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与小朋友沟通:浅显的智慧,你却习惯忽视

几年前,儿子阿瓜的幼儿园老师告诉我:“你家孩子与众不同”。

我困惑。

听完老师的解释,我不由得笑了。

老师跟我说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件事:

在孩子们参加早操活动时,有一位小女孩被脱落的鞋带绊倒了,伤心地坐在地上不起来了。老师跑过去帮孩子系好鞋带,还耐心地安慰孩子。可小女孩不理会,似乎更伤心了。当上课铃声响起时,所有孩子都回到了教室,唯独小女孩一个人仍旧坐在那里伤心。

当老师正寻思怎么办时,阿瓜走到了小女孩旁边:“小孩子摔倒了能站起来,会越来越勇敢的!”小女孩抬头看了看阿瓜,不搭理。

阿瓜继续说:“你现在不够勇敢,是因为你脑瓜里有一条’害怕虫’。”小女孩似乎听得入神,她大概觉得就像在听一个故事吧。

“我抱抱你,你就会变得勇敢,能打败'害怕虫’的,要不要试试?”没想到小女孩点了点头。

阿瓜轻轻地搂了搂小女孩,小女孩“咯咯”笑了,最后两个娃儿手牵着手,回到了教室。

一旁的老师看在了眼里,所以便有了上面的评价。

有人说,用小孩子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孩子会变得更善解人意。心理学家们认为,孩子们喜欢“叙述”的形式,正如杰罗姆.布鲁纳说过,这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唯一方法,他们没有能力直接用“因果关系”来解释事物,所以他们把各种现象都看成是“故事”。

在20世纪80年代,布鲁纳还有一个有趣的“童床解说”的研究,他们夜里用微型录音机录下一位名叫埃米利的2岁小女孩的梦话。所谓的梦话,其实是在散发性地编故事。另外,孩子夜里的梦话,似乎能帮助孩子第二天说更多的话。研究者猜测,孩子通过这种编故事的形式,最终能促进语言的发展。孩子这种故事偏好的形式,被认为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难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找到这样的痕迹:

比如有人问孩子:“你的衣服哪里来的?”孩子常常会这样回答:“我妈妈上周带我去买的,我一开始选了一件蓝色的,后来我又试了一件绿色,我还买了一顶帽子,回家时还吃了一个超级好吃的雪糕……”

比如还有人问孩子:“你刚才去了哪里?”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我去了游乐园,很搞笑,我们坐了碰碰车,路上还遇到一个乞丐在跳舞……”

比如还有人问孩子:”你中午吃了什么?“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我吃了鱼,我妈妈帮我挑掉骨头,吃着吃着,我妹妹突然打喷嚏,口水喷了我一脸……”

不仅因为孩子们关注了他们认为快乐的事情,他们还喜欢“叙述”,不仅自己喜欢“叙述”,也更乐意别人也“叙述”。就像我们常见的家庭里,大人们常常用干巴巴的语言教育孩子,孩子不爱听;相比之下,如果让孩子看动画片或听故事,就轻易地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便是“用小孩的语言与小孩沟通”的效果。

“叙述”是一种形式,其实这种沟通的效果,不仅因为形式,也包含了态度。孩子的态度,会因他人的态度积极而变得积极;因他人消极的态度而变得消极。

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难见到这样的情形:

一位妈妈给孩子指令“马上去刷牙”,但孩子还沉浸在他的玩具世界中,甚至连头也不抬一下。倘若这位妈妈采取批评指责的方式,孩子可能会哭闹,即使行动也是被迫无奈的。如果妈妈换了一种方式,对孩子说:“不仅小朋友要每天刷牙,奥特曼也要每天刷牙”,孩子们大概会抬头以笑容回应,甚至立即行动。大人积极的态度让孩子的行为也变得积极,大人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

还有,一位小男孩不喜欢吃奶奶削的苹果,生气地把苹果仍在了地上,被奶奶批评,孩子气得又叫又跳。这时一旁的爸爸说:“糟糕,生气的大猩猩出现了”。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话,常常能让孩子们停止闹腾。孩子大概会问:“大猩猩在哪里?”

我们在教育中,常常需要父母以积极的心态唤醒孩子内心的“积极”。倘若父母们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一开始便一顿批评和指责,孩子便会像刺猬般反击,直接的表现常常是不接受父母的指责,甚至故意使坏。

所以说,父母积极的态度就像小棉被,会温暖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变得积极。倘若如此,那些即使以前不听话、不讲道理的孩子,也会因为父母温暖的态度,慢慢变成善解人意的好孩子了。

当父母把沟通当成枯燥的“作业”,会在孩子心里不留痕迹;当父母的话里“有故事”、有漂亮的色彩,想必会激起任何孩子浓浓的兴致的……

关键字:沟通技巧、育儿方法、幼儿心理、亲子互动、早期教育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老师怎样与家长沟通
家长学校——培训内容(四)
说话小朋友几岁会说话才正常?
过度期望: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
早期阅读让孩子终身受益
3岁娃居然旅行了50次!-为什么我把所有报早教班的钱,都花在了带孩子旅行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