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家”对于中国人的精神价值

试论“家”对于中国人的精神价值

    陈午晴

    【摘要】文章提出“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即德性成长的摇篮、自我认同的依据,一生不变的亲情,自我价值确认的来源以及道德价值追求的平台。可以说,“家”的精神价值在一定意义上铸就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时至今日,我们理当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家”对于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价值,弘扬其积极的意义。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家”的存在意义,尤其是“家”的精神价值。此处“家”取广义,指人们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且主观认定的生活共同体;而“家”的精神价值,则是“家”对于人们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性情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时至今日,当代中国正致力于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我们理当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家”的精神价值,弘扬其积极意义。以下基于生命周期阶段的线索,从理论上将“家”对于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价值概括为五大类,即德性成长的摇篮,自我认同的依据,一生不变的亲情,自我价值确认的来源,以及道德价值追求的平台;最后讨论了弘扬“家”的精神价值与民族特性及文化复兴的关系。

    “家”是中国人德性成长的摇篮

    个体从出生至成年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或社会化阶段。因此,为人父母者必须承担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其实,这种责任担当正是家庭的一个基本价值。中国人历来看重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对自己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是特别强调对其德性的培育。此处“德性”,是指人们以道德价值追求为核心的精神气质、品性,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心灵。

    《中庸》明确地将德性看成探求知识的前提。所谓“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①实际上,德性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的人生价值追求。正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②由此,中国人历来有“做事先做人”的说法。“做人”也就是“尊德性”。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不是说父母没有教给子女知识和技能,而是没有让子女懂得如何做人、做有德性的人。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丰富的家庭教育文本即透显出对德育的偏重。譬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及《弟子规》等发蒙读物虽然也含有部分生活常识,但更偏向伦理教化;而大量的《家训》、《家规》简直就是道德读本。当然,中国人更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的道理。相应地,晚辈学“做人”则首先要懂得关爱亲人;而“关爱亲人”的起点自然着落在“家”的生活世界里。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就直接将“父子兄弟之爱”看成“人心生意发端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家人之间的关爱为个体的道德情感、道德心灵提供了生长点。③所以我们说,“家”是中国人德性成长的摇篮。

    “家”是中国人自我认同的依据

    “我是谁”的问题历来是哲人探讨人生终极意义的起点,而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出了一个与之相当的概念,即自我认同。确切地说,自我认同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的确认、确立及接纳。其中,依据“自身存在”的不同方式,自我认同可以区分出个人自我认同和社会自我认同,而社会自我认同则包括角色自我认同、类群自我认同和关系自我认同。一般而论,自我认同作为个体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伴随着个体身心成长而逐渐建立起来。其意义首先是人们对自己的存在感;其次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格局中的自我定位,或是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独特个体,或是具有某种基本社会特质(角色、类群及关系)的个体;最后是人们对某种自我定位的身心卷入、承诺及维护。由此,自我认同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基本层面而起到一定的定位、定向和定调作用。

    对中国人来说,“家”就是我们在社会自我认同上一个自始至终的依据。具体地说,“家”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三种社会自我认同:一是以不同角色(如父亲、丈夫及儿子等)为依据的角色自我认同;二是以不同关系(如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及兄弟关系等)为依据的关系自我认同;三是以家人(“家”中一分子)为依据的类群自我认同。其中,每一种社会自我认同都意味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接纳了与其认同依据相应的一套基本的社会约定。也就是说,“家”为我们一生都提供了某种存在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一生的精神追求确立了一定的基调。以中国传统的血亲关系认同来看,个体不仅在内心接纳这种关系,承诺维护这种关系,甚至可能形成与对方共为一体的感觉。在这种“血亲一体感”中,对方或者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就是自己的另一个“自己”。于是乎,对方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对方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双方命运休戚与共。应该说,亲子关系中父母角色的一体感往往更加强烈,有时甚至转化为一种对子女的占有欲;亲子关系中子女角色的一体感则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加强,以致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叶落归根”和“慎终追远”观念即与血亲关系认同、血亲一体感密切相关。当然,我们今天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体认“家”对于中国人在社会自我认同上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应当对其中一些不适应时代甚至负面的观念保持警醒。

    “家”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生不变的亲情

    “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一个自然而然的感情基础,其中基于共同血脉的天然相似性更有“深入骨髓”的意味。或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感觉:亲情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其实,“家”给我们带来的亲情远不止“自然流露”的感情。西方人谈到亲密关系,主要偏于爱情和友情,而成年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关系趋于疏离。然而,我们中国人的亲密关系则首先来自“家”,“家”不仅为孩子的身心发育提供了温暖的环境,也为成年人的人格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中国人提供了一生不变的深厚亲情。我们不仅平时在家里感到安全、温馨和体贴,而且,不论我们离家多远,我们总能感受家人的理解、关心、鼓励和帮助,永远不感到孤单;也不论人生经历多么复杂、身心多么疲惫,“家”总是我们可以休养生息,可以最终依靠的栖息地,可以不设防的私人空间。当然,我们对家人同样投入关爱之情,彼此信任、坦诚,在诚信中展示真我,获得情感释放,达致心灵自由。

    那么,“家”何以能提供如此稳定、深厚的亲情?显然,仅仅将其原因归结为“情感的自然流露”,恐怕没有足够的解释力。其实,亲情的内在动力既有一般的心理需求,也有自觉的价值追求。就亲情的心理需求这个动力而言,其直接的表现就是回报期望,即个体期望通过自己在亲情关系中的投入而获取对方的回报,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由此,“投入”与“回报”构成了亲情当中一种独特的社会交换关系。譬如,亲人之间的互惠互助通常就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一般而言,社会交换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公平规则,不然就难以为继。对于中国人的社会交换关系来说,“知恩图报”则是最重要的一种公平规则。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将“知恩图报”看成中国人的一种常人道德:不仅接受“投入”的一方通常会回报另一方,给予“投入”的一方通常也会期望另一方给予回报;请求帮助的一方会在内心承诺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当然,社会交换关系不过是亲情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较表层的部分。真正深厚的亲情则来自于关系主体自觉的价值追求,即个体将自己在亲情关系中的关爱付出看成是自我价值追求的一种方式。

    “家”是中国人自我价值确认的来源

    近些年来,心理科学愈来愈关注一个叫做“自我增强动机”的概念,认为这种动机是很多社会行为背后的一个动力。所谓自我增强动机,就是说人们希望获得自我价值感(feelings of self-worth),即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④其实,如果我们不否定自己生命的存在(正常情况下也不可能否定),我们自然期望自己生命的存在充满意义。然而问题是,虽然自我价值期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人们期望的自我价值会一样吗?获得自我价值确认的方式或途径有差别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相对于西方人,我们中国人所期望的自我价值在社会取向、尤其是道德取向上留有更多的空间,在获得自我价值确认的方式上也更偏好社会比较、熟人见证、面子等因素。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楚霸王有一句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由此成就“锦衣夜行”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著名典故。显然,“锦衣夜行”突出体现了上述自我价值确认的偏好。总体上说,西方人的自我价值多在个人自我实现或角色扮演、组织行为中得以确认,而中国人的自我价值确认则更强调在各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当中得以实现,这些特定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及亲属关系等。

    更进一步说,“家”(包含各种最亲近的亲属关系)是我们中国人获得自我价值确认的最可靠、最独特的一个来源。与其同时,自我价值期望也是亲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对为人子女者而言,不论我们在社会上的成功与失败如何起起落落,也不论我们受到多少外界的负面评价,我们总能从父母那儿获得自我价值确认;而对为人父母者来说,不论我们自身如何一事无成,也不论我们如何年华老去,只要看到子女成功,我们的感觉就像是自己也获得了成功。即便子女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会因为他或她的存在,因为他或她也将为人父母,而意识到自己的自然生命价值和精神生命价值均得到某种不朽的延续。

    “家”是中国人道德价值追求的平台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看来,家人、亲人之间原本就应该知道相互关爱。正所谓“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⑤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⑥ 所谓“仁之实,事亲是也。”⑦ 于是乎,亲人之间的关爱之情自然就是出于道德义理而应有的情义。在这个意义上,“亲情”一词虽然没有出现在古代汉语当中,但“爱亲”、“亲爱”、“敬长”、“亲亲”等说法在感情层面的含义即等同于“亲情”。可以说,儒家思想的起点正是从道德修养、道德规范的意义上来看待亲人之间的关爱方式,进而确立“亲亲、尊尊”原则,对亲人之间的“关爱之情”与“情义”进行一致化的诠释。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亲情表现方式自然是“孝”:“孝”就是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特有的关爱,就是对父母的情义,两者完全是一回事。

    诚然,以今天科学的立场和时代发展的视角来看,亲人之间形成的深厚亲情一定有多种源头,“亲亲、尊尊”原则也不完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过,道德价值追求无疑仍然是亲情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动力,同时也是维系亲情稳定的一个保障。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明白自己对于“家”的维系与发展必须有所担当;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懂得亲情不能超越道德规范;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自觉自愿地对亲人给予关心、体贴、照顾和爱护,如尊老爱幼、育儿养老、扶危解困及感恩回报等。也就是说,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道德责任,即有可能自觉自愿地对家人、亲人采取相应的关爱行动。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追求在推动和保障亲情发展的同时,其本身也不断得到扩充、提升和展示。著名学者杜维明在诠释儒家的父子关系观念时指出:“父子关系为自我修养提供了背景和媒介。我们培养对父亲的敬重感,并非是因为父亲处于支配地位,也不是因为我们不敢违抗他们,而是为了我们的自我实现,而它也会在无形之中使父亲们觉得,这也是他们本身自我实现的过程。”⑧应该说,这个看法对于我们理解“家”的作用,颇有启发意义。的确,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追求不只是遵守一般的道德规范或承担基本的道德责任,而是可以不断地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理想。前文提到“立德”的不朽意义,提到“立命”,即孟子阐释的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实际上,用现在的话说,“立德”、“立命”正是中国人对精神价值的不懈追求,其最高境界就是充分展示人性的光辉。诚然,道德价值追求的平台并不限于“家”,只是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追求不是一个人独自面对人格化的神,而是在社会参与中追求道德理想,自然,“家”就是我们首先绕不开也不能绕开的一个人际关系组合或社会格局。如果我们的道德价值追求不能在“家”中得到考验,又何谈其他的背景呢?故此,“家”为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追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途径或平台。

    最后,我们来看看认识和把握“家”的精神价值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概括地说,我们今天来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家”的精神价值,自然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家”的精神价值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而弘扬“家”的精神价值则应该是当下有关民族复兴战略的题中之义。首先,民族的真正复兴必然包括文化复兴,因为,文化复兴才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内核;而“家”的精神价值原本就是中华文化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次,“家”的精神价值不是简单地见诸于文化典籍中的信条,而是一种文化机制,这种机制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家”的精神价值在一定意义上铸就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再次,文化复兴需要从多个向度和层面上展开,而“家”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因此,践行“家”的精神价值也是最基本、最可行的一个文化复兴途径。最后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在上述五大类“家”的精神价值上仍有不少具体的观念、取向需要我们重新加以审视、调整,如父母对子女的占有观念、传宗接代观念、祖先崇拜观念、男尊女卑观念及亲亲相隐观念等。文化复兴绝不等同于文化复制,我们今天不可能完全照搬传统文化模式。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家”的精神价值方面极为丰富的遗产,我们今时恰当的态度还是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注释】

    ①《礼记·中庸》。

    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③蒙培元:《情感与理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④[美]乔纳森·布朗:《自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169170页。

    ⑤《孟子·尽心章句上》。

    ⑥《论语·学而》。

    ⑦《孟子·离娄上》。

    ⑧[美]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0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横渠四句你真的懂了吗?
打开左边频道 用传统文化智慧弹拨心弦
试论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血亲情理与道德理性的鲜明反差—孔子与苏格拉底伦理观之比较
儒学与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