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板桥家书》

郑板桥(1693—1765 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
是个贫儒,曾经以教馆、卖画为生,为康熙朝秀才,雍正朝举人,乾隆
朝进士,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职位虽然不高,执政却非常认真。他关
心民疾,体恤民情,临事不苟,临财不贪,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他处理公
务,无留牍,无冤民,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政期间,适逢潍
县连年荒歉,板桥及时开仓放赈,兴建工役,招徕远近饥民赴工就食;责令
邑中大户开仓煮粥飨民,积粟之家平粜囤粮。这些做法,好比下了一场及时
雨,救活了数以万计的饥民,但又因此得罪了官绅,最终被诬罢职。离开潍
县时,老百姓扶老携幼遮道挽留,而反观郑板桥囊橐萧萧,仅有两个僮仆,
牵三头毛驴,驮四筐书籍,这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乾嘉时代,
是难能可贵的。此后郑板桥客居扬州,往来于兴化与扬州之间,倾心于笔墨
书画,怡然自乐。几十年的精勤奋苦,已将其满腹书史山川,一腔不驯不平
之气鸣放于书画间,化作神机,其作品艺术功底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
六分半书和兰竹石画闻名遐迩,连朝鲜使者也慕名而来求其字画。他
凭进士出身,十年县令的身份周旋于诸多文人与绅宦之间,自然与20 年前在
扬州卖画糊口大不同了。1765 年郑板桥逝世于家乡兴化,兴化家乡父老为他
立了才步七子的匾额挂在闹市的四牌楼,作为纪念。
郑板桥号为扬州八怪之首,其诗文字画卓立当世,自成一家,亦成
一怪。《郑板桥家书》也颇具奇奇怪怪的特质,为当世和后人推崇。《郑板
桥家书》数量不多,仅16 封,但每封信都号为家书经典,后人竟相效法。
《郑板桥家书》虽然绝口不谈政事、国事,但并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早年疾苦,中年涉足官场,目睹民不聊生、官场腐败的情景,他的良心始
终是同情受苦人的,在家书中体现了浓厚的尊农思想。他在《范县署中
寄舍第墨第四书》中鲜明地指出:农夫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使天下无
农夫,举世皆饿死矣,这种民本思想是对两千多年前孟子民贵君轻
想的发展。不仅如此,郑板桥也委婉地对官府对老百姓的盘剥进行了揭露,
并真实地展示了老百姓的辛酸苦辣。他在《潍县寄舍第墨第三书》中要求其
弟将下列四首五言诗教给儿子读唱: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去心头痛。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才得放脚睡,蚊虫虼蚤出。
此家书写于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又时逢潍县连年荒歉,饿莩遍野,嗷
嗷待哺。郑板桥是深知民间疾苦的,表面繁荣的康乾盛世掩盖不了灾难深重
的老百姓的呻吟,作为父母官的郑板桥自小就在贫困中度过,因而对老百姓
的痛苦是了解的。在家书中抄录上述诗作是为了让弟侄辈和儿女们不要忘记
老百姓的疾苦,这与他的尊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思想在其诗画作品中
也屡有体现。他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题道:衙斋卧
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痛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尊农,
体恤民间疾苦贯穿郑板桥一生,也是其家书中的一大重要思想内容。
《郑桥桥家书》更为重要的一个主题还是训导子弟,当然训导子弟时也
不乏上述思想的体现。郑板桥是位不折不扣的君子儒,无论穷达都能任尔
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他恪守儒家格物致知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并
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他不仅身体力行,还以此训导子弟。他继承了自汉代以来家信训诫子弟的传
统,运用家书训导子弟如何读书、为人处事,从中也反映了自己的人生观与
文学观。
关于读书修身,郑板桥认为读书必须有选择。因为从结绳记数、仓颉发
明文字以来,书籍太多,每个人不可能去读那么多的书;况且一代有一代之
文学,读书应选取每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读,所以孔子删书断自唐、
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矣。《诗》三千篇,存三百十一篇,则二千
六百八十九篇,孔子亦得而烧之矣。孔子烧其可烧,故灰灭无所复存,而存
者为经,身尊道隆,为天下后世法。(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寄舍第墨)孔子
烧书当然不同于秦始皇焚书,其用心在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精品传之
后世,流泽百代。由此推出书籍流传尚有选择性,读书就更要有选择性,书
选读得好可以触类旁通,好比见瓶水之冰就知天下之寒。据此郑板桥还为其
弟开列了一串必读书单,那就是四书之上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
《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书,终身
读不尽,终身受用不尽。(《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寄第墨》)很明显郑板
桥选择读书的标准仍然不离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信条,以此造
就堂堂正正的君子儒,因而他主张读书修身,认为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
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秉性要忠厚悱恻,为人要去浇存
,不可工于心计,将读书与修身结合起来,通过读儒家圣贤之书,用古
今贤圣之道修炼圣贤之身。在家书中郑板桥还谈了读书的方法,他对所谓的
过目成诵式的读书法是持否定态度的,一是不能消化,二是盲目滥读,良莠
不分,变成破烂厨柜。他主张熟读精思,而且要有选择性地精读记诵。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在《潍县署中寄舍第墨第一书》中尤为集中。更为可贵的
是郑板桥提出读书不可以拘泥于书中文字,要能进能出,特别是要注意
中有书,书外有书,不受书中记载的现象和前人的结论所迷惑,这和孟子
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大体一致的。他在《范县署中寄舍第墨第三书》
中以历来公认的某些史家为例,对夏商周三代是太平盛世、春秋是极乱之世
等观点提出了异议,进而批判了用重让来解释《春秋》、《尚书》编次
的迂腐观点。因此他指出读书要有特识,每个人都应该自出眼孔,自
竖脊骨读书,这些见解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读书的态度
问题,郑板桥也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前人讲学而优则仕,读书中举做官
是读书人的唯一追求,郑板桥却认为读书固然是为了中举做官,但即使不能
,也要学而优,即读书本身也是人生的一大追求,做不做官都要
读书,因而人有负于书耳,书何负于人哉!,这和另一位名人所说的
下大乱,不乱书生之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处世上,郑板桥以儒家的思想为准则,推而广之,诚
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贵无贱,无贫无
富。他说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要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即使自己富贵了,仍然不要忘记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他在家书中
教育子弟不要嫌贫爱富,认为穷人与富人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应该平等
对待,严格要求儿子,不论贫富,一律要尊重年长的同学。孔子是重读书人
而轻农夫艺人的,反对学生去耕田种地,但郑板桥要求读书人深入农民当中,
体验老百姓的生活,他将那些不问世事读死书的读书人排为四民之末,激烈
地加以抨击。他甚至要求家人对佃户要尽主客之礼:主客原是对待之义,
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这种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尊重的思想,也是其民本思
想的一个侧面。
《郑板桥家书》中还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观。郑板桥处在一个形式主义、
复古主义文学思潮泛滥的时代,先有王渔洋主张神韵,要求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又有沈德潜提倡格调,要求温柔敦厚怨而不怒
郑板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他继承明代三袁公安派的一
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反对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吾文若传,便是清诗
清文;若不传,将并不能为清诗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主张为文要
着痛快生辣,要体现圣贤天地之心,万物生民之命,否则只是
门馆才情,游客伎俩。他还借提倡大乘法,指出作文应该为了经世
致用:达天地万物之情,国家得失兴废之故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归
于日用,即写诗作文要有补于世,这无疑在形式主义、拟古主义盛行的乾
嘉文坛颇具鹤立鸡群的风范,与曹丕盖文章经国大业,不朽盛事和白居
文章合为世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等现实主义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总之,《郑板桥家书》规模虽不似曾国藩家书那样,但短短的16 封家书
却融读书修身、为文、做人等丰富人生哲理于咫尺之中,让人掩卷沉思,回
味无穷。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现将《郑板桥家书》全文送呈读者,个中
美味,一品便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板桥家书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八十八:江苏兴化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六):郑板桥家书
郑板桥十六通家书
郑板桥的楷书册_中国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