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人专访《美丽化学》:纯粹化学,纯粹美丽 | 科学人
这很可能是有史以来,中国人制作的最酷的关于化学的科学传播作品,纯粹化学,纯粹美丽。这就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的一个原创数字科普项目《美丽化学》
 《美丽化学》:美丽的化学反应
这很可能是有史以来,中国人制作的最酷的关于化学的科学传播作品,纯粹化学,纯粹美丽。这就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的一个原创数字科普项目《美丽化学》
这个 9月30日上线英文版的网站,一上线即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短短两周,包括美国《时代周刊》官网等媒体都对他进行了报道和高度评价。2013年诺贝尔奖和平奖得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特别提出希望能在他们的最新纪录片中使用这些视频。近日,《美丽化学》又成功入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举办的VIZZIES国际科学可视化竞赛大奖,同时入围“游戏/应用”(Game/App)和“视频”(Video)两个奖项的竞选,截至目前,还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团队在竞赛中取得过名次。
《美丽化学》包括“化学反应”和“化学结构”两部分,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展现独特的化学之美。在“化学反应”使用最新的4k高清摄影机捕捉化学反应中的缤纷色彩和微妙细节。在“化学结构”部分,使用先进的三维电脑动画和互动技术,展示近年来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知名期刊中报道的美丽化学结构。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特任副研究员梁琰负责了这个项目。加入中科大之前,他作为自由职业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科学可视化服务,他的作品作为封面发表在《科学》、《自然-材料》、《自然-生物技术》、《自然-光子学》等知名学术刊物。2012年,他作为科学动画师,参与开发《地球上的生命》,这是一本具有革命意义的基于苹果iBooks平台的数字教科书。2014年3月,梁琰加入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美丽化学》项目也随之正式启动,首先上线的英文版大概经历了7个月左右。2014年10月底,中文版网站也顺利上线。
这些精致、美丽的视频,作为中国科学传播最高的制作水平必将更大范围的被人知晓和传播。果壳网科学人专程采访了梁琰,请他讲述这些纯粹的化学,纯粹的美丽。
 《美丽化学》:美丽的化学结构
科学人:作为一个科学家和工程师,你最初是因为什么开始从事和视觉艺术相关的项目?
梁琰:虽然我学的是理工科,但视觉艺术和电脑图像一直是我的爱好。在上本科的时候,我就和同学写过几本关于Adobe Photoshop的书。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时,也经常帮助实验室设计网页和制作应用于科技文章和基金申请的图像。
科学人:美丽化学项目是长期的吗?接下来你们会做什么?
梁琰:美丽化学将会是一个长期的项目。目前上线的内容只是能够体现化学之美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够购买显微镜和高速摄影机等设备,以崭新的视角展示化学的美丽。另外目前化学结构部分的交互是由北京新港致远公司完成的。我们也希望在将来的版本中,加入更多的互动技术,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参与感。
科学人:您的团队成员都是科学或技术背景,在拍摄时对于视觉呈现的艺术方面如何把握的?对于具体实验的表现形式怎么统一意见?
梁琰:因为视频的录制剪辑都是由我一个人完成的,所以简化了这一问题。另外参与实验拍摄的陶先刚老师和黄微老师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配合。没有他们的智慧和努力,这些视频是无法完成的。
把应该去相信谁的观点的决定权交给大众
科学人:这个项目主要展示一些很微观的美,跟观众的日常生活看起来没有很大联系,您认为它如何打动观众,进而推动科学的传播?
梁琰:化学在普通大众的心中的印象,很可能是和“难闻”,“有毒”,“污染”等词汇有关。我们想做的是想让大众了解化学美丽的一面。我们觉得只有这样可以改变大众对化学的认识,并让更多的孩子和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而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
科学人:我们生活中流传着各种谣言,其中很多都与化学相关,一些主打健康的食品还会声称“不含任何化学成分”,遇到这种谣言的时候您会做什么?
梁琰:虽然我憎恨谣言,但我们项目并不是真对谣言的。我们更希望的是,能够让更多孩子和学生对化学感兴趣,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具有最基本的化学知识,这些谣言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科学人:一些艺术家会通过创作跟科学相关的作品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反对转基因和添加剂等,您怎么看待这些行为?
梁琰:我不反对这种行为。我觉得科学家应该更多的学习艺术家的手段,创作出既可以被大众接受又可以表达自己观点的作品。最后,把应该去相信谁的观点的决定权交给大众。
把化学的美丽带给更多的人
科学人:这个项目对于其他科研工作者是否会有帮助?
梁琰: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对我们项目的认可更多来自于化学教育工作者和普通大众。许多国外的化学教师发信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一些普通大众评论到如果当初他们在学习化学时可以看到我们的视频,可能会对化学更感兴趣从而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对于科研工作者,我们仅仅是把他们的科研成果带给了大众。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接触的科研工作者都对这个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
科学人:你们是一个专业的视频内容制作团队,有没有计划帮助其他科研团队提供视觉信息的制作服务?
梁琰:其实视频的录制剪辑都是由我一个人完成的。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没有办法为其他科研团队提供特殊定制的服务。另外从我们的目标出发,我们更希望的是把化学的美丽带给更多的人,而不是为科研团队提供特定的服务。但如果这两个目标可以同时满足,我们一定会去做的。
科学人:您认中国为目前科学传播最困难之处是什么?
梁琰:这是一个涵盖面很大的问题。我只能从我了解的方面给予一个简单的回答。我觉得目前在科学传播领域,我们还缺少一些高质量的,可以和BBC、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等国际知名品牌媲美的科普作品。虽然我们深知自己的差距,但我们会一直向这个方向努力。
更多《美丽化学》视频
 《美丽化学》:结晶过程
 《美丽化学》:舞动的荧光液滴
 《美丽化学》:化学花园
 《美丽化学》:拉瓦锡使用过的化学装置
(编辑:Greeny)
文中所有图片和视频均由美丽化学授权使用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岁上中科大,23岁博士毕业…如今成网红?这种“网红”请多一点吧
基础化学方程式变成视频,就是“烧杯里的国家地理”
《旷野青春》:7分钟的时间,揭秘一个青年野外科考者的工作日常
播放量3400亿!1.8万抖音知识大V共推“知识普惠”
从科普大佬变成“卖国贼”,回形针短视频制作团队,是如何作死的
专访粱琰:让化学美爆了,他怎么做到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