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针灸学概论


 

                                  中医针灸学概论

 

针灸治疗学是阐述针灸治疗疾病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和经络、腧穴、刺炎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其内容颇为广泛,总体可分为概论、各论及专论三个部分。概论主要阐述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则、针灸辨证论治纲要和针灸配穴处方(包括特走穴的临床应用),各论详细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专论则介绍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针刺麻醉和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在  病理s情况下,则经络里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脑  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

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经络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脏腑,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按软、拘挛或者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内经》称之为“解结”。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畅,气血畅行。

    由于引起经脉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内经》中又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即“针所不为,灸之所直”。《干金方》中说:“凡病皆由血气室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议温暖之。”可见,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实热引起者直用针刺,虚寒引起者直行灸疗。对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受患经脉部位酸楚冷痛、痉挛抽痛或跌仆损伤而致的肢体红肿疼痛,针刺可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而止痛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行、经脉失养引起的肢体麻木不仁、酸软无力、瘫痪失用,灸疗可以起到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而补虚的作用。

    二、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既病之后,机体仍会不断产生相应抗病能力,继续与病邪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病愈;若正不敌邪,则病趋恶化。

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又有利于抗邪。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

    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凡邪盛正气未衰老(新病),治宜祛邪

一为主,邪去五户芬。正虚邪不盛者(久病),治宜扶正为主,正复邪自除。若正已虚而邪未衰,单纯扶正则难免助邪,一味祛邪,又更伤正气,故治宜攻补兼施。若以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上,”兼以祛邪,或先补后攻。若以邪实为主者,法邪为上,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

    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脆穴偏补偏泻的性能有

关。偏补的航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膏育,多在扶正时用之。偏泻的脑穴如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穴,多在祛邪时用之。绝大部分胸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院、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

    三、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怕累问·至真要大论篇他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的情况下,应泻其有余,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以防阳热太盛而耗伤阴液,阴寒太盛而耗损阳气。

  而当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见虚损的情况下,在泻一方有余的同时,当兼顾一方之不足。配合扶  正或益其不足。在阴阳偏衰的情况下,应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常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  证,治宜滋阴潜阳,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不能制阴,常呈现阳虚阴盛的阴寒证,

  治宜补阳消明,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围”。阴阳俱虚则滋阴补阳同施。

      阴阳互根,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明助而  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即滋阴时兼以补阳,阳中求阴即补阳时兼以滋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故善用针者,从明引阳,从阳引阴。”指出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考虑,又可以采取阴证治阳,阳  证治阴之法。例如,肝阳上亢之头目昏痛,取太溪、照海以滋养肾阴;亡阳出现的肢体逆冷等,灸任脉之气海、关元以阴中求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补泻手法密切相关。《灵枢·终始》篇说:“阴盛而阳虚,先  补其阳,后泻其明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宾阳而和之。”例如,阴盛阳虚则可见  癫疾、嗜题,阳盛阴虚则可见狂躁、失眠,针灸临床均可取阴路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跨脉气所  发穴申脉治疗。而属阴盛阳虚的癫证、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属阳盛阴应的托证、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补阴泻阳)。

      综上所述,针灸的治疗作用,实质上就是对机体的一种良性调节作用,调节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其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多种主观、客观因素密切相关。除了脑穴的特性、针灸补  泻手法以外,还与机体状态(包括禀赋、年龄、性别、心理素质、病变表现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治疗时间、辅助治疗措施等密切相关,其中尤以机体状态最为重要。机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灸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如当机体处于虚寒、脱证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补应散寒、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实热、闭证状态时,针刺可起到清热泻实、开窍启闭的作用。高血压者,针灸可使其降低;低血压者,针灸可使其升高。心动过速者,针灸能使之减慢;心动过缓者,针灸能使之加快。胃肠痉挛而疼痛者,针灸可以消除痉挛,使疼痛缓解;胃肠蠕动弛或下垂者针灸又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底生高。凡此种种,均足以说明机体状态这个内在因素在针治疗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是根据八纲的理论,结合疾病的病位、病性,确定的治疗大法。即用针法,还是用灸法,或是针灸并用;用补法,还是用泻法,或是补泻兼施。

      针刺和艾灸虽然同属于外治法,但毕竟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施治方法。不同的施治方法,

  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例如,天枢穴用针刺的方法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  用,适用于治疗胃肠瘀血、痛经、闭经;用艾灸的方法则能够发挥益气止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胃肠出血、月经过多、崩漏。再如,关元、肾俞、带脉、三防交四穴,针刺有清下焦、利湿热的  功能,用于治疗赤带;艾灸有温下焦、扶寒湿的作用,用于治疗白带。

补泻手法的不同,治疗效果也不相同。例如,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反之,泻合谷、补 复抽则可以止汗。补照海、泻申脉治疗失眠;反之,泻照海、补申脉却治疗嗜睡。现将常用的治疗原则分述如下。

    一、清热与温寒

    热性病证用“清”法,即以寒治热;寒性病证用“温”法,即以热治寒,均属于正治法。《灵拒·经脉》常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

    (一)热则疾之

    《灵枢·经脉》篇说:“热则疾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进一步解释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疾”与“急”通,有快速针刺之义;“以手探汤”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手法的轻巧快速。指出了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直轻而快,可以不留针;且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例如,风热感冒者,常取大椎、曲地、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二)寒则(温之)日之

    《灵枢·经脉》篇说:“寒则留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进一步解释说:“刺寒情者,如人不欲行。”“留”即留针之义,“人不欲行”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手法应深而久留。指出了寒性病还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阳虚寒盛,针刺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施灸,更是助阳散寒的直接措施,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为患的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证。若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施治最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或加用文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二、补虚与泻实

    补虚泻实即扶正祛邪。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病邪。《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邪气盛刚实,精气夺则虚。”可见,“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有余。

虚者直补,实者宜泻。《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都是针对虚证、实证制定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一)虚则补之

    “虚则补之”、“虚则实之”,是指虚证的治疗原则是用补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性病证。对于各种气血虚弱者,诸如精神疲乏、肢软无力、气短、泄泻、遗尿、乳少以及身体素虚、大病久病后气血亏损、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失用等,常取关元、气海、命门、膏育、足三里和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大,施行补法。达到振奋脏腑的功能,促进气血的化生、益气养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陷下则灸之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陷下即气虚下陷,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使气血和内脏失去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证,如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及其他内脏下垂等,常灸百会、神解、气海、关元、中院、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中益气、开阳举陷。对于失血过多、大汗不止、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的虚脱危象,更应重灸上述流穴,以开阳固脱、回阳救逆。

    (三)实则泻之

    “盛刚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都是泻损邪气的意思。可统称为“实则泻之”。实证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例如,对高热、中暑、昏迷、惊厥、痉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等实热病证,在正气未衰的情况下,取大椎、合谷、太冲、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穴等,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即能达到清泻实热的目的。

    若病属本虚而标实,正气已衰退,则应泻实与补虚兼顾,或者先行补虚,而后泻实。例如,对邪实正虚的吸胀病,一味泻实或单纯补虚都是片面的,唯有虚实同治、攻补兼施才是理想之策。

    (四)宛陈则除之

    “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伸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素问·针解篇》说:“宛陈则除之,是出恶血也。”王冰注云:“宛,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指出由络脉瘀阻而引起的病证,应以三棱钟点刺出血,属于“实者泻之”的范畴。例如,由于闪挫扭伤、毒虫咬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选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如病情较重者,可以施行点刺出血后加技火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促使病愈。其他如键鞘囊肿、小儿瘠疾的点刺放波治疗也属此类。

    (五)不虚不由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狂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灵枢·禁眼》篇说:“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日经制。”《难经·六十九难脱“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地提插捻转(即“平补平泻”)手法,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补虚泻实既是针灸治疗原则,又是针灸治病的重要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类经》也说:“凡用针者,但可泻其多,不可泻其少,当详察血气,而为之补泻也。”都明确指出补泻不可误用,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否则,就会造成“补泻反则病益笃”的不良后果。

      三、局部与整体

    针灸治病;要善于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为机体某一部分出现的局部病证,往往又    是整体疾病的一部分。例如,头痛和目赤肿痛多与肝火上炎有关,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多因心和小肠有火造成,俄肛、子宫脱垂皆由中气不足引起,故《标幽赋》云:“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针灸治病。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才不会出现头痛仅医头、脚痛仅医脚的片面倾向。

    (-)局部治疗

    针灸治病,在病变的局部、邻近,或是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处施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牙痛面瘫取地仓、颊车,胃痛、腹泻取中统、天枢,腰酸背痛取身柱、肾俞。手足疾病取月间损鹏等节调部治疗作用是所有偷穴共同具有的治疗作用,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特点。局部症状的解除,有助于全身性疾病的治疗。

  (二)整体治疗

针灸治病,除了在局部施治外,还应施以整体性治疗。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脆穴和俞募验《服困阳路办局部和邻近病变外,还能治疗头面、躯干、脏腑等全身的病变。部分助穴如春曾大姐冲、梁三里、三明交、大推、百会、气海、关元等,还可防治全身性疾病。

整体治疗还包括针对某一病证的病因治疗,如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取太溪、太体研酒罐初融体涵木、育阴潜阳;外感发热、咳嗽,取合谷、外关、列缺以发汗解表、宣肺止咳。

  (三)局部与整体同治

    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局部与整体同时调治。如脾虚泄泻,局部取大横、天枢理肠止泄,整体取脾俞、足三里以健运脾胃;风火牙痛,局部取颊车、下关以疏调经络之气,远端取合谷、内庭以清降胃肠之火。如此将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着眼于症状治疗,又注重病因病机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四、与治本

    针灸治病要分标本主次、轻重缓急。治病分标本缓急,就是要抓主要矛盾。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以机体组织和部位而言,脏腑为本,头面、躯干为标。以机体和疾病而言,机体为本,疾病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疾病本身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缓症为本,急症为标。《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病有盛衰,治有缓急。”对于任何一种病证,是先治标,还是先治本,还是标本同治,要根据病证的轻重缓急而定。一般情况下,本是主要矛盾,治病当先治本;若标急于本,当先治标。《素问·标本病传论篇》说:“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说明如能灵活运用标本的理论指导针灸临床,就不会贻误病情。

   (-)急则治标

    在紧急情况下,标病急于本病时,应先治标病,后治本病。治标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可以为治本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高热抽搐者,均应先以大椎、水沟、四关等穴退热止痉,然后再从本论治。肺结核咯血者,应取鱼际、孔最、中府、隔俞等穴以止血为先,血止后再以多方多法治其本。

   (二)缓则治本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治病必求于本。”在一般病势不急的情况下,病在内者治其内,病在外者治其外,正气虚者固其本,邪气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解;治其先病,后病可除。这就是“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例如,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宜灸气海、关元、命门、肾命温补肾阳治其本,肾阳温煦则五更泄可愈。女性脾胃虚弱者,伴月经量少、色淡(但月经周期正常),这种情况脾胃虚弱为本,月经症状为标,应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孙以补益脾胃,当脾胃功能恢复,气血生化之源旺盛,月经症状可不治而愈。

    (三)标本同治

    当标病与本病俱急或俱缓时,均宜标本同治。标本俱急如本应标实的臌胀病,单纯扶正或一味祛邪都于病情不利,唯取水分、水道、阴陵泉以利水消肿,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以健脾补肾,如此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才是理想之策。肾虚水肿又感受风寒之邪而致咳喘者,应取太溪、肾俞。复溜、膻中、天突、肺俞等穴标本同治,既温补肾阳、利水消肿,又宣通肺气、止咳平喘。急性吐泻引起的四肢逆冷者,针中院、内关、天枢等穴以和胃治本,灸神阙、关元、大椎等穴以温阳治标。阳明腑实证,由于里热不解,阴液大伤,表现为腹满硬痛、大便燥结、身热烦躁、口唇干裂、苔焦黄等正虚邪实、标本俱急的征候,若仅用攻下之法则恐进一步耗损阴液,若单纯滋阴增液,又不足以清泻肠胃之实热。而取天枢、内庭、二间、足三里穴以清泻实热治本,取廉泉、太溪、照海、三阴交、金津玉液滋阴以增液治标,则可存阴润煤、“增水行舟”。标本俱缓如肝病引起的脾胃不和,可以在疏肝理气的同时,理牌和胃。穴取章门、期门、太冲、阳陵泉、中脘、足三里,以达标本同治之目的。贫血又兼阴虚发热者,取脾俞、肝俞、隔俞、足三里、三明交、劳宫、涌泉、照海穴标本同治,既益气养血,又滋阴清热,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中医临证治病,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注重“证”的区别,这就产生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法则。

   ( -)同病导治

同一种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正邪的盛衰消长,涉及的脏腑、经络各异而采取不同的治法,谓之同病异治。例如,同是胃病,有属肝气犯胃者,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取期门、章门、太冲、中脘、足三里诸穴,针用泻法。有属脾胃虚寒者,治宜补牌益胃、温中散寒,取中院、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诸穴,针灸并用,针用补法。还有属饮食积滞者,治宜消食导滞、通调腑气,取中脘、天枢、建里、足三里、内关、公孙诸穴,针用泻法。感冒,由于发病季节和致病因素之不同,有风寒、风热和时疫感冒、感冒挟暑湿等不同证型。风寒者祛风、散寒、解表,取风门、风池、大推、列缺等穴,针灸并用,针用泻法;风热者治宜疏风、清热、解表,取合谷、曲地、外关、大椎等穴,针用泻法;时经感冒在风热感冒配穴处方基础上加足三里穴;暑湿感冒在风热感冒配穴处方基础上加阴陵泉、三阴交穴。其他如失眠、遗尿等多种疾病的分型论治,牙痛、头痛的分经论治,无不体现同病异治的道理。

   (二)具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病因相同或在病程发展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采取相同的治法,谓之异病同治。例如,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和肝胆气机郁滞引起的胁痛,都可取期门 章门、支沟、阳陵泉、太冲、中脘穴,以疏肝理气而止痛。久泄、久痢、脱肛、遗尿、崩漏、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皆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引起,均可取百会、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等穴,针灸并用,重用灸法,以补益中气、升阳举陷。

第三节针灸辨证论治纲要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在针灸疗法中具有特殊的运用形式,即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为核心,以八纲证治为纲领。针灸治病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将临床所见的各种不同证候按脏腑疾患、经络证候和相应组织器官病证的形式进行分析归纳、辨证论治。

    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都离不开脏腑、经络。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证候的表现和转化,虽然错综复杂,但究其本源,总不外乎脏腑、经络两者的功能失调。由于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和每条经脉的分布各有异同,则它们反映出来的疾病变化、征候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只要我们能掌握脏腑病证的发病规律和经络证候的表现形式,就容易明辨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从而就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进行恰当的治疗。

    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归纳疾病的病位病性,就是将八纲、脏腑、气血、经络的辨证方法紧密结合,融汇贯通。分析病性是属寒还是属热,是属虚还是属实,是属阴还是属阳。确定病位是在表还是在里,是在经还是在络,是在脏还是在腑。然后确定治疗大法,配穴处方,按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络,调其气血,使脏腑、气血、阴阳趋于调和,经络恢复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这就是针灸临床按八纲、脏腑、气血、经络辨证论治的全过程。

    一、八纲证治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纳证治就是以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对病变的病位、病性、正邪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而进行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各种辨证论治的总纲。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纲加以归纳。就病位的深浅而言,不在表,就在里;就疾病的性质而言,不是热证,便是寒证;就邪正的关系而言,不是正虚,就是邪实。而以总的方面划分疾病的类别,又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因此,八纲证治就是把疾病分为表证和里证、寒证和热证、虚证和实证、阴证和阳证四对纲领,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在八纲中,其他大纲又可以用阴阳两纲加以概括,即表证、热证、实证为阳证,里证、寒证、虚证为阴证。

    (一)阴阳证治

    阴阳是指病证的类别而言,大的方面可概括整个疾病,小的方面可表示一个征候,为八纲证治的总纲。

    一般而论,凡不及的、衰退的、低下的、抑制的,以及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的范畴;而太过的、旺盛的、亢进的、兴奋的,以及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的范畴。在临床上,阴证习惯上指虚寒证,阳证习惯上指实热证。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阴证治宜温中、散寒、补虚,针灸并用,重用灸法,针则深而久留,用补法。阳证治宜解表、清热、泻实,用泻法,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如果阴证转为阳证,表明病情有好转的趋势,阳证转为阴证,提示病情有加重的倾向。

   (二)表里证治

    表里指病变部位的内外、深浅和病情传变、转化的趋势而言。《素问·刺要论篇》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说明辨别疾病的表里,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深浅和留针时间的长短。

    疾病在经络、皮肉者属表,六淫之邪侵犯体表,症状反映在外的称为表证,多为外感病初期;一般发病较急,病位较浅,病势较轻,病程较短。疾病在脏腑、筋骨者属里,病邪侵入体内,波及脏腑,症状表现在内的称为里证;一般发病较慢,病位较深,病势较重,病程较长。外感、内伤均可产生里证。在外感,或为表邪入里,或为外邪直中于里;在内伤,或为情志、饮食、劳倦所伤,或为外感病虽愈,而气血已伤所致。

    表证治宜通经活络、疏散表邪,常取大椎、合谷、曲地、外关、列缺、风池、风门、肺俞等穴。根据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的不同,决定针灸措施和补泻手法。表热、表实者,针用泻法,浅刺疾出,以清热解表、祛邪泻实。表寒、表虚者,针灸并用,补泻兼施,表寒者留外,表虚者多灸,以散寒解表、固表补虚。

    里证治直通调脏腑、行气活血,常取中脘、天枢、大横、支沟、丰隆、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下巨虚等穴。根据里寒、里热、里虚、里实的不同,决定针灸措施和补泻手法。里实、里热证,深刺泻法,以清热泻火、通调腑气;里虚、里寒证,针灸并用,里虚者轻刺,补法,重用灸法;里寒证深刺久留,补泻兼施,以温中散寒。

   (三)寒效证治

    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寒证是阴气过盛或阳气不足,无力抵御阴邪而导致的病任。病位有在表者,也有在里者;病情有属虚者,也有属实者。外感、内伤均可致病,在外感为感受寒邪(寒邪或侵袭于表,或入侵于里),在内伤为阳虚阴寒内盛。热证是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而导致的病证,有表热(见于外感)、里热(外感、内伤俱见)、虚热、实热之分。一般多指实证。

    根据“治寒以热”、“寒者留之”的原则,寒证治宜温通经络、助阳散寒,针灸并用,补泻兼施。对于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肌肤疼痛或麻木者,艾灸最为适宜,也可以用皮肤针叩刺或加拔火罐。对于寒邪在里、凝滞脏腑者,因阳虚寒甚,难以得气,针刺宜深,并久留针,以候其气,阳气得复,寒邪乃散。温针之法尤为适宜,使温热之感随外体直达深层,温经散寒。如脾胃虚寒者,取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灸并用,针刺宜补,重用灸法,以温中补虚、助阳散寒,亦可施行“烧山火”法。

本着“热则疾之”的治疗原则,热证应浅刺疾出,可不留针。例如,热邪在表的风热感冒,常取阳经脑穴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清热解表,可浅刺不留针。若伴咽喉肿痛者,可加少商、鱼际点刺出血。热闭清窍,症见高热抽搐、神昏谚语,常取水沟、十宣、十二井穴、大推、合谷、太冲等急刺、重刺或点刺出血,以清泻热毒、醒脑开窍。热邪在里(阴有阳疾),症见“四大”(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以及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常取合谷、曲地、支沟、丰隆、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以清泻里热、通调腑气。里热证因热邪深伏,也可以深刺留针,并可施以“透天凉”法。虚热证可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四)虚实证治

      虚实指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可见,“虚”为正气不足,泛指机体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的不足以及阴阳偏衰的一系列病证。“实”为邪气有余,或正气不衰而与病邪抗争的表现以及阴阳偏盛的一系列病证。

     对于虚证,应本着“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的治疗原则。阳气虚者,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灸,以益气养血、鼓舞正气、强壮脏腑和经络的功能,常用腧穴有气海、关元、神阙、百会、大推、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大溪、膏盲以及特定穴中的原穴、背俞穴等。阴虚火旺者,一般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对于实证,在正气不虚的情况下应本着“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以泻实祛邪、镇惊宁神、消肿止痛。常用腧有水沟、十宣、十二井穴、合谷、太冲、曲泽、委中以及持走穴中的募穴、郄穴、下合穴等。

      二、脏腑证治

     脏腑证治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将四诊所获得的证候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病变所有在的脏腑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的盛衰作出诊断,进行治疗的一种辨证论治方法。

     由于十二经脉隶属于六脏六腑,经脉与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密切相连,病理上息息相关。  所以,《灵枢·经脉》篇关于十二经脉的病候中,相应脏腑病证占有一定的比例。

     (-)肺病证治

      1.风寒束肺  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涎清稀,苔薄白,脉浮紧。多见于风寒感冒及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根据病因、病性确立治疗大法和施术原则,即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针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寒邪较重者加灸。按照涉及脏腑、经络、证情的标本缓急选穴处方,即取手太阴经和相表里的手阳明经以及足太阳经穴为主,如中府、太渊、列缺、合谷、曲池、风门、肺俞、大椎等。

     2.热邪壅肺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鼻干或流黄涕,鼻(血丑)担,咽喉肿痛,咳痰黄稠,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浮数。多见于风热感冒及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治宜祛风清热,宣肺解表。针用泻法,并可点刺出血。取手太阴经及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如中府、尺泽、鱼际、少商、合谷、曲池、外关、大推、内庭等。

     3.痰湿阻肺  咳嗽气喘,胸隔满闷,喉中痰鸣,不得安卧,咳痰甚多,色白而粘,苔腻,脉滑。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扩张、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病变主要涉及肺脾两脏,证属本虚标实(脾虚肺实)。治宜肃肺降气,除湿化痰。热痰针用泻法,寒痰平补平泻并可加灸。取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如中府、太渊、尺泽、列缺、太白、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肺俞、脾俞等。

     4.肺气不足   咳喘无力,少气懒言,气短不足以息,声音低微,面色苍白,倦怠无力,自汗,舌淡,脉细。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治宜补肺调气,健脾益气,温肾纳气。针灸并用,补法。取手足太阴、足少阴、任脉经穴及相应背俞穴,如太渊、三阴交、太溪、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肺俞、脾俞、肾俞等。

    5.肺阴不足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咽干喉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恢复期.治宜滋养肺肾之阴,清泻虚热。针用平补平泻。取手太阴经、足少阴经穴和相应背俞穴,如太渊、中府、尺泽、列缺、孔最、鱼际、太溪、照海、肺俞、肾俞、膏盲等。

    由于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手少阴经脉上肺,足少阴经脉入肺中,足厥阴经脉上注肺,胃之大络络肺,肺经起于中焦,与脾经交会于中府穴,故肺病的证治与大肠、心、肝、肾、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大肠病证治 

l.大肠实证  多因饮食积滞,壅塞肠道而致。症见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痢不爽,苔黄腻,脉沉实有力。多见于暴饮暴食、肠腑积热者。治宜消税导滞,通调腑气。针用泻法。宜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横、内关、支沟等。

2. 大肠湿热  因湿热下注大肠,气血壅滞而致。症见腹痛,大便溏滞不爽,色黄昧臭,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身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如热结而为肠痈,则腹痛拒按,大便秘结,下肢屈而不伸。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肠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急性发作、阿米巴痢疾、急性阑尾炎等。治宜清热燥湿,理肠导滞。针用泻法。宜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合谷、曲池等。

  3.大肠虚证  多因久泄、久痢而致。症见大便失禁,腹泻无度,肛门滑脱,腹痛隐隐,喜暖喜按,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脉细弱无力。多见于现代医学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脱肛等。治宜补气升阳,止泄固脱。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直取气海、关元、百会、长强、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等。

   4.大肠寒证  多因外受寒邪或内伤生冷而致。症见腹痛,肠鸣,泄泻,苔白腻,脉沉迟。

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肠炎或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治宜温里散寒,止癌止泻。针灸并用,针用泻法。直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等。

   5.大肠津亏  多由素体阴虚,或热病耗津、久病伤阴而致。症见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数日一行,状如羊矢,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常见于热病后期和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治直滋阴增液,润燥通便。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宜取合谷、足三里、上巨虚、内关、支沟、太溪、照海、大肠俞等。

  (三)脾满证治

   l.脾气虚弱  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常,致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症见食少纳呆,腹胀,肠鸣,便溏或腹泻,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气虚下陷,则伴久泄、久痢、脱肛、内脏下垂、子宫下垂;气不摄血,则兼便血、月经过多或崩漏、皮下出血。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胃肠功能紊乱、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治宜补中益气。针灸并用,补法。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如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等。气虚下陷者,加气海、关元、百会,重用灸法;气不摄血者,加隐白、血海、隔俞,重用灸法。

   2.脾阳不足  腹痛绵绵,喜暖喜按,泄泻清冷,小便不利,白带清稀,肢体不温或水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泄泻、水肿、白带过多等。治宜温运脾阳。针灸并用,补法。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有关背俞穴为主,如太白、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关元、脾俞、胃俞、肾俞等。

    3. 湿热困脾  腹胀,纳差,厌油,恶心呕吐,口渴不欲饮,体倦身困,头重如裹,大便不爽,小便不利, 目黄,身黄,尿黄,苔黄腻,脉德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肝炎等。治宜清热利湿。用泻法。取足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如太白、商丘、三阴交、阴陵泉、太冲、章门、足三里、阳陵泉等。

与脾相关的肮脏合病主要有脾胃不和、脾肾阳虚、肝木乘脾、心脾两虚、脾肺合病等。

  (四)胃病证治

    l会积伤胃  院腹胀满,疼痛拒按,恶心呕吐,暖腐吞酸,腹泻,苔厚腻,脉滑。多见于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治宜消食化积,调理胃肠。用泻法。取任脉、足阳明经穴和胃的募穴为主,如下脘、中三里、中脘、建里、内关、公孙、内庭等。

    2胃寒偏盛  胃脘冷痛,喜暖喜按,呕吐清水,遇寒则重,得热则减,苔白滑,脉沉迟弦紧。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溃疡病、慢性胃炎等。治宜温中散寒。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和相应俞、募穴,如梁门、足三里、公孙、三阴交、脾俞、胃俞、中脘等。

    3.胃热炽盛  胃脘灼痛,嗳腐吞酸,胃中嘈杂,消谷善饥,口渴饮冷,口臭,便秘,牙龈红肿或出血,舌红苔黄,脉洪大滑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口腔粘膜病以及某些传染病高效期。治宜清泻胃热。用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如合谷、曲池、内庭、足三里、梁门、支沟、中脘、大陵等。

    4、胃阴不足  胃脘嘈杂而痛,干呕顺逆,饥而不食,口干舌燥,大便干,小便少,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和急性热病后期。治宜养胃生津。平补平泻。取手足阳明经穴及胃的募穴为主,如合谷、中脘、梁门、足三里、内关、公孙、廉泉、金津玉液等。

    胃的病证除与脾、大小肠密切相关外,也时常受到肝的影响。由于足厥阴肝经挟胃,当肝气郁结之时,常常会横逆犯胃,出现胃痛连及两胁等症状。当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治法。

   (五)心(包)病证治

    1。心气不足  面色(白光)白,心悸,气短,自汗,体倦乏力,劳累后加重,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时见结代,甚则四肢厥冷、大汗不止、神昏虚脱。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脏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神经官能症、休克等。治宜温通心阳,调和气血。针灸并用,补法。取手少阻、手厥阴经穴和相应俞、募穴,如神门、通里、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足三里等。

   2.心血亏虚  面色苍白,心悸易惊,健忘,失眠或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舌淡或舌红少律,脉细弱或见结代。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贫血、心脏病、神经衰弱、心神经官能症等。治宜益气养血,宁心安神。平补平泻。取穴同上,并加太溪、三阴交、脾俞胭俞等。

   3。心火亢盛  胸中烦热,失眠,口渴,口舌生疮,吐血,鼻(血丑) ,小便赤涩,甚或尿血,或见 肌肤具疮疡,舌红,脉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舌炎、口腔炎、维生素b2。缺乏症等。治宜泻热降火,清心除烦。用泻法。取手足少阴、手厥阴经脑穴,如阴部、少府、大陵、劳宫、内关、郄门、太溪、照海等。

4.痰蒙心窍  心烦,失眠,心神不宁,神志错乱,意识不清,如呆如痴,或喜怒无常、语无论次、狂躁不安,甚者神昏、喉中痰鸣,舌红,苔腻,脉弦滑。多见于癔病、癫狂、中风。治宜豁痰开窍,镇惊宁神。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取手少阴、手厥防经穴和督脉穴为主,如神门、少冲、中冲、内关、大陵、间使、水沟、大椎、合谷、太冲、丰隆、十二井等。

   5.心脉瘀阻  脑闷,心悸,心绞痛,痛引臂内或左肩胛区,发作时大汗、惊恐、四肢厥冷、口唇膏紫,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见结代。

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泻法。取手少阴、手厥阴经腧穴和相应俞、募穴,如神门、阴郄、内关、郄门、膻中、巨阙、心俞、厥阴俞、隔俞等。

    由于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已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足太阴经脉注于心,足少阴经脉络心,足三阴之络上走心包,足厥阴经脉布膻中,足三阳经别通于心,督脉贯心通脑,手少阴经脉又上肺,故心和心包病的证治与小肠、三焦、肺、脾、肝、肾以及足三阳经、督脉均有关系。 

(六)小肠病证治

    1.小肠虚寒  小腹冷痛,喜暖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迟而紧。多见于腹部受寒、消化不良。治宜温肠散寒,理气止痛。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小肠下合于足阳明经)和相应俞、募穴,如足三里、下巨虚、天枢、中脘、关元、脾前、胃俞、小肠俞等。

    2.小肠实热  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不爽甚至尿血,前阴刺痛,小腹胀痛,矢气则舒,舌红,首黄,脉滑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舌炎、口腔炎、尿路结石等。治宜清热降火,通利小便。用泻法。取手足少阴经输穴为主,如通里、少府、阴郄、太溪、照海、涌泉、支正、三阴交、关元、下巨虚等。

    3.小肠气滞  多因小肠感受寒凉,气机凝滞而致。症见小肠突起于脐周或下坠于少腹及阴囊,少腹及阴囊坠胀绞痛,苔白滑,脉沉而弦紧。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肠痉挛和疝气。治宜温经散寒,理气止痛。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取任脉、足阳明、足厥阴经腧穴为主,如关元、下巨虚、气海、太冲、大敦、足三里等。

   (七)肾病证治

    1.肾阴亏虚  头晕,目眩,耳鸣,咽干舌燥,牙根松动隐痛,五心烦热,失眠,遗精,月经不调,盗汗,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先天不足或后天精血亏损者,可兼见发育不全、生殖功能低下。在小儿则骨弱、发育迟缓;成人则早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结核病、神经衰弱、月经病、女子不孕、男子不育、久病体虚和发育不良、性神经衰弱等。治宜滋养精血,壮水制火。平补平泻。取足少阴经腧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溪、照海、涌泉、复溜、大赫、肾俞、心俞、关元、三阴交、次( ???) 等。

    2.肾阳不足  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遗精,早泄,阳痿,月经不调,腰腿酸软,大便清薄或滑泄、五更泄,小便清长或遗尿,舌淡,苔白,脉沉迟虚弱。肾不化水者兼见尿少、身肿,肾不纳气者伴有气短、喘息(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尤甚)。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久病体虚、性神经衰弱、月经病、慢性肠炎、肠结核、肺气肿、肺心病等。治宜温补肾阳,化水纳气。针灸并用,补法。取足少阴、任脉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大溪、复溜、大赫、气海、关元、肾俞、脾俞、三阴交、命门等。

    肾(经)与膀跳(经)相表里,足少阴经脉入肺中,络心,贯隔;任脉、督脉、冲脉、带脉均与肾相联系;阴维脉、防(足乔)监脉均为足少阴经脉气所发,故肾病的证治与膀胱、心、肺、肝、牌和奇经八脉的关系甚为密切。

   (八)使阶病证治

    1.膀脱虚寒  小便频数、清冷,或淋漓不禁、遗尿,或小便不利,水肿,舌淡苔润,脉沉细。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遗尿症、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等。治宜温阳化气,振奋膀眈。针灸并用,补法。 取任脉、足太阳经腧穴为主,如中极、关无、气海、肾俞、太溪、三阴交等。

    2.膀胱湿热  小便频数而急,短涩不利, 颜色或赤黄或混浊或见脓血,或夹杂砂石,阴中灼热而痛,舌红,苔黄脉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潴留、前列腺炎等。治宜清热利湿、通调下焦。用泻法。取任脉、足太阳、足太阴经腧穴,如中极、关无、委中、委阳、肾俞、膀胱俞、小肠俞、三焦俞、三明交、阴陵泉等。

由于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足少阴经脉络膀胱;足太阳经别通于心;三焦主决渎(其下合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小肠分清别浊。故膀胱的证治与肾、肺、脾、心、三焦、小肠的关系甚为密切。

酸甘检点虚索多因肾气不足、三焦气化不利而水湿内停所致。症见肌肤肿胀,腹中胀

   (九)三焦病证治

1.三焦虚寒  多因肾气不足、三焦气化不利而小湿内停所致。症见肌肤肿胀,腹中胀满,小便不利或遗尿或失禁,苔白滑,脉沉细而弱。治宜温通三焦,促进气化。针灸并用,针用补法。取任脉腧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气海、关元、中脘、阳池、太溪、三阴交、肾俞、三焦俞、足三里等。

   2 三焦实热  多由实热蕴结于里、三焦化气行水的功能失调,以致水液潴留体内。临床多见身热口渴,气逆喘促,肌肤肿胀,大便于结,小便不利,苔黄,脉滑数。治宜通利三焦,化湿行水。用泻法。取任脉、手少阳经喻穴为主,如中脘、中极、水分、石门、阳池、支沟、阴陵泉、委阳、足三里等。

   (+)肝胆病证治

   1.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胀满,暖气不舒,胃痛不欲食,女性伴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苔薄黄,脉弦。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治宜疏肝理气。用泻法。取足厥阴经喻穴为主,如大冲、行间、章门、期门、内关、阳陵泉、足三里等。

    2.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目胀,胁肋胀痛,心烦易怒,舌红,脉弦。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治直平肝潜阳。用泻法。取足厥阴、足少阴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冲、行间、太溪、涌泉、照海、肝俞、肾俞、百会等。

    3.肝火上炎  面赤,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日苦咽干,心烦易怒,失眠,小便黄赤,甚至咳血、吐(血丑),舌红,苔黄,脉弦。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狂躁型精神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治宜泻肝降火。用泻法(可行点刺出血)。取穴同上,并加侠溪、太阳、印堂等。

    4 肝风内动  轻者头晕目眩,手足麻木,肢体震颤;重则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体偏斜,舌红,脉弦。多见于高热及现代医学的流脑、乙脑、震颤麻痹等。治宜熄止痉。用泻法。取足厥阴、督脉腧穴为主,如太冲、行间、水沟、百会、大椎、筋缩、合谷、后溪等。

    5.肝脉寒滞  少腹胀满,引睾而痛,睾丸肿胀下坠,阴囊冷缩,苔白滑,脉沉弦。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疝气`睾丸炎、睾丸结核、阴囊积水等。治宜温经散寒。针灸并用,针用泻法。取足厥阴经腧穴为主,如太冲、行间、大敦、急脉、曲泉、关元、三阴交、阳陵泉等。

    6.肝血不足  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目干涩作胀,视物昏花,近视或夜盲,耳鸣,指(趾)麻木,女性月经减少甚至闭经,舌淡少苦,脉弦细。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肝炎、贫血、近视、夜盲、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治宜滋养肝血。用补法。取足三阴经腧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冲、曲泉、大溪、照海、三阴交、血海、光明、肝俞、肾俞、足三里等。

    7.胆火亢盛  偏头痛,耳鸣,耳聋,口苦咽干,呕吐苦水,胁肋疼痛,舌红,脉弦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胆囊炎、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助间神经痛等。治宜清热利胆,平降胆火。用泻法。取足少阳、足厥阴经腧穴为主,如风池、日月、丘墟、阳陵泉、足临泣、快溪、行间、太冲、期门、外关等。

    8.肝胆湿热  胸胁满闷,胀痛不舒,目黄,身黄,尿黄,外阴潮湿、瘙痒,男子睾丸肿胀热痛,女子带下色黄腥臭,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黄疽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用泻法。取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阴经腧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冲、行间、章门、期门、日月、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肝俞、胆俞、脾俞、足三里等。

    由于肝(经)与胆(经)相表里,足少阳经脉络肝,经别与心相通;足少阴经脉贯肝,肝肾同源;足厥明经脉使胃、络胆、上注肺,故肝胆病的证治与肾、(脾)、胃、肺、心(包)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气血证治

    气血证治,就是在分析气血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对其所表现的不同证候进行辨证论治的一种方法。

   (-)气病证治

    气的病证一般分虚、实两大类。“虚”指气之不足,表现为功能低下或衰退,有气虚、气陷之分。“实”指气的有余,表现为功能亢进或太过,有气滞、气逆之别。

    1.气虚证  此处所言气虚,系指全身性气的不足。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重病、久病之后元气耗伤,年老体弱而元气自衰所致。症见神疲乏力,面色(白光)、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自汗出,稍事活动则气促而喘,舌淡胖嫩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治宜培元补气。针灸并用,针用补法。宜取气海、关元、膻中、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至于各脏腑气虚的证治,参见脏腑证治有关内容。

    2.气陷证  气焰即气虚下陷,总体属于气虚证的范畴,但较一般气虚证为重。致病之因为中气不足。症见久泄、久痢不休,遗尿、崩漏不止,腹部坠胀,内脏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舌淡,苔白,脉沉弱无力。应本着“陷下则灸之”的治疗原则,针灸并用,外补重灸,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直取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

    由于气不摄血、失血过多,或气不敛汗、大汗不止而引起的阳气暴脱,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的虚脱危象,属于气陷重证。治直升阳固脱,回阳救逆。重炎以上腧穴,并加针素(骨蓼)、水沟、会阴三穴以醒脑通阳。

    3.气滞证  气滞指机体某一部位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通常以肝、肺、脾胃的气滞为主),属实证范畴。症见局部胀闷而痛(胀胜于痛),痛无定处,嗳气呕逆,善叹息,女子则乳房胀痛、月经失调,苔薄黄,脉弦或涩。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嗳气、矢气后则症状减轻。治宜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用泻法。直取中脘、膻中、合谷、太冲、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虎等。

    4.气逆证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肺胃之气以下行为顺,即肺气归元,脾升胃降。如果肺气上逆,肾不纳气,就会出现气逆咳喘。如果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呕逆等。

    肺气上逆,治宜宣肺调气,止咳平喘。平补平泻。直取中府、列缺、太渊、孔最、膻中、肺俞、足三里等。

    胄气上逆,治立理气和胃,平降冲逆。用泻法。宜取中院、梁门、内关、膻中、足三里、胃俞、气冲等。

    肾不纳气,治宜补肾培元,温肾纳气。针灸并用,用补法。宜取气海、关元、太溪、复溜、命门、三阴交、足三里等。

   (二)血病证治

临床上有关血的病证很多,归纳起来有血虚、血瘀和出血三个方面。

1.血虚证  血虚指全身的血液不足,或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血对机体某些部位失于濡养而产生的病证。多由生血不足、失血过多,或心、肝、脾三脏对血的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症见面何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眼结膜、口唇、指甲淡白无血色,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月经延期不至且量少色淡,舌淡,脉细而无力。治宜补血养血,或益气生血。针灸并用,针用补法。宜取血海、气海、膻中、悬钟、三阴交、足三里、心俞、隔俞、脾俞、肝俞、膏育等。

     2.血瘀证  血瘀指机体某部位因外伤、气滞、寒凝等因素导致血流不畅或局部有瘀血停滞。症见局部肿胀刺痛,痛有定处,拒按,皮下大片青紫或见散在瘀斑,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全身性血瘀证候一般多在久病或重病时出现,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下有出血点,舌紫黯或见瘀点紫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初期用泻法,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并施行刺血拔罐术;后期用平补平泻,促使瘀血消散。宜取血海、隔俞、气海、膻中、合谷、太冲、阿是穴等。

   3.出血证  引起出血的原因很多,除创伤以外,还有气虚(即气不摄血)、血热(即血热妄行)、阴虚火旺者伤及脉络以及瘀血内积而阻碍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l)气不摄血:多种出血(如吐血、便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崩漏等),血色淡红,同时兼有神疲乏力、气短而促、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无力等气虚征象。治宜补气摄血。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穴取气海、关元、膻中、脾俞、隔俞、足三里、隐白、孔最等。

  (2)血热妄行:多因心、肺、肝、胃的实火伤及脉络而引起。常见有鼻担、咳血、吐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血色鲜红、量多,兼有发热、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降、脉细数等实热征象。治宜清热,凉血,止血。用泻法。鼻(血丑)取迎香、上星、印堂、风池、合谷,咳血取中府、尺泽、鱼际、孔最、隔俞,吐血取中脘、梁门、内关、隔俞。内庭、足三里,尿血取中极、关元、三阴交、下巨虚、肾俞、膀跳俞,便血取长强、中脘、梁门、孔最、承山,月经过多、崩漏取合谷、太冲、大敦、行间、隔俞等。

   (3)阴虚火旺:以肺部的出血(如咳血、咯血、痰中带血)最为多见,出血量一般不多,同时还伴有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火旺征象。治宜养阴,清热,止血。平补平泻。宜取中府、鱼际、尺泽、太溪、肺俞、青青等。

   (4)瘀血内积:多见于月经不调之出血。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刺痛,痛有定处,经色紫黯,夹有血块,舌紫黯或见瘀点、紫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用泻法。取穴同“血瘀证”。

   (三)气血同病证治

     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密切。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为气舍,血为气之母,无形之气必须依附于有形之血存在于体内,并依赖血的滋养。生理上的密切联系,也导致病理上的气血同病。

1.  气血两虚  气虚日久,伤及阴血,或血虚捐及阳气。症见气虚、血虚的共同表现。治宜气血双补。针灸并用,针用补法。宜取气海、血海、膻中、脾俞、胃俞、肝俞、隔俞、悬钟、足三里等。

    2.气虚血脱  气虚日久,对血失去了固摄能力,气虚下陷,血从下溢。证治同出血证之“气不摄血”。

    3.气随血脱  各种大出血后,血脱气无所依。症见大量失血,血压急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气息微弱,甚至昏厥,舌谈,脉微欲绝或芤大而散。治宜大补气血,回阳救逆。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宜急灸神厥、气海、关元、百会、足三里,或针素(骨蓼)辟、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

    4.气虚血瘀  气虚无力推动血之运行,以致气血瘀滞。症见气虚证和血瘀证的共同表现。治宜补气行气,活血化瘀。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可施行皮肤针局部叩刺出血。宜取气海、膻中、足三里、合谷、脾俞、胃俞、隔俞、阿是穴等。

    5血瘀血虚  由于瘀血阻滞,致新血不生。症见局部红肿刺痛、拒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淡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可施行皮肤针局部叩刺出血。宜取血海、隔俞、合谷、太冲、足三里、牌俞、肝俞、三阴交、阿是穴等。

    6气滞血瘀  多由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闪挫扭伤而致气机郁滞、血不流畅。症见气滞证和血瘀证的共同表现。治宜行气活血,理气化瘀。针用泻法,并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或行刺血拔罐术。直取膻中、合谷、太冲、委中、期门、隔俞、阿是穴等。

    四、经络证治

    经络证治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辩证论治方法,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包括经络的交接、交叉、交会关系)、属络脏腑、联系器官、生理功能、病候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与脏腑相比,经络有深入浅出的循行方式,分布于肢体的一定部位,联系一定的组织器官,具有浅行体表的特点。所以,经络证治多适用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病变。经络学说是针灸医学的理论核心,针灸辨证论治也必须突出强调经络证治这个核心。

    经络病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经络病证包括经络所属的脏腑病证在内,合称“脏腑、经络病证”;狭义的经络病证则是指脏腑以外的肌肉、皮毛、筋脉、骨节以及五官九窍的病证,常见的有局部红、肿、热、痛(拒按)、抽搐的实性病证和肢冷、麻木、疲软、瘫痪的虚性病证。

    十二经脉作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在经络证治中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现分经络辨证和按经论治两部分叙述之。

    (-)经络辩证

    《灵枢·卫气》篇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灵枢·官能》篇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灵枢·经脉》篇将各种不同的病候按十二经脉系统予以分类,这是经络辨证在《内经》中的最早体现。《伤寒论》关于六经辨证的学说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内经》的学术思想。《标幽赋》云:“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明代张三锡《经络考》说:“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经。”围绕经络这个核心进行辨证,复杂的征候即有所归属。还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导循经取穴,选择归经药物,而大大增强治病效果。

    1.辩证归经  辩证归经是以临床证候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归经形式,主要是根据《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病候(即“是动病”,“所生病”)予以归经。

    例如,症见“肺胀满、膨膨而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青瞀”或“咳,上气,瑞渴,烦心,胸满,(月需)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等,就归入手太阴肺经。症见“(下)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鼻九)(血丑),喉痹,肩前(月需)痛,大指次指痛不用”等,就归入手阳明大肠经。而舌本强痛归足太阴脾经,舌干嗌干归足少阴肾经等。有关原文详见《灵拒·经脉》篇。

    2辨位归经  辨位归经是直接按病变部位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清代陈士铎《洞天奥旨》说:“内有经络,外有部位,部位者,经络之外应也。”由于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既有明确的部位所在,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根据病痛发生的不同部位来判断是何经的病证,这在经络辨证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临床应用十分普遍。诸如头痛,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分区而论,前额为阳明之位,侧头为少阳分野,后枕为太阳所在,巅顶为厥所属。牙痛结合手阳明经入下齿龈,足阳明经入上齿龈而分别归入手足阳明经。肢体风湿痹痛也可按照经脉的循行分布情况来明辨,如果风寒湿邪侵袭某一经脉,导致该经闭阻不通,则可沿经出现肌肉酸楚冷痛、关节屈伸不利。经脉不通则气血不行,气血不至则经脉失养,又可出现肌肤麻木不仁、筋肉痿软瘫痪。一般而言,局部疾见红肿、青紫、痉挛、发热、痛而拒按属实,寒凉。麻木、痿弱、瘫痪、痛而喜按属虚。

    在某一病变部位有数经分布时,还必须结合其他兼症考虑归经。诸如胁痛涉及足少阳、足厥阳、足太阴三经,兼有口苦、目黄者归足少阳胆经;伴心烦、易怒、呕逆者归足厥阴肝经;另见脘腹胀满、大便稀溏猎者归足太阴脾经。舌体病变涉及手足少阴、足太阴三经,口舌生疮兼尿赤、尿道灼热而痛者归手少阴心经;舌干兼腰膝酸软、耳鸣者归足少阴肾经;舌本强痛兼腹胀、纳差者归足太阳脾经。

    3.“经络诊察”归经  “经络诊察”归经是根据经络具有诊断疾病的作用而确立的一种归经方法,包括经络望诊、经穴触诊、经络电测定和知热感度测定四种形式。

   (1)经络望诊:望诊是中医学四诊之首。经络望诊归经法主要是通过观察经脉循行部位在色泽、润燥和组织形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来分析是属于何经的病变。由于体表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有关脏腑,而脏腑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的相应部位,出现种种特异的、可见的“经络现象”。例如,上肢内侧前缘出现“红线”(即皮下出血线)即归入肺经。往往是呼吸道病变的反应;下肢内侧后缘出现脱毛,就归入肾经,提示泌尿生殖系统病变;上肢外侧上缘或下缘出现丘疹、水泡或疮疖,则分别归入大肠经或小肠经,往往表明肠道病变,多见于肠梗阻的患者。古代医家常常按疮疡痈疖的发生部位归经论治,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对判断预后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扁鹊心书》中说:“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2)经穴触诊:经穴触诊又称“经穴按压”、“经穴切诊”,是根据内脏有病会通过经脉的传导,在体表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区或反应点的原理,在一定的经络循行部位或有关腧穴上进行触扪、按压,寻找和体验各种阳性反应,从而判断病在何经。正如《类经》所说:“脏腑在内,经络在外,脏腑为里,经络为表……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结合针灸临床,可分为循经按压和穴位按压两个方面。

① 循经按压:《灵抠·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提出了一个循经按压而寻找异常反应的问题。循经按压的方法,一般用拇指指腹沿经脉路线轻轻滑动,进行爪切、扪按,或用拇、食两指沿经轻轻撮捏,以探索肌肤浅层的异常反应。对肌肉丰满厚实部分稍用力,通过按压、揉动以探索肌肉深层的异常变化。

    循经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可有循经疼痛(酸痛、抽痛、压痛)、敏感、麻木、寒凉、灼热或肿块、结节、条索状反应物等。《素问·刺腰痛篇顺记:“循之累累然”(结节状物)、“痛如小锤居其中”(肿块),《素问·骨空论篇》所记:“坚痛如筋者”(条索状物),均属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有着不同形式的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在何经,即可判定为何经的病变。

    ②穴位按压。根相·百病始生》篇说:“察其所痛,以知其应。”穴位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有压痛、敏感、麻木、迟钝。舒适或皮下组织隆起、结节、松软、凹陷等。《索问·刺腰痛篇》所说:“在部中结络如黍米”,就是穴位处有给节出现的病理反应。上述种种病理反应,尤其在特定穴主体现最为明显。例如,腹募、背俞穴出现压痛、过敏、迟钝或有舒适感,常提示相应脏腑的病变,即可归入相应经脉。中府穴压痛,提示肺经的病变;巨肌膻中过敏或迟钝,可判为心经、心包经的病变;肾俞穴下按之空软,表明肾和肾经虚弱;傍脱俞穴下有结节、隆起,可视为膀脱经病变,多为膀跳结石;三明交穴压痛,病变在足三阴经,多见于月经不调、浦经等妇科疾患;阳陵泉穴下出现条索状物,可提示肝。胆两经的病变调尾炎患者常在足三里与上巨虚之间的阑尾穴处有压痛,病归手足阳明经。

    (3)经络电测定:经络电测定是利用经络测定仪探测经络、航穴皮肤导电量(或电阻值)的变化来分析脏腑、经络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后来演变为在经络。脑穴的皮肤上观察引出的电流(或电位)变化,来判断受病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虚实。

    科学实验证明,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导电量较高(电阻值较低)的“良导点”,或高电位的“活动点”。这些点的分布,大体上与经穴的分布相一致。皮肤的良导现象,是经络通路的表现,经穴的电位变化是经络活动的反映。在病理情况下,脏腑、经络气血失去平衡,这些点的导电量或电位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对于珍察脏腑<经络病变邵逸保龛佳治疗脉穴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测定时一般首选各经原穴或并穴(指趾畸形或四肢缺如者改用背俞穴),从测定的结果中来分析脏腑、经络的虚实状况。正常情况下,十二经之间或合经左右两侧的电阻值是接近平衡的(约在5万~10万欧姆之间),一经大于或小于他经2万欧姆以上,或本经左右相差2万欧姆以上即是病态。如果某些经穴的导电量高于其他经穴导电量平均值的1/3时,称为“高数”,其中的最高数常提示实性病变之所在;如果某些经穴的导电量低于其他经穴导电量平均值的1/3时,称为“低数”,其中的最低欧往往是应性病变之所在;如果左右两侧同名经穴的导电量或电阻值相差在。三倍以上者,即表承该经脉存在左右失衡的病变。仪)知热感度测定: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左右两侧同一经穴对灼热的感知程度大致相同。如果差异较大,便说明该经脉气血失去平衡。测定时,一般首选各经的井穴(足少阻肾经以内至阴穴取代源泉穴,指趾畸形或缺如时改用原穴或背俞穴人以点燃的线香或点状发热的电热器(也可采用特制的自动计数电热器)接近经穴部位的皮肤。同时可均匀地上下或左右小幅度移动。记下该穴感知灼热所用的时间和移动次数,以便左右对比(或不同经脉的同类特定穴对比),从中找出差距,以确定病变的脏腑、经脉。通过测定,凡数据相差1借以上者为病态,偏高者(时间长、超过正常值的1/2以上)为功能减距铁反应;偏低者(时间短、不足正常值的1/2以上)为功能亢进、属实。

    现今针灸临床上,已将知热感度测定法演变为对穴位温度的测量,即用特制的探穴测温仪测定各经并穴的温差(或左右对称并穴、背俞穴的温差)。

研究表明,健康人与疾病患者井穴、背俞穴的温度均有显著的差异,而井穴的温度比背俞穴的温差出现的频率高而且明显。因此,测定对称并穴的温差对判断脏腑、经脉的失衡比起背俞穴更具有重要意义。知热感觉属于知觉神经的反应,测定知热感度是患者的主观反应,误差在所难免。而皮肤温度属于自主神经支配,测定结果是客观的。因此,用敏感的穴位测温仪测量穴位的温差来判断经络失衡的情况,是更为理想可靠的方法。

   (二)按经论治

    十二经脉的征候表现,可分为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变、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和相应组胡器官病变三个方面。各经的这些病变即是本经脑穴主治作用的适应范围。现结合《灵枢·经脉》篇、吸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的有关记载,对十二经脉的证治综合、归纳如下。

    1。手太阴肺经证治  咳嗽,气短,喘息,胸部胀闷,鼻塞,咽痛,恶寒发热,汗出恶风,小便频数但量少,上肢内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治宜宣肺调气,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阳明、足太阳经穴,如中府、太渊、列缺、尺泽、孔最、少商、合谷、曲池、迎香、偏历、风门、肺俞、膻中、大椎等。

    2.手阳明大肠经证治  手三阳经证候以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变和相应组织器官病证为主。手阳明经症见上肢外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上肢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瘫痪失用,预肿,肩痛,鼻塞,流涕,鼻(血丑)检,下齿疼痛,咽喉肿痛,面痛,面瘫,面痉挛,腹痛,肠鸣,泄泻,下痢,痔疮,便秘等。治直通经活络,调理肠道。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太阴、足阳明经穴,如合谷、曲地、三间、肩(骨禺)服、手三里、迎香、列缺、孔最、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大肠俞等。

    3.足阳明胃经证治  胃脘胀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发热,下肢外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下肢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瘫痪失用,颈肿,咽喉疼痛,上齿疼痛,鼻病,目疾,面痛,面瘫,面痉挛,前额疼痛等。治宜调理胃肠,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太阳经穴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梁丘、天枢、梁门、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头维、公孙、大横、三阴交、合谷、中脘、胃俞等。

    4.足太阴脾经证治  脘腹胀满,泄泻,食欲不振,黄疸,水肿,身重乏力,月经不调,崩漏,下肢内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舌根强直。治宜健牌和胃,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阳明经穴及本脏的募穴、背俞穴,如太白、隐白、公孙、三阴交、地机、血海、阴陵泉、大横、梁门、水道、丰隆、足三里、章门、脾俞等。

    5.手少阴心经证治  胸痛,心悸,心痛,心烦,失眠,神志失常,咽干,口舌生疮,上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手心热痛。治宜调理心神,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和手厥阴经穴为主,配以本脏的募穴、背俞穴,如神门、通里、阴郄、少府、少海、大陵、内关、间使、郄门、巨阙、膻中、心俞、厥阴俞等。

    6.手太阳小肠经证治  上肢外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肩胛痛,咽喉疼痛,颊肿,目黄,耳鸣,耳聋,少腹疼痛,肠鸣,泄泻,小便短赤。治宜通经活络,调理肺腑。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阳明经穴和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后溪、腕骨、小海、肩贞、天宗、颧(骨蓼)、听宫、足三里、下巨虚、中脘、关元、小肠俞等。

    7.足太阳膀批经证治  遗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神态失常,各种脏腑病、五官病证,下肢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项背、腰骶部疼痛,恶寒,发热,后枕部头痛。治宜调理膀胱,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本腑募穴,如天柱、大抒、风门、诸背俞穴、次(骨蓼)、秩边、殷门、委中,委阳、承山、昆仑、申脉、京骨。中极、关无、太溪、三阴交等。

    8.足少阴肾经证治  本经病变以虚证为主。症见遗尿,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调,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虚端,咳血,失眠,多梦,下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腰痛。足心热,咽于喉燥,近视,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治宜补肾培元,通经活络。针灸并用,多用补法。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任脉、足太阳经穴,如太溪、复溜、照海、涌泉、大赫、肾俞、次(骨蓼)、秩边、命门、气海、关兀、三阴交等。

    9.手厥阴心包经证治  除经脉病为沿上肢内侧正中教楚、疼痛、麻木外,其余均同手少明心经证治。

    10.手少阳三焦经证治  上肢外侧正中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肩、颈、耳后疼痛,耳鸣,耳聋,偏头痛,咽喉疼痛,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治宜通经活络,疏调三焦。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少阳、足太阴经穴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下合穴,如阳池、中渚、外关、支沟、翳风、角孙、耳门、风池、阳陵泉、足临泣、三阴交、阴陵、石门、三焦俞、委阳等。

    11.足少阳胆经证治  黄疸,日苦,目黄,身黄,尿黄,惊恐,失眠,下肢外侧正中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胁肋疼痛,偏头痛,目疾,耳鸣,耳聋。治宜流脉利胆,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少阳、足厥阴经穴,如丘墟、侠溪、足临泣、悬钟、光明、阳陵泉、风市、环跳、日月、率谷、风地、听会、支沟、外关、期门、太冲、肝俞、胆俞等。

    12足厥阴肝经证治  胁肋胀痛,黄疸,日苦,食欲减退、喷气呕逆,心烦易怒,下肢内侧正中酸楚、疼痛、麻木,疝气,面瘫,头晕目眩,头顶痛,近视,夜盲。视物昏花,目赤肿痛。治宜疏肝理气,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少阳、足少明经穴,如太冲、行间、大敦、曲泉、章门、期门、侠溪、阳陵泉、光明、风池、日月。太溪、复溜、涌泉、足三里、百会、肝俞等。

                         第四节针灸配穴处方

    针灸配穴处方是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补泻方法组合而成的,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步骤。腧穴的选取是否恰当,处方的组成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故针灸配穴处方必须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针灸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交叉交会和腧穴的分布、功能及特异性,结合疾病涉及的脏腑、病情的标本缓急进行严密组合。做到有法有方,配穴精练,酌情加减,灵活多变。从临床实际情况需要出发,择优选用一种或多种配穴方法组成处方。

    一、选穴原则

    选穴原则是指选取腧穴的基本法则,它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一般有局部近取、邻近选穴、循经远取和辩证选穴四种选穴方法。

    (-)局部近取

局部近取的选穴原则即围绕病痛所在的肢体、脏腑、组织、器官就近取穴。

这是根据每一个腧穴都能治疗局部病证这一作用,制定的一种基本选穴方法,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多用于治疗病变部位比较明确、比较局限的病证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例如,头痛选百会或太阳,鼻病选素(骨蓼)胜或迎香,面瘫选颊车或地仓,脱肛选会阴或长强等。此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作为选穴的主要依据,尤其对那些针感不明显的患者,从加强高部的刺激作用来看,更加适宜。例如,临床上对各种关节疼痛、痿证以及扭伤、皮肤病证、腱鞘囊肿、甲状腺肿大等在局部选穴,用围刺法施针,其疗效就比较理想。

   《二》邻近选穴

邻近选穴就是在距离病变部位比较接近的范围内选穴。例如,目疾、耳病取风池,牙痛取太阳或上关,鼻病取上星或通天,痔疮取次(骨蓼)回或秩边等。

(三)循经近取

    循经远取即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部位选穴,《内经》中称之为“远道刺”。这种选穴方法紧密结合经脉的循行,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特别适用于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选穴,用于治疗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病证,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灵枢·终始》篇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月国)”即是此类。

    在具体选穴方面,属上病下取者,如前额疼痛选内庭,虚火牙痛取源泉,口眼歪斜取太冲,痔疮、便血取承山以及“四总穴歌”等。属于下病上取者,如距小腿关节扭伤针阳池,子宫垂灸百会,下肢疾痹取次(骨蓼)联,腰骶疼痛刺龈交等。《伤寒论》第325条“少阴病,下利……当温其上。”也是少阴病虚寒下痢上取百会穴灸治的实例。

以上局部近取、邻近选穴和循经远取都是以病痛部位作为依据的分部选穴法。临床应用时,既可以按照经络的联系选取十四经穴,也可以根据各种阳性反应点选取经外奇穴或阿是穴。

      (四)辩证选穴

    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如发热、昏迷、虚脱、癫狂、失眠、健忘、嗜睡、多梦、高血压、月经不调等属于全身性病证,因无法辨位,不能应用上述分部选穴的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辩证分析,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或经脉,然后按经选穴。例如,失眠若属心肾不交者,归心、肾两经,在心、肾两经选穴;属心胆气虚者又归心、胆两经,则在心、胆两经选穴;若属肝胃不和者则归肝、胃两经,也就在肝、胃两经选穴。再如月经不调,若因肝气郁结引起者,归月肝经,在肝经、任脉选穴;若因脾气虚弱引起者,归属脾经,在牌经、任脉选穴。

    对于个别突出的症状,也可以结合临床经验而选穴。例如,发热者选大椎或曲池,痰多者选丰隆或中脘,贫血者选隔俞或足三里,低血压者选素(骨蓼)田或内关等均是。由于这种选穴法都是长期临床经验的结晶,疗效较高,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经验用穴。

现将临床常见症状的对证选穴举例列表1-1如下。

                             表l-1常见症状对证选穴举例

症 状      选       穴

 症 状       选        穴

 

 

发 热   大椎、曲池、合谷、外关

惊 厥   水沟  承浆、合谷、太冲、筋缩、阳陵泉

昏 迷   水沟、十宣、十二井穴、涌泉

 泄 泻   关元、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便 秘   内关、支沟   天枢、足三里

脱 肛  气海、百会、长强、足三里

  

 

症   状         选        穴

 症    状  选          穴

 

虚      脱  气海、关元、神阙、百会、足三里

咳      嗽  列缺、身柱、 肺俞、大渊

气      喘  天突、膻中、 肺俞、定喘

痰      多  中脘、丰隆、足三里

多      汗  合谷、  复溜

盗      汗  阴郄、后溪、照海

头      晕  百会、太阳、太冲、风池

失眠、多梦 内关、神 、太溪、心俞、

 肾俞、三阴交

心      悸 内关、阴郄、郄门

心      痛 内关、中脘、足三里

胃      痛 中脘、梁丘、足三里、胃俞

恶心、呕吐  内关、中脘、足三里

呃      逆  内关、中脘、天突、膻中、翳风、

足三里、膈俞         

黄      疸  至阳、太冲、阳  泉、足三里

胆  绞  痛  日月、太冲、阳  泉、胆 穴

腹胀、腹痛  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

上巨虚、下巨虚

 遗     尿  关元、三阴交、俞、足三里

尿     闭  中极、三阴交、合谷、阴陵泉

肾  绞  痛  京门  、水泉、  肾俞、三阴交

痛     经  关元、地机、三阴交、足三里

胸闷、胸痛  内关、郄门   膻中

胁    痛    支沟    阴  泉、大包、章门

项     强   大椎、天柱、后溪、昆仑

皮肤 骚痒    血海、曲池、合太冲、三阴交、风市

目赤 肿痛     印堂、攒竹、丝竹空、太阳、行间

鼻塞、流涕   迎香、印堂、上星、通天、风池

耳鸣、耳聋   中渚、外关、足监泣、悬钟、

风池及耳 围穴

口     臭     大陵  、劳宫、合谷、   

牙     痛      颊车、下关、合谷、

牙关 紧闭  颊车、下关、合谷、水  、承浆

咽喉肿痛   少商、内关、合谷

失     语 廉泉、合谷、哑  、内关、通里

 

     二、配穴方法

     配穴,就是在选穴的基础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作用类似的腧穴配伍应用。其目的在于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提高疗效。具体配穴方法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有按部配穴和按经配穴两大类。

    (-)按部配穴

    按部配穴是结合身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配穴的一种形式,具体可分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等。

    1.上下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最广。“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将《灵抠·终始》篇所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月国)”结合在一起综合应用,就成为上下配穴。例如,风火牙痛,上取合谷,下配内庭;胸腹满闷,上取内关,下配公孙;头项强痛,上取大椎,下配昆仑;子宫脱垂,上取百会,下配气海等。

    2前后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胸穴相互配伍的方法。《内经》中称“偶刺”。例如,迎风流泪者,前取睛明、承泣,后配风池、翳明;胃脘疼痛者,前取中脘、梁门。后配胃俞、筋缩;咳嗽、气喘者,前取天突、膻中,后配肺俞、定喘,中风失语者,前取康泉、承浆,后配风府、哑门;脊柱强痛者,前取水沟、龈交,后配脊中、身柱;肛门脱出者,前取气海、关元,后配长强、次(骨蓼)。凡此种种,均属于前后配穴法。

3.左右配穴法  由于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左右对称的,有的还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故《索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又提出了“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配穴方法。与《灵枢·官针》所记“巨刺”、“缪刺”相类似,故又称“交经缪刺法”。

      经络在人体,呈左右对称分布,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如果一侧虚而不足,另一侧就显得实而有余。反之,如果一侧实而有余,另一侧就显得虚而不足。这就可以用左右配穴法来补虚泻实。《标幽赋》》云:“交经缪刺,左有病而有畔取。”左右配穴法既可以左右交叉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也可以左右对称取(左右同取)。此法对于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扭伤以及面瘫、半身不遂常有独到之处。疼痛发作针对侧,痿证后期刺健侧,以调节左右气血,促使经络平衡。左右交叉配穴,多用于治疗头面疾患。如左侧面瘫,取同侧地仓、颊车,配右侧合谷、手三里;右侧偏头痛,取同侧太阳、头维,配左侧外关、足临泣。左右对称配穴法多用于治疗内脏疾患,如胃痛取双侧梁门、足三里,咳喘取双侧肺俞、膏盲等。

    4.三部配穴法  三部配穴就是在病变的局部、邻近和远端同时选穴、配伍成方,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例如,眼病以局部的睛明,邻近的风地,远端的光明相配;失语以刻下的廉泉,项部的哑门,上肢的通里相配;痔疮以局部的长强,厌部的次(骨蓼)触,下肢的承山相配;肩周炎以局部的肩(骨禺),邻近的曲地,远端的阳陵泉相配;肝病以肝区的期门,背部的肝俞,远端的太冲相配;胃病以腹部的中脘、梁门,背部的胃俞,四肢的内关、足三里相配等。

    (二)按经配穴

    按经配穴即按经脉的理论和经脉之间的联系配穴,常见的有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五种方法。

    1.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其它脏腑、经脉时。即遵循“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法则,选取本脏腑、经脉的腧穴配伍成方。例如肺病咳嗽,以中府、列缺、太渊、尺泽相配;少阳头痛,以率谷、风池、足临泣、足窍阴相配等。

    2.表里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也即《难经·六十七难》所言:“阴病引阳,阳病引阴。”)的理论制定的。具体方法是某一脏腑、经脉有病,除选取本经腧穴以外,同时配以表里经有关腧穴。例如,心绞痛以内关配外关(可采取透穴形式),肝病以期门、太冲配阳陵泉,胃痛以梁门、足三里配公孙,遗尿以委中、肾俞配太溪等。《灵枢·五邪》篇所记“邪在肾则病骨痛……取之涌泉、昆仑。”也是病邪在肾,而以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腧穴配伍应用的实例。

    3.同名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例如,牙痛、面瘫、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落枕、急性腰扭伤、太阳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偏头痛、胸胁痛以手少阳经的支沟配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等。

    4.子母经配穴法  子母经配穴法是参照六脏六腑、十二经脉的五行属性,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制定的配穴方法。例如,虚劳咳嗽症见体弱赢瘦者,除取手太阳肺经腧穴及肺的背俞穴外,根据土生金、虚则补其母经的原理,另配以足太阴牌经、足阳明胃经腧穴及背俞穴,如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以培土生金;若更伴有阴虚火旺者,则根据金生水、实则泻其子经的原理,另配以足少阴肾经的太溪、复溜、照海、涌泉等穴,以滋阴降火、补水润肺。

    5.交会经配穴法  交会经配穴法即按经脉的交叉、交会情况来配穴。某一病变部位有数条经脉交会或某一病证与数条交会经脉有关,都可按此法配穴。

 例如,前额和偏头部位有胃经与胆经交会,那么偏正头痛可取头维、阳白、率谷、解溪、足临泣;髀枢部有足太阳。足少阳交会,故髀枢部疼痛可取环跳配秩边、承扶、阳陵泉、承山;泌尿、生殖系疾患和妇科病,多与任脉、冲脉以及足三阴经病理变化相关,故常取气海、关元、中极配太冲、太溪、三阴交治之。

    三、处方的组成

    处方的组成就是选穴、配穴、针灸措施和补泻方法的结合。。在针灸处方中,有主穴(即起主导作用的腧穴)、有辅穴(即起辅助作用的腧穴)对每一个腧穴都要标明是一侧,还是双侧;是左侧,还是右侧。是用针法,还是用灸法;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针法又有三棱针、皮肤针、电针、穴位注射等的不同。灸法也有艾条灸、艾炷灸、温和灸、隔物灸、瘢痕灸的区别。此外,对每个腧穴的针刺深浅,总体留针时间,刺血疗法的出血量要求;艾炷灸的方法及壮数;电针的波型选择及穴位注射的药物剂量等,均应在针灸处方中明确表示出来。现将针灸临床中习用的处方符号列表12如下。

                              表1-2针灸处方符号

  在针灸处方中,上述符号应直接写在腧穴后面。例如,合谷⊥(泻法)、足三里t(补法)、少商↓(点刺出血)、曲池↑(温针灸)、关元△5;(艾炷灸5壮)、三阳交tx(补法、艾条灸)、肾俞│〇(平补平泻、加拔罐)、阿是穴↓〇(三校针刺血、拔罐)等。

    四、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机体有病,可能会在特定腧穴上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而刺灸这些腧穴,往往会收到一般腧穴所达不到的效果。持走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下合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共计十大类,为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见表1-3、表1-4)。五输穴除治疗局部病证外,对经脉循行远端部位(头面、躯干、内脏)乃至全身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按天输主病对证选用  关于五输穴的主病,《内经》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如“治胜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病在明之阴者,刺明之荥输。”总结最为全面的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即“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包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根据《内经》的经旨,又结合经脉的生理、病理特点,进一步总结出“并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的生病范围。

                        表1-3阴经经脉五输穴

经脉

 五              输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劳 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泉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表1-4阳经经脉五输穴   

经脉

 五              输

 

进(金)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手厥阴心包经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手少阴心经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太阴脾经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厥阴肝经

 足窍阴

 侠溪

 足监泣

 阳辅

 阳陵泉

 

足少阴肾经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2.子母补泻法  子母补泻法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临床应用分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两种方式。

    (1)本经取穴法: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如肺(经)五行属金,经渠五行属金故为其本穴,太渊五行属土而为其母穴,尺泽五行属水则为其子穴,故肺的虚证宜补太渊,肺的实证应泻尺泽。胃(经)五行属土,足三里属土为其本穴,解溪属火为其母穴,厉兑属金为其子穴,故胃的虚证直补解溪,胃的实证应泻厉兑。

    (2)异经取穴法:病在某经,就在其母经或子经上取穴。例如,肺的虚证直补足太阴经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应泻足少阴经阴谷(子经本穴)。胃的虚证宜补手太阳经阳谷(母经本穴),胃的实证应泻手阳明经商阳(子经本穴)。现将五输穴子母补泻的具体应用列表1-5如下。

                              表1-5五输穴子母补泻取穴法

经脉

 虚实

 本经取穴

 异经取穴

 经脉

 虚实

 异本经取

 异经取穴

 

手太阴经

 虚

 太渊

 太白

 足太阴脾经

 虚

 大都

 少府

 

 尺泽

 阴谷

 实

 商丘

 经渠

 

手少阴心经

 虚

 少冲

 大敦

 足少阴 经

 虚

   溜

 经渠

 

 神

 太白

 实

   涌泉

 大敦

 

 

手厥阴心包经

 虚

 中冲

 大敦

 足厥阴肝经

 虚

   曲泉

 阴谷

 

 大

 太白

 实

   行间

 少府

 

 

手阳明大肠经

 虚

 曲池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

 虚

   解溪

 阳谷

 

 二间

 足通谷

 实

 厉兑

 商阳

 

 

手太阳小肠经

 虚

 后溪

 足监泣

 足太阳膀胱经

 虚

 至阴

 商阳

 

 小海

 足三里

 实

 束骨

 足临泣

 

手少阳三焦经

 虚

 中渚

 足监泣

 足少阳胆经

 虚

 侠溪

 足通谷

 

 天井

 足三里

 实

 阳

 阳谷

 

    3.因时而用《难经·七十四难》说:“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是结合四季应用五输穴的方法。春夏之季,阳气在上,人体之气也行于浅表,故应浅刺井荥;秋冬之季,阳气在下,人体之气也深伏于里,故宜深刺经合。

    此外,子午流往针法也是以五输穴为取穴依据的。

   (二)原穴和结穴的临床应用

    原穴与三焦密切相关。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导源于脐下“肾间动气”,关系着整个机体的气化功能,特别对促进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十二经脉中,阳经有单独的原穴,阴经没有单独的原穴,而是以输代原。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说明原穴可以直接反映脏腑的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刺灸原穴,可以和内调外,宣上导下,通达一身之原气,调节脏腑的各种功能,促使阴阳平衡。总而言之,原穴对本脏腑、本经脉的急慢虚实证均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络穴在表里经脉之间起着联络、纽带作用。络穴共有16个,除十二经脉各有1个络穴外,还另有任脉的鸠尾、督脉的长强、脾之大络大包及胃之大络虚里(乳根)。络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例如,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既治本经的咳嗽、气喘,又治手阳明经的头项强痛、牙痛、面瘫。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既治本经的腹胀、泄泻,也治足阳明胃经的胃院疼痛。

    针灸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常常配合使用,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这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代表。例如,肝郁化火而致胆之相火亢盛出现烦躁、口苦、胸胁苦满等郁火证,则选肝经原穴太冲配胆经络穴光明,以疏泄肝胆之郁火。现将十二经原穴、络穴列表16如下。

表1-6十二经原穴与络穴

经脉           原穴         络穴

 经脉          愿穴          络穴

 

手阴肺经      太渊         列缺

 手阳大肠经      合谷          偏关

 

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         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         外关

 

手少阴心经    神门         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         支正

 

足太阴脾经    太白         公孙

 足阳明胃经      冲阳         丰隆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蠡沟

 足少阳经        丘墟         光明

 

足少阴肾经    太溪         大钟足

 太阳膀胱经       京骨         飞扬

 

(三)俞穴和寡穴的临床应用

    俞穴全部位于腰背部足太阳经夹脊第一测线上,故通常又称之为“背俞穴”。《灵枢·背俞》篇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说明背俞穴往往是内脏疾患的病理反应点。其表现可有压痛、敏感、迟钝、麻木、皮下组织变异等,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很好的调治内脏疾病的作用。背俞穴的作用,一是治疗相应脏腑的病证,如肝俞治肝,肾俞治肾,心俞、肺俞调理心肺,脾俞、胃俞调理脾胃。二是主治五脏所主组织、器官的病狂,如肝主筋,开窍于目,肝俞即可治疗筋病和目疾;肾主骨,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肾俞即能治疗骨病和耳疾、前后二阴病变。

    募穴,位于胸腹部,与相应脏腑的位置接近。如果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常常会有多种不同形式的阳性反应从所属募穴上表现出来。例如,肺结核患者可在中府穴出现压痛,膀胱结石患者可在中极穴触及到结节或条索状反应物等。募穴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急性、疼痛性病证。

    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常配合使用,称“俞募配穴法”。寓“阴病引阳,阳病引阴”之义,为前后配穴法的代表。如咳喘前取中府,后取肺俞;胃病前取中脘,后取胃俞等。<<索问·奇病论篇>>有“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也正是俞募配穴法的早期应用。现将六脏六腑的俞募穴列表17如下。

                            表l-7六脏六腑俞、募穴

 脏腑

 俞穴

 募穴

 脏腑

 俞穴

 募穴

 

 肺俞

 中府

 胆

 胆俞

 日月

 

心包

 厥阴俞

 膻中

 胃

 胃俞

 中腕

 

 心俞

 巨厥

 三焦

 三焦愈

 石门

 

 肝俞

 期门

 大肠

 大肠俞

 天枢

 

 脾俞

 章门

 小肠

 小肠俞

 关元

 

 肾俞

 京门

 膀胱

 膀胱俞

 中级

 

    (四)不合穴的临床应用

    下合穴是指大肠下合于足阳明经之上巨虚,小肠下合于足阳明经之下巨虚,三焦下合于足太阳经之委阳,胃下合于本经的足三里,胆下合于本经的阳陵泉,膀胱下合于本经的委中。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合治内腑。”《索问·咳论篇》也说;“治腑者,治其合。”指出下合穴主要用来治疗六腑病变。

    (五)郄穴的临床应用

    郄穴在生理上为气血深聚之处,在病理上也是脏腑、经脉病证的反应点。例如,心绞痛、胸膜炎患者往往在患侧手厥明经郄门穴出现压痛,月经不调、痛经患者常常在足太阳经地机穴有压痛,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

 郄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病证。例如,哮喘急性发作取孔最,急性胃痉挛疼痛取梁丘等。现将各经脉都穴列表1毛如下。

  _表18各经脉部穴

经脉

 郄穴

 经脉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手厥阴包经

 郄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手少阴心经

 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阳明胃经

 梁丘

 

足厥阴肝经

 中都

 足少阳胆经

 外丘

 

足少阴肾经

 水泉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阴维脉

 筑宾

 阳维脉

 阳交

 

阴跷脉

 交信

 阳跷脉

 跗阳

 

 

  

  

  

 

     (六)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穴位。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隔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抒,髓会悬钟(绝骨),分别主治其所会的有关病变。例如,胸闷气短的病证可取用膻中,筋脉拘急可取用阳陵泉,余依此类推。

    (七)八脉克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八个脑穴,它们是列缺、后浪、公孙、足临泣、照海、申脉、内关、外关。八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主治本经脉循行所过的四肢躯干(包括内脏)、头面五官病变,也主治奇经八脉的有关病变,且为治疗各自相通奇经病证的首选胞穴。例如,后溪主治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的督脉病证,公孙主治胸腹气逆而拘急、气上冲心的冲脉病证。

    为增强疗效,针灸临床上常将八穴分为四组,配成四对简易处方。即列缺与照海相配,后溪与申脉相配,公孙与内关相配,足临泣与外关相配。一个上肢穴配一个下肢穴,为上下配穴的代表。现将八脉交会穴的配伍及主治病证列表1-9如下。

                            表l-9八脉交会穴配伍主治

 所属经脉

 穴名

 所通静脉

 主治范围

 

手太阴肺经

 列缺

 任脉

 肺系、咽喉、胸膈病证

 

足少阴肾经

 照海

 阴跷脉

 

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

 督脉

 耳、目内眦、头项、肩胛、腰背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

 申脉

 阳跷脉

 

足太阴脾经

 公孙

 冲脉

 心、胸、胃病症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阴维脉

 

足少阳胆经

 组临泣

 带脉

 耳、目外眦、侧头、颈肩、胸胁病症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

 阳维脉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交会穴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的腧穴。人体全身的交会穴约有100个。其中,有的是在体表交会,有的则在体内贯通。主要用于治疗交会经脉及所属脏腑的病变。例如,大椎为诸阳经之交会穴,能通一身之阳;头维是足阳明、足少阳两经的交会穴,可同时治疗阳明、少阳两型头痛;三明交为足三明经交会穴,调理脾、肝、肾有独到之处;关元、中极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故能广泛用于治疗属于任脉、足三阴经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病变。

                                                                                                                         选自十一五教材《中医针灸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技术的进阶技巧,对穴的配穴这些新姿势你了解吗?
中医针灸常用的17种取穴配伍方法,别再说针灸不懂怎么配穴了
针灸可以通过六经辨证施治
针灸治疗总论
《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出版发行
脏腑经络理论指导针灸临床的几点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