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盛宣怀家族,百年豪门十年衰

《环球人物》杂志 特约撰稿人冯金牛




在江苏常州,人们对晚清时脚跨政界、实业界,呼风唤雨的大人物盛宣怀的感情十分复杂。叫好的就不说了,不满的人说他发迹后妻妾满堂,生活腐化,贪污受贿,虽然出自常州,并没有给常州带来什么好处。


盛家的现实也确实有些凄凉。现在,常州青果巷口那间号称“盛宣怀故居”的平房虽然还带着一小块破败的花园,但怎么看也不像是大清豪门旧居。事实上,这只是盛家在常州的房产之一,盛宣怀真正的故居应该在不远处的周线巷,那里有一处前后九进的大宅院。1870年前后,盛宣怀和他父亲盛康、妻子董氏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不过,这栋宅院在十多年前常州旧城改造时被拆掉了。而江阴旸岐镇盛氏家族祖坟的破败景况更让人吃惊:那三面环水的风水宝地只留下一栋穿顶破壁、荒草丛生的祠堂,祖孙四代的坟墓早就没了踪影。


盛宣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盛氏家族是怎么发家的?盛宣怀在历史上的功过究竟应该如何评价?



 李鸿章建议盛家开典当


盛氏家族自明代永乐年间就从南京迁居到常州,至晚清已在常州生活了400多年。在乾隆之前,虽然盛宣怀的祖父盛隆在浙江做过几任知县,盛家也只不过称得上地方乡绅而已。


盛宣怀出生于1844年11月,据说那年春天,盛隆梦见常州老宅庭院中的杏花开得灿烂如锦,觉得是个吉兆。结果,儿子盛康这年不但中举,又喜得贵子。盛隆就给孙子取了个字号“杏荪”。说也奇怪,此后盛家果然发达起来。


当然“吉兆”只是传说而已,盛氏家族的发达是靠抓住机遇。盛康在湖北当过两任道台,先当督粮道,后做盐法道。督粮道负责监管督运漕粮,盐法道则负责食盐生产、定价、收购、运输。盛康在做督粮道时,对粮价十分熟悉,就让女儿、女婿在常州开米行赚钱。


但这样赚点小钱的生意发不了财。1867年盛隆去世,按清代官制,盛康要回原籍居丧27个月,称为“丁忧”。盛康辞官扶送盛隆的灵柩回到常州。那时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不久,常州一带难民纷纷返回重建家业,却缺乏资金。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是盛康的同年,建议盛康回常州后开几家典当行,定可赚钱。盛康本来也就闲着,听了李鸿章的意见,一回常州就积极筹办此事。次年7月,盛家第一家典当“济大典”就在吴县(今属苏州)开张了,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奇。盛康看出这是一生财之道,接下来在常州、南京、江阴、无锡、宜兴、常熟大张旗鼓地开起典当来。不到10年,盛氏旗下的典当有了20多家,盛氏私有账号“愚记”的资产高达数百万两白银。


办典当要融资,典当业的经营与钱庄是分不开的。盛氏家族于是又集资开起了钱庄。本钱和利润从钱庄流到典当,又从典当流回钱庄。发家以后,盛康在苏州石路置办了房产,还把私人花园刘园买了下来,改名“留园”。到光绪初年,常州盛氏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



从常州大户到大清豪门


从常州大户到大清豪门,这一跨跃是由盛宣怀来完成的。


盛宣怀只中过秀才,参加三次乡试考举人都名落孙山,后来干脆管起了典当钱庄生意。1870年,李鸿章率军前往陕西征剿 起义军。经朋友介绍,盛宣怀进了李鸿章幕府当文书,从此跟随李鸿章一步步从军营文书做到一品尚书,从典当掌柜变为掌握大清十几家垄断企业的实业家。


李鸿章为何那么器重一个连举人也没有考上的幕僚?有人说因为盛康和李鸿章是拜把子兄弟,关系很铁,所以非常照顾这位世侄。但至今没有史料可以证明盛康与李鸿章的关系有多亲密。即使在盛氏家族留下的十几万件档案中,也没有发现他们俩有多少书信来往。要说盛康把与亲属、朋友的几百封信件都留下了,而独独没有保存中堂大人的信,那是不可想象的。生活在日本的盛宣怀曾孙盛承洪先生,对此说法也表示怀疑。


李鸿章所以器重盛宣怀,是因为盛宣怀的“经世致用”思想符合他的洋务强国宏图,盛宣怀的务实和精干也符合他的用人要求。作为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当时正在酝酿创办一批企业,却缺少精明的实干人才。他发现盛宣怀是个可塑之才,就有意识地给盛宣怀提供机会。1872年,李鸿章发起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时,让盛宣怀与上海的航运世家朱其昂、广东的怡和洋行买办唐廷枢等共同参与起草轮船招商局章程。盛宣怀起草的章程思路前瞻,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受到李鸿章的赏识。由此,盛宣怀被委任为会办(副总经理),走上了洋务之路。


盛宣怀认准了这是一条可以“做大事、成大业”的路,要死心塌地跟着李鸿章。他写信表忠心:“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就是说,将来李鸿章传记里能把他盛宣怀的名字列上,他就心满意足了。1886年,盛宣怀在山东做官时,还给李鸿章写信,表示自己追随李鸿章20多年,“近年办事稍有把握,俱由亲炙而来。”意思是“我的所有成功都是您手把手教出来的”,流露出感恩戴德之心。



 手握十六颗夜明珠,赚回一千万家当


盛宣怀参与创办和掌控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实业,有轮船招商局、汉冶萍煤铁总公司、上海华盛纺织厂、中国电报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通商银行,都是晚清政府参股的大型企业。当时有人说他“手握十六颗夜明珠”,这反映出盛宣怀在实业界的显赫地位。


盛宣怀的经济思想比较现代化,很早就采用集资参股的办法。他也在新兴企业中投资参股,成为大股东。对华盛纺织厂等不太大的企业,他通过收购小股东股份,逐步将其变为盛家控股的家族企业。经营洋务企业40年,他积攒了1000多万两银子,在上海南京路盖起中西合璧的盛公馆,盛家也成为令人瞩目的豪门。


盛氏家族的富有,自然引起不少人的议论,他是否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当时就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1876年,轮船招商局欲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盛宣怀从两江总督沈葆桢那里借了100万两白银官款,以总价222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下了旗昌在华所有资产,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但这件事受到不少非议。御史王先谦上奏弹劾盛宣怀,说旗昌轮船公司不值这个价,盛宣怀拿了人家回扣。虽有李鸿章竭力袒护,盛宣怀还是受到降职处分,被排挤出招商局。


这是盛宣怀第一次遭到贪污指责。他究竟有没有拿回扣?当时没有证据,他也竭力表明自己的清白。李鸿章一直认为这是反对派对洋务企业的故意捣乱,后来找机会帮盛宣怀洗刷了罪名。此外,旗昌洋行历史悠久,盛宣怀如果真收回扣,在旗昌档案中不会没有蛛丝马迹,但至今没有发现这类证据。不过,盛宣怀办洋务发财,这是事实。


盛宣怀开创的那些事业,轮船招商局、汉冶萍公司经历了100多年风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津大学、交通大学培养了众多的高等技术人才;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银行,打破了外资银行的垄断,还有铁路、电信……盛宣怀的历史功绩在这些传承至今的事业中仍有体现。



 二太太嘱咐他巴结李莲英


盛宣怀交往的人很多,面也很广,他很重视与同乡的联系。《红楼梦》中有所谓“护官符”,道出了封建社会官场官官相护的“潜规则”。盛宣怀要做高官,成大事,也跳不出“潜规则”。


在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盛宣怀档案”中,有一份《常州府武阳两县京官住址单》,是盛宣怀的亲家刘翰为他收集的。名单中罗列了两县同乡在京城中重要衙门做官的官员名单,包括具体的住址信息。还有一份常州当地著名绅商的名单,有一百来人。这两份名单可说是盛宣怀的“护官符”,他进京少不了要拜访那些高官同乡,联络一下感情。逢年过节,盛公馆按着名单挨家挨户送些年节礼品,也是人情往来的必做功课。但这些年节礼品,通常是些时令果品之类,没什么贵重物品。一次过年时,盛宣怀给在刑部当主事的同乡董康送礼时加送了一桌“筵席”,那就算是贵的了。


年节送礼是一种习俗,但是对那些需要求助的大人物,紧要关头不送些贵重礼品肯定是不行的。他的第二个夫人庄畹玉出身常州望族,是个精明的女人。1899年,盛宣怀被慈禧太后召进宫中“垂询”,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庄夫人给他写信说:“你在北京要多找门路,听说皮小连虽是太监,荣宠非凡,若要升迁,要走他门路,你要舍得花些小钱去巴结巴结,让人家高兴,不说你的坏话。”这个“皮小连”是指大太监李莲英,盛宣怀看太太写得太露骨,未免有点后怕,把信中提到的几个人名都用墨涂掉了。在盛宣怀留下的档案中有一份《带京书画目录》,记录了历代名人字画47件,盛宣怀长期住在上海,这么多件名人字画带到北京,多是用来送人的。


当然,有时候别人送给盛宣怀的礼物也是价值不菲的。曾经和盛宣怀一起在轮船招商局共事的朱其昂和他的关系比较好,一次送了他4件礼物:翡翠烟壶、白玉翎管、黄玉扳指、红牙珠顶。朱家是清代上海著名的沙船世家,长期经营水上运输,送得起这样贵重的礼品,怕盛宣怀不肯收,特意写信说这是家中旧存的小玩意儿,不是特意买来的。


民间一直有一种传说:盛宣怀曾经和胡雪岩斗法,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红顶商人。这只能把它当做故事来看。胡雪岩比盛宣怀大21岁,他在杭州开钱庄的时候盛宣怀还在私塾读书,而且胡雪岩的活动主要在浙江和上海,盛家典当开在江苏,两人没有什么经济瓜葛。胡雪岩之败主要是败在与洋人争抢生丝市场,被外商联合压价“爆了仓”。说盛宣怀暗中与胡雪岩抢购生丝低价倒卖,又鼓动外商一起压价,这些都是小说家言。盛宣怀那时正忙于电报局事务,当时他也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愚斋义庄挡不住三世而竭


盛宣怀前后娶了两个夫人,5个妾,生有8个儿子,8个女儿,盛公馆中吃闲饭的不下百十来人。妻妾成群,免不了争宠斗艳,儿孙不知生活艰辛,赌马的赌马,嫖娼的嫖娼,抽大烟的抽大烟,虽说盛宣怀年轻时管过典当钱庄,却也没有精力管住家里那么多号人。他规定每个月给姨太太60元大洋生活费,由账房按月付给,他在苏州的姨太太秦氏看中了银楼一副头面,没钱就赊账买了回来,然后给盛宣怀写信,说欠了银楼218两银子,请老爷派人去付清。盛宣怀心中恼火,却碍于面子只好另掏腰包。他的大儿子盛昌颐整天在外花天酒地,娶了6个女人还到处寻花问柳,40岁就死了,比盛宣怀去世还早十多年。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怎样才能长期保持家族的凝聚和财富?盛宣怀曾在日本呆过一年,从一个日本家族的管理模式得到启发。逝世前,他立下遗嘱,成立愚斋义庄基金会,遗产的一半分给各房子孙,另一半580万两银子放在愚斋义庄,本金不许动用,利息用于慈善事业,想用这个办法长期保住盛氏家族的一部分财产。1916年盛宣怀去世,基金会由庄夫人掌管,别人也没有异议。不过盛家的子辈大手大脚惯了,挥霍无度,没有多久,各房分到手的财产已消耗大半。国民党政府也对愚斋基金会这笔财产垂涎三尺,经常发公函要求愚斋义庄捐款赈灾,认购国债。国债还本付息的时间很长,买了几次,账面上财产没有减少,实际可动用的资金少了,变成了纸上财富。迫于当局淫威,庄夫人敢怒不敢言,有时候买了国债又要捐款,庄夫人干脆把国债捐了。


1927年庄夫人去世,再也没人能约束盛家的公子小姐姨太太,于是吵着分家的、争名分打官司的、要求继承遗产的、搞风流韵事的、闹诉讼案件的,盛家的很多事情,一度成为上海滩的街头新闻。1928年,离庄夫人去世不到半年,盛家子孙已在吵吵闹闹中分掉了愚斋义庄的六成本金。为了不致受国民政府阻扰,他们一致同意将其余本金捐给政府。愚斋义庄在盛宣怀去世后12年就寿终正寝,恐怕是盛宣怀难以预料的。


盛家后人在庄夫人去世、愚斋义庄解散后便各奔东西,如今大多在海外。他的孙子盛毓邮、盛毓度兄弟后来去了日本,在东京创办了一家留园株式会社,经营餐饮和房产业,取名“留园”也是不忘祖业之意。现在这份事业由盛宣怀的曾孙盛承洪和他的弟、妹们一起经营,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盛承洪先生热衷收集流散民间的盛宣怀档案,去年在上海的一次拍卖会上花了80多万人民币买下两大册档案,后来拍成数码照片,送给了上海图书馆。而如今收藏于上海图书馆的“盛宣怀档案”,共有16.9万件,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第一贪官盛宣怀
家族 | 大清“首富”如何成了“空心大老倌”
这个春节,我狂读了21本史书
船政与晚清红顶商人
盛宣怀夫人庄德华
【书楼】盛宣怀愚斋:收名家旧藏,建开放书馆(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