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的哲学含义
    气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他们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人和动物的自然呼吸、水汽的蒸腾、云气的变化等都是古代先人感性认识气的基础。

    理解气必须先明白中文的一词多义以及中文的意会和会意。例如气可以感受到,但无法定性及定义,看不到摸不着。因此气具有神秘性,由此引伸出神气。

    一、气的本原含义

    动物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气,没有呼吸就是生命的终结。因此中国古人从人的死亡没有呼吸的事实中感悟到“气”是生命的本源。没有气就是生命的终结,气是生命的本源。因此意会引申出气的本原含义。元气就是这一含义的统称。所以在《公羊解话》中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生,造起天地。”《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日人。”进一步将阴阳、天地人系统化。气成为内贯于天地人的统一概念。认为天地人都有统一的内在,就是“气”。气的本原特性由此固化。

    张载宋朝人,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其学被称为气学。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人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张载又曰:“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明朝罗钦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条理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不同意朱熹“理与气是二物”的见解。将气与理等同,与历史上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原统一,因为“道”就是理,就是气。由此中国文化中气有确定的本原特性。

    二、气的周期性

    中国古人认为事物发展都有周期性,从植物、动物、乃至朝代的世代交替都具有周期性原理。动物生命的周期以气的盛衰为表征。气绝则命丧。因此,气的周期性特征明显。气数是一个事物或者王朝的周期数学表征,气数已尽说的是某个体或王朝的发展周期即将完结。

    气的这一周期性特征是从气的本原含义演化而来的,周期性认识的感性基础是生命体的生死周期。气的周期性还体现在中医气脉运行理论中,经络和血脉运行都依据周期性原理进行。

    三、气的神性

    因为气具有难以感知,又实际存在的特性,中国古人认为气具有神性。神的古义: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气在实际感知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气则没有生命,因此气被呻吟会意出神性。

    气功、元气、风水等等都是气的神秘性引申。气的神秘性最为典型的运用就在于风水学。风者,气也。水者,气的聚合升腾之本原。风水讲的是事物、生命体的生存、养化之道。因为气是本原,因此一切事物与生命的兴盛和生命周期都与气相关,涉及气的强化与维护就成为神秘的风水学说。气功的效能虽无科学的依据,但气功的实际功能,大家都见识过,因此,中国古人关于气的神秘性结论是否科学虽不能下定论,但却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气的神性表现。

    四、气的能量特性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

    中医认为元气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人从幼年开始,肾气与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到了青壮年,肾气、肾精进一步充盈,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因之发育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待到老年,肾气、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由此可见,肾气、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如果元气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成年则现未老先衰,齿摇发落。

    现代人理解,气就是一种能量。大家都明白呼吸是对于能量的吸收与分配的作用,因此气是一种能量。养生主要是对于气这样一种能量的理解。

    由中医理论衍生出了气的另外一种含义,那就是气是一种机制,有正气、邪气的区分,也产生了一种枢纽概念,因此气也还有枢纽、机制的含义。

    因为是意会,还具有神秘性,因此气具有其他很多的含义,这里不再意义列举。

    现在要再强调说明的是气的物质与意识的两重性含义,这是中华哲学超越西方哲学的特别之处。西方哲学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一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第一性,神是世界主宰,是本原。

    中国气的概念,涵盖物质与意识两大范围。因为意识随着人的出现而产生,没有人就没有意识,而人的生存决定于气,因此在中国哲学里,气包含有意识与物质两种层面的含义。也可以这么说,西方人纠结的哲学上物质或意识那个第一性的争辩,被中国的气的理念终结了。不需争辩,气就包含有西方难以理解的各种问题解,也即答案。

    这是撰文说明气的哲学含义的意义,主要说明中国哲学优于西方哲学。西方还纠结于那个第一性的问题,中国人已经将之超越,并统一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个字,了解中华思想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2.1
冲脉论
哲学基本问题
读懂《经方扶阳教程》必备知识点之科学阴阳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