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是正常的
userphoto

2023.07.22 上海

关注

前段时间又在聊抑郁症。现在的科普文章也好,短视频也好,大概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都试图提供一些简短的,便于传播的信息。但便于传播的,往往也是包治包好的,结论明确的。

比如抑郁症就是一种生理疾病,去医院看病吃药就行了,一切心理治疗分析都是瞎扯;或者抑郁症就应该看见内心被压抑的情感,情感自由流动起来什么都好了,不要听信那些头痛医头的医学解释;更耸人听闻的说法是没有抑郁症,就是一种商业的发明创造,是药厂的阴谋。

一个正在被生活所困的人,能从这些信息里获得什么帮助呢。这些说法各有道理,但也只是局部真理的碎片。而人又那么容易被这些斩钉截铁的态度吸引——我其实很理解为什么今天的人热衷于炮制并传播这些碎片式的结论,就是因为累了,懒得再面对生活当中这些未定型的苦痛,那就找一个明确的命名、结论,以及解决方案。把背后的各种辛酸曲折在幻想中一起抹去好了。

这大概是过去十多年,成功学——各种知识包装出来的一种掌控人生的幻觉——延续到今天的一点余荫,我们仍然忍不住相信,生活的复杂度只要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消除,期待从一两千字的文章或者两分钟的视频中获得一些诀窍。

这种态度为什么有害呢?因为它自带一种暗示:「不应该这么难」。如果我们把生活想得太轻松和轻易,在面对真实的困难时,就不是在对付困难本身,而是在针对想象中的「不应该」。

关于生活,我这些年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如果我们抱怨它很难,大概率说明我们对困难认识仍然不足。真接受了困难,也就不抱怨了。

前几天做一个直播,聊到孩子拒绝上学。我说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开始能做的很有限,不如往后退,给孩子多留点自我调整的空间。然后我看到有观众留言:学校的课程落下了怎么办?

课程?谁还会计较学校的课程?我的第一反应是,难道你们认为拒学就像感冒一样,只要耽误一两周的时间,问题就消失无踪了?但我那一刻突然理解这些家长了。一方面他们已经不堪重负:时间、金钱、耐心、心理资源,另一方面,他们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只能如此。他们害怕的是,只因为我没做好,才让事情变成这样。

他们此刻最需要的帮助,就是确认:就是很难。这不是一两周的事,也不是一两个月的事,这事要以年为单位来等待。不是因为你们没做好,而是它真的就有这么难。表面上看这句话很残酷,但他们反倒能从这里得到一点安慰。他们接受了这件事的分量,跟自己做得好不好无关。那么他们的关注点才会真的投向那些困难本身。

说回抑郁症。如果有什么信息能稍微减轻抑郁症带来的困扰,同样是它很难。如果你觉得搞不懂,那就对了。难就是它的常态。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对付它,就像竭尽全力对付生活本身。

抑郁症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状态,同一个当事人,也要经历好多不同的阶段。一开始可能是抑郁发作,这时候最严重,要吃药,但不保证药到病除。——从来也没有药到病除这回事。药物必须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起效,但也可能对他就是无效,得碰运气。医生也在碰运气,可能要换药,甚至要换好几次。他要持续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保持对医生的信任,不断复查,再通过反馈优化用药方案。运气好的话,最后会摸索出一个相对可接受的,疗效和副作用的平衡点。

把这些用「生病了就去吃药」一句话概括,是没错。但它不该被如此轻快地表述出来。否则人们遇到上述这些曲折,就会怀疑自己哪里搞错了。「怎么会这么难?」没搞错,就是很难。

即便药物缓解了抑郁发作,也不代表着问题就此解决,接下来还要面对复发。从确定的困难变成了不确定的困难,一种无处不在的「风险」。他必须学习用一种有弹性的态度,面对日复一日的负面情绪: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小题大做。自我怀疑成为一种常态。每一次情绪发作都要判断,这是生活事件导致的正常反应,还是即将复发的征兆?每一次低落都让他心有余悸。

也不是一句「让情绪流动起来」那么轻巧。

放眼长远的发展,还有更多的不确定:复工还是离职?休息一个月还是一年?换个赛道还是在原来的地方继续卷?结婚或者离婚?要放弃成家要孩子的念想吗?有孩子的要如何把孩子养大?自己能负担多大的责任?接受自己作为病人的身份就此躺平吗,还是再搏一把?……即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还有人际关系的问题,他必须学会带上一个「病人」的身份标记:家人、伴侣、朋友和同事会如何看待他?抑郁会写进档案里吗?上司还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吗?他要如何向别人展现,自己除了「抑郁」之外还有其他的情绪?面临抑郁发作的时候,如何让他们放心,相信这些情绪是他有能力应对的呢?

没有一个问题是简单的。前几天一个朋友打电话问我,说她有朋友抑郁复发,住院了。她想知道怎么劝朋友戒酒,她觉得复发的诱因就是酗酒。但这么具体的一个问题,我们也聊不出答案。他们受过很好的教育,知道酒精的危害。我说那就戒吧。朋友说我跟他说了啊,他控制不住。我问为什么控制不住,她说他在创业,你也知道现在的压力。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那也得戒啊。朋友说是,我再劝劝吧。——我们重复这些无意义的对话我们不知这些话说了等于白说吗,她的朋友不知道喝酒有害吗?都知道。

知道这不是办法,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生活不易。抑郁症只是让这些难处有了一种集中的显现,它是诊断,是压力,是污名,是人情冷暖,是兴趣缺失,是铺天盖地的科普,是挂号困难,是银行卡上的余额,是失业率,是杯中酒。每一个问题或许都在文章或视频中存在解法,但它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中日复一日的实践

唯一能做的只有应对,从每一天的每一件小事开始应对。没有捷径可走。人生不可能像张雪峰教人选专业那样,只要做一个聪明的选择,就能终身受用。理想主义的人批判他太过于现实,我觉得他恰恰是太理想了。试图把人生简化为一些关键节点的正确选择。那种富有感染力的自信,让人又安心又迷茫:真有那么简单好走的人生路吗?那么,每一个正在被生活折磨的人都在想,我的问题只是因为做错了一次选择吗?

不是的。生活就是很难,在选专业或者别的什么事情上就算少走一点弯路,以后也会有别的难。世界上当然也有些人天赋异禀或是机缘巧合,没怎么难就过来了,他们是特例,难才是常态。好消息就是,也不用担心错过了什么「决定性」的选择。专业什么的,选错一次再换就是了。反正怎么选都会有问题,就没有不难的人生。

这样,至少不用纠结于自己错过的事。

而且接受了这个设定,反而会轻松起来。问题没办法立刻解决,但问题都可以应对。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也算一个好消息:难就难吧,难也是能熬过来的。熬着熬着,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当然也会有新的问题产生。

只得如此,朋友们。对自己好一点。

困难也是有一点好处的。用抑郁症打比方的话,那些可以接受抑郁复发的人,反而复发的概率更低。我想是因为他们承认了苦难无可避免,反倒愿意对自己更好一点。我们经常说生活会奖励什么什么样的人,但生活是从不主动奖励的。只是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会自己奖励自己。

情绪调节练习:

暂停实验室进一步升级后的《情绪EBP》课程一个我多次推荐过的,25天的线上情绪减压行动营七月的课程启动报名了。

在积累了超过7万人参与的数据后,这期开始推出了自助版,如果你喜欢一个人练习,对群交流和答疑没有强烈需求,自助版将是更划算的选择。

本期EBP将于7月24日开营。还有最后两天,感兴趣的戳这里,看看前几期的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所理解的抑郁症的世界
抑郁症:开始寻找答案,11%发病率你真的了解它吗
又一巨星陨落!关于抑郁症,我们了解的远远不够
拨开抑郁的迷雾
把抑郁当成是一种生活常态,该干嘛干嘛去!这样人反而更轻松了
抑郁还是双相,并不难解难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