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彦强耄耋释注道德经第六章

耄耋释注《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 天地之根

刘彦强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道是永恒长存不生不灭的,它就像是玄妙的母体。这母体的阴道,这就是天地的根本。从这里连绵不绝生产出各种事物啊!道就是这样在人们无法察觉的情况下永远的存在着,无穷无尽的作用着。


[注释]

①谷神:谷,粮食的总称,引申为生养,《尔雅·释言》:“榖,生也。”《广雅·释诂》:“榖,养也。”谷神就是生养之神。但这生养之神不是指人格的宗教的神,而是指“道”。因为道生万物,故老子也用谷神代替道。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按这种理解,谷神就是虚空博大变化无穷的“道”,是“道”的别名。看整个第六章的文意,严复的解释应该更为合理些。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指雌性动物的生殖器。玄牝指玄妙的母体。③玄牝(pin)之门:门指雌性动物的生殖器中的生殖孔道。这里用阴道的具体功能来比喻道是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好像。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ǐn):通尽。作尽头、终结讲。

[耄耋白话]

提要:本章的做人处事原则:绵绵若存,用之不尽。

本章的基本内容是讲道生万物,体现老子哲学的道一元论。

老子在这一章里开始说明万事万物产生于道。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把道的作用说得形象而具体,以便易于理解。他用“谷神”象征“道”,用“谷”说明“道”就像是虚空无限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用“神”说明虚空无限但又实存的谷是非常神奇巧妙的变化无穷。进而指出这谷神就像神秘、微妙的母体(玄牝),并以此说明“道”绵延不断的化生万物。再以母体的阴道(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道”虽然感觉不到,似乎不存在,但却实实在在的起着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他的这种比喻看起来很粗鄙,但却形象生动易懂。就此而言,老子其实是很伟大的,能这样把艰涩枯燥非常抽象的哲学道理说得明明白白,也只有他了。

细读老子对比喻说明,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解释是:物质既是无所不包的抽象的、只能存在于人脑思维中的概念,又是对客观实在的万事万物共性的概括与集合,表现在具体的万事万物中。看看,这概念像不像老子的那个“谷神”?还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不生不灭,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物质无穷无尽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千姿万态的世界。看看,这像不像老子所说的那个“玄牝”?很显然的,在世界的本源问题上,老子的论述与现代唯物主义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老子讲的更为生动更为具体更为简洁更为容易理解了。

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奇妙变化,用“玄牝”来说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表明“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这种力量变化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由此可知,老子对道的解释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值得说明的是,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玄牝之门”就是生养人类健康之气的“天地之门”,这就有了所谓的气功养生术:“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

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比较有意思的是: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子宫的替代物,说:“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是的,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体验。老子把道生万物比喻成“玄牝之门”,是“天地根”,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这是否就是道教产生的潜在意识根源呢?与其他各种宗教相比较,道教对养生的重视和养生之术的研究,并相应地在推动医学发展的作用上几乎是唯一的,这是不是也与其对“玄牝之门”的认识有关呢?

对上面的问题我只能作为存疑,但有一点却是非常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们潜意识里对“玄牝之门”的向往,曲折地表现为回归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强烈愿望。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时代不断的变化,产生了太多的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让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道的角度看,这岂不是对“玄牝之门”的回归?我们在哲学上、文化思想上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建立没有纷争的和谐世界,这个美丽的“中国梦”,岂不是在寻回我们业已失去了的“自然”世界。

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道”赋予“玄牝”功能的睿智,其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当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谷神不死”,“玄牝之门”,一切皆变,一切必然要变,但这些变化一般人是根本察觉不到的进行着。从做人处事的角度看,老子的顺其自然又有更深层次含义,就是不管自己是否感觉到变化,但必须相信事物正在变化,变化中还存在着我们用之不尽的机会。关键是是否能够耐心等待事物变化到有利的时机顺势而动。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白登解围之后,认识到当时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匈奴危害问题,由此定下了与匈奴和亲暂息边患的政策,对内则实施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大政方针,发展自己,以待时机。其后的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总计四代人都以此而行,终于等到了汉匈力量此长彼消的时机,由第五代的汉武帝完成了击败匈奴,拓地万里的伟业。与其祖先不同的是后汉的刘备、刘禅父子,不懂得事物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尽。”的道理,不能待机而动,而是急于求成。先是在毫无后方保证的情况下让关羽单线北伐,结果丢了蜀汉半个江山,再是刘备不顾客观形势的需要兴兵伐吴,结果使数十年积累的精锐几失殆尽,三峡之外的所有国土全部丢失。后来的诸葛亮及其继承人姜维,虽然忠心耿耿,也不乏计谋,但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搞得蜀汉国库空虚,民尽乏力,最终成为三国之中最早灭亡的国家。两相比较,优劣立判。可惜后人极少看到这个根本,只在枝节末叶上找原因。

“谷神不死”,“玄牝”不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尽问题在于会不会按照谷神,玄牝的变化待机而动,顺势而为。这是个大智慧。

                          2023-5-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六章:天地有根,对“一”的初级感知
第六章
姜群:《道德经》详解,第六章(多言数穷)
​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何解?
《老子修经基础篇》(十三)——天地得一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谷”和“神”究竟指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