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一老一小"亲情缺失

  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新法很快被解读为“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对于这一条款,不少人感叹,原本属于道德范畴的事,都要约束入法,中国传统孝道很“受伤”;也有人认为,子女不回家往往不是不愿回家,而是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无法回家。

  事实上,在老人渴望亲情的同时,我国更有无数“留守儿童”,也在终日期盼看见父母的身影。

  “一老一小”,这是“中国式亲情”遭遇的现实尴尬。一纸法律文书能否扭转如今的困局?横亘在亲情之间的现实鸿沟,要怎样才能跨越?

  “儿子回不回来看我们无所谓,最担心的还是小孙子”

  距离杭州市区151公里外的淳安县,一幢幢古旧的老宅,大多只有老人和孩子生活在其中。这里的青壮年,为了生存都常年在外打工。住在屏门乡金陵村的童大爷和老伴,其实并非典型意义上的“空巢老人”,陪伴他们的,还有13岁的孙子童童。10多年前,童童的母亲因为不堪忍受生活的贫困,生下童童后便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为了生活,童童的父亲只身一人来到杭州打工,将童童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如今,童大爷和老伴都已60多岁,生活全靠自己打理。记者的来访让两位老人很高兴,童大爷告诉记者,孙子平时一上学,家里都是空荡荡的。“我们两个人,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童大爷说。

  因为贫穷,童奶奶至今还要靠种山核桃补贴家用。去年山核桃收获的季节,童奶奶摔伤了腿。还是靠村里人帮忙才去医院看了病。

  “其实,儿子回不回来看我们无所谓,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小孙子。这孩子和他爸在一起的时间太少,都没感情了,将来可怎么办啊!”童奶奶说。

  13岁的童童,黑黑瘦瘦,有些害羞腼腆。童童现在大多数时间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他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事情是钓鱼。

  说起自己的父亲,童童没有太多反应。对他而言,爸爸只是那个偶尔带着吃穿回家的人。记者问童童想不想爸爸回家时,童童说无所谓。似乎对话里的人,与他完全无关。

  童童说,自己的亲人只有爷爷奶奶。而两位老人告诉记者,眼看着童童对自己父亲的感情如此淡漠,他们很是痛心。“平日里,他爸爸打电话来他都不要接的。即使他爸爸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两个人也没什么话讲。”老人说。

  童奶奶还告诉记者,童童不久前和杭州萧山一户人家的孩子在“少年儿童结对互助”活动里结了对。过几天,那户人家就要把童童接到萧山去玩。说起这个,童童显得特别高兴。看着孩子的笑脸,童奶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孩子,高兴到别人家玩,都不高兴看到自己爸爸,将来怎么办啊!”童奶奶说。

  “谁不想常回家看看?但关键是谁能让我回家看看?”

  记者在杭州市西湖区一家工厂见到童童的爸爸时,他提起儿子也是一脸无奈。他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多挣钱,让家里不那么穷。儿子与自己的疏远,他当然感觉得到。但在贫穷面前,这些显得微不足道。

  “他总是我儿子,以后就好了。我又没办法把他接到城里来,难道还要我回去?回去谁来挣钱养家?”童童爸说。

  童童父亲的选择,是当今一代人的缩影。如今在杭州,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像童童爸一样,面对着想回家却又回不去的尴尬。他们中既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的年轻白领。

  “快两年没回家了,有时候做梦都会梦见妈妈做好饭叫我吃。醒来的时候,枕头是湿的。”说起“常回家看看”,在杭州工作了快7年的山东姑娘张荃感叹道。

  张荃在杭州读的大学,毕业后直接留在杭州工作。说起在杭州的7年时间,张荃告诉记者,常回家看看几乎是天方夜谭。“谁不想常回家看看?但关键是谁能让我回家看看?单位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休假了谁帮你顶上?我们办公室里一个山西的同事,父亲生病了都不敢请假回家看看。每天只能心里惦记着,一闲下来就打电话回家。”张荃说。

  “我父母倒是很理解我,常说工作要紧,忙的话不回家也行。但我心里明白,他俩肯定是想我的。我现在没别的愿望,就希望父母身体能好好的。将来我要是混好了,就把父母接过来,好好照顾他们!但谁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能来呢……”张荃说。

  张荃的遭遇绝非个例。早在1981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凡是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都可以享受探亲假,其中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两年给假一次,45天;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规定》并未对私企、民企和外企作要求。

  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少企业明确规定请假与绩效、年终奖、升职等挂钩,让职工不敢休假。有员工甚至因为休假,不得不辞职。

  在杭州工作了9年的李迅,前不久就刚辞掉了工作。而辞职的导火索,就是工作与亲情的冲突。去年6月,李迅的母亲生了重病。虽然手术很成功,但需要长时间卧床。李迅很想回家照顾妈妈。但无奈年休假请不下来,李迅一时难以脱身。“我本来是想把今年的年休假休掉,回去看看我妈。谁知道老板说公司很缺人,不批准。要么就辞职,要么就干活。我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一次年休假都没请过。这次请假还是为了看我妈,老板却不同意。一气之下,我干脆把工作辞了。我也想开了,要尽孝得趁早,否则要后悔一辈子的。”李迅说。

  “ ‘ 有法可依 ’ 却难 ‘ 执法必严 ’ ”

  对于中国“一老一小”遭遇的亲情困境,不少专家表示担忧。有专家认为,五岁以下的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因监护不力很可能会产生营养不良、家庭教育缺失甚至是人身安全问题,如溺亡等等。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因亲情缺失所导致的心理问题。一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怨恨父母等等。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表明,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而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人,全国老龄办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 49.7%。近些年,老人无声无息死在家中,多日后才被人发现的惨剧也在不时上演。这一切都在呼唤着人们“常回家看看”。基于此,不少专家认为,此次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是希望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专家同时指出,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也很难落实。

  浙江人地律师事务所苏全生律师就向记者表示,除了国家相关法律出台的探亲假,还有“路程假”、“陪产假”等假期,均为在职职工可享受的合法假期,而很多假期在操作层面上却出现了问题。

  “法律规定的诸多假期,在实施过程中,职工的权利与企业的利益一般很难平衡,导致实际操作性不强。”苏全生表示。

  苏全生还认为,不应利用法律的强制力去制约道德。“刚性的法律条文出台后,如有违法势必受到惩罚。然而,企业、个人违反这些条例后,相关法律并没有给出具体惩罚措施,导致了‘有法可依’却难‘执法必严’。”

  而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浙江近年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童童和萧山孩子的结对,就是不久前由萧山和淳安两地有关部门组织的。在该活动中,萧山区的25名少年儿童与淳安的25名学子结成帮扶对子,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而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社会研究所的鲁可荣教授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打破城乡分割藩篱,从政策和生活方面解决农民子女进城就学。

  “打破城乡藩篱,首先给农民工子女同城待遇,再逐步推及到外来老人身上,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老一小’亲情缺失的问题。”鲁可荣说。邹倜然

  标签:童童张荃杭州李迅孙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隔辈亲
祖孙相诉,亲情无情。
农村亲情产生隔阂,很多父母就算很闲,也不愿子女带孙子,为何?
你不帮我带孩,我不帮你养老
回家是给老人最好的礼物
老 保 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