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北要冲二道关

    镇河楼。

    ▶鹞子峪堡内现状。

    ▼二道关牌楼。

    ■魏明俊

    位于怀柔区九渡河镇黄花城头道关(也称本镇口)北2.5公里处的二道关,是明代战略要地。明嘉靖年间建关,后逐渐演变成村落。因城墙从村中央横穿而过,对于头道关而言,此地排序为二道关,故而村得此名。

    二道关口话防御

    韩瑞福所著的《二道关史话》中载:“二道关村因长城而建。其城墙是黄花城长城的重要防御工事,从设计要求到建筑材料的选用,均与黄花城长城相同,其坚固程度也不低于黄花城长城。”二道关村民介绍:明时,关南城墙根西侧建有一城堡,今遗址尚存。关北距城墙100米处建有3个炮台,至今存有两个炮台遗址,另一个已拆毁。此外,东西山顶建有两座敌楼,遥相呼应。其制式与黄花城长城的敌楼一模一样,一层为士兵居住,二层为烽火台,里面空心,设有四个箭窗,当地人叫它“四眼楼”。

    与其他敌楼不同的是,楼门前虽然距地面一丈有余, 但却没有台阶。这说明,当年把守城楼的军卒只能靠梯子进出。为什么不建台阶?据分析,因烽火台建在山顶之上,又是孤楼,故在战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烽火台上狼烟一起,就说明有了敌情。所以,烽火台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不建台阶,无疑是为这里的防御又上了一道保险,其目的是防止夷人偷袭。

    二道关长城的烽火台设置非常讲究。长城上的敌楼因山而建,距离不等,没有规律。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每座敌楼都能看到与之遥相呼应的烽火台。村里西山顶上的烽火台,处在黄花城长城扇形轴心位置,而北面又可以看到几十里之外。站在四海梁头往南跳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烽火台。

    二道关的城墙和东西烽火台与黄花城长城多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界内除建有城墙、烽火台和关堡之外,在口楼自然村还建有两座敌楼。这些防御工事均根据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而建,其质量基本相同。各敌楼之间的城墙相互连接,一直延伸到黄花城长城本镇口两侧。在二道关往北与杏树台交界处,还建有三道关,从头道关到三道关,每道关相距均为5华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

    《长城关堡录》载:“二道关,嘉靖十七年(1538)建,北通四海冶。”这一史料明确地告诉我们:二道关建设的年代及建设的重要性,它是京师北门的要冲之地。

    走进二道关村,环视四周,只见村东西两侧高山耸立,十分险峻,山谷中的一条河流,是怀九河的上游,连接京城内外的安四公路。二道关长城正是借助了这样的地势而兴建的。据当地老人介绍,在晴朗的天气,登上山顶敌楼,山下景象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向南远眺,可看北京城,夜晚还可以见到北京城的灯火。沿东西两座高山的敌楼向下看,东面山梁上的长城自高而下,蜿蜒起伏,像一条巨龙盘向山谷。

    在两面长城接近山谷的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座敌楼的遗址。敌楼分布如此密集,完全出于防御需要。即集中兵力,以待战机。两面长城顺山势而下,最终在山谷汇合,关口恰似一把铁钳,牢牢锁住山谷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万历年间形成村

    自明朝中期开始,二道关南、北两侧开始有农户住户,关北人称此关为关南,关南人称此关为关北。早年,关北居住的多是韩姓家族,关南居住的多是吕、李、孙、赵等杂姓人家。不过现在这种居住格局早已打破。

    二道关村老人介绍,韩、李两姓人家均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徒而来,并以脚小拇指指甲两瓣儿为证。但韩、李两家何年何月来此,却无从考证。而确立村名的具体时间,则是在万历修建黄花城长城时期。据推测,韩、李两家祖先于永乐年间来到北京地域,几经辗转后,才迁徙到二道关的。

    二道关韩姓家族人口约占全村的三分之二。据传,韩氏家族的祖先是哥两个,老大叫韩猛,老二叫韩宠。故村里的韩姓分为“东门韩”和“西门韩”。如今,村里韩氏家族最小辈与最长辈相差6辈。韩氏辈分按:国、晋、才、有、存、殿、维、朝、建、廷、瑞等字排列,以后则自由择字了。按韩氏家谱推算,韩氏家族来二道关后,已繁衍至第13代。韩氏家族是汉族,一直沿用土葬方式。李氏家族祖先非汉族,据传,来二道关初期还延续火葬习俗,后因洪水冲毁了李家祖坟,遂改为土葬。而孙、吕、赵三姓则为清朝中后期迁入。

    早年间,二道关一带森林茂密,到处是清澈的山泉和奔腾的河流,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韩、李两家来此定居后,分住在关口的南北两侧,“二道关村”得名也由此确立。

    二道关是军事要地,日伪统治时期,曾有一个连的伪满洲军驻守,营房设在二道关“南台”,山腰上建有炮楼一座。南台因是侵略日军营房遗址,后改称“南大营”。1943年,日伪强行将口楼、鹞子峪及庙上等几个村的村民赶进二道关村“归围子”,村民原有的房子限期拆除,导致当年多数人家因房子被烧而被迫搬进二道关。

    鹞子峪里鹞子堡

    鹞子堡是二道关村南鹞子峪里的一座古堡,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城堡北高南低,南墙长102米,北墙长91米,东西墙各长78米,呈梯形状。南墙中部开一门,门洞上镶嵌一汉白玉门额,上书“鹞子峪堡”4个大字,右侧竖刻“钦差分守黄花镇”、“钦差山东都司军政儉书轮”两行小字。左侧竖刻“万历二十年十秋吉旦立”和“山东左营中军指挥法一箴千总指挥王印、高令督修”小字。1984年,鹞子峪堡被列为怀柔区文物保护单位。

    城堡的墙体由12层麻面花岗岩条石砌成,条石皆精雕凿细刻,其纹面清晰,完整坚固。堡墙内填有3米宽的黄土,宽厚结实。据村中老人回忆,堡的石墙上面原有双垛口走道,城门上还有1间防卫房,上世纪40年代初,日本鬼子强行将其拆除,用于修建炮楼。

    鹞子堡门口有一道两米多高的影壁墙,也称照壁或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它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影壁,后者称为外影壁。按照当地人说法,如果门口紧挨着街道,没有影壁墙,里边的人住着就不得已,就是说住着的人不顺利。

    从南门进入古堡,堡正中有一棵古槐,枝繁叶茂。近40年来,堡里住家越来越少。人口居住最多时,曾有42户,135口人。如今,这里仅剩不到20户人家,大约六、七十口人。住户和常住人口大致减少一半多。堡内村民以高姓居多,是明代移居此地的高姓的后人。据说,那棵老槐树就是高家先人植下的。

    如今,居住在古堡内的人们生活相当幽静。堡内民房大部分是古宅。走在堡内石板铺就的小路上,但见几个石磨分别放在各家的墙外,它们现在已派不上用场。堡内有几户是新房,更多的是老房子,有些看来已经长年没人住了,任其空置着,它们似乎在讲诉着这里发生的故事。

    鹞子堡是目前北京长城脚下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古堡,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怀柔地界长城关口下有20多个古城或古堡,而鹞子峪堡则具有较强的防御功效,东为二道关的右翼,南为黄花城长城的北部屏障,西是鹞子峪沟的咽喉,北护卫鹞子峪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四镇三关志》载:“鹞子峪口……正关一道,城楼一间,水道二空,挡墙二道,敌台二座。明嘉靖二十三年建,宽漫,通众骑,极冲。”

    由此说明,这里当年曾是防御塞外的重点城堡。从地理形式上看,因第二道防线上的鹞子峪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复杂,如果没有鹞子堡的屯兵,一遇战事,堡南的撞道口就显得孤立无援了,有了鹞子堡,撞道口便安全多了。故而至今有“撞道口是生命线,鹞子峪口是关键”的说法。

    从整体环境上看,鹞子堡南门外有一条常年流水的小溪,南山苍松翠柏,与黄花城长城的撞道口对峙相望。北山有一座敌楼,山脊上是二道关长城,居高临下,视野十分开阔。如此依山傍水的防御体系,成为人们当下观山赏景、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怀柔:撞道口长城
怀柔的二道关长城和鹞子峪城堡
黄花城--西水峪长城
看长城 ║有多少难忘的时光,可以让我们重温——徒步撞道口至二道关长城,兼记老夏
长城寻踪:撞道口
北京万里长城分布图及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