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耄耋白话道德经第三章

耄耋释注《道德经》第三章

尚民富民 无欲无乱

刘彦强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

不推崇所谓有智才的能人,导使老百姓不争名夺利;不重视难得的金玉宝器,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夸张财富,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争抢之心,填饱他们的肚腹,使他们免除饥饿之苦;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他们的筋骨体魄,使他们免除病痛折磨;使老百姓没有投机取巧、邪门歪道的思想,引导他们走向善良这就会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按照这种“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社会就会无所不治,处处太平了。

[耄耋白话]

提要:本章提出的处事原则:“弗为则无不治”

本章是专家们指责老子主张“愚民”的根据,但是,这些专家们其实是曲解了老子的政治主张--尚民。

理解本章,首先要明白历史大背景。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各诸侯国内部宗族亲属争抢政权,臣僚之属相互倾轧,活不下去的百姓也常常造反。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杀伐掠夺。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但所谓的贤才,其实都是具有阴谋诡计,能够为其主人争权谋利,治理人民,颠覆敌方政权,屠杀敌方人民的能人。这些所谓贤才能人,根本没有国家民族概念,没有任何是非观念,更没有从老百姓利益出发的正义道德,有的只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思想。所谓“知己者”,就是欣赏他的才能,给他们以物质地位享受的统治者。所以这些所谓“贤才”,包括孔子在内,一个个都是周游列国,朝秦暮楚,寻求高官厚禄而毫无是非正义观念的人。他们一旦有人赏识,就为其出谋划策,效力拼命,哪怕去侵略自己的祖国、屠杀自己的亲人也毫不皱眉。所以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在诸侯之间煽风点火,挑动战争,为自己争权夺位,抢占钱财;为主子侵略他国,抢夺土地。搅得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之中,人民难以安居生产,给社会和民间带来恶劣影响。所谓“春秋无义战”说的就是这些“贤才”带来的只能是对社会的祸害。

针对这种所谓贤才搅起来的社会大动荡、大变乱的历史大背景。老子才在这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从本质上讲,不是老子反对“尚贤”,而是老子反对当时的诸侯统治者为了争夺地盘的“尚贤”,反对那些为了自己的私利养士蓄士的“尚贤”。 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不愿安居乐业从事生产,妄图通过各种阴谋诡计巧取豪夺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样看,现在社会的主流学者们认为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是主张“愚民”,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是消极的。其实他们错了。看看本章的开始,老子把“上(尚)贤”与“贵难得之货”、“见可欲(炫耀权势钱财)”并列,足可见老子这里所说的“贤才”是些什么货色。

专家学者为什么会错了,我想,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其实都自认为自己是“贤才”,他们主张“尚贤”,本质上是主张自己应该得到高于人民的待遇。这样,他们也就成了老子反对的那种“贤才”。很自然,他们就看不到老子站在民众立场反对“尚贤”的基本思想。

在第二章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从总体上阐述了他的治国理政思想。这个思想就是与“尚贤”针锋相对的“尚民”,即重视老百姓的生活需要,“虚其心”、“实其腹”、“强其骨”、“弱其志”的无为而治思想。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而是要让人民能够“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有为。他认为,遵从“道”的“圣人”,要治理国家,使社会安定团结,就应该“尚民”,满足人民的需要,不应当舍本求末的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去务本生产,而去争夺权位功名利禄。

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这并无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离开让人民生活无虞的根本,而去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搅乱社会的诱惑,引起人们纷纷离开本该从事的生产工作去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而是社会决定了人的思想行为。如他批评的,因为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导致人们争权夺利,社会出现了看重财富的现象,才导致了某些人的偷盗钱财,社会出现了炫富现象,从而搞乱了人心,导致天下大乱。就此而言,老子显然很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比马克思早了2500多年。

与反对“尚贤”相对应的,老子强调的是“尚民”观点,即重视人民的生存需要的观点。他借圣人之名谈他的这一治国观点,那就是一方面教育老百姓放弃争权夺利的私心,同时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让他们衣食无虞(虚其心,实其腹);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消弱老百姓竞争攀比的思想,同时要保证正他们的身体康健,无灾无病(弱其志,强其骨)。老子的这种治国观点大概是最早的“人本”和“民本”思想,试想,一个国家,人民生活幸福,没有饥饿,患病就能得到及时治疗,那这个国家还能不和谐安定吗?还需要所谓的“贤才”使用阴谋诡计治理人民吗?老百姓生活无虞了,自然各安本分,不争不抢,不为私利竞争(恒使民无知、无欲也),就算是有个别奸猾的人也不敢轻易造次(使夫知不敢)。能做到这样,就不需要领导者再做什么治理,天下也就大治了(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这又回到我在上一章已经说明的,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要国家治理者们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他们集中注意力解决人民的吃饭生活问题,解决老百姓的疾患看病问题,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老百姓生活富足,自然不必为私利竞争,这就是尊重社会的治理规律,才是老子无为而治的真正含义。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顺应自然,发展经济,解决百姓生活困难问题,其对社会的治理效力,要远远的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

需要指出的是,主流的专家学者们错误的理解老子的本意,说老子的“虚其心”、“弱其志”是愚民政策。他们看不到老子这里所说的“心”、“志”的含义,不懂得老子突出强调的是以“实其腹”、“强其骨”去“虚其心”、“弱其志”。在老子看来,领导者与其重视能够管理、镇压人民的所谓治国贤才(尚贤),莫如抓住根本,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这与后来儒家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毫不相干,相反,倒是与我们党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比较接近。

从中国的历史看,历史上的历代统治者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安”(曹操语,见《三国志.魏书》),因而都本末倒置的强调“尚贤”而不是治贫,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这些所谓大儒圣人贤人离开让民众脱贫的根本,创造出了无穷无尽的治“不安”的方法如三纲五常等礼仪准则、理学法制等等。由于他们没有一个从人民的需要出发,让人民“实其腹”、“强其骨”,其结果都是被饥饿的人民起义不断地推翻。试想一下,当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命朝夕不保的时候,你让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面对“朱门酒肉臭”自己将成为“冻死骨”的现实不去偷,不去抢,这可能么?

值得称道的是汉帝国初期,面对数百年的诸侯战乱和秦末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由汉高祖、吕后到文帝、景帝,他们废弃秦的苛刻法治,唾弃先秦的周礼儒学,尽管国家很穷,国库空虚,但他们依然坚持让老百姓“实其腹”“强其骨”的无为而治,奉行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例如文帝自己穿着草鞋和带补丁的衣服,却在称帝的第二年 和第十二年 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对农民“三十税一” ,甚至第十三年还全免田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免农业税记录)。正所谓小河水涨大河必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国家的物质基础自然极大大增强,《史记》记载:“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最高的文景之治。 《资治通鉴》评价说: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为什么直至新中国建立之前所有政权都“鲜能及之”?就是因为汉武帝后的历代政权没有一个按照老子“尚民”理论治理国家的。

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把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目的,这是无形中或者说不自觉的贯彻了老子的治国观点。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之后,共产党更是明确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成为整个党和国家的不可动摇的中心工作,于是人民小康了,社会也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安定。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党要“不忘初心”,“ 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切都与老子在这一章强调的让人民“实其腹”“强其骨”的原则相一致。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党继续坚持这种“弗为而已”,必然会带来“无不治矣”的伟大效果。

但愿老子的“尚民”思想能够永远得到贯彻。

作者简介:

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等书,并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读物。教学之余,也写些杂谈散文以及诗词,有百余篇散见于多种刊物。有《佳儿传奇》、《生死孽缘》等小说问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第一章-第十一章
03章 不尚贤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道德经》79-81
《道德经》解读19: 绝圣弃智
道德经 第十九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