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汉王朝》之四十五:天下三分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周瑜到了江陵之战的明年,亦即赤壁之战的第三年,就死于箭疮,他死,确是孙权的一大损失。

  他有勇气,又有眼光。并且他肚量也很大,容得住人,与《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恰好相反。


  就他的勇气来说,带了三五万人与曹操约二三十万人死拼,不能不叫人佩服。就他的眼光来说,他能够认得出来刘备是一个英雄,劝孙权把刘备软禁在京口(镇江),说刘备好比一条蛟龙,如果一旦得到云雨,就要飞出池子。他知道关羽、张飞是“熊虎之将”,颇想用这两人的力量,替东吴打平天下。最叫我们惊异的,便是在战略的计划上,周瑜竟然与诸葛亮不谋而合,他同孙权建议,带领奋威将军孙瑜(孙权的堂弟弟)去打四川刘璋与汉中张鲁,打下来以后,留孙瑜在汉中,自己回来,与孙权共同进驻襄阳。从襄阳汉中两地,分两路以钳形攻势解决曹操。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也说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次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


  他与诸葛亮之间,未必有若何芥蒂。两人才气相若,惺惺相惜,在赤壁一役合作得很好,绝未屡次图害,如《三国演义》所述。他受了程普很多次的侮慢,俱能优容,使得程普到最后对他心折。程普说:“和周瑜做朋友,如同喝多年老酒一样,只觉得甜,不觉得醉。”何况诸葛亮不比程普,他和诸葛亮各有各的老板,谈不上争功争位。


  诸葛亮对他也绝对不会有所谓三气周瑜的事,大敌当前,曹操的政权一日尚在,诸葛亮决不肯与东吴倾轧,抵消自己的力量。
  在赤壁之役以后.紧接着的是江陵城的争夺战。周瑜是攻城司令,而刘备本人“身在行间”,可见两军合作之密切了。
  那时候,荆州刺史一职,由孙权与刘备二人共推刘琦来担任。刘琦是刘表的长子,依照当时新封建主义的风气,十分名正言顺。但是没有多久,刘琦就得病而死。孙权与刘备二人互推为徐州牧与荆州牧,孙管徐州,刘管荆州。


  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关羽、张飞与赵云三人,去收拾了四郡,这四郡就是长沙、零陵、桂阳、武陵,都在今天的湖南。
  荆州共有七郡,剩下的三郡是江夏郡、南郡、南阳郡。南阳郡(包括襄阳)仍在曹操之手。江夏郡(武汉)与南郡(江陵)归了孙权。孙权叫程普守江夏,周瑜守南郡。
  所谓借荆州的事,实际上并非借全部的荆州,而只是借南郡的一部分,即长江南岸的几县,包括“油口”。(其后改名“公安”)以及宜都、枝江等地。《三国志·吴志》说刘备借过荆州,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里辩说没有,其实都弄错了。
  《三国演义》上说,在周瑜与曹仁战于江凌城下之时,诸葛亮派了关羽袭取襄阳,算是一气周瑜。其实关羽之夺取襄阳,远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十年以后,而且不是得之于东吴之手。


  《三国演义》上又说刘备在镇江,谎称荆州有事,骗了孙夫人私逃,走了两天,便到江西九江的柴桑口,东吴派了好几批人马来追,第一批是徐盛、丁奉;第二批是陈武、潘璋,第三批是蒋钦、周秦,都完全没有办法。最后周瑜自己又带了水军来追,并且还有黄盖、韩当在内。追了很久,刘备、孙夫人渡到长江北岸,上岸奔逃,周瑜又登陆紧迫,正在危急,幸亏关羽埋伏在此,把周瑜杀败,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进裂,倒在船上。这算是二气周瑜。其实刘备之由镇江回荆州,事前曾向孙权辞行,孙权并无硬留之意,更用不着周瑜自告奋勇,带了那么多的猛将来追。


  《三国演义》上提到诸葛亮第三次气周瑜,是周瑜率领五万大兵入川,经过荆州城下,忽见城上已经被赵云的兵占住,于是“勒马便回”,却有“四路军马一齐杀到”,关羽从江陵杀来,张飞从秭归杀来,黄忠从公安杀来,魏延从彝陵小路杀来。周瑜到了此时,只好“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其实江陵正是周瑜所管,也就是南郡的首县。周瑜是南郡太守,他死后由程普继任,所以南郡一向是在孙权这一边(到了建安二十年五月,周瑜死后五个年头,才移交给关羽),那里会忽然被赵云偷占呢,周瑜想入川是有的,而且孙权已经赞成,叫他准备;不过他到了镇江请示,由镇江乘船回任,走到半途就死了,死在岳阳(巴丘)。


  他死的时候,是建安十五年,年纪才有三十六岁。真是可惜。 

  周瑜死前,遗书保荐鲁肃。孙权就命令鲁肃代领周瑜的兵,驻扎陆口(湖北嘉鱼西南),又调江夏太守程普,继承周瑜为南郡太守。


       那时候,建安十五年,刘备驻扎公安,亦即南郡首县江陵的对岸。湖南全省的地盘属于刘备。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的资格兼督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武陵郡的居民多半为“蛮夷”,刘备对他们只采取一个羁縻的政策,所以无需乎督)。

  孙权的地盘增加了江夏,南郡二郡。孙权本想借曹操与周瑜交战之时,乘虚袭取合肥,但未能成功。守合肥的是一位扬州刺史刘馥,他听了别驾蒋济的话,假说曹操已经派了很多兵来,把孙权吓了回去。
  但孙权在南方却有意外的收获。广东、广西与安南,一举而入于他的掌握。这三处地方当时叫做交州,分为七郡;其中交趾郡的太守士燮最有势力,他奉了曹操的命令兼督其他六郡,刘表所派的刺史奈何他不得。等到赤壁之战以后,他看见孙权强于曹操,就投降了孙权,欢迎孙权所派的交州刺史步骘听从他的指挥。


  曹操那一边,在建安十四年与十五年两年之问没有什么作为,暂取守势。他在邺县住得很久,盖了一座铜雀台以娱晚景(这个铜雀台是在赤壁之战以后才盖的,诸葛亮游说孙权之时,这个台还没有动工,曹子建也还没有作那篇铜雀台赋。赋上有“连‘二乔’于东西兮,若长空之啜蝀”,被《三国演义》上的孔明,改成“揽‘二乔’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因此才产生了曹操想夺取二乔的传说)。
  曹操一生不曾受过如此的挫折,似乎颇知自愧。他下了一个命令求才,又颁布了一个“手敕”自明心迹。他说,自己起初原不想当丞相,只希望略立一点功名,不负乡人的选举,家乡人选他做孝廉,他自问本非“岩穴等名之士”,所以不敢不勉力做出一番事业来,以免辜负众望,但是所谓事业也不过是当一个征西将军之类,在边疆上打回把胜仗,博得一个封侯而已。谁知道,自从出仕以来,时势造英雄,逼得他一步一步地到了今天的地位。虽则没有什么了不得,可是,“如果没有我,汉朝早就没有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称帝称王.把中国分成若干片呢!”他又说,有人怀疑他,说他想篡位当皇帝,真是冤枉得很。他说,他何尝不想把兵权政权交还国家,可是交还了以后,后果堪虞,仇人结得很多,难免不被人暗算。所以,只好干下去了。为了表示自己确无野心起见,特地把自己的封邑四县三万户,交还三县,共两万户,只留下武平县一万户。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如此客气,到了建安十八年却又一举而割了十个郡自肥,由武平侯而晋爵为魏公。这大概也不是他自己所预料得到的。
  一方面,有董昭这个佞臣在怂恿他,另一方面,他在建安十六年打败马超、韩遂等十个西凉首领,取得了渭河流域,扩展地盘及于甘肃固原;到建安十七年,又与孙权交锋,由合肥推进到芜湖对岸的长江边,不免志得意满。


  同时候,刘备在西边,于建安十六年入蜀,在建安十七年与刘璋翻脸,到建安十九年占有成都。天下三分的局面,于是造成。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家三分了荆州。荆州七个郡,曹操据有南阳郡和南郡的襄阳;孙权呢,据有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刘备呢,趁着孙权派周瑜去攻打江陵的时候,夺取了荆州南方的四郡,就是长沙、贵阳、零陵、武陵。这样可以说就是三家三分荆州,一个在北,一个在东,一个在南,这个时候他们的情况是谁也吃不掉谁,于是大家都来打益州的主意。

  益州也是东汉十三个州当中最大的一个州之一,益州的范围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重庆、四川,还包括云南、贵州的一部分和陕西的一部分就是汉中,地方大人口多,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是一块肥肉。而益州的这个主人刘璋,相比较而言,这个能力是比较差的,他守不住,所以曹操、孙权、刘备这三只虎就都盯住了益州这只羊。争夺的结果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刘备得手,刘备不但得到了益州的蜀郡,后来还得到了益州的汉中。而当时的情况,曹、刘、孙三家应该说论力量刘备是最弱的,为什么一个最弱的最后成功了,而两个相对比较强的都没有拿到益州呢?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孙权困难。我们知道孙权的根据地是在江东,孙权要取益州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旱路,也就是走北路,这要通过曹操的防地,这是不可能的,曹操怎么会让他过去呢;第二条是走水路,也就是走南路,顺江西进,这要通过刘备的地盘,刘备也不同意,所以孙权是很困难的。

  但是按照鲁肃当年给孙权规划的东吴版的“隆中对”的规划,孙权是要拿下荆州,进而拿下益州,然后和曹操划江而治,益州还是必须拿的,怎么办呢?孙权就想出一个主意来,就向刘备提出来说联合取蜀,就是我们孙刘两家还组成联军,去把这个刘璋干掉,把蜀郡拿下来。孙权向刘备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刘备手下人都表示同意,说可以啊,因为孙权不可能越过我们去攻打刘璋,那么我们两家去打刘璋,打下来蜀就是我们的了。但是有一个叫殷观的人他不同意,他说不行,我们如果和孙权联合打刘璋,肯定是我们的部队在前面,孙权的部队在后面;然后如果刘璋打不下来,前面有刘璋的军队堵着,后面有孙权的军队堵着,我们成三明治了——那个时候没有三明治,有锅盔夹肉,我们变成锅盔夹肉了,这个太危险。这个意见刘备同意,何况刘备还有刘备的心思,刘备的心思是什么呢?自个儿一家把蜀郡给吞了,不能分给孙权,所以即便是联合取蜀成功刘备也不会同意的。但是这个时候孙权还是不能得罪的,他们还是盟军,怎么办呢?殷观又出个主意,说你答应他联合取蜀,但是说我们刚刚得到江南四郡,天下不太平,我们的军队不能动,按兵不动,随他去打蜀。这个意思谁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孙权就退兵了。这大概就是《三国志·先主传》的这么一个记载。

  但是这个事情其实还要复杂一点,据说当时刘备还给孙权写了信,陈述了不能攻打蜀地的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蜀这个地方它是个盆地,易受难攻,就是孙武现在在世恐怕也攻不下来,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曹操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和刘璋联合起来对付曹操,而不应该是攻打刘璋,提出了这两条理由。孙权不听他的,孙权派孙瑜率领军队,做出了一个要进攻蜀地的态势。这个时候刘备就写信给孙权,说:孙将军啊,现在是天下大乱,奸臣窃命,曹操那个贼在颠覆我们大汉王朝,这个时候我们这些人应该团结起来啊。刘璋和我刘备都是刘氏宗室,刘家的宗室,我们亲如手足,我们是一家人,现在刘璋他不小心得罪了你孙将军,我刘备来道个歉行不行?如果孙将军一定要打刘璋,我刘备没有办法,只好披头散发到山林里面去做隐士了,荆州牧我不做了。与此同时,刘备命令关羽、张飞、诸葛亮,还有自己,各带一支部队,把守在长江的要害地段。那么孙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打不过去了,就把孙瑜又叫回去了。那么孙瑜被孙权叫过去了以后,刘备自己进去了,刘备自己最后入蜀了。所以后来孙权得到这个消息,气得咬牙切齿地骂:刘备你这个滑头,你竟敢使用诈术!


  第二个原因,刘璋窝囊。刘璋是刘焉的儿子,刘焉是最早来做益州牧的,后来传位给他的儿子刘璋。刘璋这个人跟刘表比较相像,就是胸无大志,欲守不能,他的心思就是守住这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但他守不住啊,守不住而且也很担忧自己守不住,这样到了建安十六年的时候,曹操就让钟繇去讨伐张鲁。


  刘璋一紧张,他手下有一个叫张松的就跑去跟刘璋说:将军啊,不得了了,曹公要打汉中。张鲁我们知道他哪是曹公的对手啊,曹公一旦拿下了汉中,我们怎么办啊?请问将军我们如何抵抗啊?刘璋说:是啊,你看这个事我就正发愁嘛,为之奈何?张松说:好办好办,请刘豫州来帮忙啊,刘豫州和将军你是一家子,和他曹操是死对头,如果刘豫州能够进入汉中取代张鲁,替我们挡住这个门户,不就安全了吗!刘璋认为有道理,于是派法正率兵四千去迎接刘备。


       张松这个主意,吃里扒外,明摆着就是要引狼入室,何况就算不是引狼入室,你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刘备请来了,你还能把他送出去吗?你还送得出去吗?所以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以后,蜀中的一些重臣都表示反对,当时强烈表示反对的有一个叫做黄权,黄权就去跟刘璋说:“左将军素有骁名”,左将军就是刘备了,刘备这个人历来就有天下枭雄的名声,他来了以后请问将军你如何对待呢?你如果把他当作下属,当作部下来对待,他干吗?他怎么肯做你的部下?如果你把他当作客人来对待,和他平起平坐,一国不容二君,你怎么处理?结果是“客有泰山之安,主有累卵之危”啊,他安全了我们就危险了。这是黄权的意见,对于刘璋来说无疑是正确的,那么刘璋为什么不听呢?是刘璋糊涂吗?


  原因就在于刘璋另有打算。据史料记载,当时张松去说服刘璋的时候还说了这么一番话,他说:现在我们这个地方不安静,也不安全,手下的很多将领都一个是居功自傲,第二个有谋反的动机,这个时候如果曹操拿下了汉中,来攻打我们蜀郡,那么敌攻其外、民攻其内,一定是敌人在外面打,我们里面造反,那个时候就不好办了。这句话说到了刘璋的心病,因为刘璋他这个政权是他父亲刘焉建立的,刘焉建立的这个政权它是一个外来政权,它依靠的是刘焉从外面带进来的以及从外面流浪进来的、避难进来的那样一批人,形成了一个集团叫做东州集团。这个东州集团和土著的,也就是蜀郡土生土长的那些益州人,是有矛盾的,那些人也形成了一个集团叫做益州集团。现在是外来的东州集团在统治着土著的、土生土长的、本地的益州集团,这个矛盾是很激烈的。刘焉在世的时候就镇压了一次,刘璋继位以后又镇压了一次,但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这些人是口服心不服,刘璋最怕的就是这个。所以吕思勉先生说:“事实所患者,实在蜀中诸将。”就是这个时候刘璋最害怕的不是外面的人,是家里的人。那么他就打了一个如意算盘:他说我要把刘备请来,请来以后我并不让他进蜀郡,我是让他去打汉中,去打张鲁;打下张鲁以后汉中这块地方我就送给刘备,反正这个汉中也不是我的,给谁不是给;刘备在那个地方,北边他给我挡住曹操,南边他帮我看住蜀中诸将,因为蜀中诸将都知道又来了一个姓刘的,我们姓刘的都是一家子;虽然我们益州这么大,名义上我还是益州牧,刘备在汉中他可以独立自主,我们可以相安无事,不存在一国不容二君的这样一个问题,反而可以形成一个唇齿相依的关系,不是很好吗?所以,刘璋其实是打了一个如意算盘。


  但是可惜啊,刘备的算盘珠子不是由刘璋来拨动的,刘璋有刘璋的算盘,刘备有刘备的算盘。刘璋至少有两个没有想到,就是第一个没想到刘备不听指挥,第二个没想到劝他迎接刘备的两个人,张松和法正并不是他的忠臣,反倒是两个出卖他的人。

  法正和张松又是好朋友,两个人私下里一嘀咕:对,你看我们这个主人,刘璋又是个不中用的,刘备又是个英雄,我们干脆把益州卖给刘备吧!所以刘璋派法正将兵四千去迎刘备,这不但是引狼入室,而且是送货上门。那么法正一见到刘备当然先办公事,传达刘璋的意思,然后坐下来就开始讲:刘豫州还是趁机把这个蜀郡拿下吧!这时候法正对刘备说,他说:你看,将军你是一大英雄,我们那个呢,又是个不中用的,何况里面还有张松可以做内应,拿下蜀郡易如反掌啊。刘备没有接受,犹豫。


      这个时候庞统也来说相同的话,庞统也向刘备提出来趁机把蜀郡拿下的这样一个建议。因为庞统是自己人嘛,法正毕竟是人家的人,那么刘备就跟庞统说:哎呀,这个事情不好办啊。他说你知道的,现在天下和我视同水火的就是曹操,曹操是我的头号敌人。所以我做事,每件事情都是和曹操相反的,处处和曹操相反,曹操急切,我就宽和;曹操残暴,我就仁慈;曹操奸诈,我就忠厚,“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我要处处和他相反,我的事情才做得成。但现在人家刘璋又是我们刘家的人,他请我去帮他看家护院,我趁机把他干掉了,这个事儿,不可以吧。


  那么我们分析刘备的这一段话,有的历史学家说刘备这个话是叫做言不由衷,其实在我看来叫做半真半假,他确实是有这个顾虑,但是他也确实是很想趁这个机会把蜀郡拿下来。因为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做的规划,这个益州是必须拿下来的,而且刘备现在处境并不好,表面上他得到了荆州的江南四郡,但是他夹在曹操和孙权之间日子并不好过,他必须向西发展,必须利用这个机会。所以这段话在《资治通鉴》里面,司马光改了字,就把刘备的最后的结论改成了两个字:“奈何”,怎么办?这是很准确的。那么庞统说:不要紧不要紧,这有什么关系呢?第一,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能死心眼,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不能一条道儿走到黑,刘璋他反正是守不住这地方的,守不住的那个地方我们把他拿过来那是天经地义的;再说了,我们把蜀郡拿下来以后封他一个大官,厚待他嘛,那也不算背信弃义,那也不算失信于民嘛,有什么关系呢;再说我们要是不去拿下蜀郡,那就便宜别人了。

  这个话呢,其实是混帐逻辑,等于说什么?人家有一栋楼是人家的,人家请我去做客,我做了客以后说我把这栋楼拿下,拿下来以后说我分他一间大房子,就对得起他了?没道理的事情。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它不是个讲道理的时代,而且法正、庞统的这个话也有道理,就是你不拿别人拿。那么好,刘备接受了这个建议,在建安十六年的十二月命令诸葛亮、关羽、张飞守荆州,赵云做后备,自己和庞统带兵入蜀。事先因为刘璋一路打了招呼了,所以入境如归,就像回家一样得就进去了。进去了以后,刘璋还从成都赶到涪城,就是现在的绵阳,和刘备相见,给了刘备很多军队,也给了他很多钱财,还给了他很多军需物资。刘备的力量很强大了,他就请刘备去打张鲁。


  那么刘备他去了吗?没有。这就要讲到刘备终于得到益州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刘备厉害。当时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的时候,庞统、张松和法正就跟刘备说:刘璋跟将军要有一次宴会,将军就在宴会上干了他!刘备说那不行,他说我们刚来,还没有得到人心,这个不合适。所以刘备的做法是什么呢?从涪城出发,走到葭萌,葭萌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涪城和张鲁的阳平之间,在那个地方他就停下来了,不走了,干什么呢?广树恩德,收买人心,等待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建安十七年曹操征孙权,于是孙权就写信给刘备求援,我们两家不是联盟吗,曹操现在要打我了。刘备拿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去找刘璋,写信说张鲁是一个成不了气候的,不要太重视;孙权跟我亲如手足啊,我们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现在我得去救援孙权,请刘璋将军再给我一万人,再给我多少多少武器装备。这个时候刘璋怎么样呢?刘璋已经起疑了,说这个刘备去打张鲁的,怎么走到葭萌就不走了,还就在那儿收买人心?那不行,你要一万人我不能给,给五千,减半,这个叫做“刘璋狐疑”。第二件事情是什么呢?“张松猴急”,张松不知道刘备这个时候要干什么,赶快写封信给刘备说:哎呀,你怎么能够现在回荆州去呢?你怎么去救孙权呢?现在大事马上就要成功了。这封信被张松的哥哥张树举报,刘璋就把张松给杀了。那么刘璋的狐疑和张松的猴急就给了刘备一个借口,于是刘备开誓师大会,控诉刘璋,说这刘璋啊,你看看,多么多么坏,这样的人留着干什么?而且杀掉了刘璋在白水关的守将,调过头来攻打涪城。


  到了建安十九年,刘备下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蜀和刘备会师,围攻成都,关羽留在荆州继续守荆州。这下刘备力量更强了是不是?更有意思的是这一年马超也来投奔刘备,这样好,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马超这么多人围住成都,成都实在是守不下去了。这时候刘备就派人劝刘璋投降,刘璋叹了一口气说:唉,我父子二人在蜀在益州二十多年,对人民一点儿恩德都没有,没有给我们的人民带来一点好处,如果为了我个人的面子还让蜀郡的人民受战乱之苦,于心不忍,我投降。于是刘璋开门投降。

  这个事情呢,如何评价,这个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比较倾向于赞成张作耀先生在《刘备传》里的看法,就是刘备夺取益州,夺取蜀郡的这一整套做法从道德上是无可恭维,但是从当时的情势来讲也无可指责。刘璋蒙辱投降,避免了蜀地人民的苦难,还是应该肯定,我们可以说他懦弱无能,但是不能说他骨头不硬,不要讥笑他。

  这里面有两个事件我们可以补充来说明以便大家理解。一个就是刘备攻下涪城的时候,曾经大宴诸将,兴高采烈,喝酒作乐,然后跟庞统说:你看,今天快乐吧!庞统说:哎呀,人家请你来做客,你把人家地盘夺了,有什么好快乐的?刘备说:什么话?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也不仁吗?出去!然后庞统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刘备想想又不对,又把庞统请回来,请回来以后庞统一屁股坐下来照吃照喝,也不道歉也不谢罪,什么事儿都没有。于是刘备就说:哎,刚才我们两个人的那个争论,谁不对啊?庞统回答说:都不对。刘备哈哈大笑,照吃照喝,这是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刘备向成都进攻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建议,要刘璋坚壁清野,把所有的粮食或者地里还没有长的庄稼都烧了,不给刘备留一点东西。刘璋没有接受,刘璋说:我只听说过作为一个地方官,应该保境安民,没听说过要让人民来承担这样责任的。结果一路上的粮食,包括地里长的庄稼,都成了刘备的军需物资,刘璋在刘备攻打他的时候做了一回后勤部长。那么这两件事情补充给大家,大家可以去想一想,我们对于刘备夺蜀这件事情应该怎么理解。

  刘备夺蜀成功的第四个原因,是曹操失误。因为刘备夺蜀花了三年功夫,三年期间曹操对刘备居然没有任何动作,他的心思都在别的地方在忙别的事情,而且还在这个期间打了一次孙权,结果是曹孙鹬蚌相争,刘备渔翁得利。所以我说刘备的入蜀是乘虚而入,这个“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刘璋的懦弱,他的虚,还有一个是整个三国的战场上,这儿是一个空挡,所以是乘虚而入。但是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以外,刘备的这个成功也有他的原因。


到了曹操的晚年,接班人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曹操要选择一个继承他的权力和职位的人,选谁呢?据不完全统计,曹操有十五个老婆,二十五个儿子,这还是查得到的。在这二十五个儿子当中,原本最有希望接班的是长子曹昂,长子嘛;但是,他在建安二年,在征张绣的战争中牺牲了。


       曹操还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孩子,曹冲,就是称象的那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建安十三年去世了,病故。当时曹操哭得是死去活来,这个时候曹丕就上前安慰父亲,曹操当时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冲儿死了是我的不幸,是你们这些人的幸运,因为你们这些人就有希望当太子了。


  那么,曹操说的“汝曹”,或者说你们这些人指谁呢?一般认为主要指三个人,那就是曹丕、曹彰和曹植。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呢?因为第一,这三个人都是卞夫人的儿子。我们知道曹操的元配是丁夫人,丁夫人后来跟曹操离异了,曹操就把卞夫人升为正妻。那么按照传统的礼法,正妻的儿子是最有条件做接班人的,那么这三个都是,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三个人都有水平,都有能力,表现也都很好。所以所谓夺嫡之争,主要是在曹操的卞夫人生的这三个儿子当中展开。

  那么曹操在这三个儿子当中又选谁呢?一般认为,曹操最先排除出去的是曹彰。为什么是曹彰呢?因为曹彰好像不大合适做政治领袖。曹彰这个人在曹操的儿子当中也是很优秀的,他的相貌也比较特别,他的胡子是黄的,叫做黄须儿,非常勇敢,每次曹操派他出去打仗,他都能够凯旋而归。建安二十三年的时候,曹操又派曹彰出去打仗,曹操就跟他讲了:彰儿啊,在家为父子,出门为君臣,你可是领了将命出去的,这个军中的规矩你是知道的,好自为之啊。那么曹彰出去以后,确实是奋勇作战,身先士卒,凯旋而归。回到邺城的时候,曹彰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超常规地奖励他手下的将士,大赏;第二就是见了曹操以后,汇报工作的时候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那么这个主意是谁出的?曹丕出的,因为曹彰回来的时候先见的曹丕,曹丕就说,你最好不要贪功,你把功劳归于部下。那么有历史学家分析说,曹丕这是使坏,怕曹彰功劳太大了,对他有威胁。没想到这下子他帮了曹彰的忙,曹彰这么一汇报,曹操非常高兴。把手伸过去,抓着曹彰的胡子说:我这个黄胡子的儿子,大有进步嘛。


  但是曹彰他有一个什么问题呢?有勇无谋,不爱读书。这个人是不读书的,为此曹操教导过他,说我们曹家的子弟都是要读书的,你现在身为将帅,一点书都不读怎么行呢?然后开一个书单,说你读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曹彰说,诺。出来以后跟他的哥们儿说,哎呀,父亲都说什么啊?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厮杀在疆场,建功立业,怎么能够在家里边弄几本破书读读读,读个博士!讲清楚,这个时候的博士不是我们今天的这个博士,汉代的博士是官职,现在的博士是学位,但是汉代的博士确实是要有学问的人才能做这个官。

  还有一次曹操问他的几个儿子,说你们都有些什么志向?曹彰说:“好为将”,说我这个人就想当一个将军。曹操说,那你当一个将军又怎么样呢?曹彰说,当将军怎么样,披坚执锐,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赏罚分明。曹操说,好好好,那你就当将军吧。《三国志·曹彰传》的记载是:“太祖大笑”,笑了。而在我看来,立曹彰为储的念头也就一笑了之了。


  两个理由,第一个是曹植有才。曹植确实是有才,曹植小时候就很能写文章,很能写辞赋。据说有一天,曹植很小的时候,曹操读到曹植的文章,就问曹植,这个文章写那么漂亮,是不是人家帮你写的?曹植马上跪下来说,发言为诗,下笔成章,文章就是要自己写,为什么要别人写啊?那不相信父亲可以考我嘛,我当场写。确实很有才。曹操也确实很喜欢曹植,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我认为,恰恰因为曹操喜欢曹植,反倒证明了曹植不可能被选为太子,此话怎讲?

  我们要弄清楚古人立储的原则。因为我们知道,在古代政治制度是君主的世袭制,君主是要世袭的,传给儿子或者是兄弟。那么选谁?有四个选项,叫做:立嫡、立长、立贤、立爱。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的君王,或者类似于君王君主吧,曹操这样的,他们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么只有妻才是正室,才可以和丈夫相匹配。所以妻生的儿子叫嫡子,妾生的儿子叫庶子,选接班人的时候首先要从妻的儿子当中去选,这叫做“立嫡”。那么如果有好多嫡子,都是正妻生的,选谁呢?选年纪最大的,这叫做“立长”。甚至没有嫡子,都是庶子,你也要立长。这叫做立子以嫡,或者立子以长,不以贤,就是不是看谁才能最好。那么如果这两条原则你不能遵守,退一步,“立贤”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你选了一个最能干的,还是对大家有好处的,这个社会舆论或者是其他的人都还能够接受。最不能接受的是“立爱”,就是你喜欢哪个儿子就立哪个儿子,这是最不能接受的。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本想立的太子是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满朝反对,最后还是立了吕后生的刘盈嘛,就是刘邦那么牛的人,他也拗不过这个东西。所以你立曹植有立爱的嫌疑。当然有人说了,曹操这个人,他也不按常理出牌,是吧,也讲不清楚。对,没错,但是曹操也还没有到讲不清楚到硬要和这条原则对着干的地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有人说曹操立曹植,不是立爱,是立贤,因为曹植有才嘛。但是我们也要分析,曹植是有才,什么才?文才。文章写得好,诗写得好,赋写得好,不等于国家治理得好嘛,是不是,选储君不是选作协主席啊,对不对?如果说他魏国选一个作协主席,我觉得曹植那当之无愧。是,曹植二十三岁的时候,曹操是跟他有一番谈话,说儿子啊,我二十三岁的时候,我就当了顿丘令,我那个时候所作所为到现在都不后悔,现在我留你守邺城,你要好自为之。那么曹植是不是好自为之了,我们不知道,但是看来表现是不错的,因为《三国志·曹植传》后面一句话是:“几为太子者数矣”,就是好几次差一点都被立太子,说明他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应该说没有突出表现,因为如果有突出表现的话,史书上一定有记载,它瞒不住这个事情。而且从逻辑上讲,也不大可能有突出表现,因为曹操在啊,曹操太强了,他那个儿子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来突出表现。这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曹植如果是表现得非常好,他最后为什么变差了,变得不好了?这个地方《三国志》记载用了春秋笔法,语焉不详,含糊其辞,给人的感觉是好像在隐瞒什么东西。它的话说得非常简单,是这样说的,说曹植的表现和曹丕的表现刚好相反,曹植的表现是什么呢?“任性而行,不自雕励”,就是曹植非常任性,不检点自己,不约束自己。曹丕的表现是什么呢?“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就是曹丕他很工于心计,用各种各样的权术来处理人际关系,把自己掩藏起来,不露出自己的真面貌,夹起尾巴做人。结果曹操越来越喜欢曹丕,越来越不喜欢曹植。那么这可能是个原因,而从这里我们也看出这两个人的性格的不同,对吧。


  那么就我们来看,大家一般人来看,如果让各位来选的话,我估计很多人会选曹植。因为曹植可爱啊,率真啊,坦诚啊;而曹丕心里头不知道藏着什么鬼主意,像曹丕那样御之以术、矫情自饰的人,不但是不可爱,而且还有点可怕,因为你搞不清楚他在想什么。但问题在于曹操现在不是要评选“谁是最可爱的人”,他要选择的是“谁是最可靠的人”。什么可靠?政治上可靠,政治上可靠是什么意思?保证他曹魏政权代代相传。而他曹魏政权这个时候是不稳固的,对不对,那边还有两个敌人,一个孙权,一个刘备,朝廷内部也在闹哄哄的,他这个时候就不能选一个任性的人、一个坦诚的人、一个性情中人,他得选一个工于心计的人,才能保证他这份家业传下去啊。

  曹丕最后当选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刚才讲的,工于心计。

  第二个原因,文武双全。人家都知道说曹植有才,不知道曹丕也有才,而且是文武全才。我们去读《三国志》的这三个人的传,你就会发现,曹彰的才能主要在军事,是个武才;曹植的才能主要在文学,是文才;而曹丕是两方面都有。从文的角度来讲,曹丕是建安时代“三曹”之一,曹操、曹植、曹丕,三大诗人嘛。虽然他的诗比曹操、曹植相对而言写得差一点,但是他是中国第一个写七言诗的人,另外他有文艺理论,曹丕的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还是文艺理论家。而且武功很好,他从小骑马、射箭,功夫是相当了得的。他有一天和一个叫邓展的将军讨论剑术,讲着讲着邓展说,你说得是头头是道,曹丕说那我们比试比试嘛,顺手抓了一根甘蔗,——那时候甘蔗刚刚引进中国,还是贵族才能吃的东西,——抓起一跟甘蔗扔过去,然后自己再抓一根,说来,啪啪啪几下,把邓展打倒。全了,所以这也是原因啊。

  第三个原因,就是曹丕身为长子。长子又是嫡子,他这个地位是很高的。当时曹操向文武百官征求意见,我们在上一集讲到崔琰就是公开回答说立嫡以长,没有争议,其他人也写信给曹操说,这个原则不能破坏。最好玩的是贾诩,曹操去征求贾诩的意见,说你看,这两个儿子,我选谁好啊?……曹操说我问你呢,你怎么不说话啊?他说我在想事儿,在想事。曹操说,你想什么事儿啊?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事。什么意思呢?就是袁绍和刘表共同犯了一个错误,选接班人的时候没有立嫡长子,立的都是幼子,结果败了,曹操马上就明白了。就是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原因,高人指点。曹丕和曹植在夺嫡的这个斗争中都有自己的智囊,曹植这边主要是三个人,一个叫丁仪,第二个叫丁廙,第三个人叫杨修;曹丕这边呢,一个,叫吴质。但是现在看起来,我们俗话说三个丑皮匠抵个诸葛亮,曹植这边丁仪、丁廙、杨修这三个丑皮匠,他不但抵不了诸葛亮,他连吴质都抵不了。吴质怎么帮曹丕呢?给他定了两条,第一个叫做输诚,就是你要向你的父王表达你的诚意;第二叫设疑,你要让你的父王怀疑他们。

  有一次曹操远征,大家都到城外去送行,这个曹植就出来念文章了,估计头一天晚上已经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歌功颂德的、同时也表达依依不舍的、文采华丽的这篇文章,朗诵。这一朗诵,果然文章写的漂亮,大家觉得不错,文章写得好,曹操自己也很得意。结果曹植心里也舒服,曹操心里也舒服,就曹丕不舒服,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写不过曹植啊。这时候吴质就在耳边上说:“王当行,流涕可也。”哭就可以了。父王不是要远征了吗,远征不是有风险吗,你不是舍不得吗?哭嘛。曹丕马上明白,啪,倒在地上,抱头就痛哭,痛哭流涕,哭得感天动地,哭得曹操也流下眼泪,所有人都流下眼泪,陪着一起哭,大哭一场。哭完了以后,曹植写的漂亮文章全忘了。你说那些华丽的辞藻谁记得住啊?所以我说吴质啊,质朴的“质”,他这个“质”,他不愧为叫吴质,他用做最质朴的,同时也是成本最低的,同时也是最直截了当的,同时也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得了胜利。于是,散了以后大家都议论说,哎呀,看来还是五官中郎将的孝心可嘉啊!他是真有孝心啊,他真是孝子啊。那一个人呢,就未免有点作秀啦,未免有点炫耀自己啦,大家也想不清楚到底他是舍不得父亲呢,还是趁机来卖弄一下自己学问啊,搞不清楚了都。所以我一再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最朴素的东西,最朴素的,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吴质因为经常要跟曹丕两个人勾结嘛,又不能公开来往,于是曹丕弄了一个竹笼子,把他装到车子里面运到府里去。这个事被杨修发现了,杨修马上就去报告曹操,因为曹操禁止他的儿子跟这些官员来往的,因为怕结党营私。但是来不及查。这个事被曹丕知道,曹丕就问吴质怎么办呢这事。吴质说好办得很,如此如此这般,啊。第二回,又过了几天,曹丕又运来一个竹笼子来了,杨修看见了马上向曹操报告,曹操马上就拦下来,一查,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绸子,没有人。于是曹操就怀疑了,你们是不是诬告啊?不相信曹植。

  你看,这就是吴质的帮,吴质看准了两条:第一条,曹操这个人虽然重才,但是更重情,所以你不要写漂亮文章,你哭。第二,曹操这个人多疑。他看准了这两条,曹丕就赢了。而那三个臭皮匠呢,净出馊主意。上一集我讲过,杨修是经常猜这个曹操提什么问题,预先写好答案的,他把这一招他也去教给曹植,也把答案写好了,曹操写个条子来,曹植就把答案交上去,想给曹操留下一个曹植才思敏捷这么一个好印象。谁知道这个杨修他没有把握住节奏,曹操那边的信刚送过来,他这边答案马上就交出去了。曹操拿来一看说,我这儿子再聪明也没这么快啊。结果露馅了,从此讨厌曹植。


  不过相比较而言,帮助曹丕的人当中,最有分量的是贾诩。当时曹丕也去请教了贾诩,说我该怎么办?贾诩非常淡然地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这句话翻译过来说,愿将军你弘扬道德,加强修养,实践一个士人应该做的那些事情,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要违背一个做儿子的该尽的孝道,那就够了,你什么都不用做。这才叫高,表面上看贾诩好像在打官腔,说的都是官话、大话、套话,但是说到了根本上。根本是什么?做人。我一再强调,你不管做什么,你是做官、做生意、做学问,你归根结底是做人,你去看三国时代这些成功了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做人的成功。你只要守住你的本分,好好地做人,就行了,不要去玩花招,不要去耍那些小聪明,贾诩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曹丕就是按照贾诩的这个教导来做的,最后终于赢得了父皇的爱心,立他为太子。

  据说,曹丕被立为太子以后,情不自禁,抱住一个议郎叫做辛毗的,当时有一个议郎叫做辛毗,曹丕一把抱住他的脖子说:辛君啊辛君啊,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狐狸尾巴还是露出来了。

  反倒是这个时候有两个女人非常了不起,表现得很理智、很冷静、很低调。一个是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我们以前讲过,当时手下的人就要卞夫人请客了,卞夫人很淡地说了一句,我没把儿子教坏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敢庆祝?还有一个女人就是辛毗的女儿叫做宪英的,辛毗回家以后就把这个事讲给宪英听,宪英叹了一口气说:唉,太子怎么能够这样呢!什么叫做太子?太子就是接替君王治理国家的人。接替君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君王去世啊,所以接替君王你要感到悲痛。治理国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担很重的担子,所以你应该感到畏惧。一个人被立为太子以后,他的表现应该是悲痛和畏惧,而我们现在魏国的太子竟然是这样地欣喜若狂,我看魏国的国运长不了。了不起的女人。


  而且,不幸被宪英言中了。曹丕在公元220年接替了曹操的魏王的王位,而且在当年就逼汉献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这就是魏文帝。然后在公元226年去世了,只当了六年皇帝。曹丕去世以后四十五年,魏国灭亡了。确实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当然魏国的短命的根本原因,倒不在于说是因为曹丕那个时候得意忘形了一把,这个如果算原因的话也只能算一个次要原因。那么根本的原因是制度,是什么呢?就是曹丕在称帝之前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个九品中正制的制度说起来很复杂,我简单地说,把它简单化一点,什么意思?就是做官的人世代为官。就是你如果是做官的,你的儿子也做官,你的孙子也做官,只要你祖上是做官的,你总归有官做;而从来没有做过官的人就很难做到官,这个就叫做九品中正制。那么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是和他的父亲曹操实行的“唯才是举”这个人事政策是相反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争取士族的支持。那么那个时候东汉末年已经形成士族,你像袁绍、杨修这些家庭都是世世代代为官的,它是一个政治势力。为了争取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曹丕实行了九品中正制。

  最后他的政权落到谁手上呢?落到了一个世世代代就是士族的司马家族的手上。这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归根结底说到兴亡还是一个制度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时代造就了哪些有名的“富二代”?
曹操大将于禁为什么人缘差?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77)——造势禅汉·孟达降曹
“广积粮,缓称王”:魏蜀吴荆州争夺战中,为何孙权能左右逢源?
三国与人际谋略【五】孙权:实用主义者的胜利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