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研究》研究报告

登岸小学  程水艳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素来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要“立于礼”。所谓“立”,就是健全人格的确立。而健全人格的确立是和“知礼”是分不开的。作为享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完备的礼仪知识、规范体系,不仅对东方,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化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交流中的礼仪更加关注。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在学科中加强礼仪教育渗透,学校德育组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而作为文明交际的启蒙教育,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也由于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文明交往礼仪教育”又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下校本课程来发展,确定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殿堂。我们以为,中华民族的礼仪中,保留了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它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实行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将理解,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他对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作用。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文明的社会,我们认为,青少年文明素养培育需要有载体,礼仪教育就是具体途径与载体,也是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普遍达成共识,各国对下一代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看到诸如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礼仪教育的成果。而在我国,近年来,也有人在尝试搞礼仪教育,其中不乏成功者,但问题也不少。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礼仪教育的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不够,大多只是简单化的规范要求,缺乏理论的指导、操作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距离较远,效果不理想。             

本课题在尚无先例或先例尚少的情况下研究小学生礼仪课程的开设,以礼仪教育为抓手,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探索,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素养,为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开辟有时效性的学校德育可新途径,优化育人环境。

(2)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的内容:

(1)教材编写的研究。

(2)教学内容的研究。

(3)教学方法的研究。

(4)教学评价的研究。

(三)研究的对象、方法及过程。

1、研究的对象: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基本研究方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 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 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3、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4、12----2005、12)

(1)收集资料,进行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

(2)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基础性调查研究,了解研究的可行性程度,确立研究的方向;

(3)咨询专家导师,对课题进行论证,完善理论框架;

(4)确立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6、12——2007、9)

(1)课题组培训教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筐架。

   (2)构建小学生礼仪教育研究的目标体系与基本框架,编写礼仪教育校本课程;

(3)摸索并积累礼仪教育途径、方式与策略;

(4)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礼仪教育的成果与问题。

第三阶段:研总结推广阶段(2007、9——2007、12)

(1)实践礼仪教育,不断加以修正、完善教育目标与内容

(2)对学生、家长、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模式实施的辅助系统,收集资料,处理数据。

(3)进行经验筛选,撰写中期报告。

(4)咨询专家导师,对礼仪教育进行评价。

(5)建立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方案的要素、方式、手段、项目和指标。

三、研究的初步成果:

1.建构了礼仪教育目标体系。
  礼仪教育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礼仪教育,使小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礼仪知识,并通过动作行为和言语行为,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礼仪教育的目标框架可以分为纬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三部分)和经度目标(根据行为外显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说话礼仪、行为礼仪两部分)。具体又分为在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的通用目标和各自使用时的分类目标。
2.形成了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
  我们针对小学生这个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多的社会现实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现状,充分考虑礼仪的继承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和全球性,制订了《师生礼仪篇》作为师生礼仪行为的基本准则,并设置了具体的小学各年段礼仪教育的内容。各年段礼仪教育内容从说话和行为两个角度出发,均分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部分,并根据年段的变化,不断调整三部分礼仪教育内容的比重和提高礼仪教育要求。

(三)获得了有关礼仪教育的操作。

    开发礼仪课程体系为礼仪教育提供课程保证。我们完成了校本礼仪课程《小学生礼仪》共四册80课时的编写,同时完成配套的礼仪课通用教案和礼仪争章课的教学设计,初步形成了礼仪教育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礼仪社团活动、少先队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为辅助教育形式,丰富礼仪教育内涵,注重礼仪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四)形成了礼仪教育的评价模式。
  礼仪教育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或等第来描述,应该突出发展性功能。我们吸取了布鲁姆形成性评价理论,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礼仪知识的学习,而且关注学生礼仪智慧和行为的发展过程。“我是礼仪小使者”系列学习单是礼仪教育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每节礼仪课都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单,以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礼仪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通过“礼仪小使者”完成一个个小任务,来促进学生礼仪知识的內化,引导其行为的外显,并通过学习单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乃至社区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学习单的形式有很多,有的是要求学生向身边的人传播礼仪知识,宣传礼仪意义。
  礼仪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评价,是我们依据礼仪教育目标体系,对每一个具体行为目标进行了行为水平界定,并据此制定了与各年级各项礼仪教育内容相应的评价量表。

四、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为了更好得落实《小学生礼仪》教育,我们学校在一、二年级均开设了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接受谈吐礼仪、交往礼仪、穿着礼仪诸方面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同时为了注重校本课程开设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还结合德育教育活动坚持做好“三进”工程:文明礼仪进校园。让学生的文明习惯走入校园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检验。去年我校的德育主题还命名为“礼仪畅想曲”,让平时的所学所为在中队活动中提炼升华;学校坚持每个月评选一批“小淑女、小绅士”,并让入选者在全体师生面前接受学校的表彰,以此为一种莫大的荣誉。文明礼仪进家庭。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文明礼貌知识运用到家庭生活当中,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表现是否满意通过课本上的意见反馈到学校。同时,学生自己的文明言行也能影响到身边的亲人、朋友。文明礼仪进社区。让学生成为社区文明劝导员,将文明好习惯带入社区。为了扩大宣传影响,学校还于去年元旦和社区一起在金碧辉煌广场举办了“文明之风永驻我心 ”的专场演出汇报。这一系列的礼仪活动成了登小德育活动的一到特色菜。

    开发校本课程是我校课题研究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修养要求。是知识经济浪潮中人们对文明的崇高和追求,是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手段,为教师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使用的工具。为了使校本课程更具操作性,学校挑选了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分阶段共同设计和编写完成了全四册教材。教材编写考虑到学生的思想教育的作用,还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注重了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结合。每单元的活动栏目还赋予了极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名字:“礼仪导航”、“星光闪耀”、“快乐体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为了使教师能更好地驾驭教材,也为能使教材在同类学校中被推广和共享,这两年我们还编写了教学用书四册。

    登岸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编教材共享资源在萍乡尚属首例。在为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提供最佳空间的同时,也为其它学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五、效果的研究和分析:

(一)研究的效果

1、初步养成了学生的礼仪行为,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程度。

 检验学校德育实效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学生外显行为上的变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欣喜地发现,学校整个学生群体在外显行为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多数学生已养成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行为,大家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或正在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陋习,再形成了相互督促礼仪行为的良好氛围。来校参观学习的老师们都对学校学生的礼仪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大家赞赏。                                                   

  2、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认同,和睦了亲子关系。                                             
    礼仪教育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他们纷纷反映自从学校开设礼仪课程,孩子上了礼仪课后,孩子们的变化很大了!在我们的校门口,每天的进校礼仪和离校礼仪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的学生在每一次进校之前都会先向送自己上学的家长真诚的道谢,再与家长道别;放学见到来接的家长,也都会向家长表示感谢之情,并主动与同学的家长打招呼、道再见。虽然话语不多,行为也很简单,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样的言行在现代学生的身上,却真的是不多见的。礼仪教育让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也和谐起来。                                                                         

3、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赞扬。
    我们的礼仪教育在一年的时间后,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一位艺术学校的教师经常乘坐7路公交车,发现有几个孩子特别的懂礼让,每次都看到这几个孩子主动与乘客打招呼让座,她觉得特别的好奇就问孩子们:“小朋友,你们是哪个学生的学生啊?”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她知道了是登岸小学的学生。后来她到登岸小学来招生,还亲自向校长反映了这个情况,从校长的言谈中她知道了为什么登小的学生和别校学生不同的原因,也了解了礼仪课程的神气效果。更可喜的是我们学校拍摄的礼仪专题片《畅想礼仪曲》获得了市级、省级的奖励,扩大了我们学校的影响力,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

4、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礼仪文化。
    这个效果是在我们预期之外的,我们发现,学生行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师群体、家长群体的行为变化。在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家长的文明素养的提高。在以学校为圆心的一定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礼仪文化。

(二)效果的分析

 我们的礼仪教育之所以取得了以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与教育内容的适切性有关。我们再设置教育内容的时候就遵循了适切性原则,充分考虑到了教育对象——小学生的认知特征、行为特征和人发展水平。                                       

    2、与生动的教学方式、手段有关。我们的礼仪教育不是干巴巴地说教,而是将礼仪教育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将教师奖授予学生情境或实地训练相结合,讲礼仪教育融解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3、人的文明素养本身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养成的,每个人,特别是人生刚刚起步的小学生,都有成为一个受欢迎人的愿望,都具备一定的可塑性。                                               

    4、虽然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在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后基本实现,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和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礼仪教育对每位学生产生的效果还是存在差异的。                            

五、对课题研究的再思考:

     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掌握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的基础上,生成礼仪智慧,养成礼仪习惯。所以礼仪教育必须先从启发每一个学生都“要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的自觉开始,如何启发学生的自觉并使之持续,不要出现学生从小学毕业,到了中学没有礼仪课就忘了“要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有教养的人”,这是影响礼仪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本课题进一步研究并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也将是本课题的价值所在。除此以外,我们认为,教师和家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交往最密切的人群,虽然我们在预期之外看到了教师、家长礼仪行为的一些变化,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深入地思考和列入研究规划,其效果还未完全挖掘,在新的研究阶段中如何适当增加并有计划地实施这一内容的研究实践,将教师和家长在礼仪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也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雅行礼仪行动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研修感悟
《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养成教育”让习惯成为自然
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xx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