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公天下”与“家天下”--驳文扬

关于“公天下”与“家天下”--驳文扬

 

前言:

关于“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观点的争论其源在“公天下”与“家天下”的论证。

所谓“家天下”指的就是满清的部落政治,后来证明于史学大家钱穆。但是钱穆作为国民党系的文人,却没有看到国民党政权的党国政治实质上是满清部落政治的延续。撰此文,提醒社会的就是现在一些文人鼓吹的满学,其核心就是部落政治或党国政治。当前的部落政治就是先富一族政治,满学的鼓噪是有相应的社会背景的,对于当代中国人言,这是很明白的与共富理论相悖逆的谬论,它的旗帜上明明白白写着一个私字。

 

在《封建论》文中,唐代政论家柳宗元认为秦政开拓中国“公天下”,这是很有争议的命题。经过1300多年,孙中山以手书“天下为公”条幅四处赠送,以宣扬自己的“公天下”理念。又百年,毛泽东诗赠郭沫若【读《封建论》】,提出“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是毛泽东从斯大林的历史五阶段论走出来,返回中国历史本身,意识到秦后到元、明、清之前的中国不是什么封建社会,而是“公天下”。

关于“公天下”或有争论,就是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同样质疑者多于赞成者,到了近代,也只有康有为、郭沫若等学者持支持态度。

但是秦至宋与元、明、清,两类政治制度事实上不同,这就是“公天下”与“家天下”之别。

孙中山的国民党继承人蒋介石不能继承孙中山的理念,他的最大的缺陷就是性格上的狭窄,不能容人,孙中山的“天下大同”因此不存。而中共坚持社会主义,也就是深化“公天下”,有目共睹,但是现代一些学者则屡屡抨击或淡化之,以元、清之“家天下”混淆当代。

关于“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观点的争论其源在此。

历史是当代的,也是当时的。是当代的,求其精神以续于现在;是当时的,于真实中明白精神。不如此,岳飞悖逆,文天祥荒唐,汪精卫理所当然,忠奸何论?爱国无凭。

比较蒙古、满清和日本,日本文化是真实的中华文化,而其它二者不是,都是游牧文化。

比较三者进入中原时,蒙古、满清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远远低于中原,而日本高于中原。

请问文先生,中国人为什么抗日?既然接受了蒙古和满清,为什么不接受日本呢?

研究历史研究到身不知何处,不也惨吗?汤因比、亨廷顿、福山,都是文化形态史学观,难道看不出来吗?撇开连续性的文化说历史,不仅仅读不懂汤因比、亨廷顿、福山,也违背历史唯物主义。

 

文扬的文章使我想起两首令人印象深刻的爱国诗词--一类国家危难,大厦倾堕之际诗人泣血的记述:

其一、

陈寅恪【广州赠别蒋秉南】,诗中经历日本侵华,中华危难的陈寅恪提及“所南心史”,“所南心史”记录的宋亡故事,也就是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扬指责的“崖山之后无中国”。

诗云:

不比平原十日游,独来南海吊残秋。瘴江收骨殊多事,骨化成灰恨未休。

孙盛阳秋海外传,所南心史井中全。文章存佚关兴废,伤古怀今涕泗涟。

注:

首联、1953年9月蒋秉南南下探望老师,陈寅恪赋诗【广州赠别蒋秉南】表达了自己对于史学事业的耿耿于怀,也感谢蒋秉南的远道探望。

颌联、对于事业未竟的怅惘。

颈联、仰慕晋人孙盛、宋人郑所南于史的贡献。

“孙盛阳秋”句,孙盛(公元302-373年),字安国,东晋史学家,著《魏氏春秋》二十卷等,阳秋即孔子《春秋》,晋时避晋简文帝郑后阿春讳改春为“阳”。

“所南心史”句,所南即郑所南(1241~1318) 宋末元初诗人,宋亡,隐居不仕著有《心史》等。“井中全”句即,明末(崇祯年间),苏州吴中久旱,抗旱者在一口古井里发现一具铁函,里面即保藏郑思肖这部“心史”,记录宋亡际发生于中国大地上的血雨腥风,时人争相传抄、刊刻,这部诗文集成了中国史上的爱国主义精品。

元代诗人倪瓒赞郑所南: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尾联、表达自己于史的关切与情感。在这一首七律中,春秋与心史是作为对偶出现的,也就是说,在陈寅恪看来心史就是春秋。

陈寅恪同样感受到历史学的鱼龙混杂,尤其感觉到文化思想上的迷惘。

 

其二、

出自明清诗人钱谦益的《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后秋兴》十三迭共104首,诗卷浩大而情绪激昂,诗与史的统一,这是血与火的浇铸,如论“中华”句:

其第一迭中有句  “杂虏横戈倒载斜,依然南斗是中华。”

其第四迭中有句  “穴纸江风吹面斜,槿篱门内尚中华。”

其第十三迭中有句“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迭迭而去,记录明亡于清的故事,也记录了诗人的感受和爱国情怀。

钱谦益的才华与情感浇融于诗史,令人震憾,作为一介书生,他企图为中华民族留历史,留住文化,进而以此保存中华,他成功了,因为他的这些诗。

这首诗的背景:

当诗人与其学生郑成功策划的南京一战失败,诗人绝望地写到: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这一分痛苦的呐喊令今日的读者也热泪盈眶。抗日其间郁达夫写成"只愁亡国后,营墓更无田。"不能不说受到"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句的感染。

对于中国人而言,亡于滿与亡于倭具有相同的性质,这就是亡天下,也就是中华文化的灭亡。从钱谦益这一时期的思想转变来看,他已经走出了"亡国"滿清的入主只是改朝换代的认识误区。这种论证过程的特点使他反滿的立场更为坚定,他已经完全不顾及身家性命了,两次因反滿入狱。如果不是滿清政权的掠夺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政治是贪赃腐败的政治,如果不是柳如是以不懈的努力舍死相救,钱谦益只能死于滿清大狱了。明亡之后又何来华夏!

 

中国进入人民共和国政治已经72年了,和平72年了,但是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叛,而有人以史背叛又令人愤慨。

改革开放与文革在本质上有共同之处,即在对社会主义的坚持,也在对滿清政治文化的摆脱。要坚持改革开放,向欧美学习,不要因为帝国主义的挑衅,让中国返回满清。在中华道统与滿清文化不能有所区别的时候,谈《这就是中国》,很危险,因为路的一侧就是悬崖绝壁--满清政治,是与改革开放完全对立的。

关于爱国主义,要有一个正确的表述,不要变成爱清主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要变成满清狩猎文化。近期,《观察者网》多次出现阎崇年式的论调,值得关注。 

壶公评论2020/9/25随笔 

录:

文扬:“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观点错在哪?

https://www.guancha.cn/WenYang/2020_09_23_566103.shtml?fixcomment=2643079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朝的国家制度: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国人开始“拼爹”是这样开始的
今日不为,明日忘货
一个小人的自我救赎。
史记 天眼之父南仁东传
【儒】论语·泰伯篇(18)孔子说权位不应用来赐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