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如何与祖师心心相印
userphoto

2023.06.09 上海

关注

心心相印是人类非常美好的一个词语。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契合无间,通常表达的是两者之间思想与感情完美契合的一种愉悦状态。可为何道教弟子在修习师门传授的道法时,要求与祖师心心相印呢?

道家修行要求以弟子之心,无限贴近直至契合祖师之心。可以说,前者是普通弟子的“血肉之心”,而后者是祖师的“神明之心”。换个角度说即是道家弟子要以自己的“血肉之心”通过日常修行来慢慢贴近祖师的“神明之心”。

一、何为“心”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何是心心相印,而不是肾肾相印、肝肝相印、胆胆相印……呢?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具有领导人体生命活动以及精神、意识等思维活动的能力,能接收外界讯息并做出反馈。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一方面,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主,又主身之血脉;另一方面,心藏神,乃精神之所舍,精神魂魄志意等等皆乃元神之所化而又统一于心,又心属火,故此心神而又明,神明出焉。

打个比喻,心既然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那么百官则皆为君主之所委任,并向君主负责,百官御事,主明则下安。在精神层面上,心乃精神之所舍,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脉舍神,神者,脉中之阳灵,血脉周流全身,故而“心之本体,无所不该”。总而言之,心乃一身之主宰,犹如张介宾《类经》所说:“心为君主之官,统神灵而参天地,故万物皆其所任。”故而,“心”乃是我们一身之主也,是至高之所在。所以,要求心心相印。只有两心契合了,由心所领导的全身内外、上下才能统统契合。

二、何为用心?

从小我们就听这样一句老话在耳边念叨:要用心啊!这句话似乎可以套用在任何场景中,如上课要用心听讲,用心做作业,用心做事,用心考试。遇到难题了要用心去想……

为啥要用心?难道这个心,是我们的有形之心么?非也,其实是指的我们心中藏的那个神。用自己的本神、元神去好好体验,这件事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是怎样。

遇到事情用心去做去想,首先就是要我们静下来,去感受自己“本神”的存在,去倾听住在自己心中那个“神”的声音。

而道家修行除了修外在的躯体,更重要的就是修心中的“神”。心中的“神”也可以理解为是我们的元神。是我们人体的万神之源,人体各种“神”都和它有关,如肺所藏的魄,肝所藏的魂,脾所藏的意,肾所藏的志都受其引导。所以,我们日常所说的用心,就是要充分调用起自己的元神来感知事情,判断事情。

三、此心与彼心

祖师的神明之心是什么呢?以弟子浅薄的认知看来,即是道法、道义和道术,简化到日常中就是行为准则、戒律条则,是修行的方向与目标。

我们的血肉之心是什么呢?心主神明。在古时造字时,从最初的象形开始,慢慢衍化表达出即是表达出实体的、物质形态上的心,又代表的是玄虚的、精神意志上的心。心也是情志活动的承载者和主宰者,喜怒忧思恐等等都由心发出,又由心来控制,并对应人体五脏。

然在道家弟子,尤其是才开始修行不久的弟子,深受世俗影响,既控制不了血肉有形的实体心,还有许多瘀滞尚待通达和充盈气血;也控制不了喜怒忧思恐五情之上的情志之心,还有许多狭隘尚待打开和放下;更加没有完善坚固自己的道心,稍有困难和挫折就经受不住考验……。

只有自己从身到心都慢慢开始修行,才能贴近祖师的神明之心。所以自己的这颗心,要向祖师之心学习,处处修行、修心。

四、如何修心、印心

心作为君主之官,有个特点是“主明则下安”,即是心虽然能主宰人体的活动,但有个前提就是越是处于清静的状态,它对人体的调控能力就越顺畅。

心,不受干扰,没有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它就越能发挥自己君主作用,上能安五脏之神,下能指挥五脏六腑协调运转,还能协调自身与外在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反之,心不静不明,则犹如本来通畅快速的光纤网线布满了阻碍,信号传递断续卡顿,久之五脏六腑运转不利、气机阻滞不畅,危矣。

何谓修心?所谓任物者谓之心,那什么是任物呢?用大白话说就是心接受外界的信息而做出的反应,称之为任物。由感官肢体(如口眼舌等)接受外界信息做出的反应,称之为从任物到处物。在《黄帝内经》中将此分为了五个阶段,即是意、志、思、虑、智。

《灵枢.本神》记载:“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翻译过来说,就是接受外界讯息后在心中形成短暂的意象,即是意。但每天都会接受无数个这种“意”,只有经过主观筛选、留存下来的就是“志”。当志与现实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了碰撞,因变化则产生了“思”。加入不同时空等变量因素进去,经过各种各样的思考,再次经过筛选、比较留存下来的就是“虑”。最后因为考虑周到得当以后再处理事情就获得了智慧,即是称之为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思维的五个层次也统统是在心的主导下进行。故,我们也说修心能增长智慧。

那请问又如何修心、印心呢?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首先就是记于心。就是熟读师门经典法本、熟知师门戒律、熟记师门教诲,将师门修行方向、修行要求牢记于心。

其次就是重于行。师门的道法、道义以及各项传承技艺光会读会背会用还不行,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出来。只有在遇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才能真正加深理解和领悟。

就像学书法的临帖一样,怎么把自己的字练得跟字帖一样?书法大家王羲之在论如何临帖时曾言:“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翻译过来就是刚刚开始练字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弄清楚结构、其次掌握其特征,到第三遍就慢慢开始形似了,最后为去生涩则需要不计其数的临写才成。我们修行也如此,可能三五年才能“少得形势”,没关系,继续实践、体悟就好。

最后剩下的就是坚持二字了。以上两点,做一天容易,做一年也不难,难的是坚持一辈子。

损有余、补不足,在坚持中体悟自己的血肉之心才能逐渐契合祖师的神明之心,才能与祖师心心相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道法九要
论《内经》脏腑与神志的关系
五脏神识系统的形成
从《黄帝内经》看“形神一体观”的临床运用
确立“脑主神明”论是中医发展的突破点
灵兰导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