠,就形成了这种不可多见的奇景。

  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是老龙头的制高点,更是观海的胜地。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前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自澄海楼南下3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碑高2.65米,宽0.7米,上面只有四个赫然大字:“天开海岳”,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这四个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传说这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

  自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多次到过老龙头,其中乾隆皇帝4次来此登楼观海,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老龙头上的“天开海岳”碑,据传为唐代遗碑,这四个字道出了“放眼天际,苍茫一碧,天适地设”的绝妙景观之神韵。

  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可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观美景。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位于山海关城内,天下第一关脚下,为一处精致的仿古建筑群,由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亲笔题写馆名。全馆分设序厅、长城历史厅、长城军事厅、长城文化厅、山海关长城厅等6个展厅。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自199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三大长城博物馆之一。博物馆陈列面积1247平方米,全馆分设序厅、历史厅、建筑厅、军事厅、文化厅和山海关长城厅6个展厅8个展。馆内陈列内容集中展示了我国"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的长城历史渊源、形式建制、人文风物、军事烽烟,特别是万里长城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的古代军事作用和宏伟壮观的建筑艺术。

  南翼长城是老龙头长城与关城长城连结的纽带。南翼长城沿线的重点防御设施分四部分:城台、铁门关及围城、南翼城、南水关及护城河。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又叫山海关民俗博物馆,它座落在雄伟的"天下第一关"西侧,位于山海关东三条,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家。

  王家大院是一个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分三个套院,18个展厅,是一个典型明清四合庭院。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布局非常严谨,风格典雅别致。"清砖铺地叠瓦房,花格窗户映回廊,翠竹摇曳青草绿,燕语蝶舞花凝香。"王家兴盛于咸丰年间,到了光绪年间已成为富商巨贾,占据了山海关的"半壁江山"。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与山海关民俗博物馆的展品,真实再现了古城文化发展的美丽画卷,是滔滔历史长河形成的宝贵财富。

  燕塞湖

  燕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7华里的峡谷间,是万里长城东起的第一座人工湖。原名石河水库,1975年建成,库容量680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是我地四大水库之一。1979年辟为旅游区,更名燕塞湖。1985年修建登山索道,长300米,最大高度60米。1998年建成“鸟语林”,占地1.5万平方米,放养黑天鹅,丹顶鹤,白鹭等珍稀鸟类百余种,三千多只。水库大坝365米长,44.6米高,巍峨壮观。爬到山顶俯瞰,湖水如镜,波光粼粼。

  燕塞湖水域特色是狭长曲折,乘舟游览大饱山重水复之慨。湖岸崖悬壁峭,令人惊心动魄,更有象形石多多,妙趣横生:驼峰竞岳、月镜空山、神女浴日、金蟾戏水、灵龟深海、佛指苍天……据说有十八景之多,无不惟妙惟肖,惹人神思遐想。燕塞湖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誉为“北方小桂林”也不为过。

  冬日燕塞湖,是户外运动的好去处。从这里出发,东可达长寿山,北可达团圆寺,暖泉,白庄子,后寺,西北可达蟠桃峪,西南可达外域,美美的过把穿越瘾!冬日燕塞湖还是垂钓者的乐园,把冰面凿成一个窟窿,放入一根较短的钩线,小鱼就会源源而上,收获多少无关紧要,享受一次寒江独钓翁的乐趣才是真谛。

  燕塞湖不仅有佳山丽水,更有奇石异景。有湖心孤岛的洞山剑峰,有碧波涟漪的杏林春晓,有绿茵醉卧的神女浴日,有秀石嶙峋的小灵塔崖,有山花绚烂的杏岭银屏,有情趣横生的乌龟入水,还有云横雾绕中的华佗采药和仙人竖指等。诗人赞叹燕塞湖的山水既有桂林之秀丽,又有长江三峡之险峻,不愧为北方游览胜地。她象一颗明珠镶嵌在巨龙长城一侧,为城隘增添了奇光异彩。

  燕塞湖内的湖心岛,名为“洞山剑峰”。石河两支涧水汇于山前形成深潭,其上半壁悬崖,青峰峭拨,山腰有一天然石洞,深邃莫测,常有蛇蟒出没。洞窟下绝壁濒临深渊,旁有樵夫小径可通山顶。传说石洞是“吕洞宾斗苍龙”之地,洞为苍龙钻山所撞而成,剑峰为吕洞宾劈山后留下的宝剑形成的剑形山石。现在因水位升高,大半个山和石洞已被湖水淹没,只剩下一片青翠苍碧的湖心岛和“剑峰”供人们览胜。

  在湖的腹部有一座半岛,形如一弯新月,岛下湖水如镜,在湖中望岛呈半圆形,山影倒悬,月色幽静,形影合一,恰恰构成一个圆,大诗人田间送其名为“山中月镜”。

  在莲浴沟山麓,一块椭圆形巨石,俨若千年乌龟,正小心翼翼俯视涧底,崖下潭水淙淙,浪痕斑驳,奇石异曲,耐人寻味。人称“龟石千秋”。

  此外,这里还有“母女峰”、“仙人竖指”、“千佛山”、“骆驼峰”、“小三峡”、“杏岭银屏”、“金蟾戏水”、“椒山秋色”、“神女浴日”等胜景供人欣赏。

  孟姜女庙

  又称贞女祠,位于山海关以东6.5公里的凤凰山上。孟姜女的故事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后人景仰孟姜女的忠贞,感叹她的忠烈而建此庙。庙内有前后两殿,前殿有孟姜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两侧壁上镶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庆、道光题词。后殿原供观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传为孟姜女望夫足迹。旁有石台,台后有振衣亭,为孟姜女梳妆更衣处。庙东南4公里渤海中有两块礁石,传为孟姜女坟。

  现存的孟姜女庙体现了明朝的建筑风格,庙前依山砌筑108磴行人石板梯道,象征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和曲折。拾级而上走过挂有“贞女祠”匾额的山门,来到前殿,闻名全国的奇特楹联,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楹联的读法断句有多种,在这里细细品酌,会感到妙趣横生。殿内正中塑孟姜女泥像一座,淡装素彩,面带愁容,双目中透出的无限哀怨,令人想象到当年孟姜女千里迢迢寻夫的凄凉心境。

  1992年孟姜女庙北侧根据孟姜女的传说修建了大型文化园林孟姜女苑。苑内以“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为主线,在观赏“夜制寒衣”、“万夫筑城”“望夫凹石”“哭倒长城”等二十个场景后,您会更深刻体会到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它讲诉的是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悲凉故事。美丽聪明的孟姜女与夫万喜良的喜结良缘之时却不幸被为修长城到处抓丁的秦皇打破幸福。孟姜女不堪日夜思君,千里迢迢,踏上寻夫之路。千辛万苦来到长城脚下,却被告知万喜良早就劳累致死,被埋在长城里筑墙。孟姜女一听,万念俱灰,向着长城日夜啼哭,直哭了七天七夜,长城倾倒八百里。

  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座落在山海关城东6.5公里望夫石村北小丘陵上。该祠始建于宋以前,明代万历、崇祯年间、民国十七年曾三次重修。孟姜女庙是一座灰砖青瓦,砖木结构的小庙。庙前有108级台阶直通山门。庙四周随山就势筑有一道红色围墙,庙宇包括山门、钟楼、前殿、后殿、振衣亭等。钟楼位于山门右侧,内悬古钟一口,钟体铸有铭文、捐助人姓名和八卦图。前、后殿均为悬山顶、三楹四窗。前殿内塑孟姜女像,旁塑二童,背包罗伞。像后有“姜坟雁阵”彩绘壁画。东壁有石刻“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与山海关城匾额规格一致。西壁石刻有清代皇帝御笔题诗。殿内东侧塑韦陀像,西则塑李靖像。墙上绘壁画“西游记”。殿后有“望夫石”,传说为孟姜女登石望夫之处。石旁有乾隆皇帝题诗。“望夫石”后有多处刻留的小石台和六角亭,名“梳妆台”和“振衣亭”。传说为孟姜女望夫前梳妆整衣的地方。

  角山长城

  位于距山海关城北约3公里处,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平项,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而名。其主要景点有角山长城、旱门关、栖贤寺等。

  角山长城包括了角山的主峰大平顶,登临角山长城,远山近海尽收眼底,长城内外的美景可一览无遗。旱门关是角山南部的一座关隘,由城楼、城台两部分组成,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是山海关十大关隘之一。栖贤寺在角山长城内侧,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寺中有一大奇景,名为山寺雨晴,是角山夏季特有的景观,山下细雨绵绵,寺中却是天清气朗,红日高悬;有时,寺中大雨滂沱,山下却又是日上三竿,两处距离相近而景色殊异,令人叫绝。

  角山景区集山、城、寺为一体。大门是仿明代城堡建筑形式设计的。其造型像个“山字”。背额“碧海峰”匾为当代诗人贺敬之的手笔。有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足以证明角山的险要。角山深谧之处有一座古朴雅致的古寺——栖贤寺。明代书法家萧显、兵部左侍朗詹荣、监察御史郑已等都寄居于此,潜心求学,因而这里被誉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并修建了魁星阁。喜好古典文学的人,可以到这里感觉一下萧显等当年寒窗苦读的情景。夏秋雨季浏览栖贤寺,也许会遇到“山寺巍峨逼太清,下方阴雨上方睛。阶前俯视蛟龙斗,槛外高悬日月明”的奇景。

  乐岛海洋公园

  乐岛东距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东部起点老龙头2公里,西距秦皇岛机场仅8公里。乐岛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海洋特色、在国内唯一融互动游乐、运动休闲、动物展演、科普展示、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海洋主题公园。

  欢乐海洋公园将各种与海洋相关的旅游产品完美的整合在一起,整个海洋公园由欢乐海湾区、主文化广场区、戏水乐园区、美食风情街、海滨浴场区和运动休闲区六大区域组成。园区的绿化非常好,遍植雪松、冷杉、金丝柳、法国梧桐、木槿、海棠等50余种植物,园区的绿化面积达45亩以上。

  山海关冰雪大世界

  景区坐落于山海关老龙头风景区对面,成功地实践了北冰南移的神话,分七大主题:万里长城,幽燕秦皇,中国名胜,佛教礼仪,东北农家院落,儿童乐园,飘雪世界等。达到了步步有景,步移景异的效果。

  馆内温度为零下10度,用冰量达到千余吨,汇集了众多国际冰雪雕刻大师,苦心构筑,精雕细琢,在展厅内建成了三十多个景点,70余件精美作品。

  山海关长城文化奇观园

  位于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旅游风景区,是河北斌扬集团公司于1992年投资兴建的以“展示长城文化奇观,再现历史风云”为主题的大型人文景观,景区占地44.3亩,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景区建筑全部是仿明清式建筑,建筑风格古色古香、气势雄伟。2006年被国家广电总局影视基地中心批准为影视基地,景区承载了中国长城历史文化,集古今之博采,融中华之文明,园内敦煌佛堂是以敦煌莫高窟为原形的佛像群,佛党内壁画面积3000多平方米,供奉着三世佛、四大菩萨、卧佛及藏传佛教的大日如来佛等,其中千手千眼观音以其栩栩如生的庄严法像吸引了无数佛教信徒顶礼膜拜。长城文化奇观园的全体员工将以热情细致的服务,欢迎国内外游客莅临参观。

  燕塞山森林滑雪场

  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北港镇西连峪村,坐落于美丽的旅游圣地—燕塞湖源头,距市区仅十五多公里,交通便利。

  燕塞山森林滑雪场占地1000多亩,其中高级道2条,中级道2条,S道1条,初级道2条,另外还有一条雪圈道供游客使用。雪道总长3000余米,落差300多米,最大坡度45度,平均坡度20度,地形起伏明显,视野明朗开阔,适合滑雪初级和专业训练。雪具店备有全新进口的名牌滑雪板和型号齐全的雪鞋。同时还为您提供美味价廉的快餐和高档舒适的客房。

  除滑雪外,这里还有雪地摩托、雪橇、滑圈道,儿童滑雪区等多种娱乐项目,同时聘请国家级滑雪教练和多名专业滑雪教练为您辅导。这里条件优越,服务周到。是秦皇岛一道亮丽的冬季旅游风景线。冬季森林滑雪,心情火热飞扬!

  山海关总兵府景区

  景区位于山海关古城中心地带,距离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关”仅百余米。是河北省政府主导下的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河北省“文化一号工程”,是列入河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龙城总兵府综合文化旅游景区以明代山海关总兵府位核心,以龙城帝国广场、十二生肖太岁院、大悲院等人文构件相拱卫,以明清大酒楼、龙城影视楼为接待设施,儒、释、道、兵四大文化内核交相辉映、古典环境与现代数字体验空间水乳交融,是一座包罗历史与现代、融会游览与体验、兼顾文化与游乐、适宜国人与外宾的大型复合式旅游娱乐综合体。

  总兵府衙署是景区的核心,左右两侧由八套豪华四合院宾馆四合院相拱卫,中间部分为衙署主体,由南至北分别为府前街、牌坊、影壁、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23任总兵祠堂等衙署建筑,最北侧为二堂、三堂文物保护遗址,遗址两侧为6座明末著名战役纪念馆。

  山海关总兵府,始建于名洪武14年(1382年),初为山海卫衙署,明万历46年(1618年),升级为山海关总兵府。在明末的26年中,先后有23任总兵官在此履职,直接指挥了萨尔浒战役、西平堡战役、宁锦大捷等重大历史战事,亲历了明王朝的灭亡、大顺政权的崩溃以及满清势力的入关。总兵府衙署占地面积23603?O,总建筑面积19315.2?O,由南至北依次为府前街、牌楼、影壁、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遗址保护区、三堂遗址保护区、兵营,形神威严,气势雄浑。总兵府衙署的复建,宣告了山海关古城600年身世的完整复原。作为山海关这座战争堡垒的指挥中枢,总兵府是整个山海关古城的思想灵魂,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长城文化中,总兵府景区历史性地使明清战争史实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客观地阐释了明清战争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龙城帝国广场,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动态体验影像空间《万里长城四季图》独家公演。6450平方米广阔空间,总长250米恢弘巨制充满玄机。大明商街,古风浓烈;县官审案,悬疑重重;总兵迎亲,风月无边;窃窃私语,万家之声;融身其中,如梦如幻,亲身体验,惊心动魄。十六个互动游戏点妙趣横生。线上游戏 《龙城帝国》 以明代重大战争为主题,开辟一条集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文化思想、军事战术、民风民俗为一体的“回归明代”的体验路径。 网络游戏结合山海关总兵府、大悲院、十二生肖本命神院等真实场景,使玩家在游戏中亲身介入明末重大历史变革,感受明代山海关的别样风情。

  大悲院,位于项目最西侧,占地12000?O。山海关大悲院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拥有近600年历史,明清两代香火绵延,民国以来梵音远播,一度是京东至东北地区最高品级的佛寺,安民千里,护佑一方,历来是国内外香客与游人净化心灵、祈求幸福、顶礼朝拜的向往之处。

  孔庙 ,西邻大悲院,东邻总兵府,占地4100?O。始建于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以大成坊、棂星门、泮池、大成殿为中轴线建筑,两侧各有玉振门、金声门、下马牌、节烈祠、忠孝祠,戟门的两侧配有乡贤祠、名宦祠,大成殿两侧建有东西两庑(东西配殿)。孔庙东西两侧各有跨院,东跨院建有明伦堂,西跨院建有魁星楼和黄公祠。

  关帝庙,坐落于孔庙西侧,大悲院东侧,规划建设照壁、钟灵坊、端门、雉门、戏台、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以及东西上下配殿等,建筑面积740?O。复建后的关帝庙追求苍松翠柏、勾栏曲折映衬下的肃穆氛围,使上述建筑与御书楼、崇宁殿、结义坊、君子亭等交相辉映,形成一种大气凛然的庄重风貌。

  十二生肖太岁院,由生肖真神殿、生肖太岁神殿、求符阁、安奉阁、城隍庙、土地庙等六部分组成,供奉着十二个生肖真神、六十个生肖本命太岁,八卦恒定、太极常旋。这座举国罕见的以生肖祭拜为主题的道教祈福圣殿,是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的大融集。生肖真神保佑长生永健,本命太岁主宰消灾解难……这里是游人为自己、为亲人、为友人祈祷福寿时运的静谧庭院。

  龙城大酒楼,位于总兵府前街,建筑面积2000?O。酒楼为二层挑空式明代风格建筑,雕梁画栋、金镶玉砌、碧水香莲、笙歌萦绕,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和浪漫飘逸的意境。酒楼设置大、中、小宴会厅多间,东端为宴会大厅,同时接待量可达400余人。酒楼引进国内著名酒店管理团队,按照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准提供服务,聚合中外美馔、南北珍馐,是山海关最富民族特色的高档、豪华餐饮接待场所。

  徐达“显功祠”

  山海关北大街路西有一条胡同,因为祭祀徐达的“显功祠”修在这里,徐达官至太傅,所以山海关人把这条胡同叫做“太傅庙胡同”。

  明太祖朱元璋夺了天下,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他都要一一除掉。先是庆功楼下埋火药炸死大部分功臣。徐达免于一死。但是徐达也在高人指点之下远离京城,那时正赶上北元势力骚扰边界,朱元璋想在榆关一带修城墙防止入侵。徐达果断报名前往以逃厄运。

  朱元璋知道徐达功勋显赫必须要除掉,开出一年之内修长城的条件,想要制徐达于死地。一年完不成军法处置。但是聪明的徐达按照秦长城遗址一年之内果断修好了山海关。

  由于连年征战和修山海关,徐达得了恶性疮,朱元璋让他回南京养病,在养病之时被朱元璋毒害。年仅53岁。一代工程终究未能幸免于死。

  后来在山海关百姓和官府的要求下,上书修建徐达庙。600多年转眼即逝,徐达庙已经荡然不存,但是徐达的故事却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美食

     四条包子

  来到山海关,著名的四条包子一定不要错过。因老店开在在古城山海关四条这条街上而得名,其口味独特、醇而不厚、肥而不腻,是当地久负盛名的快餐食品。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南大街的包子店里可以尝到。

  山海关浑锅

  山海关浑锅传承了山海关火锅的民俗特色。以传统紫铜火锅为器具,将祖传秘方炖制的老鸡汤、特制腌酸菜、精选五花肉、丸子、焖子、冻豆腐、各种海鲜放入锅中,以炭火炖制,极具特色。特点是白肉肥而不腻,丸子香嫩爽滑,酸菜解腻适口,海鲜提味独特,冻豆腐吸油爽口,让人百吃不腻,回味绵长。火锅是随着清军入关传到山海关的,”火锅、火炕、旗袍“是满族文化的代表。富贵人家有用锡做火锅的,普通人家大多数用铜质火锅。内面挂一层锡。

  传统荤锅的特点是酸菜、鸡汤打底。配上焖子、丸子、白肉、冻豆腐等等。那时候没有味精,酸菜要是没有好汤打底是不上口的,所以要吊鸡汤,加五花肉。富贵人家还要添加一种香蘑,山海关北山上有生长的但是产量较低,不过味道鲜美。

  当然荤锅传到山海关当然少不了山海关文化的熏陶,秋天把肥美的虾肉、蟹肉、贝肉放到火锅中做锅底,非常讲究。创造了山海关的什锦锅。

  回族人当人更具有创造力,将荤锅的五花肉换成了牛肉,味道也非常的鲜美。荤锅配料放然少不了麻酱、腐乳、韭菜花、辣椒油、蒜泥、香菜末、香葱等。具体依照个人口味而定。

  饽椤饼

  饽椤饼在长城周边所生的饽椤树树叶内,加入淀粉、三鲜等制成的饼,饼皮略呈透明状,味道清香适口。古时候它更是镇守长城的士兵们的军粮。据说这种食品已经传到日本。

  花生糕

  花生糕系古代宫廷膳食,源于宋朝,后经元、明、清三个朝代600余年,流传至今。花生糕疏松度强;食之口味桦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令人回味无穷。成品色泽淡黄,为多层疏松片状,食之口酥松脆,香甜利口。清朝时期,慈禧太后来山海关游玩,她尝过花生糕后连连称赞。从此山海关花生糕也就名扬四海了。

  回记糕点

  清真食品,始建于1945年,因初创人是回民,又姓回而称"回记"。原料用当地所产绿豆以及白糖,依秘方调制而成。回记糕点油而不腻,松软香甜,口味醇正。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天心胡同22号的清真回记糕点部可以品尝到。

  山海关活动

  望海大会

  这个古老的民俗活动源自于2200年前的秦朝,秦始皇为了求得长生不老药,特命道士徐福携五百童男童女前往东海采取长生不老之药。但徐福一去便再无音讯,不见归来。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童男童女的亲人们便来到入海处,登高远眺,望眼欲穿,期盼亲人归来。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古老民俗“望海大会”。每到这个日子,东至绥中,西至乐亭,人们呼朋唤友,结伴而行,赶到秦皇岛逛码头。海边聚满了人群,非常热闹,到处是摆摊的,卖货的,各种小吃,如同赶集,胜似庙会。人们除了欣赏码头的风景,还祈求大海风平浪静,以求得人海关系自然和谐。

  地址:秦皇求仙入海处

  时间: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

  孟姜女庙会

  每逢庙会,海内外游客云集于此,可品味精美风味小吃,可欣赏当地地秧歌、二人转、杂耍等民间艺术表演。

  地址: 山海关孟姜女庙

  时间:每年5月28日-30日

  山海关大战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此战的胜利,开启清朝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与大顺、大西等政权,建立在全国的统治。

  背景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清世祖福临继位,由于福临年幼,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洞悉明朝连年与农民军交战,已呈土崩瓦解之势,认为入主中原时机已到。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多尔衮以清帝名义致书大顺军,提出协谋同力并取中原的策略,李自成未予理会。[1]四月初九,多尔衮以奉命大将军统率满、蒙、汉八旗军十余万人,离盛京(今沈阳)西进。十一日,至辽河,闻李自成大顺军于三月十九攻取京师(今北京),明朝已亡,遂采纳明降将洪承畴建议,决意率兵经密云(今属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一带南下,直趋北京。

  从而,由攻明转为与李自成争夺全国的统治权。

  古街古城六百年

  四条古街为城内主要干道,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短,鸟瞰呈矩形,至今,四条古街仍保持明清时期的方格网状街巷布局。

  作为重要的通商关口,东西南北大街曾是沟通东西、盛极一时的商业汇集地,据史料记载,清代盛世时王朝税收的四分之一来自山海关。跟东、西、南大街的繁华热闹相比,北街相对萧条些。

  南大街过去以钱、粮、当号为主,还有金店、绸布庄。比如,过去有一个最大的商号永茂居杂货店,独揽全城杂货生意,是晚清民国开张、三家合股经营的,一个是老郑家,就是六条的郑大林、郑大和,这些人的后人都还在,还有老王家、老谷家三家。

  过去杂货分为上杂货与下杂货,永茂居经营的属于上杂货,包括棉布、百货、绸缎、干鲜果品、海鲜等;下杂货包括农村用的绳子、套包、筛子、筐、扁担等。

  另外就是金店,像一进南门有一个华茂昌,现在城外的久华金店就是取了它的一个字。华茂昌金店是老白家开的,它的结构是前店后作,前边卖后面是作坊。过去订做金银首饰由匠人制作,不像现在都是自动化,过去吹活儿的都是嘴吹。金店的土一年换一次,过去有人专门买这种土,它能淘出金末来,就是金砂。华茂昌的首饰在民国时的河北一带是免检的,成色都是4个九的,老字号、有信誉,里面要打上它的印章,如同现在的商标。华茂昌出售金条、小元宝、戒指、麒麟锁等金银制品,还可以订做金银碗筷等器物。

  举目北望,新近修建的钟鼓楼就在眼前,它造型古朴,巍峨高耸,“吉星高照”四个大字极富古韵。在古代,这里不但是古城的防御体系之一,也是古城百姓祈祷吉祥的场所。

  古城山海关的魅力之一就是至今关城内还保存着100多处明清时代的四合院,虽然大门外的“下马石”、“石鼓”已风化残损,老榆木大门上的漆已经快脱落没了,甚至房顶上也长出了蒿草,但这些丝毫没有减弱山海关几百年积淀下来的韵味。这些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多集中在东三条至东六条一带,布局特点是围绕院子四边布置堂屋、住房、厨房等,门窗皆朝向院子,对外不开窗,正房坐北朝南,其他为厢房,并设有耳房、月亮门、门洞子、垂花门等。

  古城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如明代晚期的明吴三桂部队、清多尔衮部队、李自成农民军几股军事势力在此聚集数次交锋,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两次直奉军阀混战,“榆关事变”日本入侵、中国军队抗战等等,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四条古街的建筑也屡遭劫难。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将四条古街的重修提到了议事日程,钟鼓楼、望洋楼、迎恩楼等相继修复,古城再闻晨钟暮鼓,明清古风日渐显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游万花筒】山海关
山海关古镇
中国第一个被撤销的5A级景区,耗资20亿人民币,只因环境太差
名胜古迹中的诗词之旅
河北 | 山海关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河北地理景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