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种珍贵现生鲟鱼及3种鲟鱼子酱图谱及介绍

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谢晓、颉江、危起伟

图/ 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组


今天我们除了介绍八种珍贵的现生鲟鱼之外,在文末还会介绍其中三种鲟鱼(养殖)鱼卵制成的鱼子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鲟鱼是介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相对低等的鱼类,现生鲟鱼共有27个种和亚种。目前中国鲟鱼主要养殖品种有西伯利亚鲟、匙吻鲟、小体鲟、施氏鲟、俄罗斯鲟、鲟鳇(大)杂交、鳇、中华鲟等。养殖产量超过世界鲟鱼年养殖产量的80%,或等于历史上世界鲟鱼年最高捕捞量。


鲟鱼现生种类

中华鲟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英文名:Chinese Sturgeon,其他中文名:大腊子、鳇鱼等。中华鲟属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中华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IUCN在2010年对亚洲鲟类进行评估时,将它列为极危状态。


中华鲟体形呈长筒形,前粗后渐细,腹部较平,横截面呈五角形。头大平扁,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侧面为犁形。口大横裂,下位,能自由伸缩,吻腹面有2对须,横行排列,位于吻端至口间。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位于眼前缘有2对外鼻孔。皮肤较光滑,背骨板1行,10-16枚,一般12-24枚,众数13枚,左右侧骨板各1行,26-42枚,一般31-37枚,众数11枚,背鳍位于体之后部,臀鳍与背鳍大体相对,尾鳍歪形,上叶大于下叶。身体在侧骨板以上为灰色或青灰色,侧骨板以下由浅灰逐渐到黄白色,腹部呈乳白色。鳃耙数16-21枚,是区别于达氏鲟的重要依据。


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大陆架,在黄海、南海水域也有捕捞记录。中华鲟具有溯河产卵的习性。育肥和生长在海洋中完成,接近性成熟时洄游至淡水中产卵。葛洲坝截流以前,产卵场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下游。


中华鲟为杂食性鱼类,在长江中,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甲壳类、鱼类为食,也包括植物性碎屑,食性随个体大小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造成中华鲟资源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为捕捞和栖息地退化。在中华鲟禁捕以前,捕捞量巨大,禁捕之后,误捕也时常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华鲟的成体数量。栖息地退化包括航道疏浚、码头建设、挖沙取石、水体污染等,造成了河流物理化学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中华鲟的影响巨大,葛洲坝水利工程的阻隔作用使得中华鲟无法洄游至历史产卵场,新产卵场的面积及容纳量被严重压缩,另外,由于三峡工程及长江上游梯级电站的蓄水运行,改变了水流的自然水文节律,产卵季节的水温、流量、水位的条件改变,造成了中华鲟自然繁殖的不适,从而影响到了中华鲟自然群体的补充。

施氏鲟



施氏鲟(全长1052mm)


施氏鲟(学名: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英文名:Amur Sturgeon;其他中文名:史氏鲟。施氏鲟是一种主要分布于Amur河的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鱼类,IUCN在2010年对亚洲鲟类进行评估时,将其列为极危状态。


施氏鲟仅分布在亚洲地区Amur河及其支流和Shanka湖。施氏鲟的分布主要涉及中国和俄罗斯。灰色型施氏鲟分布于Amur河的河口、中上游;褐色型施氏鲟的数量较少,分布在Amur河的中下游。它属于河川洄游性鲟类,生长和繁殖均在淡水中进行,生长一般在河流的下游或湖泊,性成熟时洄游到河流的较上游河段产卵繁殖。


历史上,施氏鲟是俄罗斯和中国在Amur河中的重要渔业对象。直至19世纪末,施氏鲟的年捕捞量仍为607吨。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施氏鲟的资源量持续下降,Zeya-Bureya河施氏鲟处于灭绝的边缘。导致施氏鲟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受鱼子酱利益刺激的过度捕捞,当然河流环境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致危原因。


俄罗斯鲟



俄罗斯鲟(学名:Acipenser gueldenstaedti),英文名:Russian sturgeon,其他中文名:俄国鲟。俄罗斯鲟属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具有溯河产卵习性。


俄罗斯鲟最大可长达230 cm、重110 kg。俄罗斯鲟体色变化较大,背部灰黑色、浅绿色或墨绿色,腹部灰色或浅黄色。幼鱼背部呈蓝色,腹部白色。俄罗斯鲟背部和两侧分布有许多星状小骨板。



俄罗斯鲟吻短而钝,以此区别于闪光鲟、欧洲大西洋鲟及波斯鲟;鳃耙数一般比纳氏鲟少;鳃耙结构简单,不呈扇形,以此与西伯利亚鲟区别;下唇分裂,以此与裸腹鲟区别;侧骨板数少于50,吻须无纤毛,以此与小体鲟区别。


俄罗斯鲟广泛分布在里海、亚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上述海域的河流,这些河流主要是:流入里海的Volga河、Ural河、Samur河、Kura河、Lenkoranka河和Astara河;流入亚速海的Don河和Kuban河;流入黑海的Danube河、Yuzhnyi Bug河和Dnieper河.最大的俄罗斯鲟种群是里海的Volga河种群。俄罗斯鲟的分布涉及众多的国家,包括阿塞拜疆、保加利亚、格鲁吉亚、伊朗等。




俄罗斯鲟主要摄食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也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在海水水域时,它整天不停地摄食,并且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形成两个摄食高峰。俄罗斯鲟的食用价值很高,其可食部分占总体重的64%,其熏制鱼肉在俄罗斯鲟各生产国特别受欢迎,其精巢可制成烧伤治疗药,干制鳔可用来生产强力胶。其卵制成鱼子酱价值更高,受全球市场的欢迎。俄罗斯鲟资源量不断下降的突出表现是俄罗斯鲟自然繁殖功能的下降。造成其资源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河流建坝及环境污染。


西伯利亚鲟


西伯利亚鲟(全长620mm)


西伯利亚鲟(学名:Acipenser baeri Brandt),英文名:Siberian sturgeon;其他中文名:贝氏鲟。西伯利亚鲟是一种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地区的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鱼类,是鲟形目鱼类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从西部Ob河到东部的Kolyma河,广泛多变的地理环境使西伯利亚鲟有较大的形态学和生态学变异性。



西伯利亚鲟最大可长达200 cm、重200-210 kg,60年龄。东部地区(Lena河和Kolyma河)的个体明显较小,最大不超过10-16 kg。




从西伯利亚地区的西部到东部,西伯利亚鲟的可数形状(骨板数、鳍条数、鳃耙数等)有增加的趋势,这种变化情况与东部地区(Lena河、Kolyma河和Baikal湖)的低温条件有关。水温影响西伯利亚鲟个体早期发育,较高的水温使西伯利亚鲟的可数性状减少,这在西伯利亚鲟的人工温水养殖中得以证实。


西伯利亚鲟体色变化较大,背部和体侧浅灰色至暗褐色,腹部白色至黄色。其骨板行间的体表分布有许多小骨片和微小微粒,幼鱼骨板尖利,成鱼骨板磨损变钝。口较小,下唇中部裂开。吻须光滑或者生少许纤毛。鳃耙扇形。



西伯利亚鲟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主要为摇蚊幼虫。在河口和三角洲,食物中主要有端脚类等脚类和多毛类,同时西伯利亚鲟也摄食有机碎屑及沉渣。西伯利亚鲟是西伯利亚地区最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之一,最高产量是在20世纪30年代。此后,西伯利亚鲟产量大幅度下降导致其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建坝引起的产卵场缩减、过度捕捞、环境污染。



小体鲟



小体鲟 (全长411mm)


小体鲟(学名:Acipenser ruthenus),英文名:Sterlet。小体鲟属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欧洲地区的淡水鲟类。



小体鲟个体较小,除了个别可长达125 cm、重16 kg外,其余一般不超过100 cm长、6.5 kg重。小体鲟体色变化较大,但背部常呈深灰褐色,腹部黄白色。骨板行之间有大量小骨板分布。下唇中部裂开(与裸腹鲟区别)。吻须有纤毛。


小体鲟广泛分布于欧洲地区流入里海、黑海、亚速海、波罗的海、白海、巴伦支海、拉普捷夫海和喀拉海的河流中。小体鲟分布在众多的国家,包括奥地利、保加利亚、捷克、德国、匈牙利等。



小体鲟主要摄食摇蚊幼虫等多种昆虫的幼体,也摄食小型软体动物、寡毛类、多毛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在其他鱼类的产卵期间,小体鲟还摄食这些产卵鱼类的卵包括鲟鱼卵。在蜉蝣等昆虫大量发生时,小体鲟有时可跃出水面捕食昆虫。



历史上,小体鲟的捕捞量较大,其中以Volga河水系的小体鲟产量最大。如今,几乎所有水域中的小体鲟资源量已明显减少导致小体鲟资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建坝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匙吻鲟



匙吻鲟(全长718mm


匙吻鲟(学名:Polyodon  spathula),英文名:Panddlefish。其他中文名:匙吻白鲟、匙吻猫鱼。匙吻鲟科 (Polyodontidae)匙吻鲟属(Scaphirhynchus),分布于北美的淡水水域中。


匙吻鲟个体最大可长达2.3 m、重80kg。匙吻鲟身体侧扁,吻呈匙状,幼体有牙。鱼的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有一些斑点在其间,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头和吻的表面布满感觉细胞,以协助探测食物。覆盖鳃盖的皮肤延伸超过鳃盖的边缘,末端较尖。眼小。鳃耙长而薄。尾鳍上叶与下叶几乎相等。




匙吻鲟主要分布在美国Missouri河和Mississippi河流域以及Alabama河。它属于河川洄游性鲟类,生长和繁殖均在淡水中进行,生长一般在河流的下游或湖泊,性成熟时洄游到河流的较上游河段产卵繁殖。

匙吻鲟的主要食物是浮游动物。匙吻鲟利用它的鳃耙有效地从水中滤食浮游动物及其他饵料。匙吻鲟在水中不断地游动,水中的饵料不断地从张开的口中进去,通过鳃耙进入消化道。



匙吻鲟曾在Mississippi河盆地各大河流及其支流中拥有丰富的资源量。19世纪末,随着湖鲟资源的减少,匙吻鲟逐渐成为鱼子酱的主要来源。近100年以来,匙吻鲟的资源量明显下降,分布范围急剧缩小。造成匙吻鲟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改造导致栖息地的丧失。

达氏鲟



达氏鲟(全长547mm)



达氏鲟,学名:Acipenser dabryanus,英文名:Dabry’s sturgeon、Yangtze(Changjiang)sturgeon。其他中文名:长江鲟、沙腊子、小腊子。达氏鲟属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是一种分布于长江的淡水定居型的鱼类。


达氏鲟体呈棱形,躯干横断面五角形,腹部平且上翘,头似楔形,幼体吻部较尖,成熟个体粗短,呈钝圆形,眼侧位,鼻腔位于头侧,有鼻。口大横裂,腹位,能自由伸缩。须2对,左右对称。躯干部有5行骨板,背骨板1行,8-13枚,左右侧骨板各1行,26-38枚,左右腹骨板各1行,8-13枚。背鳍、臀鳍后有小骨板1-2块,骨板之间皮肤粗糙程度因年龄而异,幼鱼粗糙,成鱼粗糙度降低。尾柄短,尾鳍歪型,上叶大于下叶,偶鳍平伸,背鳍与臀鳍上下相对。体色背部深,腹部浅,幼鲟侧骨上方呈灰褐色或铁灰色,下方灰白色或乳白色。鳃耙数30-55枚,是区别于中华鲟的重要依据。




达氏鲟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湖北沙市至四川宜宾江段的干、支流的河口地区,并以四川江段为主。达氏鲟生长和繁殖均在淡水中进行,生长一般在河流的下游或湖泊,性成熟时洄游到河流的较上游河段产卵繁殖。达氏鲟喜栖于砂质底质的江河底层。达氏鲟是以水生寡毛类、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随着个体的增大,水生高等植物的茎、叶及绿藻等植物性的食物摄入量也相应增加。


达氏鲟曾经是长江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渔业捕捞对象之一,20世纪70年代后,达氏鲟的资源量急剧下降。达氏鲟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栖息地退化和过度捕捞。


白鲟



白鲟(学名:Psephuyrus gladius),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属白鲟科(Polyodontidae)白鲟属(Psephuyrus),中文俗名象鱼、箭鱼。


白鲟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包括长江干流(含金沙江下游)和支流,历史上在东海、黄海也曾有过捕获的记录。白鲟个体大,一般可重达50~100 kg。体长形,鱼体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色。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吻延长呈剑状,由前向后逐渐变宽。吻长为眼后头长1.5-1.8倍。吻部及头两侧分布有许多梅花状陷器,头顶骨片裸露。眼小,侧位。外鼻孔2个,前鼻孔大于后鼻孔,相距较远。口裂大,腹位,成弧形。吻须一对,短小,位于吻腹面。鳃孔大,鳃盖膜发达,向后延伸,呈尖角形,鳃膜不与颊相连。体裸露,尾部有退化磷片痕迹,尾鳍上叶有8个菱形硬鳞,侧线完整,位高,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后位,尾柄圆形、短小,尾鳍歪形,上叶长于下叶。


白鲟为单纯的动物食性,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其次是虾蟹类。白鲟健泳、凶猛、食量大。白鲟是底栖性鱼类,但它的食物并不受水层的限制,食物中常常有中上层及上层的种类。


历史上,白鲟的资源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葛洲坝截流后,坝下的白鲟数量急剧减少。据宜宾、泸州、重庆的渔政站不完全统计,1982—2000年长江上游的白鲟总误捕数为42尾。1982年,白鲟的商业捕捞被禁止。1988年,白鲟被列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IUCN(1996)的分类系统中,白鲟处于极危级。



其中三种鲟鱼(养殖)鱼子酱介绍:


俄罗斯鲟鱼子酱

由养殖11年的俄罗斯鲟鱼卵制成,颜色多为淡黄色,也有金黄色,粒径2.9毫米以上,卵膜较有弹性,胶原蛋白含量较高,入口有爆破感,有淡淡的果仁清香。鱼卵需要10-11年的时间才能成熟。

西伯利亚鲟鱼子酱

由7龄以上的西伯利亚鲟鱼卵制成,是现在国际鱼子酱市场供应量最多的品种,颜色多为褐色、灰色和黑色。晶莹剔亮,粒径2.8毫米以上,入口滋味纯正,回味清淡爽口。鱼卵需要7-8年才能成熟。

施氏鲟鱼子酱

由8龄以上的施氏鲟鱼卵制成,颜色为棕黄色或者淡灰色,鱼卵颗粒较大,卵径达3.0毫米以上,卵膜较有任性,入口有香浓的奶油味,回味悠长。鱼卵8-10年才能成熟。


精彩文章


点击图片浏览|快速开生蚝的三种方法及开海胆的三个步骤!


点击图片浏览|白带鱼、小带鱼、黑怪鱼:了解全球带鱼品种就看这一篇!


点击图片浏览|马里兰蓝蟹:美国产量最大最受欢迎的梭子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滴!这是一份快速区分几种常见鲟鱼的指南。请注意查收~|长江
世界上最凶猛的十大淡水鱼[组图]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
中国的水坝为什么没有鱼道?
揭秘河流中的10大巨型鱼类,有一种竟靠吃人类尸体长大!
[探索揭秘] 盘点世界十大凶猛、罕见的淡水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