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讲解】危机个案的风险评估、应对策略
userphoto

2023.09.08 上海

关注
心理危机评估,是心理援助的第一步,也是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不可或缺的一步。

它就像一个温度计,时刻提醒着咨询师,你的来访正处于何种状态,你要根据来访不同的状态,去随时调整咨询策略。

对于咨询师来说,危机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进行,尤其是对于一些新手咨询师来说。

那么,今天我们邀请了周连红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有效开展危机风险评估。

  • 初次访谈评估的6行口诀

  • 一三五十评估模式贯穿评估始终

  • 危机稳定后心理干预的工作思路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新思路,也欢迎大家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6行口诀
提升咨询师的胜任力
(特别是风险评估胜任力)

要想把风险评估做到位,需要提高风险评估胜任力

安全是一,生命至上,没有安全,其他都是0。

关于初次评估包括风险评估胜任力的提升,我总结了6个小口诀分享给大家:

01 转约访谈前互动

在与来访的会话中,我们可以根据来访的主客观呈现,见微知著地评估来访的危机风险程度。

之前见过几个咨询师?

这场咨询谁预约的?

来访是主动来的还是被动来的?

在跟我互动之前、在咨询之外,ta是如何跟我沟通的?

评估来访者的诉求及来访者的状态,是在咨询正式开始前的第一优先级事情。
02 望闻问切来走可
(望闻问切 来走可,分为两个部分)
望闻问切:来访踏入咨询室,你的眼睛、鼻子、嘴和辅助工具开始工作——看看来访的神情状态、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闻一闻来访有没有散发出气味。

如果来访表现出很多天没洗澡的气味,我们要想到是否有情绪的低落,动力的不足。

这时候,我们就要警惕起来——可能是心理疾病来临的信号,对于这类来访,如果有抑郁的状况,优先考虑接受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贸然进行心理咨询不但有风险,咨询效果还甚微。)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更进一步地共情来访,做一些更细致的提问来访谈和评估:
你是觉得怎么不好了?

你是怎么描述自己?

过去你有过咨询的经历吗?是怎样的咨询

怎么想到要离开?

怎么选择我来当你的咨询师?
像这样的问题,传递的是对来访的尊重,尊重他作为独立的个体的思考和努力。也是评估的过程。

我们再来说说“来走可”。
✔️来:来访为什么要来?为什么现在来?(诉求、需求是什么,当下发生了什么)

✔️走:来访想从咨询中带走什么?(咨询目标、获得什么)

✔️可:我们咨询师能做的是什么?不能做的又是什么?(咨询中的设置、伦理、法规)
(*本文重点介绍“转约访谈前互动”、“望闻问切来走可”,其他具体的口诀内容可以观看周连红老师的公开课《新手咨询师如何做风险评估》)


十评估模式
识别处理风险

对于咨询的评估,特别是危机风险的评估与处理,根据很多年的临床经验,大家可以试试「一、三、五、十评估模式」。

一是风险

我们说,安全是一,其他都是零。如果安全没办法保证,那其他都是零。

所以一就是风险,是安全。

评估风险要直接而具体

我们经常在督导中,我们就听说,我觉得这人没风险。“我觉得”是什么含义啊,我还觉得它有风险呢,这不行。不能靠感觉。评估风险要直接而具体。

那什么叫直接而具体、处理要果断?

比如,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青少年来访:父母给转介来了,说这孩子不上学,白天睡觉,晚上玩电脑,也不好好吃饭。孩子的情况持续了有段时间了,父母就想找咨询师来寻求专业的帮忙。

你跟这孩子工作,你怎么评估这风险?

✔️我经常先这样开始问来访:
你来这儿,是你妈妈让你来的呀,还是你自己要来的?

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现在这种现象持续多久了?

这些问题、症状从出现到现在有什么样的变化?

在此期间什么时候症状会好一点,什么时候会加重?

✔️根据来访的回应,判断出他可能有危机倾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更直接地提问来访:
经历了这么多,你做了很多努力,仍然这么难受,那我问你一个猛一点的问题:你有没有不想活的想法?

大家不要觉得好多生命没有这个想法,来到我们咨询师面前的来访,都经历了有一段时间的折磨、纠结、痛苦。

(但在问“有没有不想活的想法”这个问题前,咨询师要先问问自己:在金钱观、性的观、死亡观这三部分面前,自己能不能坦然地说出这个话来?这部分需要修通自己。)

咨询师:有没有不想活的想法?

来访:没有。

✔️即便来访回应没有,这个风险评估还不能停。
咨询师:那你跟我说说你对这个生死观你怎么看?

来访者:我从来没那么想过。虽然我现在有困难,我觉得没到那步,不至于。

那这样大概可以明确了,他目前没有这种想法。

✔️如果来访有不想活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就该问:
咨询师:你打算怎么离开这个地球?
来访:我想跳楼。

咨询师:你打算从哪个楼跳下去?
来访:我打算从我们学校那楼。

咨询师:知道那楼在哪吗?有上去看看吗?
来访:上去过徘徊很久
(评估来访是否有具体的自杀计划和可执行性

有想法、有具体想法、有唾手可得能实现的场景,像这样的来访其危机风险就很高了。


⭕小结:

要判断评估来访是否存在风险的问题,通过这样直接而具体的提问:

第一,有没有这个不好的想法?
第二,有没有具体想法?
第三,有没有唾手可得、能实现的环境?

这样,你就能有一个很明确答案了。

面对风险我们要怎么果断处理?
分两种情况:
①有想法,但没有具体想法/计划
②有想法、有具体可执行的想法/计划

第一种情况:有想法

只要来访有想法了,那我们就要给自己打个预防针,时刻警醒自己,来访是有危机风险的。

比如说你在跟学生工作,学生有不想活的想法,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并不是具体的想法,

但你在接下来的整个咨询过程中都要评估他睡眠、吃饭、角色功能的维持、动力,观察他的神情、情绪、言语、无意识动作等,不管他遇到什么挫折你都要问清楚,并且思考他给到你的反馈

第二种情况:有想法,有具体可执行的想法/计划

有想法、有具体想法:我不想活、我想跳楼。这就是风险评估的三星级。这就要突破保密

如果来访说自己去楼顶踩点过、正在规划如何结束自己生命,那出现这样具体、可执行的不想活的想法时,

我们作为咨询师就要突破保密原则,不让来访离开,联系监护人或者学校老师,陪同就医,首先保证生命安全

但需要主要的是,我们要保护来访的隐私,这个情况只需要相关的人知晓即可。

这就是一三五十模式中的一,我们要保证一个安全。通过评估风险去保证安全,评估风险需要直接而具体,处理要果断。


三是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亲密关系

在评估风险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这3个角度去识别来访当下的风险情况。

社会功能:社会赋予的角色职责。就是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

人际关系:与周围的人维持良性发展的互动,这都算有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并不在于朋友的多少)

亲密关系:这里的亲密关系,泛指跟爸妈的关系、跟伴侣的关系、跟孩子的关系这都属于亲密关系。

根据这个3个角度,我们可以去识别来访出现的危机或是否严重。

⭕如果来访,社会功能受损、人际关系不好、亲密关系也不行,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转介就医

在医生的评估帮助下,看看是否需要药物上的医治干预。

当来访的危机风险系数被降低,能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时,我们咨询师才好开展工作。

⭕那社会功能正常、人际关系不错,就是亲密关系不行,这种来访又如何处理?

比方说来访的伴侣关系处理不好,能恋爱但很难接受分手,一分手就会进入一个抑郁状态,半年甚至2、3年都走不出来,这样的亲密关系有可能是触碰到了来访早期的丧失议题,所以让他很痛苦。

对面这样的来访,我的建议要尽早让来访接受心理咨询,促进他亲密能力的培养。心理咨询是改善亲密关系的工作重心。

以上就是一三五十模式中的“三”,从3个角度识别危机风险严不严重。
(注:因为文章篇幅过长,关于一三五十评估模式的“五”“十”部分,大家可以通过老师的公开课视频去了解。👇

视频节选于公开课<一三五十评估模式>



青少年危机后干预
2大流派的处理

在多年临床咨询经验中,我总结发现:初二、高二、大一、大三、研一、研三、博一、博四,这些都是青少年发生心理危机高发年龄阶段。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会面临着分离、适应新环境、离校的情况,如果“分离个体化”没有完成好,就会挣扎于依赖状态与独立分离,进而导致出现感受、行为、认知、情绪的不同呈现。

这些危机症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而及时的干预,可能导致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自伤或自杀。

那,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可以怎么处理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叙事疗法、家庭治疗视角下危机后干预的工作思路。

01 “叙事疗法”对危机后干预的应用

叙事疗法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生命问题的主人和专家。

面对生命不想活的问题,叙事疗法强调的是,我们要从生命出发,请教生命,引导来访重构积极生命故事,以唤醒来访解决问题内在力量。

有些人的“不想活”是一种行为表达,是用来表达自己期待与渴望的。比如,他渴望被看到、被尊重、被聆听。

我们在跟“不想活”工作时,要让一个来访清晰他不想活的背后意图,要看到他行为背后的渴望,期待以及他重视的价值。

我们可以用到叙事对话,让来访重新思考“不想活”的行为:
不想活,如果“不想活”会说话他会说什么呀?

不想活,让你清晰自己重视的价值是什么呀?

发生了什么你需要用放弃生命来告诉别人你是谁呀?
带着尊重,好奇,温暖,支持的态度与来访对话,让来访重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在重构生命中,在重构中见证自己,给来访带来新的感受、思考与行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来访者正处于危机事件当下,如这个人如果正在窗户上正要往下跳,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用叙事。

我们首先要把他救下来,要陪伴,要进行医学干预,这时候,人不能离开来访,必须要有人陪伴。

等稳定了,用了药稳定、缓解了这人的抑郁后,

我们再通过叙事对话,跟来访一起探索这个“不想活”,给他时间和空间去表达自己他内在的渴望和期待(如渴望被看到,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聆听),最后再外化“不想活”。

叙事的对话,总是让人们重新了解自己。

我们经常说生命不能重活,但是生命可以重写。

重写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要理解自己,见证自己,带来新的感受,思考和行动。

视频节选于公开课<叙事疗法的危机后干预>

02 “家庭治疗”对危机后干预的应用

青少年来访无论是出现了危机,还是出现了厌学,不想上学,亦或是出现抑郁、出现了一些家庭的变故,这时候要尽可能地引入家庭治疗。

仅仅只是跟来访一人工作,取得的效果比与家庭工作要慢。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有所不同。

我们要放弃咨询师的全能自恋,相信家庭的自组织功能、家庭的资源、家庭的韧力。

依恋缺失补,冲突诠释悟,这是从家庭治疗角度探索出来的对危机后干预与修复的方法。

· 依恋缺失补

大部分的来访问题,都是因为早期依恋缺失导致的。

早期的依恋缺失,就是分离个体化没发展好。

如,重要照料者经常缺席孩子的重要成长事件,或者在孩子身边但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

这种长期的累积性创伤,会滋生出孩子求关爱的病态需求,如沉迷网络游戏、退行、失功能、表达攻击性,对外和对内的表达。

像优秀的生命也会这样表达:
我特别恐惧、特别焦虑,我要一直不停地追求成功。
像这位来访的情况,我在与他深入探索生命后,发现他是有底层创伤的,他的依恋关系是缺失的。

⭕接下来我是这样跟这位来访的工作的:

继续保持倾听与共情,表达对来访的理解,同时介入家庭,让他的父母重新表达爱,重新养育涵容孩子,储能的过程是疗愈的重要过程。

从咨询和家庭两个维度去支持来访,补足依恋缺失的部分。

· 冲突诠释悟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明天想跟同学去玩。”

“不许去,你还有很多学习上的事情没做完,与其浪费时间玩游戏不如想想怎么提高成绩吧。”
孩子想追求快乐,但碍于父母的反对、不赞同,最终孩子只能遵循父母想法去做。

但实际上,孩子内心想追求快乐的需求没有消失,这就是冲突。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冲突是本我需求、快乐的需要被严苛的超我压制了。来访的困扰,我们都可以回到其生命早期的成长经历,帮助他深入探索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

⭕那要如何处理冲突呢?

我们可以用动力学视角,与来访解释当时冲突形成的过程,打开来访内心结节领悟冲突思维模型形成的根源,引导来访回看当前遇到的冲突问题,增加自体的力量,可以协调需求,快乐和遵守行为规范是不矛盾的。

当然,除了要解决冲突的问题,我们还要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来访的行为与情绪,看看生命早期遇到了谁、与客体互动的方式、及生命中经历的人生重大生活事件,让家庭成员参与到咨询中来,共同成长。

然后帮助他们利用家庭自有资源去调节、改善家庭互动模式,最终陪伴来访、家庭完成自我成长。

视频节选于公开课<家庭治疗的危机后干预>


学风险评估&危机干预
当好生命守门人

多一项救援技能,生命就多一份希望。

威胁生命的,除了身体的突发状况,还有心理危机。
孩子被骂狠了,打开车门,从桥上跳了下去

在学校里被家长当众扇耳光,随后,他从5楼跳了下去

孩子意外去世,妈妈隔天承受不住压力也离开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对心理崩溃的当事人,我们可以做怎么样的心理急救?

01 了解心理急救行动的原则

心理急救的三项基本行动原则是观察、倾听和联接


这些行动原则能指导你安全进入危机现场,更好地察看情形接近当事人,了解当事人的需求,帮助他们联系到信息和帮助。

02 常用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处理对策

· 在不侵扰的前提下,提供实际的关怀和支持

· 评估需求和关注

· 聆听倾诉,但不强迫交谈

· 安慰受助者,帮助他们平静心情

· 对于有暴力和自杀自伤倾向者,及时将其交给专业人员

当然,关于现危机干预,还有很多工作细节、注意事项,是需要我们学习和留心的。

比如,

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流程怎么做?接到的是远程危机干预又如何开展呢?

在干预过程中一些技术技巧,像稳定化技术,安全岛技术如何运用?

当下危机缓解后,怎么做好转介工作?危机的风险评估,怎么做才是准确的... ...

事实上,心理危机出现既是危险也是机会。

只要得到及时的、专业的心理服务与援助,很多危机是可以化解的。

但是,危机没有排练重演的机会。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干预,就有可能变成悲剧,因此于我们而言,危机干预是需要学的技能。

关于文章:咨询师之家公开课文字稿,节选自2023公开课《新手咨询师如何做好风险评估?》,主讲人周连红老师,由咨询师之家晓施、明月整理。

本文作者
周连红
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监事长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科
兼职教授及督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副导师及督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错有一辈子去纠正,而生死却没有机会重来
离不离婚评估后再说
致产房┃现代产房孕产妇心理健康计划
十年“老产品”,今朝现锋芒|心海导航·自杀风险评估及危机干预系统发布会回顾
婚姻陷入两难境地 婚姻评估应运而生:离不离评估后再说
危机干预定义、适应症和技术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