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从不敢在朋友圈晒娃?一位心理学妈妈的自白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我两个孩子,有人发现,我的朋友圈里没有一张孩子的照片。


最近一小时候玩伴回国加了我微信,加成功后没多久就给我发了这样一条信息:“你是不是生活遭遇什么打击?或者是孩子患病或遇到什么不幸?”

 
 


我惊讶:“为什么这样问?”


孩提玩伴说:“你朋友圈怎么一张孩子的照片都没有?你可是两个娃的娘啊……”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家从来不晒娃,不是矫情,其实是不敢,为啥呢?因为我从这一行为,看到了……我人性中的各种丑陋,我称之为“心理狂热癌并发症”。


没人真的喜欢你家孩子


人类都有个错误的想当然,以为将自己孩子的可爱相片发朋友圈,就会引致朋友圈里的朋友围观;以为自己觉得孩子可爱,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会有如此感觉。这在心理学上叫焦点效应,即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看成周围世界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事实上,除了平时比较亲近的家人朋友老师,没几个人真正关注和喜欢你的孩子,这是因为熟悉诱发了喜欢,这种喜欢,也仅仅发生在跟你熟悉的人身上,更何况,有部分的熟悉还诱发了厌恶呢。


有一位妈妈,她在朋友圈晒她女儿的嘟嘴照,没多久收到朋友圈里某个人错发的信息,她一看差点气晕。对方切了她女儿嘟嘴的相片,还写上了评价:“这么丑也好意思晒,如果是我都不敢生出来……”


亲生父母看自己的孩子,就如同看一张经过PS的美图,充满光晕效应,而陌生人或关系疏远的人,看到的却是证件照,充满恶魔效应,还容易发生刻板印象,即以貌取人,比如有个孩子眼睛比较斜,朋友圈的一些人便以此判断这个孩子品性不良,甚至憎屋及乌,觉得你整家人都是如此品性。所以可以说,你看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看你的孩子,其实是艺术照与证件照的区别。

 
 


偶尔碰上特别可爱的孩子,一些人也只是像看到一只可爱小狗继而摸一摸的瞬间小热情,但这并不表示长期的喜爱,次数多了,别人也便厌倦了,因为你的孩子不是Ta的孩子,你孩子的可爱照盖不住人家的厌恶情绪,甚至可能是嫉妒引发的厌恶情绪。


“自己看自己的孩子千般好,也许在别人看来,你的孩子就仅是一团有机物。”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


我的虚荣,会让别人的小日子变得艰难


有不少人说,本来我觉得自己活得挺好的,我的孩子也挺聪明伶俐的,但每次刷完一轮朋友圈,就倍感自卑和焦虑。


美国密西根大学有个实验,测试那些常看朋友圈(人家老外是Facebook)的人的生活满意度,他们发现,那些经常刷朋友圈的人,其实对他们自己生活的满意度更低。


为啥呢?“今天孩子秒看一本书,整整100页”(晒孩子努力),“产后2个月,A4腰”(晒产后妈美好身材),“大眼睛、长睫毛、樱桃嘴”(晒孩子好基因),“带孩子上到巴黎铁搭”(晒家境),“国内衣服质量太差,还是XX牌的耐”(晒品味),“中文版的太烂了,鼓励孩子看英文原版”(晒孩子英文)……继而低头看看自己,你能不焦虑、能不自卑吗?但其实这是人家生活的常态吗?但事实上,朋友圈带给我们所有人的,正是这样的错觉。

 
 


我是一普通人类,也是有着各种丑陋人性的妈妈,我也会挑孩子那张照得最可爱的给人看,晒孩子最让我得意的瞬间,晒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成绩,相反,孩子偷东西的事情我不会晒,孩子进厕所偷看人家尿尿的事情我不会说,我穷得变卖坐车卡换钱买饭的事情不会告诉别人……


所以说,如果我的朋友圈是我的日常写照,那一定是虚荣的集中地,我看似的“好日子”会让别人的小日子变得艰难,还会滋生嫉妒和反感,我何必呢?


我的自恋,会蒙蔽我的眼睛


为什么所有父母,都会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孩子可爱?


“自己生的,啥都好”,我的舅妈经常会说这句话。即使孩子在朋友圈晒的照片丑得像武大郎,我们作为他们的亲爹妈,总能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比如头上某根头发长得特别乌黑有光泽,小三角眼特别犀利有神……这其实是为人父母身上的弱点,也是自私的基因使然。基因让我们从怀孕时开始,就爱上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的后代只有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下,才能一代代繁衍下去。但这种自私的基因,有时候会蒙蔽父母的眼睛。


 
 


我以前觉得我家孩子像周杰伦,唱歌跳舞都很好,我还特意录了不少视频,经常想象说不定发到网上或朋友圈后,我的孩子便能成一网红,一举成名,我继而当他的经纪人,这样我就再也不用每天凌晨还在写文章,哈哈……有一次我一时兴起,给我妹妹(孩子们的姨妈)发了儿子十几个跳舞的视频被呛:“这十几个视频,有哪两个是不一样的呢?不就是同一个动作在重复吗?只不过就是穿了不同的衣服吧?”


偶滴马呀,我才相信我身上也存在人性的弱点——自恋。


所以,我从不敢在朋友圈晒娃,哈哈哈……


本文关键字:朋友圈晒娃、亲子心理、网络人际幼儿教育、家庭早教


幼儿说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专注亲子心理学,从儿子的故事书模仿来的漫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从不敢在朋友圈晒娃?一位心思学妈妈的自白
[好书推介]我的新作《幼儿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推介
心理学:为什么父母越催孩子越懒?其实是触发了“超限效应”
每个人都有四种人际关系
懂这些心理学规律,你的孩子会更加优秀!
育儿必须知道的,三个心理学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