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族之“贵”:行己有耻 见义忘利
使命意识和对“道”的追求使他们更加珍重“耻”的节操。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士人阶层产生于社会动荡、政治斗争尖锐的战国时期。士人通过刻苦读书,成为有知识、以知识为资本与社会交换的群体。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关注天下的统一、国家的富强、社会的治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是士人行义达道、忧国忧民之使命意识的写照。【详细】
荣辱的道义标准。许多思想家都将仁义道德、利国为民等当作评判荣辱的准绳。孔子提倡“仁”、“仁爱”,认为荣辱与是否行仁践义相关,强调对他人、对社会要有关爱之心。孟子更明确指出,“仁则荣,不仁则辱。”荀子等许多思想家将“义”作为划分荣与辱、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详细】
倡导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知耻则有所不为,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风尚。这里所说的操守,其具体内涵主要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品行。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讲的就是这种操守。【详细】
荣誉。贵族是一个视荣誉重于生命的阶层,这也是他们勇敢精神的源泉。他们认为自己的血液是高贵的,绝不能用下三滥的行为来玷污自己的血液。因为重视荣誉,所以贵族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往往敢于承担,他们身上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承担精神。贵族是社会的上流,这一方面让他们产生了荣誉感,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时人们崇尚方刚,鄙视机巧,身上充满那种刚烈的气质。那时候贵族的气质,雍容、高贵、高雅、从容。【详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说新语】行己有耻 明白义理 | 随笔 周波
《荣辱观》
士分等级: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方为高士 | 原创
荣辱不惊
行己有耻
荣不肆意,辱不失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