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节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苏轼,想到了他的《明月几时有》

喜欢历史,请点浩然文史

提起中秋,很多人是兴奋的,因为要放!假!了!又可以休息几天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好好的与家人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再听父母讲一讲嫦娥奔月的老掉牙故事,使劲在月亮上找一找吴刚砍过的树。可是在千年前,却有一位对着圆月发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感叹,到底是为什么呢?

苏轼,大家肯定不陌生,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估计人人都会背了吧,就算不会背估计跟着王菲的音乐也能唱出来,最后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成为了很多人的祝福语。可是在苏轼看来,写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非常寂寥的吧,因为这个月圆时刻,他正经历着政治示意,兄弟别离的苦楚。

明月几时有

一、年少震京师

苏轼生活在北宋年间,是豪放派的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生活的时代,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皆为文坛领袖式的人物,苏轼以其豪放的词风崭露头角,在科举中获得了考官欧阳修与梅尧臣的赏识。

苏轼的科举考试题目为《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是现实主义文风的倡导者,而自幼便秦汉古文以及韩柳、李杜的苏轼恰逢其时。他严密的逻辑、精炼的文笔以及颇有孟子之风的思想一下子便获得了考官的赏识。但是欧阳修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文笔,为了避嫌,给了苏轼第二名,苏轼也因此一鸣惊人。

二、过山车般的人生

然而,苏轼在政治上总是缺少那么一点运气,刚要在仕途上一展身手,母亲病亡,回家守孝,守孝期满后,苏轼应举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之后,父亲病亡,苏轼回家守孝。当守孝期满后,官场上已是物是人非,王安石变法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曾经赏识他的欧阳修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京归田。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的离京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大,背后的靠山没有了,仕进之路遥遥无期。而且,在对待王安石变法这一问题上,苏轼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立场而否定这场变法,但是也没有过分的赞誉,比如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苏轼就很有自己的意见,且他认为变法应循序渐进,不应“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

就因为这样,他被赶出了京城。辗转至各地为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他在密州时所作。时间已至中秋,自己想见弟弟苏辙却不能如愿,皓月当空,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慨然而做了这一首词。

三、乌台诗案

很多诗人是不适合官场的,因为他的所思所想总会带有一些感情色彩。苏轼就因为这样而差点被砍头。事情是这样的:苏轼任湖州知州后,给皇帝写了一封谢表,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但也写了一些自己遭遇的坎坷,诗人嘛,总是有一些自己的小情调与小感怀。可是这一写不得了了,被一些有心人拿来作文章,说他包藏祸心,对皇帝不满之类的。于是,刚上任三个月的苏轼被押解进京,最终被贬去了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四、东坡居士来了

在黄州期间,苏轼过得非常拮据,但是他却有一颗豁达的心。“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便是他初到黄州时写下来的。他的好友还为他求得了一块地,苏轼起名为“东坡”。在这块东坡之地,苏轼过起了一种陶渊明式的生活,自称“东坡居士”。远离京城,生活怡然自得,苏轼也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豪放的个性也愈加张扬,《定风波》便是在这一时期写下来的,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该是多么的潇洒。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这样的恢弘题材都写于这一阶段。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人生的顶端与低谷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被调任汝州,路过江州时,看到了庐山,写下了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极富哲理。中途幼儿夭折,于是苏轼上书朝廷到常州居住,在这里,他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明年,宋哲宗即位,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者被打压,苏轼重新被启用,先后任登州太守、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短短时间内成为了文坛领袖,黄庭坚、晁补之等都是他的门生。

在这一阶段,苏轼的作品更多的与画、书有关,扩大了杜甫“以诗论画”的领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为僧惠崇的画作题的诗。

但是当苏轼看到朝中新兴势力不重政事,专心打压王安石一党后,对朝局心生凉意,“虚飘飘,比浮名利犹坚牢”,再次请求外调,来到了杭州,著名的苏堤就是苏轼在这一时期命人修筑的水利工程。

苏堤春晓

人家在杭州过得好好的,却又被朝廷召回,期间夫人去世,朝局动荡不安,最后因诽谤而被贬去了英州(今广东英德)。“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便是他最后生活的写照。后又去了惠州,惠州在别人眼里是极尽荒凉之地,但却成了苏轼眼中的美景,这与他向来豁达的心胸有关,“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生活在北方的人,你们能吃到新鲜的荔枝吗?

然而,虽然远离朝堂,朝堂里却一直没有平静下来。苏轼又被流放到了琼州(今海口),弟弟苏辙也被贬去了雷州(今广东海康),在藤州(今广西境内),垂老的两兄弟终于相见。年老的苏轼最后被流放到了儋州,他在儋州办起了学堂,有很多人不远千里去请教,苏轼也成为了儋州文化的开创者。

儋州苏轼像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但是他也并没有表现出郁郁寡欢,而是坦然面对,依然充满着对未来的信心,只有这样的心性才能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名句吧,也只有足够精彩的人生才能成长为一代文坛巨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 苏轼的资料 苏轼简介
说不完的苏东坡
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苏东坡!
苏东坡:将苟且活成快乐
苏东坡梦到爱妻,深夜哭醒,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
苏轼小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