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名家画竹名画大全
 

 

郑板桥《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人称“花中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竹】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


▲五代南唐 李坡(不详~不详)《风竹图》91.5×131.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 徐熙(—975)《雪竹图》立轴绢本 151.1×9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北宋 文同(1018~1079)《墨竹图》绢本墨笔 131.6×10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赵昌(不详~不详)《竹虫图轴》绢本设色 99.4×54.2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宋 赵佶(1082~1135)《竹禽图》绢本设色 33.8×55.5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宋 赵佶《梅竹聚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 王渊(1076~不详)《竹石集禽图》纸本水墨 59.5×137.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南宋 吴炳(不详~不详)《竹雀图》册页 绢本设色 25×2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元 李衎(1245~1320)《修篁树石图》绢本墨笔 152×100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元 赵孟(1254~1322)《窠木竹石图》绢本水墨 99.4×48.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吴镇(1280~1354)《墨竹谱》册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张渥(不详~1356前)《竹西草堂图》卷 纸本墨笔 81.2×27.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元 顾安(1289~1369)《竹石图》立轴 绢本墨笔 170.7×99.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顾安《幽篁秀石图》绢本墨笔 184×10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元 赵雍(1289~1369)《青影红心图》绢本设色 74.6×4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元 柯九思(1290~1343)《清闷阁墨竹图》立轴 纸本墨笔 132.8×58.5厘米

▲元 倪瓒(1301~1374)《竹枝图》纸本墨笔 76.4×3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元 张彦辅(不详~不详)《棘竹幽禽图》50.7×63.8厘米(美)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元 邓宇(不详~不详)《竹石图》纸本墨笔 264.8×60.6厘米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 宋克(1327~1387)《万竹图》纸本墨笔 28.4×362.0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明 王绂(1362~1416)《墨竹图》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夏昶(1388~1470)《墨竹图》纸本墨笔 116×52.3厘米 故宫博物院

▲明 沈贞(1471~1531)《竹炉山房图》纸本设色 115.5×3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吕纪(1477~不详)《竹禽图》绢本设色 148.5×467.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 杜堇(不详~不详)《东坡题竹图轴》绢本设色 189.5×10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 钱毂(1508~不详)《竹亭对棋图》纸本设色 62.1×32.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陈芹(不详~不详)《修篁文石图》立轴 绢本墨笔 117.8×50.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明 金浞(不详~不详)《双钩竹图》绢本设色 150.5×83.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诸升(1618 ~?)《竹》

▲清 石涛(1630~1724)《灵台探梅图》纸本墨笔 97.5×50.3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清 石涛《笋竹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石涛 王原祁《兰竹图轴》134×5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王翬(1632~1717)《唐宋人词意图册》

▲清 王翚《竹石图》镜心 水墨纸本 29.6×109.5厘米

▲清 吴历(1632~1718)《竹石图》立轴 1706年作

▲清 恽寿平(1633~1690)《竹石图》

▲清 恽寿平《枯木幽篁图》绢本立轴 1684年作

▲清 李方膺(1659~1755)《潇湘风竹图》纸本墨笔 168.3×67.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清 马元驭(1669~1722)《竹》

▲清 李鱓(1682~1756)《梅兰竹图》立轴 纸本墨笔 189.7×63.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清 华嵒(1682~1756)《墨竹》

▲清 高凤翰(1683~1749)《雪景竹石图》纸本设色 139.1×61.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郑燮(1693~1765)《墨竹图》立轴 墨笔纸本 168.7×90.5厘米 北京炎黄艺术馆藏

▲清 郑燮《兰竹图》纸本墨笔 240.3×120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清 郑燮《修竹清石图》RMB 9,200,000北京保利2012春拍

▲清 罗聘(1733~1799)《墨竹图》纸本水墨 132.2×42.5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 罗聘《竹兰石盆图》纸本水墨 140.7×47.5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 沈宗骞(1736~1820)《竹林听泉图》立轴 纸本设色 90.6×35.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清 沈宗骞《竹林听泉图》纸本设色 35.1×90.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清 金廷标(不详~不详)《莲塘纳凉图》绢本设色 56.9×65.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清 赵之琛(1781~1852)《双钩竹石图》立轴 纸本设色 128.2×61.5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 虚谷(1823~1896)《菊花图》立轴 纸本设色 145.1×80.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清 吕瑞俊(不详~1855)《竹雀图》绢本墨笔 153.2×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赵之谦(1829~1884)《竹石图》

▲清 蒲华(1839~1911)《竹石图》

▲清 罗清(不详~不详)《兰竹石图》绢本水墨 132×66.5厘米 广州美术馆藏

▲清 诸异(不详~不详)《墨竹图》立轴 绢本水墨 195×69.7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佚名《桃竹锦鸡图》绢本镜心

▲吴昌硕(1844~1927)《野梅修竹图》

▲吴昌硕《清风扬竹》

▲齐白石(1864~1957)《朱竹》1923年作

▲齐白石《风竹图》

▲陈半丁(1876~1970)《竹石图》水墨纸本 137×67厘米

▲符铁年(1886~1947)《墨竹图》水墨纸本 105×33厘米

▲于非闇(1889~1959)《双喜图》镜心 设色纸本 114×40厘米

▲高奇峰(1889~1933)《花鸟》

▲吴子深(1893~1972)《清风高节》设色纸本 35×50厘米

▲吴湖帆《凤仪虞廷》设色纸本 132.3×47.8厘米 1947年作

▲吴湖帆《竹石图》1949年作

▲徐悲鸿(1895~1953)《翠竹双禽》

▲陶冷月(1895~1985)《雪竹高僧图》

▲溥儒(1896~1963)《朱影清声》朱砂纸本 镜框

▲潘天寿(1897~1971)《墨竹图》水墨纸本 镜心

▲张大千(1899~1983)《新篁仕女》

▲李苦禅(1899~1983)《草丛群鹑》

▲李苦禅《晨雀图》

▲诸乐三(1902~1984)《腊梅竹雀图》纸本设色 108×38厘米 1963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诸乐三《竹菊图》

▲江寒汀(1903~1963)《清供》

▲董寿平(1904~1997)《竹石图》

▲董寿平《清风》纸本水墨 镜心 68×68厘米

▲黄幻吾(1906~1985)《竹石图》设色纸本 54×38.5厘米

▲陆抑非(1908~1997)《幽禽图》

▲陆抑非《竹雀图》

▲谢稚柳(1910~1997)《花竹幽禽图》

▲谢稚柳《梅竹珍禽图》

▲唐云(1910~1993)《竹林山雀》

▲唐云 朱剑城《竹含新粉》

▲启功(1912~2005)《朱竹》

▲杨善深(1913~2004)《竹间鸣禽》

▲田世光(1916~1999)《迎春图》

▲吴冠中(1919~2010)《竹林》

▲石鲁(1919~1982)《竹石图》

▲孙其峰(1920~)《竹石图》立轴纸本 66×43厘米

▲程十发(1921~2007)《竹影情趣》

▲陈佩秋(1922~)《登枝图》

▲韩天衡(1940~)《竹报平安》设色纸本 镜框

▲周彦生(1942~)《竹林群雀》

▲赵文元(1946~)《春雪(之二)》90×180厘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竹为题材的绘画【珍品】
历代名家墨竹图欣赏
明代竹画佳作赏析
国画“四君子”之清风竹影
历代名家国画竹子作品欣赏
画中有石头的国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