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密占据隋朝三大粮仓,拥兵二十余万,最后怎么会败给王世充?

前言

隋唐时期的李密曾经作为瓦岗寨——最强反隋势力的首领,多次改变了中原的局势。而就是这样一个叱诧风云的人物,最后却彻底溃败在他一直压着打的老对手——王世充手下,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一、从单方面碾压到爆冷出局——李密与王世充的交手过程

对于李密来说,王世充只不过是他逐鹿中原过程中交手过的众多对手之一,并且还是多次战胜的那种对手,但最后却被这样一个对手给赶出了中原。

1、李密的崛起与王世充的入局

在王世充成为隋军将领之前,李密就通过来回征战打下了隋朝十一个粮仓的三大粮仓:回洛仓、洛口仓(兴洛仓)以及黎阳仓。其中,洛口一仓就有窖口三千个,每窖贮粮八千石,总共两千四百万石,相当于隋朝全年租栗总和。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笔雄厚的资产。李密也通过这三大粮仓募集了不少人马,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势力。打下黎阳仓后十几天之内,来归降的部众竟然达到了20多万(很多人只是相中了李密手中的粮食)。甚至河北的窦建德和吃人魔王朱粲也都纷纷遣使,向李密表示了归附之意。李密的势力,变得空前的强大。

与此同时,隋朝的剩余实力再也忍受不了李密,派遣六路大军直攻李密。而这其中,就有江都通守王世充。

2、多次交手大部分以王世充的失败告终

黑石一战,李密以围魏救赵之计成功击败王世充,使其折损过半兵力。

石子河一战,被越王杨侗催促和补充兵力的王世充又和李密打了一次,再次败北。

同年腊月,正面强攻不行的王世充打算趁月黑风高偷袭,但由于情报及时,再次被李密化解。

除却刚开始交手时李密对王世充实力的错误估计而导致的数千兵力折损,两人之后的大部分交手都以王世充的失败而告终。这样的结果使李密对这个对手的实力有了准确的判断:这个人不是我的对手。而这样的判断也为之后两人的最终战役的结果埋下了伏笔。

3、最后一战王世充集万时之力一举歼灭李密势力

随着多年的南征北战,中原局势暂时趋于稳定。李密的西面是越王杨侗,东面有刚刚刺杀隋炀帝的宇文化及。虽说李密的势力空前强大,但若是腹背受敌,也是力不从心。此时,留守洛阳的杨侗发来了招安令:若是你南下灭掉宇文化及,你就可以封官加爵。按理来说,李密拥有如此强大的势力,本可以拒绝残隋的册封,自立为王。但他还是接受了这样的招安,决定铲除宇文化及。

经过激烈的战斗,宇文化及终于被李密除掉。但此时李密也损伤惨重,不仅失去了很多勇猛将领,而且士兵七折,元气大伤。本来李密在除掉宇文化及后能修养生息而且接受隋朝的册封,但此时洛阳城里已经变了天:王世充铲除了异己,独揽政权。而且趁着李密兵困马乏,正领精兵来讨伐李密。

最终,李密败给了王世充,这是为数不多的败北,却是决定留存的败北。

二、李密出乎意料地败给王世充,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对于文化及的错误处理方式导致的实力大幅度减弱

李密所统帅的瓦岗寨,本应与朝廷水火不容,恨不得早日铲除残隋自立为王。但在最后时期,接受残隋的招安,同时却和同是反隋势力的宇文化及斗得两败俱伤,直接导致了与王世充的战斗中彻底败北,不得不说,这是李密在后期做的非常糊涂的决定。

但从瓦岗寨的本质出发,这样的决定却有几分道理。瓦岗寨本身属于农民起义的势力,其人员构成大多是被逼得过不下去的农民、士兵,特别是在李密攻下三大粮仓后扩充的人马,都是为了一口饭而来。代表其利益的首领李密,面对朝廷的招安或许有这样的考量:如果拒绝,就要继续不知多久的征战,同意的话,就能有一段时间的和平了。

自古以来,投降派的下场往往十分凄惨,如两宋的主和派、满清的"量中华之物力,结列强之欢心",都加速了国家的衰亡并且遗臭万年。

2、对翟让的处理方式导致的内部将士离心离德

即使在对宇文化及的征讨中损失惨重,王世充率领的两万精兵也占不到人数上的优势,导致李密败北的另一个原因,是内部将士的离心离德。

翟让是瓦岗寨以前的首领,在看到李密逐渐亮出自己的本事和野心后,知趣地将一把手让给了李密。但据记载,翟让虽无逆反之心,但其行为多次触碰李密底线,惹得李密不快但念及旧情并未出手。但是后来其兄弟有逆反之心被李密知晓,遂翟让速被李密所除。《旧唐书》:翟让部将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总统众务,以夺密之权。让兄宽复谓让曰:"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密闻其言,阴有图让之计。明日,让径至密所,欲为宴乐,密具馔以待之,其所将左右,各分令就食。密引让入坐,以良弓示让,让方引满,密遣壮士自后斩之,并杀其兄宽及王儒信。

李密这样对待让位给自己的翟让,虽有翟让逆反之名,但还是在军中引起了一些言论,而李密并没有认识到这样的言论任由其发展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最终导致部分将士对李密信任不足、离心离德,这样的情况在征讨宇文化及后达到顶峰,大大地削弱了李密势力的精神凝聚力,也影响了邙山一战——李密与王世充决战的结果。

3、古之有天下者,要必有人君之德——以李世民为参照,来看李密自身的不足

两者虽都是贵族出身,但随着实力的扩大,两人自身的特点都凸显了出来,影响了两人不同的结局。

最重要的在于两方面:军事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的调用。

军事体系的构建直接作用于士兵将领的素质,在这方面,李世民是个中典范:武德二年,设十二军府,兵农合一,闲时务农,战时参战,与屯田制十分相似。另一方面,除了这样兵农合一后勤有保障的外军,他自己还拥有一支玄甲军,也就是精锐部队。而李密对大批来投的农民、散兵,采取放任管理,即使构建了其亲率的内军,却还是与外军管理无异。并且内军也深深受上文翟让事件的影响,在后期对李密的执行度下降。

在人才的调用上,李世民身为一代猛将与明君,深谙用人之道,使其各放异彩,大大地提高了唐军的素质。而反观李密,即使拥有众多猛将与贤士,但不能做到及时地赏赐与鼓舞,对待陪伴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十分吝啬,却重赏贪财的左元真和投降的军队,导致军怨渐起。"密虽据仓而无府库,兵数战皆不获赏,又厚抚初附之兵,由是众心渐怨。"

4、对粮仓的处理方式导致的与农民结合程度不高

在李密的一生戎马中,粮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谓成也粮仓,败也粮仓。

在早期,李密通过树立明确且正确的军事目标——占领粮仓为自己打下了一片江山,并且通过这三大粮仓进一步扩张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和在百姓中的威望,成为了一方霸主。

但是,李密在对于粮仓的使用上,却不是那么高明。一方面,他提高声望的手段也仅仅局限于"开仓赈民"这一个层面上,而且是毫无管制"密开洛口仓散米, 无防守典当者,又无文券,取之者随意多少或离仓之后,力不能致,委弃衢路,自仓城至郭门,米厚数寸,为车马所输践,群盗来,就食者并家属近百万口,无瓮盎,织荆筐淘米,洛水两岸十里之间,望之皆白如沙。"另一方面,随着李密与王世充的对抗,李密少物而足粮,王世充少粮而足物。本该是吸纳王世充有生力量的绝佳机会,但李密选择了与王世充做交易,白白错失了这样的大好机会。"东都绝粮,兵士归密者日有数百,至此得食,而降人益少,密方悔而止。"

由此可见,粮仓对于李密的影响是重大的。但实际上,粮仓问题的背后,是农民起义根源的问题。粮仓是国家赋税的集中体现,它是农民所有剩余产品甚至是部分生存产品的总和。它一方面是农民起义的根源,另一方面也是农民起义的手段。毕竟都是因为过不下去而起义,都是通过让农民过得下去而维持实力。由此可见,谁能在粮食问题上满足农民的需要,那么他就能拥有暂时的胜利。这也是早期的李密成功的原因。

但若仅局限于满足粮食问题,则终有一天会因为仓储耗尽、粮仓失守会被人民所抛弃。在这一点上,无数的历史人物已经证明:谁能解决生产力问题,即将农民与土地更好更高效地结合在一起,谁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明显在这一点上,李密没有迈出步伐,所以导致了后面的失败。

三、只因天欲启唐基——李密的兴衰对李渊的崛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密的强大使当时的隋朝一心放在他身上,而没有注意到李渊父子的悄悄崛起。随着瓦岗寨的溃败,李密最终没能称霸中原,而他不仅灭掉宇文化及,并且牵扯了王世充主要力量,起到了"阻东都隋通路,使唐公不战而据京师(长安)"的作用,使李渊父子的势力得到了空前发展,最终灭隋建唐。可惜了李密这一生戎马,终为李唐做了嫁衣。诗人徐钧叹道:"泥封函谷策诚奇,人不能从己不疑。何事昏迷还至此,只因天欲启唐基。"

结语

李密成功与失败的背后,都离不开当时尖锐的粮食问题。很明显,历史局势的影响比任何一位历史人物的影响都要大。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离不开这个永恒的话题,而那些成功者在现在看来,归根结底是成功地解决了农民与土地的部分问题。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隋书》;

《贞观政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浩浩荡荡的瓦岗寨集团为何瓦解?
解答:为什么李密百万大军失败一次就土崩瓦解了? | 刘三解
隋末最强势力瓦岗军,为何顷刻间土崩瓦解,皆因首领李密错杀一人
邙山之战,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猛将如云,为何最终还是败给了王世充
隋唐最大的谎言,瓦岗寨最大的讽刺
乱世枭雄:瓦岗军与李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