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刘备

汉昭烈帝刘备,说来实在是一个带着悲剧色彩的人物。看看三国中的刘备,从小小的织席贩履的小人物,到最后能够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也是很有传奇性的了。这么厉害的人物,怎么会让人觉得悲哀呢?从前读刘备,我们称美他的志向。

赞叹他的品德,夸赏他的仁义。但这些,都是别人对他外在的评价,没有人真正对他自己的想法感兴趣。而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向这个方向前进、探究以寻找答案时。如果你是个饱经社会“毒打”的成年人,你就会突然读懂真正的刘备。

一个出身寒微的人,在事业上一直努力拼搏。凭借自己的能力与品德,招徕了一批有能力的手下,逐渐建立起了一番事业。刚要大展拳脚,包括他自身在内的大部分重要的事物,却就此消失了。这个一生悲哀的人物,也恰恰反射出成年人的最大悲哀。

01 织席贩履的宗室远支

刘备的出身,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按最普世的观点来说,刘备是汉王朝的宗室远亲。刘备出头后,曾向外表示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中山靖王刘胜,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子,武帝刘彻异母之兄。刘胜这个人,尤为好色,竟然生育有一百二十多个子嗣。这么庞大的亲子团,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估计已经是子孙满天下了。因此刘备是不是刘胜的后代,也是很难加以考证的。

因此有人怀疑刘备和汉宗室没有关系,不过是借着刘胜后代这个无法证明的“履历”给自己贴金罢了。说来他们的怀疑也很正常,一个织席贩履的家伙,说自己的出身高贵,谁会信呢?

直到后来刘备做出了成绩,汉献帝不但在汉室族谱上添了刘备的名字,还认他做自己的叔叔。

从景帝到献帝,这期间将近三百六十多年,早生晚生的辈分早就乱了。两人的先祖,竟能同时地诞生子嗣,代代不变,以至于到了现在,仍旧保持叔侄的年龄差吗?显然不可能。

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你卑微时,没有做出成绩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

就算你有高贵的出身,有美好的品德,高超的能力,别人也都不会相信。如果你有以上种种的优点,为什么还是一个无名小卒?

可当你做出成绩,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便无须你自己费心来宣扬自己的高贵出身,优秀品德了。自然有想要攀附你的人,向别人大肆宣传你的高尚情操、优秀能力,哪怕这些东西你实际上并不拥有,他们仍然会不遗余力地做这些工作。

02 艰辛创业与寄人篱下的辛酸

不要说和袁绍刘表这样一开始就手握重权,统治一方的“开局天胡”的人物比,就是曹操、孙坚这种本来没有多大资源的相较,刘备也是远远不及。曹操的祖父曹腾,可是汉末有名的大宦官“大长秋”。

因此曹操的起点,就是洛阳北都尉这样一个握有实权的军职。而孙氏一族,也是世代在吴地为官,比起刘备显然是要强得多。他们都拥有一片“根据地”,而刘备没有。所以刘备必须得一直“打工”,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最开始时,刘备认的大哥是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对刘备还是不错的,给他兵给他粮给他将,刘备手下的赵云赵子龙,原本就是公孙瓒手下的将领。有了公孙瓒这位好大哥,刘备也因此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可是好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据有冀州的袁绍发兵北上,灭掉了公孙瓒。无奈,刘备只得南下,投奔了徐州牧陶谦。然而陶谦也不是个“坚挺”的老板。很快,曹操便借“杀父之仇”,讨伐陶谦。陶谦哪里抵挡得住?忧愤成疾之下,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这时,刘备迎来了他事业中的第一个小高峰:入主徐州。

陶谦死后,众人带着陶谦“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的遗言,把刘备捧上了徐州牧的高位。陶谦没了,曹操便失去了攻打徐州的借口。

加上这时徐州在刘备的治下还算安定,曹操便笼络刘备,表他做镇东将军、宜城亭侯,转头对付袁绍去了。曹操前脚刚走,袁术和吕布就来了,两人他一拳你一脚,把刘备打得狼狈不堪。只好收拾行装,投奔曹操去也。徐州于是被吕布和袁术占去了。

寄人篱下的刘备,在曹操这里,并没能安顿下来。煮酒论英雄暂不必说,光是衣带诏一事,就令刘备又踏上了奔波的路途:建安五年,衣带诏事发,车骑将军董承被杀死,刘备等人也慌忙逃走。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大败,关羽被擒。

当时曹操最大的敌手,就是河北的袁绍了,加上刘备曾举荐袁绍的儿子袁谭为茂才,只好又去投奔袁绍。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关羽为曹操所用,连斩了颜良文丑两名河北名将,袁绍大怒,立刻就要把刘备推出去砍了。

端的是好说歹说,才能保全一条性命。

成年人的无奈,有时候就是在这种尴尬且两难的境地。自己的兄弟朋友做错了事,我们不得不帮助甚至代他们受过。有时候,所有人都没有错。

只是众人所在的立场不同,就导致了不令人欢快的结果。

从刘备的这一次遭遇,我深深地读出了成年人的无奈。

古代如此,现代亦何尝不是如此呢?虽然所在的地方从战场变成了职场,主帅变成了老板,但这种道理,于古于今仍然是相通的。

这事之后,袁绍自然不可能再重用刘备,刘备也不可能安心为袁绍效力了。于是双方分道扬镳,刘备又投奔了荆州牧刘表。这一年,刘备已经四十岁了。到了已经“不惑”的年纪,却连“而立”都没有做到。

刘备此时的心情,我们可想而知。刘表对刘备,也是满腹猜疑。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备终于在建安十二年,遇到了诸葛亮。

有了诸葛亮这位杰出的战略家,刘备的事业突飞猛进。

先是与孙吴联手在赤壁大破曹操,而后又在孙权手中借得荆州江陵,占据荆州后又入据了益州,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里“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

自此,刘备的事业终于达到了顶峰。不久,刘备便自称“汉中王”。开始为联合孙权北上进攻曹操做准备。

03 无奈的“昭烈”皇帝

刘备的皇帝生涯,统共只有三年。一年立国,二年大败,三年驾崩。这三年是刘备的顶峰,因为他终究成了皇帝。

这三年又是刘备的谷底,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家底,一朝空尽。和现在的人何其相似,一辈子辛辛苦苦打拼,好不容易有点成绩。然而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变故,就能让这一辈子换来的成绩化为乌有,烟消云散。

刘备称王不久,驻守荆州的关羽发兵北上,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东吴忌惮关羽,怕他北伐成功立刻转身对付东吴。且刘备“借”去荆州,一直不还,东吴早已怀恨在心。

于是派吕蒙抄了关羽的后路,将关羽擒杀。

次年即章武元年(221年),魏受汉禅。于是刘备接过大旗称汉帝。这成为后来人诟病的一个点,并非是不允许刘备称帝,而是曹丕接受刘协的禅让之后,对待刘协是很不错的了。

不仅封他做山阳公,还允许他在山阳县内建天子旌旗,以天子礼节奉汉祭祀。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像后来人那样找借口杀死刘协,刘协得以终老山阳。而刘备在禅让之后,立刻说刘协已经死了,还给刘协上了谥号。

讽刺的是,接受禅让的曹魏给刘协的谥号“献”是美谥,而刘备给刘协的谥号“愍”。

《谥法》有云:“在国遭忧曰愍”,这是一个恶谥。究其原因,还是刘备太需要汉室正统这面旗帜了,太需要不被曹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刘协在时,无论功劳多大,地盘多大,势力多大,刘备只能是一个“汉中王”,这还只是自封的。

刘协一日不死,他就要受到曹操曹丕在名义上的牵制。偏偏刘备最重视也是他最重要的,就是名义。只有刘协死了,他才能顺理成章地接过汉朝的大旗,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无奈吧。

同年开始准备对东吴用兵。这年,张飞也被范强张达刺死,首级送往东吴。大臣们一番苦劝,让刘备不要东讨,自然无果。次年,刘备即与陆逊等战于夷陵。史称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这也是三国三大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前两场分别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场战争也是“火烧连营”的由来。刘备在林地中连营七百里,进攻东吴。陆逊坚守不战,最终找到了刘备的破绽。火烧连营,刘备多年积攒起的家底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兵将的损失不计其数不说,连刘备本人也落得一个“仅以身免”的下场。这场战争使得蜀汉的军事实力一落千丈,以至于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兵员都处于不足的状态。章武三年三月,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随后驾崩。

临了,他对诸葛亮说“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自取之。”刘备深知诸葛亮的为人,绝不会如此做事。果然,此话一出,诸葛亮泪流满面,连说“必为大汉效死”之类的话。

不知道刘备会不会感叹,从无到有,筚路蓝缕三十年,却在夷陵一战里一朝散尽。

看着可怜,可处于芸芸众生中的我们,和刘备又多么相似呢!

总结

刘备以一织席贩履之徒,到登上帝位,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帝。这期间的创业艰辛,与同样是草根出身的绝大多数人何其相似。

他先后跟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物,最终通过自己的坚持、诚心,在益州中延续出大汉的最后一缕火苗。

尽管这缕火苗,仅仅燃烧了四十二年。念筚路之褴褛,知创业之艰辛。每个有所成就的人,都要经过一番奋斗,才得以取得成果。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前期的奋斗不说全部消失,起码说折损严重。就像我们普通人,好像有了一些成果,还必须要小心翼翼地看护。一旦稍有闪失,就都做了无用功,何其哀哉!

因此刘备的一生虽然看起来波澜壮阔,起伏不定,但和普通人相比,却又如此相似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备的资料
三国最悲剧的十大兄弟,有些兄弟不像兄弟,有些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三国里唯一能够与赵云相提并论的武将,死后留下三句话,句句经典
刘备诸葛亮为何不给赵云加官进爵?
刘备“不懂军事”为什么还能建立蜀国
《三国演义》 内容梗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