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民政府铁路警管机构】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有铁道的管理、指挥,在1932年以前,由各铁路管理局分设铁路警务处、警务课的机构,担负护路和行旅安全任务。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战以后,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了路警管理局(以下简称路警局)。

路警局成立后,于1932年6月间,登报招考的一部分文书人员被录取。从国民政府建都南京时起,到抗日战争发生、南京沦陷、铁道部撤销、归并到交通部迁至武汉时为止,先后担任过铁道部部长的有孙科、连声海、顾孟余、叶恭绰、张嘉免(即张公权)等。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阶段亦曾兼任过铁道部部长,以其亲信曾仲鸣为常务次长,由钱宗泽任政务次长兼陇海铁路管理局局长。

路警局的第一任局长叫朱晖日,广东人,张发奎手下的参谋长;有两个副局长,一个是陈芝馨,一个是王启光(王系平汉铁路管理局的副局长调任的)。

局长以下的组织及主要人员如下:

1.秘书室:主任秘书俞裁,有秘书两至三人。

2.总务处:处长陈若虹,后由俞裁兼代。下设三个科:文书科(科长刘超武)、会计科(科长马璧珊)、事务科(朱科长),科以下分股办事。

3.保安处:处长吴季度,处下亦分三科:训育科、检事科、防务科,科下分股。

4.督察处:处长陈剑英,下分内勤、外勤两个组,督察员若干人。

路警局成立之后,文书科长刘超武主持的法规委员会,制订了“违警罚法”,人事迁调任免,奖惩考核,以及保安、督察方面的许多单行法规;路警局将铁路管理局辖下的警务组织统一改组成为铁路警察署,计有:

1.京沪杭甬铁路警察署,署长:马少屏(上海)

2.津浦铁路警察署,署长:高礼安(浦口)

3.平汉铁路警察署(汉口)

4.平绥铁路警察署,署长:孔廉白(北平)

5.陇海铁路警察署(郑州)

6.粤汉铁路警察署(武昌)

7.胶济铁路警察署,署长:戴师韩(青岛)

8.道清铁路警察署,副署长:黄海泉(焦作)

9.正太铁路警察署(太原)

10.南浔铁路警察署(九江)

11.浙赣铁路警察署,署长:何小宋(南昌)

路警局成立,各项行政措施初具规模后,约在1934年初,朱晖日、陈芝馨、王启光分别他调离职,由汪精卫的外甥沈崧接任局长,内部组织不变,主要人员有更动。沈崧是广东人,带来的也都是清一色广东老乡,其安插的主要人员如下:

主任秘书:虞息辅

总务处长:范增铨

文书科长:沈忠责

会计科长;虞息辅(兼)

事务科长:李朗川

人事股长:余人龙

文牍股长:郑谦(留用)

出纳股长:董濂

监 印:陈伟枢

保安处长:吴季度(留任,本来是广东人)

检事科长:夏全印(由首都警察厅侦缉队队长调兼)

训育科长:吴某

督察处长:陈锟

还有一些广东籍中下层人员大多安插在总务处各科股及秘书室内。

沈崧当局长约有一年多,1935年间,因机构要彻底改组而去职。他在临交接之前,将路警局存储在梅溪山庄库房里的公用汽油数十箱,经他的亲信出纳股长董濂之手,装上卡车搬运到公馆去了。沈崧追随其舅父汪精卫,在抗战期间当了汉奸,后在香港被暗杀。

1935年间,铁道部部长由张嘉兒接任,两个次长是曾养甫和曾镕浦。路警局即扩大改组成立铁道队警总局,隶属铁道部。因为要接管两个铁甲车队,属军事体制,所以接受军事委员会的直接指挥。

原任武汉警备司令的叶篷调任队警总局局长,叶是湖北黄陂人,上任局长时,他改名叫叶一哀。他带领着原武汉警备司令部的一大批湖北老乡,在路警局扩充改组后,沈崧的“广东同乡会”变为叶篷的“湖北同乡会”了。扩大改组人事安排如下:

1.局长办公室:主任田载龙

2.秘书室:主任秘书李起治

3.总务处:处长刘秉初

4.整训处:处长汪世铭

5.保安处:处长吴季度

6.督察处:处长陈绍平,是军统头子

7.会计科:按铁道部会计长的命令执行、会计业务亦受其监督指导

8.无线电总台:台长陆矩吾

队警总局成立后,对各铁路警察署的体制维持原状。撤旧换新瞢察署长的名字我只记得:

津浦铁路警察署署长:张辅邦

平汉铁路警察署署长:马青菀

京沪杭甬铁路餐察署署长:吴乃宪,副署长:胡昭功

粤汉铁路警察署署长:史铭

湘桂铁路警务课课长:李亚雄(当时新通车的短程铁路暂设警务课)。

七七事变后,铁道军事运输紧张。蒋介石鉴于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管制、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军事运输机构,遂成立了铁道运输司令部,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司令部设在郑州,由陇海铁路管理局局长钱宗泽兼任司令,以蒋锄欧兼任副司令,设蒋副司令办公室,其办事人员多数由队警总局选调,授予军衔。队警总局迁铁道部联合办公。

八一三淞沪之战,日本攻占上海,继而直逼南京。国民政府决定重庆为陪都,重心放在武汉。我国的铁路交通,由于抗战形势的失利,一条条沦入敌手,故国民政府将铁道部撤销,并入交通部。交通部长朱家骅另任他职,由铁道都部长张嘉兒担任交通部部长,以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任政务次长,以“中统”局长徐恩曾任常务次长。交、铁两部合并和部长、次长人选的更易,可以看到卢作孚任政务次长是为加强指挥长江航运交通的作用。交通部于1937年11月间撤迁武汉,在汉口法租界的平汉铁路管理局大楼办公。队警总局于12月初撤离南京迁武汉,人员由2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

随着铁路交通沦入敌手,撤退下来的铁路队警,由队警总局拟出方案,呈报蒋介石批准,按军队编制合并改编为四个交通警备支队,武器弹药,军需给养,改由军政部拨给。将原“铁道队警总局”改称“交通队警总局”(简称交警总局),仍隶属于交通部,内部处室不变,同时兼称“军事委员会交通警备司令部”(简称交通警备部)。由蒋锄欧兼任司令,陈绍平兼任副司令,保安处处长吴季度兼任参谋长,统辖四个交通警备支队。它便成为一个实体两块牌子,接受军事委员会和交通部双重领导。这次改编,部分人员授予军衔职称。改编后四个支队的司令是:

第一支队:以津浦铁路警察署署长张辅邦任司令。

第二支队:以平汉铁路警察署署长马育菀任司令,副署长胡昭功为副司令。

第三支队:是以铁甲车队改编

第四支队:粤汉铁路警察署署长史铭任司令。

每个支队设三个团,每团三个营,每营三个连,每连三个排,排下分班。

这些交通警备支队就从此开始移驻到公路据点,也就是说,抗战期间国民党在铁路上的特务统治从此转移深入到了公路交通方面。

交警总局随交通部迁汉不久,日军进通武汉,日机不断狂轰烂炸,国民政府放在武汉的重心难保。1938年10月,交通部撤迁重庆,交警总局先迁衡阳。随后,迁往桂林。

在桂林大约半年,于1940年3月间经副局长兼副司令陈绍平先到重庆向交通部部长张嘉兒请示同意,交警总局从桂林迁到了重庆,并由交通部拨给李子坝附近红岩咀的一部分仓库作为局址,直到抗战胜利,内部人员有出无进、越来越少,总共不到100人。交警总局原来只有复兴社特务秘密组织,从未有过国民党党务活动,迁到重庆之后不久,交通警备司令部成立了国民党特别党部,由陈绍平兼任特派员,同时发展吸收新党员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3年中国铁路总局局长签署信件1件
《隐秘而伟大》到底是谁杀死了钟处长?
国务院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1981.3.23—1988.11.7;1989.8.24--1998.03.29)
周凤九
海关总署副署长张际文(图|简历)2018.04.22
兵库县警方上演捉熊大戏结果竟然是...&福原爱担任新宿警察署一日署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