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是负重轮,为什么二战中德国的虎式,非要搞那么复杂呢?

在颠簸的行驶过程中,如何稳定的开炮?

坦克其实是有两种方法的——

一种是:不管你坦克有多颠,我只要保证炮管不颠就可以了。

另一种是:不管你轮子有多颠,我只要保证车身没那么颠就可以了。

要是你,选哪种?只管稳定炮管,看起来更靠谱也更容易,对不对?所以,它才成了今天的主流嘛!

但是二战时期,德国人却有着不一样的执拗,他们想要让自己的虎式从底盘开始,就能在奔跑中保持最强的稳定性了。

事实上他们的确也做到了,但代价却是一套与众不同数量庞大的负重轮了。

所以这套复杂的负重轮系统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而如果它真的那么好美军的坦克为什么就不用呢?

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

首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履带轮来说,数量越多行驶的就越是平稳,为什么呢?

因为它可以帮助坦克,将车身的重量更加均匀的分布到履带上,减少了对地面的压力,降低了对使用场景的挑剔程度,哪怕是再松软再泥泞的地方也能基本没有压力的通过。

举一个例子——黑豹坦克重约44.5吨,但是通过负重轮和履带的处理,每平方厘米对地面的压力只有0.88公斤,还不如一个普通士兵来得大,你说得是什么样的路,它才过不去?

所以理论上,你想要的一辆坦克,一定是负重轮越多越好,但是矛盾产生了,车身就那么长,怎么才能有更多的负重轮呢?

英国的丘吉尔坦克交出的答卷是——用小轮子,你看它那密密麻麻的小轮子,真的就把坦克的两侧排得满满当当的,有用吗?

当然有用,对比起轮子没那么多的谢尔曼它浮起来的能力确实强了不少,是宝贵的优势,但是却也有着掩盖不了的劣势,小轮子一旦遇上崎岖的地形就堪比灾难,那颠的会让你怀疑人生的。

我有辆20寸的折叠自行车和一辆正常的26寸山地车都没有避震,去骑同样的山路仿佛经历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而且装上小轮子的坦克不光颠还特别费轮子,它有着更大的滚动阻力,它有着更高的磨损程度,它需要更频繁的维修保养

德国的3号和4号坦克就被这些问题所困

然而这还没完,装上小轮子的坦克还开不快,谢尔曼与丘吉尔虽然后者更能浮,但是最高速度却只有前者的一半,你能说它的机动能力更好吗?那该怎么办?

如何解决在有限的空间里,装大轮子跑得更快,跑得更稳的问题呢?

德国人说你们都傻呀!把它们叠起来不就可以了吗?你看从虎式开始,它的负重轮安排就是这个样子的。

每根轴上套了3个车轮,然后交错的插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又大又密。

把小车轮的优势拿了过来,就既能开过被人走不了的路,也能一边走一边朝别人稳定的开炮了,妥妥的神器有没有?嗯,前提是它不要坏。

来看先前这张图,要是第五根轴上最里面的这个车轮坏了要怎样才能把它换下来呢

你至少得要先卸下其他8个车轮才行,这种维修量可是上不得战场的。

德国人哪里来的自信,觉得他们就不会遇上英国人的地雷呢?结果……修吧。

即使后来的黑豹和虎王逐渐做了简化,但维修起来依然不容易。

并且它还有个问题:由于轮子和轮子挨得很近,在沾满泥泞度过一个俄罗斯寒冷的冬夜后,便直接被冻住了,于是坦克组员的工作清单里,不得不再加上一条,休息之前先清理履带。

这是战场上该干的是吗?所以美国人说:去你的大轮子吧,我们可没那么多功夫操它的心,颠一点就颠一点吧。

他们的谢尔曼,不管装着的是垂直还是水平的蜗壳弹簧避震系统,开起来都会比虎式更加的摇晃颠簸,那是不是意味着,它们就放弃了运动中开炮的诱惑了呢?

哪里的话,只是思路不同而已!他们开发了一套不让炮管摇晃的系统,利用陀螺仪的稳定性,使其置身事外,而且事实证明这,才是更加成功的尝试。

于是,至今火炮稳定系统都保留了下来,并且越来越强,当然对大轮子的追求其实也没有放弃。

今天的坦克在拥有了更好的悬挂,更多的减震和更强的发动机后,终于使轮子在大和密之间找到了平衡。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德国的虎式生产线
二战德国虎式坦克
进攻中的二战德国虎式坦克高清油画
T-34坦克[110P]
战场上,坦克打的没有炮弹了?你可拉倒吧
黑豹坦克为什么不使用88mm主炮?设计师也想过,但最后不得不放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