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看起来“总是”很优秀?这个研究让人恍然大悟

记得有人跟我说过一个笑话:


在一个三口之家中,孩子已经在房间睡着,年轻的妈妈坐在沙发上刷手机,爸爸在一旁看报纸。


妈妈刷着刷着却忧伤起来:

 

 


“你看人家5个月宝宝就会走了,我家宝宝7个月时还没懂爬行”;


“你看人家1岁的宝宝会自己吃饭了,我家宝宝2岁时还要人喂饭”;


“你看人家3岁的孩子已经会制作电动玩具,我家孩子4岁了还懒拼积木玩具”;


……

 
 


“嗯,我们搬家去!”爸爸突然说。

 
 

“搬去哪里呀?”妈妈困惑。

 
 

“搬去一个完美的地方,那里的宝宝5个月会走路,1岁会自己吃饭,3岁就会制作电动玩具,那个地方叫‘朋友圈’!”


▲为什么爱刷手机的父母会变得不快乐?


从上面的笑话,你大概已经找到了答案。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很优秀,聚集无数别人家优秀孩子的那个地方叫“朋友圈”,这个地方常常招来“羡慕”和“嫉妒”,也总会带来无穷焦虑。


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爱刷网络社交圈的人群。研究结果发现,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圈,会破坏人的幸福感,人越沉迷会越不快乐。除此之外,常刷网络社交圈的人,情绪波动更频繁,不高兴的概率也会上升。

 
 
 
 


为什么?


因为刷网络社交圈是个“优秀”大展台,所有人都把自己孩子值得骄傲的事情往上面“贴”:


前天上司的3岁儿子说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昨天同学的4岁女儿在芭蕾舞比赛中获了第一名,


今天隔壁老刘的孙子考取了钢琴九级,


刚刚一亲戚的6岁儿子考上了最好的中英文学校……


在网络社交圈这样的“优秀”大展台面前,大部分父母会越看越自卑,越看越心塞,“唉,怎么我的孩子这么差?连一本绘本都翻不完,更不用说学英语还是练钢琴了!”自卑懊恼之后满脑子焦虑,“我得让孩子努力一些”,“今儿我要监督孩子背古诗”,“明天要去学机器人编程”……或许回到家后,这些父母还会冲孩子张嘴就骂、抬手就打……


结果是,看似消磨时间地逛逛朋友圈或其他网络社交圈,没想到却让日子更难过了。


网络社交圈上,别人家孩子的形象被“美化”了


有人曾经统计过,在一些为人父母的朋友圈中,80%以上的孩子都是以“美好形象”出现的:比如,某宝宝一出生就能睡整觉,某宝宝4个月会喊爸爸妈妈,某宝宝10个月会走路;某宝宝2岁了,脾气很好,从不哭闹;某宝宝3岁,会拼拆玩具,表现出优秀的钻研才能;某孩子4岁,能滑出漂亮的冰舞……爸妈们朋友圈里的孩子,总是展现好的,差的很少出现。所以便有了别人家孩子“总是”很优秀的“假象”,背后其实也是“光环效应”在作祟,“Ta这么优秀,在其他方面一定也会很好,真让人羡慕啊……”继而引发父母们的焦虑。

 
 

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只不过网络社交圈常常只呈现了所有孩子优秀的一面,但是,你怎么知道那个说英语流利的孩子却总是尿床惹父母厌烦?你怎么知道那个跳芭蕾舞非常好的孩子却是个结巴?你怎么知道那个考了钢琴9级的孩子却总爱偷东西?


所以,建议父母们理性看待网络社交圈上别人家孩子“总是”很优秀的形象,那些看起来总是很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未必比你家的更优秀!


父母们,请看到自己孩子缺点的同时,也看到优点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孩子们也是一样的。造物主为一个孩子关闭一扇门后,自然会打开另一扇窗,甚至是多扇窗。

 
 

有一位妈妈曾经跟我说:“我的儿子太差劲了,学滑板学了一个多月,还处于摔碰的阶段,一点运动天赋也没有。”没多久后,她坦然了,原因是这位妈妈偶然看到自己儿子的闪光品格。


有一次,她陪同孩子练滑板,在滑板场上,一位跟她儿子同时开始学却已经滑得很溜的小男孩,他在所有孩子中快速穿梭,动作很漂亮,也很得意。当他再一次以高难度动作转弯时,把一位刚开始学滑板的、年龄更小的小女孩撞倒了。看到摔倒在地的小女孩,小男孩竟然还抱怨:“不长眼的小屁孩,给我躲远远的!”被撞倒嚎哭的小女孩的家长,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这时,那位被妈妈批评“没有一点运动天赋”的小男孩,他快步滑到小女孩面前,然后蹲下去,把小女娃轻轻地抱在怀里,轻声地安抚她的惊恐。


在自己儿子的温暖举动面前,这位妈妈觉得“没有一点运动天赋”显得微不足道了。


父母们,不要被网络社交圈这个“优秀”大展台牵着情绪走


失落、沮丧、焦虑……常常是那些爱刷朋友圈等社交网络的父母们的最大感受。他们的这些感受,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幸福感以及家庭的幸福感,有时甚至还阻碍了孩子的成长步伐: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画画很好,就焦虑地给自己孩子报画画兴趣班;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说英语很溜,就焦虑地让自己孩子也学英语;


看到别人家孩子打爵士鼓很娴熟,就焦虑地给自己孩子也学爵士鼓……


其实,父母应该为自己而活,孩子应该为自己而成长,却不是朋友圈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你的孩子会胆小?
怎样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怎样对0至1岁的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早教计划说明(一)
现代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7 - 早期教育论坛 - 育儿论坛 - 育儿网
3-6岁儿童早期教育《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