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不良行为甩不掉?找找大脑窍门!

一个小男孩,在一次跟一群孩子玩耍时,跟随别人溜进邻居的小院子,把人家一盆金灿灿的橘子全部摘光了。后来邻居上门告状,爸爸妈妈苦口婆心告诫孩子不能偷东西,孩子被训话时也听得眼泪汪汪,说下次再也不做坏事。过了几天,小男孩又跟那群孩子翻进另一家邻居的院子,把人家种的玫瑰花全摘光了。回到家后,在爸妈面前受训时,孩子仍旧眼泪汪汪,但下一次错误照犯……

这个孩子的妈妈很苦恼,她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才有效。经过详细了解后,我们的结论是:孩子被不良同伴的行为影响了。后来这位妈妈经过再三考虑搬家了,孩子最后也改掉了偷窃的行为。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搬家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来说,可以调整孩子的玩耍时间与不良同伴的玩耍时间错开,这样就减少了负面的同伴效应的影响。

为什么孩子常常难抗拒同伴的影响呢?在大脑的研究中,有一种广泛的说法叫“大脑块理论”,即人的行为在不同时刻会被不同的思维模块左右,孩子也毫不例外。最早的“大脑块理论”,是2013年由进化心理学家Douglas T. Kenrick和Vladas Griskevicius共同提出来的,他们把人脑从逻辑上分成了7个模块,后来有人说不止7个,但“大脑块理论”是共识。其中,当孩子在父母面前诚恳认错时,是“关爱亲属”模块在起作用;当孩子进入到孩子群中,是“群体认同感”模块在起作用,促使孩子模仿同伴做坏事。

用美国科普作家史蒂文·约翰逊的话说:大脑,其实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大脑中的各个模块各有各的专长,它们不仅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再后来,英国脑科学家Parashkev Nachev的最新科研成果把“大脑块理论”表述得更形象——人脑内部的脑神经元“各自为政”,每时每刻,大脑中皆有多个不同的声音,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这些声音相互竞争的结果。具体地说,大脑的“最终决策者”是额叶内区,它负责把不同的声音汇总起来,从而做出一个最终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如何做呢?很简单,谁的声音大,听谁的!

上面偷东西的小男孩,当他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群体认同感促使他跟随别人做出同样的行为,因为在跟随的时刻,孩子大脑内部的“群体认同感”模块的声音最大;当孩子在家里被父母批评,这时孩子大脑内部的“关爱亲属”模块的声音最大,所以孩子会因为爱与亲情而有悔改表现。孩子经常在上面两种场景切换,因此便出现了孩子偷窃屡教不改的情况。当那位妈妈让孩子离开了那群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后,孩子大脑内“群体认同感”模块的声音变小了,“关爱亲属”模块的声音变大了,所以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慢慢消失了。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父母该如何做,效果更好呢?

根据“大脑块理论”,让孩子良好行为对应的大脑模块的声音更大,便能促使孩子良好行为的发生。就像一个爱吃糖的孩子,当孩子在糖果面前,他的大脑会立即出现不同的“声音”:

“声音”1:吃糖会蛀牙;

“声音”2:吃糖,会让我更快乐;

“声音”3:不吃糖,会让我成为自律的好孩子;

“声音”4:吃糖后,我会吃不下饭;

“声音”5:老吃糖,会被小Y嘲笑;

……

当“吃糖会让我更快乐”的“声音”最大时,孩子会不听从妈妈平时的劝告,放纵吃糖;当“老吃糖会被小Y嘲笑”的“声音”最大时,孩子会自我控制不吃糖,当然这个“声音”最大的孩子,他们也常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最理想的做法便是——父母帮助孩子让大脑中的“吃糖会让我成为自律的好孩子”的“声音”更大。具体如何做呢?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大量吃糖的不良习惯后,告诉孩子“不吃糖会成为自律的好孩子”,把这一信息通过孩子的耳朵“植入”孩子的大脑,成为孩子大脑中的一种声音。

当孩子每一次有一些自律的表现时,父母要及时称赞,帮助“不吃糖会成为自律的好孩子”的“声音”获得满足感而变强。这种做法,也类似于传统心理学上的“行为强化”,当孩子见到糖果而拒绝食用时,“好孩子”的称赞一次又一次地刺激大脑,“不吃糖会成为自律的好孩子”成为最大嗓门,最终决定了大脑的决策——不再吃糖!

我有个侄子小毛,小时候喜欢欺负别人。因为这事,学校老师经常惩罚,他在家里也总被爸妈批评,但是没用!后来有一次,我在他家里附近亲眼目睹了他欺负人的过程,才找到了根源:

当时小毛刚从学校出来,走在他前面的,是一位跟他差不多年龄的小男孩。小毛一边走一边揪对方的头发,到后面还把人家的书包从身上扯下来,扔进了路边的草丛里。在整个过程中,被他欺负的小男孩没反抗,只是在哭,小毛却是一副“骄傲的公鸡”模样。我去了小毛家,与小毛沟通后,我找到了根源。

原来,那位小男孩的学习成绩很好,小毛的成绩很差,在那个小男孩面前,小毛很自卑。至于小毛为何养成了欺负对方的习惯,是因为有一天,他找小男孩借作业本,小男孩犹豫时,小毛一着急便推了对方一下,小男孩害怕了,立即把作业本给他。小毛感觉自己很厉害,他大脑内“我很厉害”的“声音”占了上风,为了显示自己比小男孩强,便爱上了欺负对方。

我对他说:“欺负人是坏行为,不会让你变得厉害,也不会让你的成绩变好,只会让别人讨厌你。如果你改变方式,友好地让同学帮助你学习,这样的孩子才是一个有智慧的孩子。你没那样做,是因为你害怕自己没对方厉害。”

小毛有些惊讶,“害怕自己没对方厉害”似乎戳中了他,“真的是呢!这太表面了!”这时,我明显地感觉到他大脑内“友好地让同学帮忙”的“声音”占了上风。后来我常常在电话里询问他和那个小男孩的相处……最后让我意外的是,他们两人竟然成了好朋友。

所以,父母教育一个“坏”孩子,其实是与孩子大脑“声音”较量的过程。

关键字:行为纠正、同伴效应、幼儿大脑、育儿方法、早期教育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教,能让孩子平均智商高出17%!
请带着善良上路
(23)汉字的科学性讨论
智力开发
现代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5 - 早期教育论坛 - 育儿论坛 - 育儿网
认识宝宝“变聪明”的关键期, 正确早教才不花冤枉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