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建设中的“有”与“无”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繁华的商业街彻夜不眠,花灯闪烁;高耸的摩天楼里人们忙碌不已,不舍昼夜;道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这是大多数现代化城市的共性。然而,看似繁华的背后,却隐藏了许多现实问题:众多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找不到归属感、幸福感,觉得精神上无所寄托,人们不禁开始反思:这真的是我们追求的城市化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追求的城市化不仅是基础设施完善,还要让精神文化凝聚在这些建筑里,赋予无生命的建筑以生命的活力,让居者感受到“硬件”带来的便利,又能对这些熔入建筑中的文化产生共鸣,让精神有所寄托。只有居者住的安心,活的开心,才是对一座城市建设成功与否的最高检验。

古人云:居有山水,心之悦矣。同样,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建“宜居城市”的必要前提。人们都渴望生活在交通便利、娱乐丰富、环境优美的城市,这是人的共性,也是合乎情理的追求。为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除了修筑必要的居住场所,还要配套相应的公共空间,比如公园、广场等建筑,让居住的人们不仅能住得好,还能玩得好。这些公共空间的修建也不是随意而为的,应经过讨究和规划,科学选址,设计合理的面积,添置合理数量的设施......只有做好前期规划设计,才能让公共空间发挥最大的利民效益。这就是所谓“有之以为用”的含义了。

自古以来许多历史名城能仰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永葆文明之声,可见精神文化对一座城来说是多么重要。如果把一座城比作一个完整的人,那么蕴含在其中的精神文化就像人的血液,使城市焕发生机活力。所以在推进城市化的今天,无论修筑什么样的城市,都应该为其注入血液,让其保持活力,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精神文化,唤起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感动,增加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若一座建筑华丽的城市,却不能带给居者安心与快乐,居者感受不到被城市接纳和拥抱,那么再华丽的城市也会失去生气。人们择处而居,不只是为了有个栖身之地,他们更需要的是能融入所居之地,被接纳和包容。

常言道: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流浪。遵循这以人为本的宗旨,宜居之城应该是为人们提供栖息之地的地方,不仅要进行“有形”的建设,让人们身居舒适;还要进行文化熏染,将文化精神根植于城市之中,使人们感到被城市需要和拥抱,身心愉悦。城市建设者只有将有与无完美结合,才是建设宜居之城的不二选择。

(望谟县打易镇人民政府5月8日)

撰写/彭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默中的思考:自信与城市发展
城市建筑是城市之魂
城市的精神性、气质、文化和城市的个性
打造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地标
谈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
资讯 | 文化城市:厚植文脉气自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