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不知道的军事知识:机枪是用来做什么的?扫射?效率太低

影视作品中往往会有机枪扫射的镜头,而且一些介绍机枪的网络视频也会使用大量机枪扫射的镜头……但是,如果你当真,你还就真的被骗了。

今天咱们来说一下一个军事上的伪科学“扫射”。

值得注意的是,在真正的战场上,机枪几乎不会出现“扫射”的情况。那种端着枪,一边狂风暴雨般输出疯狂收割生命、一边呼呼的往下掉子弹壳的景象其实只是导演和电视观众自嗨的一种共鸣,或者说是文化工作者和文化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合谋……

如果一挺机枪在战场上这样使用,即使是在坚固的机枪阵地中也几乎活不过5分钟。

那么机枪本身的设计不就是连续高速发射弹药吗?为啥又不能高速连续射击了呢?

这就得从枪械的射击来说起了。

早在1862年,美国就发明了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是当时一个大夫的名字,他认为如果士兵的射击速度够快,就可以让更少的人上战场。于是就设计出使用旋转枪管的手摇式武器,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加特林机枪的最早版本了。

严格意义上讲,通过手摇转动的加特林机枪并不是自动武器,而是一个手动武器。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加快士兵射击的呢?

回到当时士兵射击的话题,如果要击中一个远处的目标,士兵需要举起步枪,构筑瞄准线,确定瞄准目标,扣动扳机,子弹被射出后,士兵需要拉动枪栓退出子弹,然后再装入新的子弹,推回枪栓,寻找下一个目标,由此循环。

在1860年代已经有快枪了,例如斯宾赛步枪:

这是一种从枪托内供弹的枪械,在开枪之后,士兵可以扳动扳机外圈的护圈快速的推出膛内的弹壳并压入新一颗子弹。

这种枪当年大清也有购买过,我们叫做“连珠枪”。连珠枪(杠杆式步枪)在枪械史上的地位很高,有在当年就像把AK-47直接丢到二战战场上的感觉。

它有效的降低了射手重新构筑瞄准线的时间。这其实才是在射击过程中最费事的一个环节。如果是非自动武器换弹后重新构筑瞄准线的时间在整个射击过程中的占比是相当长的。

其实,机枪解决的就是“重新构筑瞄准线”的问题。

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了——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比起拉大栓对构筑瞄准线的影响是更小的吧?如果你也这么想的,首先得说你的思路是对的,但是对重新构筑瞄准线的问题不仅仅是需要靠自动化的方式减少换弹带来的瞄准线溃解,还要考虑枪支在射击后枪身后座带来的枪支位移。

枪支尤其是步枪的后坐力相当大,如果射击姿势不正确在开枪后,枪口会有大角度的偏移,即便是采用姿势正确的有依托射击,在步枪的后坐力下也会让射手的枪口偏离目标一定角度。

这时候,机枪的优势就来了。

首先,机枪是一种连续供弹的自动武器,在大部分射击场景下都可以自动的完成供弹循环。

其次,大部分机枪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展开脚架或固定在固定枪架上。这时候枪口后座的能量就不仅仅被人体吸收而是大部分被枪架吸收。在连续射击的时候也就更加稳定。

采用自动化+稳定的组合就可以让射手更加心无旁骛的构筑瞄准线打击目标,而且可以判断打击效果及时补枪。因此机枪其实是以短点射和长点射为主要射击手段的,至于是短点射还是长点射则是需要射手根据目标动态现场决定。

其实,机枪在射击之初也是以这个目的来工作的,类似于马克沁机枪,在枪管前端设计了一片挡焰板。这片挡焰板主要就是为了阻挡后面枪管排气孔排出的火焰。

加装了挡焰板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机枪在开枪的时候正面所呈现的火焰,减小被敌方发现的概率,让机枪阵地可以安心的打黑枪。

但如果是直接不停突突突,本来隐蔽好的机枪阵地也会被敌方很快发现,这时候迫击炮、加农炮等更重型的武器会在第一时间端掉暴露的机枪阵地。

那么机枪“扫射”到底有没有用呢?实际上作战意义并不大,前阵子央视军事版还做过一个测试,利用我们的53重机枪来打一片气球。

用正面“扫射”的方式打插在地面上的100个气球,250发子弹打爆其中的13个,实际上就是打了一个寂寞。

这个现象在机枪出现初期也早就被发现了。为此,对于机枪防守阵地的布置就有了从侧翼布置机枪交叉火力阵地的方式。

但这个方式依旧是以长点射为主,主要就是往“人堆”里面开火,以获得概率杀伤。

更甚的一件事是——“扫射”这个词汇并不是机枪的主要使用者陆军的战术术语。扫射(strafing)是空军的术语。空军是另外一个机枪使用大户。但是和陆军不同,空军的机枪是装在飞机上的,由于飞行速度、高度、角度不同,机枪的弹道会有不同表现,在打击空中目标的时候飞行员还可以使用长点射进行射击,每次打出7-11发子(炮)弹。但是打击地面上的目标的时候,飞机和目标的速度差就很大了,这时候就会strafe目标。

往往会射出50-100颗甚至更多的子弹,用概率覆盖目标。飞机的扫射(strafing)是有自己的战术动作的,从进入、射击到退出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这样才能保证至少有一部分弹药可以命中目标。

因此,“机枪扫射”,实际上是一个用错很久的军事术语。如果你用英语进行搜索“Machine gun strafing”的话,就会发现这件事似乎和陆军就没有什么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神枪手魏来国的传奇爱情
上甘岭上的狙击之王,他创造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为什么战场上平均几万发子弹才能杀死一个人?
为何把步枪绑在高射炮上呢?这样又有何用意呢?看完后才明白
军武百科 重机枪的机智用法
子弹在飞——上甘岭狙击手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